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原諒他人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書籍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可以寫一篇讀后感記錄收獲,方便鞏固記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會原諒他人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學會原諒他人讀后感(篇1)
爺爺家在實驗中學那邊,小時候我經常去,非常熟悉。長大了,去得也少了,可是爺爺,您知道嗎?我一直都有話想對您說。
記得那年,我去您家玩兒。奶奶出門去了,您坐在床邊,讓我過去。說實話,我并不喜歡您。我一直認為,您身上太臭,太臟了。我過去,漫不經心地問“干嘛”。您說:“哪天,我去你家,和你在一起,好不好?”我想都不想地回答:“不,不,你身上太臟了?!闭f完,我便跑到客廳看電視去了。
那時,我不知道我這句話會造成什么,我認為這只是一句話,一句普普通通的話。然而,現在我明白了,就是這句普普通通的話,給您帶去了心靈上的傷害。童言無忌,現在我長大了,期待您的原諒。
后來的幾個星期,我因為上學,一直沒時間再去您家。有一天,媽媽眼里含著淚水對我說:“你爺爺去世了。”這句話就如同一道迅雷一樣,把我的心猛得一下劈開,再也合不起來。從那以后,我就連唯一請求您原諒的機會也沒有了。
如果上天能讓我重新回答這個問題,我一定會認真地,滿意地給您一個答案。每當清明節,給您燒紙的時候,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件事。每次我都在想:您真的能在天上知道我正在懺悔嗎?您在天上過得好嗎?
期待您的原諒,期待您的寬恕,期待您知道我正在想您。
學會原諒他人讀后感(篇2)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愛從“客觀”上找一些“充足”的理由為自己的缺點或錯誤開脫,以求一時的心理平衡。這樣,似乎那郁悶的心情便痛快了許多,于是,缺點錯誤或失誤好像也逐漸淡化。這種現象我們可稱之為“自我原諒”。
常言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你看,長堤是多么堅固,一個蟻穴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正是這一處一處的蟻穴連接起來,就足可以產生毀堤決口的巨大破壞力量。上課為什么遲到?咳,起晚了,沒擠上汽車……反正不是無緣無故!再說,誰能保證不遲到!原諒了自己,于是心安理得。殊不知長此下去,時間觀念會談漠,組織紀律會松懈,勢必影響學習和生活的其它方面,造成不良后果。再如考試受挫,先是心灰意懶,轉而便找出諸多理由:題太難,量太大……于是又心安理得地原諒了自己,就是不肯從自身去挖根源,找差距。終于形成了立志–努力–松懈–自我原諒–再立志的惡性循環,周而復始,不能自拔。像這樣的一次又一次原諒自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千里長堤毀于蟻穴的悲劇。廣而言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這樣的自我遷就、自我原諒和妥協,那黨風、世風又會是什么樣?四化建設將如何進行?中國又怎能騰飛?
所以說,自我原諒實際上是對自身標準的降低,是對錯誤行為的放縱,是對困難挫折的妥協,是對自身弱點的姑息。一個人如陷在“自我原諒”的怪圈里不能自拔,其前途就將無望;一個民族如陷在“自我原諒”的怪圈里,將會釀成民族和國家的悲??!
讓我們還是學學魯迅先生吧:時時處處嚴于解剖自己!
學會原諒他人讀后感(篇3)
老師,請您原諒我,有一件事情,像一塊石頭似的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那次放學后,由于各科老師都布置了很多回家作業,我坐在椅子上,看見一堆的家庭作業,腦子里立刻產生了一個邪惡的念頭,心想明天老師也不一定會去認真檢查每個同學的家庭作業,于是就偷工減料的把那天的數學回家作業一張試卷撕掉了半張只做了半張,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您就要收作業批改,我沒辦法只上交了做好的那半張試卷,心想:完了,這怎么可能逃得過你的火眼金睛呢?那時,我才后悔不已,我交作業的時候,心臟“撲通撲通”直跳,好緊張,感覺心臟都要快跳出喉嚨了,真是后悔昨晚沒有多花點時間把作業寫完。我還記得當您批改到我的作業的時候,您非常生氣,用很嚴厲的語氣把我叫到了講臺邊,問我為什么只有半張試卷,我還撒謊說只拿到了半張試卷,您當時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我想你心里也一定很難過,我這么讓你失望,其實我當時也是很難受的,在您的批評聲中我都快哭出來了。后來我慚愧地低著頭走下了講臺,我能感覺得到此刻全班同學的目光都在注視著我,他們肯定很驚訝:戴文博可是我們班的中隊委啊,他怎么能犯這種毛病呢?想到這些,我恨不得立刻在地上挖個洞,讓自己鉆進去永遠不要出來!
那次以后,我每天的作業都會認真完成,在這里我要向您道歉,請您原諒我!以后我再也不這么做
老師,在我的心目中,您永遠是我的良師益友,不過請原諒我偶爾犯錯的行為!給予我正確的批評!我也要努力做一個您常說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來回報您對我的關懷!
