‘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讀后感
相信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小編帶來有關‘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讀后感7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讀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叫尼爾斯的小男孩,爸爸要出去,叫他自己看書,他看了一會就睡著了,當他醒來時候,發現有一個小精靈在他的面前,尼爾斯拿了一個帽子把小精靈扣住,小精靈請求把他放了,尼爾斯故意打開帽子,小精靈剛要出來,又被尼爾斯拿帽子扣住,就在這時,他腦門上挨了一下就暈過去了,醒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變得只有巴掌大,他著急的找小精靈,但怎么也找不到,而且他能聽懂院子里動物的語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說話要算數,要不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讀后感篇2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的主要寫了一幅幅生動活潑、色彩斑斕的動物世界:有一動物為主人公的童話寓言故事——通過動物這面鏡子,折射出人類世界的美與丑、善與惡,寓意深刻,發人深省;也有描寫動物生活習性的紀實科普故事——揭示動物們不為人知的豐富情感世界,展現動物之間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這些故事講文學性、奇趣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蘊涵著哲理智慧和科普知識。
通過本書閱讀,我們可以走進動物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情感世界,思考自然與生命的關系,繼而有所感悟,有所啟發。這就是我的讀后感!怎么樣?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讀后感篇3
前些天媽媽送我一本瑞典的塞爾瑪·拉格羅芙寫的《騎鵝旅行記》,我一口氣將它讀完了。
讀了這本著作我受益匪淺。作品講了一個名叫尼爾斯的男孩因為淘氣、搗蛋、喜歡惡作劇而被小精靈變成拇指大的小人,之后他被家鵝帶上藍天開始一場漫長而又危險的旅行。一路上經歷了很多事,克服了種種困難,還結交了很多朋友,并從各種動物那里學到了很多優點,逐漸從一個熊孩子成長為一個機智勇敢、善良誠實、樂于助人、有責任、勤勞的好少年的故事。
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深深吸引著我,感染著我。渡鴉巴塔基被困在一個黑暗古老的房子里,尼爾斯勇敢的把它救出來;大雁門睡覺的時候尼爾斯一直在放哨,因為他怕有壞人來偷襲……尼爾斯是那么的勇敢善良,這讓我明白了我們要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要勇敢,要樂于助人。
如果有可能,我多么想和尼爾斯一起到茂密的大森林旅行,去看看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樹,去聽聽清脆悅耳的聲音。我要帶很多種子,讓可愛的小鳥幫我一起去播撒,讓整片森林變成樹的海洋,花的世界。我要保護整片森林,保護小鳥的家,我還要和動物談談心、聊聊天、講講故事、說說笑話……
我要用心去了解大自然,用手去觸摸世界萬物,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世界變得更美。
讀了《騎鵝旅行記》我也想蛻變,我想像尼爾斯一樣變成一個勇敢、善良、有責任感的好孩子。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讀后感篇4
要說我最喜歡的書,那一定就是《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要說我為什么喜歡這本書,那是因為我的一個朋友給我講了這本書的精彩,我才開始讀這本書的。這本書主要寫了尼爾斯騎旅行的故事,故事里有很多有趣的人,如尼爾斯、莫頓和阿卡中,我最喜歡尼爾斯,因為他知錯能改。
尼爾斯在家經常欺負院子里的小動物,那些動物都非常恨尼爾斯,有一天他被精靈變小了,剛走出門,這些動物都想打死他,可是尼爾斯趕忙跑出了院子,看見了莫頓,他就和莫頓跟著阿卡的雁群一起去旅行了,再多次要被斯密爾吃掉的時候都是尼爾斯多次挺身而出救出了大雁們和動物。
像尼爾斯這樣知錯能改的人,還有廉頗將軍和華盛頓。廉頗最先是誤會了藺相如,藺相如一直躲著他,然后藺相如說出了真相,最后廉頗背著荊條到藺相如的門口請罪,請求藺相如的原諒,最后他們的關系又和好了互相幫助,成為不可分離的好朋友了。有一次華盛頓把一顆櫻桃樹給砍了,這棵樹在美國是十分稀有的,他爸爸回到家后,華盛頓給他爸爸道了歉,并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在生活中我們做錯了事,也要承認自己的錯誤。有一次我自己在家,我把吃完的盤子放在洗碗池,可是沒想到我一不小心就把盤子打壞了,盤子壞了是小事,可是地板也被盤子打壞了,中午媽媽下班了,我連忙給媽媽倒了一個歉,承認了我自己做下的一些錯事,媽媽看我不是故意的,又知錯能改,就原諒我了。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做錯了事,一定要積極改正,正如這句名言所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讀后感篇5
寒假期間,再次閱讀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故事的主人公尼爾斯從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變成一個勇敢、樂于助人的好孩子。這本書不但讓我感受到世界的和諧美好,也能讓讀者懂得許多道理,明白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的可貴品質。
