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
我們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2023年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年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篇1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可是在英法聯軍強盜、野獸般的洗劫后,園中的風景名勝、奇珍異寶和文化藝術藏品都所剩無幾,只留下幾根殘柱孤獨地立在冷冷的寒風中。中國人民一百五十一年的心血,歷經了多少個世世代代的.文化結晶就這樣在英法聯軍的魔爪下毀于一旦,給我們的祖國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野蠻的英法聯軍,是你們在1860年燒毀了我們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你們掠走了我們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你們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我還知道在你們野蠻的國度里有這么一對世界罪人,那就是額爾金父子,他們不但燒毀了圓明園,而且之前還燒毀了希臘的巴特神農廟。法國著名的作家雨果曾給你們寫過一封信,信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在地球的某一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的名字叫作圓明園。”如今,你們已把這個世界奇跡用以無比野蠻的方式銷毀掉了,難道你們還不覺得可恥嗎?你們終究會成為世界歷史的罪人。
大量的課外閱讀中,我了解到圓明園見證了中國歷代的輝煌和清政府的無能。
看著大屏幕上一幅幅畫著圓明園昔日輝煌與成就的畫面,再看看語文書上的殘垣斷壁和照片上的那幾根殘柱,總使我想起晚清政府的無能,回想漢唐時期我們的中國是多么強大啊,可是到了晚清,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侵略者在我們的領土上胡作非為,我真為我們那時的祖國感到無比的惋惜和痛心!
現在,我們的祖國已不再那么弱小,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蒸蒸日上使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就像祖國的花朵一樣裝扮著美麗的祖國,所以我們二十一世紀的學生更要學好更多的本事。周恩來小時候就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的,這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力量的源泉,我們要像小英雄雨來、小兵張嘎一樣勇敢,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和美。
2023年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篇2
圓明園是我國引以為傲的皇家園林。足足占地350公頃。他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歷史上最珍貴的歷史文物。這項偉大工程,足足用了150年才修建成。
圓明園是用的是玉石,青銅,瓷器。建造的一個夢,用雪松做屋架,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 蓋神殿,建后宮。里面放上神像,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在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就像建造一千零一夜里的一千零一個夢。
人們常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意大利有斜塔,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那么東方就有圓明園。”
可是,1860年10月6日,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 ,另一個強盜放火,他們得勝之后,就開始了偷竊,一個強盜裝滿了口袋,另一個強盜裝滿了箱莢,他們將偷來的贓物平分,然后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歐洲,這是那兩個強盜的故事。
歐洲人說他們是文明人,把我們亞洲人說成是野蠻人。這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法蘭西帝國吞下了這次盜竊的一半贓物,豐功偉績!收獲巨大!帝國居然天真的認為自己就是物主,居然把圓明園的寶物還拿出來展出,拍賣。我希望有朝一日帝國會把寶物物歸原主。
現在經過證實發生了一起盜竊,有兩名竊賊。
然而時光可以流逝,歷史卻無法忘卻,也不應該忘卻,歷史回顧,不能,只有四大發明,古國文化,開元盛世,絲路花雨……也應該有圓明園的毀滅。
記住這災難吧,記住這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吧,他讓我們更明確,今后的路應該怎么走。
2023年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篇3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疼惜。圓明園是我國的皇家園林,英法聯軍有何資格來任意破壞,毀掉呢?
圓明園的建造花費了整整兩代人民的汗水與心血,甚至是他們只會的潔凈與璨璨的文明,就這樣毀于一切。
英法聯軍的橫行霸道,正因為當時中國人的兵器落后……我恨!恨當時的清政府的無能!我恨!恨當時的中國人不團結!我恨!恨當時英法聯軍打開圓明園的大門時,看見了那些除了咸豐留下的人,其余都逃到別處去了。而且沒有哪一個人敢站出來反抗英法聯軍!—這更讓我體會到了當時中國多軟弱啊!
這幫可惡的“魔鬼”雖然把圓明園占了!也毀了!但是,他們無論怎樣放大火燒三天三夜!也會不掉他們自己的罪惡!
古人說得好“國家落后就要挨打。”圓明園地下室的洋搶炮沒人加工,顯得就要挨打!我認為,身為中國人就應該記祝記住!別再讓侵略者們“有機可乘”
你知道“火燒圓明園”的事件嗎?看完后,我不由的升起了煩惱與惋惜之情。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圓林,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精美。園中還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在1860年10月6日時,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還為了銷毀罪證,在園內放火,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這幫可惡的強盜,在中國的領土上任意破壞,為所欲為。他們毀掉的是什么?是多少年中國人民只會的結晶啊!現在卻被他們一把火給毀掉了。他們的殘暴和野蠻將永遠刻在我們心上,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當初你們是怎樣來屈辱我們的。我們要讓你們知道我們中國是不好欺負的!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在書上看到的:銅牛頭,銅猴頭和銅虎頭。書上說:這三樣東西原本是就是圓明園中的十二生肖噴水池里的牛頭,猴頭,虎頭啊!現在卻要花數千元的價格從拍賣場上買了回來。這是為什么呢?還不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很無能埃所以才被話了這么多的錢買回來。這本來就是我們國家的東西,卻還要這樣做。這都是那些侵略者的殘暴和野蠻與當時清政府的無能造成的呀!
