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高中課本讀后感
當我們在生活中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獲得了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方便交流分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離騷高中課本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離騷高中課本讀后感(篇1)
汨羅江畔,滾滾江流,滿懷一腔報國熱情的他,愁眉緊鎖地徜徉在江邊,秦國攻破楚國,國家即將覆亡,此時的屈原悲憤憂郁,有再大的理想,有再遠的抱負,此時也只能化為烏有。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毅然決然地投入汨羅江,結束了自己坎坷的人生。清風拂過汨羅江邊,留下了屈原的壯志和不朽的詩篇—《離騷》。
東漢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所解釋的離別憂愁之說,他說:‘離,別也、騷,愁也?!睆念}目的角度看,詩詞中定會飽含詩人的憂與愁。在詩人生活的那個年代,楚懷王未能拋棄穢濁的行為,國家處在危急時刻,屈原為了拯救危難之國寫下此詩。詩人在詩的一開始寫了自己的身世背景。當我初次品讀這首詞時,我有著一個疑問,難道詩人寫此的目的,只是為了表達自己有高貴的出身嗎?仔細品讀,仔細思考,從詩人的言語中流露出詩人無比的莊重自愛,正是這些才賦予詩人美好的品質,是詩人愛國主義思想的來源,也是詩人積極進取的動力來源。“香花香草”、“扈江離”“佩秋蘭”這一個個鮮活的意象,充分表現出詩人的高尚情操和愛國之情。透過詩的意境,我們可以想象一幅畫面:詩人熱愛著生活,珍惜著時間,因為他擔心時間的流逝,所以朝夕必爭。早上采山崗上的木蘭花,晚上摘小舟邊的宿莽。孜孜不倦地培養品德,目的只有一,那就是要報效自己偉大的祖國。
詩人希望楚國能像騎上駿馬一樣,在正確的大道上奮力奔馳,自己則愿意奉獻出一切在前面帶路。詩人這樣的理想一定激勵著我們每個人。如今,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建國六十周年,回憶祖國走過的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經過艱難卓絕的斗爭,終于開創了歷史的新紀元。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又應如何為自己祖國做出什么了?屈原便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好榜樣。時刻為祖國著想,維護祖國利益,像我們中學生尤其應該多關心國家大事。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祖國一定會在我們的努力下,成為屹立在世界東方之林的一顆常青樹。
離騷高中課本讀后感(篇2)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迷____屈原的詩,因為他的詩歌中總透露出他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讀他的詩歌,讓我受益匪淺。
最近,讀了屈原的《離騷》,讓我感受到他沉甸甸的文字里,浸滿的是他奔騰不息熱血。
“路曼曼其悠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三閭大夫的低吟淺唱又一次穿透歷史的迷霧,在寂靜的夜里無數次響起。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的日子已永遠過去了,為何你還不放棄,依舊支撐著心中不滅的信念?你大可以拂袖駕一匹白馬而去,從此隱憂匠心世外桃源,與造化同游,那將會是何等的逍遙與____!為何你還要一次次苦苦勸諫,徒勞無功,卻到頭來害了自己,為的是什么?是肩膀上的重任一次又一次的激勵和催促嗎?是與生俱來的責任感嗎?還是青年時的濟世之志呢?我只知道“心念楚國,系心懷王”是你肩膀背負的重擔。
所以你的名字深深刻在了丹青竹簡上,深烙在華夏文明史上,鮮活了千年。
讓我們看到了你心中熊熊燃燒的愛國火焰。
你的肩膀上扛著歷史的重量,在汨羅江畔,你徘徊了那么久、那么久。
你的肩膀上背著民族的尊嚴,在我們心中優游,并且永遠、永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你對國家衰亡的悲痛之音。
大丈夫,為了祖國,還是滿眼熱淚,不會有人嘲笑你,我們只會為你而感到自豪。
雖然無法讓楚國興旺,但你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一切。
你的聲聲哀吟仍在汨羅江回響,響遏行云,我相信,它永遠不會消失,因為這是愛國之情的種子。
你憂國憂民,是天下士人的榜樣,你肩負了楚國的存亡,人民的憂苦,是永遠的神話。
你肩負了“入世”的夢,你肩負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你肩負起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
你將至情流動成筆下四溢的華彩,你將真我交織成理念奔騰的旋律,你將摯意揮灑成行文流水的文字。
你的愛國之情已融入我們的血液!