咱們中國有壯美的山河,動聽的神話傳說,博大深厚的傳統文化,這些都是我們中華兒女的自豪。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正是我國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少年兒童的教育要從“做人”開始,我們要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爭當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模范。
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能加速個體發展。讓我們的學生學會愛國、感恩、明禮、誠信等品質。然而,學校教育并不完全是學校范圍內封閉式的學習,要讓學生學到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情感、技能,有效的德育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啦。比如上學期的運動會就讓我感受到了同學們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我依稀記得在拔河環節,每個孩子那全力以赴的樣子,拉拉隊員在一旁吶喊助威的樣子,我想,他們學會了對班級對團隊的愛。
還有去年暑假,我班上有幾個孩子去參加了暑期夏令營,在家長發來的照片中我發現,從前只會依賴父母的小家伙們長大啦,他們不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了,他們自己穿衣、自己疊被、刻苦訓練,晚上還自己洗衣服呢!看到這些,我由感動變為了自豪,也在反思……作為老師,我們要時時刻刻牢記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獨立長大的機會,不要讓孩子永遠呆在溫室里被保護著;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要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為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讀后感篇6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尼爾斯的男孩兒。他不喜歡讀書,非常調皮,還經常捉弄家里的小動物。大家都非常討厭他。有一天,尼爾斯的父母去教堂了,尼爾斯在家里捉弄了一個小精靈,被小精靈變成了一個拇指大小的小人兒,跟隨雁群進行了長途旅行。最終由一個非常頑皮、欺負小動物、愛搞惡作劇的男孩兒成長為一個善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在這次長途旅行中,尼爾斯不僅看到了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增長了很多新知識,結識了新朋友,還幫助了很多小動物。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尼爾斯也獲得了快樂,并從其他動物身上學到許多優點,也慢慢改掉了自己以前的缺點。
由于尼爾斯的心地變善良了,在他重返家鄉時,不僅變回了人,而且成了一個機智、勇敢、富有責任心而又勤勞的男孩兒。他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淘氣、貪玩、愛捉弄人的尼爾斯了。這神奇快樂的旅行,成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對待朋友就要友善。它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應該尊重它們,關愛它們。我想到了一首詩"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真希望人與動物能友好相處,人與自然能和諧共生,如果真能實現那該多好啊!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讀后感篇7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尼爾斯的小男孩,他先前是一個十分的頑皮、粗魯、沒有同情心,經常捉弄小動物,不愛學習,喜歡搞惡作劇的人。
一天他因為捉弄小精靈,被小精靈使用魔法變成了一個拇指大小的小人兒,家里被他欺負過的動物也都來欺負他。后來有一群大雁從尼爾斯家飛過,家里有一只大白鵝,也想跟大雁們一起去“旅行”。尼爾斯見大白鵝想飛走,立馬抱住了它的脖子,于是跟他一起飛向天空,開始了他的冒險旅程。
他跟隨著大雁一起游遍了瑞典的各個地方,飽覽了祖國旖旎的風光,經歷了種種艱辛的磨難。他破壞了狐貍斯密爾的許多詭計,他從強盜山逃出來,又差點被國王頭像踩扁,他打敗了灰田鼠兵團,救出了小松鼠……尼爾斯和大白鵝莫頓也在旅途中經歷了許多的困難和危險,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尼爾斯在大白鵝危難之際解救大白鵝,莫頓也在尼爾斯身邊默默地關心幫助著他,它為尼爾斯找能吃的食物,想辦法為尼爾斯取暖,還幫助尼爾斯建房過冬。他們經歷了很多事情,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來到了拉普蘭。
尼爾斯在危險和困難中鍛煉了自己,最后終于回到了家中,恢復了身形,經歷了諸多情景,打開眼界的尼爾斯,回到爸爸媽媽身邊變得成熟了,由先前的虐待動物,不愛學習,愛搞惡作劇的.男孩,轉變成一個善良正直有責任心的男孩。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不能肆意的殺害動物,要保護和珍愛它們,要給動物們留下綠色的的生存空間。同時這本書也讓我領略了瑞典的山川河流奇特風光,瀏覽了瑞典特有的人文景象。
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有這樣的機會,經歷奇妙的旅行,成為像尼爾斯一樣真誠、勇敢、善良、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