學會原諒他人讀后感(篇4)
去年的小生日,看到媽媽冒雨為我買回生日蛋糕的那一刻,我特別不是滋味。
我的每一個生日,媽媽都會給我買蛋糕慶祝,可去年的生日,媽媽因為工作忙忘記了,當我看到媽媽兩手空空的回來時,我特別失望。
媽媽一回到家,我就開始抱怨她忘了我的生日,抱怨她不愛我,還甩臉色給她看。不管媽媽怎么解釋,我就不睬她?!皩氊?,開心點,媽媽一會兒就回來!”媽媽隨即冒著寒風在漆黑的夜晚為我買蛋糕去了。
“嘀嗒”“嘀嗒”,10分鐘、20分鐘、半小時過去了,媽媽還沒有回來,我心里漸漸不安起來:怎么還沒回來?我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媽媽那么辛苦,為了我的生日蛋糕居然忘記了自己的疲勞!
“叮鈴”媽媽終于回來了,我看著她被寒風吹亂的頭發,快要凍僵了的臉,通紅的手,尤其是那大大的生日蛋糕出現在我眼前時,那一刻,我淚眼模糊。
媽媽平時為家里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卻毫不理會。媽媽每次都記得我的生日,就這一次忘了,我卻和媽媽鬧不愉快,而媽媽的生日我一次也沒記住,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每次我發完脾氣,媽媽都會慣著我,我一直以為,媽媽這樣做是理所當然,可這一次我發現我錯了。當媽媽買回蛋糕的剎那間,我的心里特別難受,感覺自己太不應該了,不該發脾氣,不該任性,不該無理取鬧……
我想真心地對媽媽說一句:“媽媽,請您原諒我!
學會原諒他人讀后感(篇5)
翻開《學會寬容》這本書,在書中我靜靜地領略、感受寬容的力量。這本書一共分成了5大塊:寬容是一種智慧和力量、寬容是深藏愛心的體諒、寬容是對生命的洞見、寬容是成長的綠蔭、寬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訣。讀過后,最大的體會就是明白了寬容是一種最高貴的品德,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美好。
寬容是人性之間必不可少的,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是一種寬容的體現。懂得退讓,懂得寬恕他人,面對任何事,可以少一份責罵,要學會寬容地看待一切,這樣所有的事情都會簡單起來,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可以更美麗的,即使是別人的侵犯和過錯,都需要學會寬容?;蛟S有的人會覺得寬容是一種沒用的表現,向別人屈服,只能讓我們退讓和忍受;寬容應該是相互的,如果我對他寬容,他對我卻不寬容,豈不是自己吃了大虧?抱有這種認識和思想的人,實際上他們已經不寬容了,他們理解的寬容是片面的,極端的。
書上很恰當的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有甲乙兩人。
如果甲向乙借用鐮刀,結果遭到乙的拒絕。不久,乙向甲借馬,甲說:“上回你不借我鐮刀,所以這回我不借馬給你?!边@是報復。
如果甲向乙借用鐮刀,結果遭到乙的拒絕。不久,乙向甲借馬,甲雖然答應,卻趁借馬之機向乙說道:“你上回不借我鐮刀,但是這回我借你馬匹了?!边@是憎惡。
如果甲向乙借用鐮刀,結果遭到乙的拒絕。不久,乙向甲借馬,甲欣然答應,不但決口不提上次借鐮刀的事,還熱情地告訴乙這匹馬的習性。這才是寬容。
這是軟弱無力嗎?不是的,寬容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責備不如幫人,倘若對別人的錯處一味挑剔,呵責,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錯再錯。是?。喝绻軐捜?,那么那個曾經受到寬容的人就能認識到自己的不是,這種無聲的教育,何嘗不試試呢?
這本書給我太多的感觸,合上這本書,寬容的種子撥撒在我心里,生根、發芽……作為一名教師,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是不是也應該用寬容來教育我們的孩子,讓他們懂得寬容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如果大家都能以一種寬容的心態來面對一切,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
學會原諒他人讀后感(篇6)
今天我讀了《學會寬容》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
俄國詩人普希金曾經說過:“沒有寬容大量的心腸,便算不上是真正的英雄。”是呀,如果一個人一味計較個人的得失利益,只能體現出這個人的心胸有多么狹隘,修養有多么的淺薄。
我也是因為當初沒有寬容大量的心腸,才把我最要好的好朋友反變成了“仇敵”。記得有一次,我去我的好朋友――小君家玩!在艷陽高照的中午,我們準備好了材料,一起畫起了荷花。我畫畫的“功底”比小君好得多,不一會兒,一朵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就在我的手中誕生了。
正當我眉飛色舞地欣賞著自己的佳作時,小君因蓋墨汁蓋時太用力,就把墨汁都飛濺到了我的畫上,使我的畫徹底“毀容”了。頓時我就火冒三丈,等不及聽小君的解釋,也把墨汁蓋打開,又用力一關,“刷”的一聲,墨汁也濺滿了小君的畫上。“哼!活該,你肯定是嫉妒我,所以才故意弄臟我的畫,對吧?現在讓你也嘗嘗被破壞的滋味?!薄皩?,對不起,我,我不是故意的,是因為……”“別說了,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事實,道歉有什么用?什么都不用說,兩個字――絕交!”我氣呼呼的跑回了自己家。
直到今天我讀了這篇文章后,才知道當時我的心胸是多么狹隘。要是我寬容地對待這件事,之后這一切會發生嗎?