如今的圓明園已經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輝煌,想到這里,我感到了無比的憤怒與無限的惋惜!
2023年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篇4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被侵略者肆意踐踏毀滅的景象。它使我對侵略者們充滿了恨意。
圓明園曾經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全園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頃,濃縮了全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名勝。當我讀到這里:“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時,我知道了:圓明園很輝煌、很美好。當然,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辛勤付出的功勞。為此,我們感到很驕傲、自豪。
文中寫了:“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從這兩句話可以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聰明才智創造的這一園林是世界園林之奇跡。為此,我為古代的勞動人民感到自豪。
然而,但是,好景不長。“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圓明園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從這里,可以看出侵略者的貪婪、野蠻、殘暴和為所欲為。“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他們不但掠走、搶走東西,還毀滅了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真是太可惡了!
他們在我們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一座世界文化寶庫,就這樣在侵略者的魔爪下一毀于旦。
這已經過150多年的圓明園,就這樣被侵略者們毀滅了。這是多少代中華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啊!從這里我們感受到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國家的落后。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國家就要挨打。使我更理解了“人弱被人欺。”和“貧窮就要受壓迫,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萬眾一心,使國家強盛,民族興旺,歷史的悲劇才不會重演。”這兩句話的意思,太弱小,就會被別人欺負。國家也是這樣,如果太落后了,也會被人瞧不起、欺負。
侵掠者掠走了圓明園的輝煌,每當想到這里,我們就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限的惋惜。那深入骨髓的傷痕,已鑄進我們的靈魂,再也修復不了了。
侵略者燒毀的不僅是圓明園的輝煌,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所以我們應該立志好好學習。為國爭光,報效祖國!我們心中應該有抱負: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輸給別人。我們要不忘國恥,銘記在心。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祖國做出貢獻!
2023年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篇5
在學完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后,我有一種可能和別人不太一樣的感受:是一種不解,還有一種無奈。圓明園是在清朝建立的一座極其壯麗的園林,是“萬園之園”,之中收藏著最珍貴的文物。但它,卻最終被英法聯軍肆意搶光、搬光、燒光……圓明園的毀滅的確像課文中說的那樣,是“不可估量”的,但毀滅的原因呢?首先,我要給所有人看一段資料,“圓明園的建造花費了三千萬至四千萬兩銀子,而這些僅僅是建筑的花費,若再算上園中文物的價值,圓明園可以說是真正無價的。”
讓我們在來作一個假設。假如清__在已感受到西洋虎視眈眈的年間,不是繼續大肆修建,而是把國庫的銀兩花在軍事上,面對英法聯軍的入侵,清軍還會不會敗,或者會不會一敗涂地?三千余萬兩銀兩,必有大部分是取之于民。當洋人入侵應該正是用之于民、保護人民的時候了!但清__干了什么!都干了什么?這么一看,似乎圓明園的毀滅不免有因果報應的成分。為什么課文中沒有提及我們國人的責任呢?這是我的不解。
許多人可能會質問我:為什么不是憤怒?以及許多其它義正嚴辭的詞。這里我想問一下!元朝,忽必烈進軍歐洲。他的騎兵攻下池城后就開始__,還傳播了鼠疫-黑死病,歐洲一半人口就因此死亡,文化停滯甚至倒退。這很像南京大屠殺,只不過對歷史的重創不知嚴重多少倍。而我們用了什么詞來評價英法聯軍的入侵和元朝的領土擴張?前者是“殘暴”;后者是“宏圖霸業”!這樣一看,若要說“憤怒”,歐洲人應對每個__人都怒目相視。
何況,要“仇恨”的人早已入土,成就的霸業和擴展的疆土也已無用,他要的也就是那二、三尺地下的“疆土”罷了。這么一說,侵略是一件可笑的事,但仍有許多人在做,并冠冕堂皇地修飾它。我難道不該無奈嗎?孔子曾對齊王說:“有兩個國家,各在一個蝸牛的一角上。
他們整天相互攻擊,想要爭奪對方那一寸疆土。”齊王大笑:“太可笑了!”孔子接著說道:“但從大千世界的視角看,齊國和其他國家爭奪的土地一定比蝸牛的觸角還小呢!”留下齊王發愣了!這也是我無奈的原因之一。學了這篇課文,我也有痛惜,但更多的是不解和無奈。誰能解開我的心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