離騷高中課本讀后感(篇3)
品魯迅之作,感慨萬千;讀冰心散文,細膩委婉;然而,屈原詩歌,給人留下的卻是無限與對祖國的忠誠!端午節是__人的民族節日,為了紀念屈原而產生。
有人曾說過:初讀好書,似遇新友,重讀此書,似會舊友。
的確如此,第一眼見到《離騷》二字,就覺得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書籍。
果然,大約一看后,無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過書來表達的情感。
反復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寧溘死一____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這句是我最難忘的一句。
沒有華麗的語言,但卻在字里行間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報效祖國,為國家效力的熱衷這情,我委屈著自己的心智,壓抑著自己的情感,暫且認同把譴責和羞辱一起承擔。
是啊,也許屈原那熱血沸騰的心我們終生無法親身體驗,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說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卻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遺輝。
好一幅幽美恬靜的水墨畫卷,好一種看破世俗,紅塵的浩蕩之氣,好一位用生命來鑄成宏偉詩篇的屈原。
讀好《離騷》,你會發現,自己整個心靈都受到了凈化還有對情感的升華,沒錯,面對生活,人生的道路,我們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則,屈原有芳與澤其雜糅兮,唯玿質其猶未兮一說,哪么我們又何嘗不可有自己的看法與堅持!讀好《離騷》雖沒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卻知道了為何它是一部__文學史上的奇珍瑰寶它是一部感動人們,激發人們,有強烈藝術魅力的作品。
讀了《離騷》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覺得有什么在抖動。
也許,冰冷的文字背后,隱藏的是詩人火熱的心。
曾經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經多少次破滅了夢想。
他畢竟沒有被現實擊倒。
他不能成為歷史上的______,就要成為偉大的詩人。
香草美人,講述著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瓊枝玉樹,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輪廓。
曾經,是那么的躊躇滿志。
后來,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
一切的一切,違背了他的本意。
憤怒、煩惱、失望,每一個失敗者都會經歷的心靈痛苦,令他刻骨銘心。
他只有在竹簡上、絹帛上寫出自己的苦惱,留給后人。
離騷高中課本讀后感(篇4)
離騷,__歷史上最瑰麗的抒情長詩,作者屈原用他在幻想空間中奇麗獨特的思想,印刻出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品質。
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詩人身上流淌著的古帝顓頊高陽的赤子熱血。全詩感慨出自己的生__不凡、才華橫溢,卻不受楚懷王之重用,悲憤之情使他作下此詩。批判楚懷王昏庸多變,貴族仗勢欺人??伤男娜绾苫?,出淤泥而不染,卓清漣而不妖,身處亂世仍一片冰心在玉壺,冰雪心智從未因損毀。他后悔步入官場,寧愿退隱清幽寧靜之鄉野,用白芷青蘭襯托出了他的尚麗情操。屈原身處的環境皆是奸臣惡勢,紅塵世間紛擾多,憂愁煩惱如行云流水般聚集,這便是生活五味雜陳。從古至今,為了____官位耗盡心力,卻終已兩敗具傷而終,可他們從不放棄夢魘中貪婪荒謬的欲念,反成____,他們卻渾然不知大千世界,萬物之靈的美輪美奐。
看看歷代,哪屆皇朝不如那殘酷無情的海,就和這個社會一樣,海水的肆虐猖狂何曾憐憫你一絲一毫,他們龐大卻吝嗇到不愿施舍任何機遇。古今中外,無論何地,渺小之人,手無縛雞之力之人,文文懦懦循規蹈矩之人……總會被折磨摧殘的容顏盡毀,體無完膚。用浮華的裝飾潤色自己的外表,它卻仍然無動于衷,只有自己的強大才能使它永恒地包容下你。一個又一個人在社會強大的負荷下,崩潰,憂悒,成為一枚一枚空虛的棋子,任人擺布,宰割。如青煙般的薄霧在世間縈繞,人們卻糾結著____利益的戰爭,而頭破血流,卻也在所不惜。恰恰事事________,只顧自作樂,對黎民的生死置之不理,看成輕于鴻毛之性命,楚懷王終敗也。屈原對國之一片丹心,無人曉之,奸臣踏之,心以絕之,終究投江自盡,了結殘生。朝廷之上,官場阿諛奉承的套路便已成為生存之路,只有與其同流合污才方可獲一線生機。這些在屈原的心中早己清楚明了,卻偏偏逆而行之,只為留下清譽。
歲寒,方知松柏之后凋也。真是此理!
離騷高中課本讀后感(篇5)
讀好《離騷》,你會發現,自己整個心靈都受到了凈化還有對情感的升華,沒錯,面對生活,人生的道路,我們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則,屈原有芳與澤其雜糅兮,唯玿質其猶未兮一說,哪么我們又何嘗不可有自己的看法與堅持!讀好《離騷》雖沒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卻知道了為何它是一部中國文學史上的奇珍瑰寶它是一部感動人們,激發人們,有強烈藝術魅力的作品。
讀了《離騷》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覺得有什么在抖動。也許,冰冷的文字背后,隱藏的是詩人火熱的心。
曾經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經多少次破滅了夢想。他畢竟沒有被現實擊倒。他不能成為歷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為偉大的詩人。
香草美人,講述著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瓊枝玉樹,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輪廓。
曾經,是那么的躊躇滿志。后來,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一切的一切,違背了他的本意。憤怒、煩惱、失望,每一個失敗者都會經歷的心靈痛苦,令他刻骨銘心。他只有在竹簡上、絹帛上寫出自己的苦惱,留給后人。
剛剛開始的時候,他或許還日思夜想,想著君王有一天會醒悟。然而,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他真的絕望了。他無法挽救國家,無法使國家強盛,只有看著國家走向毀滅。
他也不是沒有過彷徨的時候?;谙嗟乐徊熨猓觼泻跷釋⒎?。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既然無法改變,只有選擇遺忘。他想盡辦法遠離這個圈子,然而,他最終回來了。對于他而言,是否能夠有所作為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離開并非是他的本意。在人的心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思想斗爭。是否有過急流勇退的想法,是否成功,都不是評價一個人物的關鍵。信念,才是人心中最強大、也最可怕的力量。而屈原,是一個有信念的人。
屈原一心要興國圖強,實現美政,但卻蒙冤被譖,眼看自己被楚王疏遠,排擠出政治舞臺,滿腔的愛國抱負即將化為泡影,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憂愁、悲苦和憤慨,發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離騷》這篇震古爍今的不朽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