人生就是一條道路,而寬容就是鋪路石,如果沒有寬容,一路上將會是塵土飛揚,坑坑洼洼。讓我們彼此都學會一種美德――寬容。
學會原諒他人讀后感(篇7)
上天不會一直眷顧一個人,也不會總是折磨一個人,是幸運兒還是倒霉蛋,在于對待生活的態度。給生活一張漂亮的臉蛋,學會笑看人生,秉持積極開朗、寬容忍讓的生活態度,才能參透人生的樂趣,品味生活的美好味道。哪怕是大師卜勞恩,也是在這樣的心境中覓得人生的轉機的。
再度失業的卜勞恩陷入了生活的窘境,他的一天就是滿大街找工作,然后失望而歸,坐在酒吧里喝悶酒,直到身上最后一塊錢也砸進酒缸里了,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墒牵依镆膊皇翘焯谩Kㄒ坏膬鹤涌死锼沟侔膊]給他爭氣─他的成績退步了。卜勞恩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說話,回到自己的房間呼呼大睡去了。翌日早晨,卜勞恩習慣性地在日記里寫道:5月6日,星期一。真是個倒霉的日子,工作沒找到,錢也花光了,更可氣的是兒子又考砸了,這樣的日子還有什么盼頭?他走進兒子的房間,準備叫兒子起床,發現兒子已經上學去了。這時,卜勞恩突然發現,兒子的小日記本忘了鎖進抽屜了,他忍不住好奇,便拿過來翻看起來:5月6日,星期一。早上去上學的時候,我幫助一位盲眼老奶奶過了馬路,心情很好。只是這次考試不太理想,但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爸爸時,他卻沒有責備我,只是深情地盯著我看了一會兒,使我深受鼓舞,我決定努力學習,爭取下次考好,不辜負爸爸的期望??吹竭@里,卜勞恩很是納悶:明明是自己惡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怎么成了深情的盯著他了?卜勞恩好奇地翻開了兒子以前的日記: 5月5日,星期天。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來越好了,我想,有機會我一定要去請教他。卜勞恩又是一驚,拿來自己的日記本:5月5日,星期天。這個該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小提琴,好不容易有個休息天,又被他吵得不得安寧。如果他再這樣下去,我非報警沒收了他的小提琴不可。比較著兩本日記,卜勞恩陷入沉思,不知曾幾何時,自己竟然變得如此悲觀厭世,煩躁不堪,對生活的承受力還不如一個小孩子。打那以后,卜勞恩變得積極開朗起來,他日記里的內容也逐漸變了:5月7日,星期二。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雖然還是沒有哪家單位肯聘用我,但我從應聘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我想,只要總結經驗,明天我一定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5月8日,星期三。今天我終于應聘成功了,雖然是一份鉗工的工作,但我覺得我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最出色的鉗工……
他就是《父與子》的作者,著名的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連環漫畫《父與子》的素材,大多源于他和兒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日子。他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寬容的藝術形象,深深地打動了千百萬讀者,聲譽遠遠地超出了國界。這位漫畫大師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我不是大師,真正的大師是我的兒子?!?/p>
回味卜勞恩的話,我也在思考,生活究竟給予了我們什么?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很多事情總是事與愿違,我們無法揣測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是順是逆,是好是壞,往往不能為自己左右,但我們可選擇用什么表情來面對,以什么心態來看待。如果終日囿于“不如意”中而郁郁寡歡,生活就索然無味了。所以我們要對自己寬容。要寬容自己,首先就要學會寬容別人,寬容生活。如果能讓一顆包容的心永駐,讓一種釋然的心態常在,人們眼中的事物便會是另一種色彩。
記得小時候,曾經傾盡時間和精力完成了一幅畫作。這幅令自己愛不釋手的作品,在玩伴面前被貶得一文不值。他們紛紛用不屑的語氣說:“是描的吧?”我極盡言辭,想讓他們相信,畫上的每一筆都是我的心血和汗水,可是換來的只有一句“騙人”,我委屈地哭了。現在想來,還心有余“憤”,不過轉而一想,如果不是畫得栩栩如生,別人怎么會懷疑是描摩出來的呢?到底是不是描的,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至于玩伴的貶低,我就一廂情愿地理解為“另一種贊美”吧!如此看來,原本令人不悅的兒時回憶留給我的只有美好的童真童趣了。
生活亦是如此??!如果人人都能像大師卜勞恩一樣,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寬容身邊的一切,善于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藏匿的美麗,那么,很多不愉快都能煙消云散,土崩瓦解。我相信,相由心生,感恩生活教會我以坦蕩的心境、真心的笑容應對一切。希望感恩的種子能夠灑遍世間的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人在感恩中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