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
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篇1
《父與子》這部漫畫是我的童年回憶。最早看到這一系列是在一本已忘記名字的兒童讀物上,漫畫是黑白的,兒時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可短短的篇幅總是看不過癮。如今已過去這么多年,終于將全集讀完了。當我重新閱讀這系列漫畫的時候,竟然發現還依稀記得其中的部分內容。
也直到今天,我才了解了作者卜勞恩的生平是那樣坎坷。而他的作品卻是那樣的歡樂與溫暖,將他對自己孩子的愛全部傾注其中。
漫畫的主角是一個腦袋光溜溜、留著刷子一般胡子、腆著大肚子的父親,和一個刺猬頭、經常調皮搗蛋卻可愛善良的兒子。這兩人的形象非常經典,讓人印象深刻。
每一篇都由幾幅簡單幽默的漫畫構成,講述一個父子之間發生的短短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溫暖,有的很感人。而父親與孩子的愛和感情,就在這些每天發生的小事之間一天天逐步加深。
初為人父母的時候,每個人大概都不懂得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長。就像漫畫中所述,有時我們會溺愛孩子,盲目地寵著他;有時候心情不好,又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打罵;見到別人欺負他,馬上會去為他出頭。家長和孩子都在生活的磨練和互相學習之中不斷成長,家長最終學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愛的好家長,孩子學會成為一個懂事理和善良的好孩子。
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許多人也都不那么理性和成熟,就像漫畫里的父親。他們經常會去做一些不靠譜但有趣的事情。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會喚起我們的童心,喚起我們對更多新鮮事物的好奇。我認為這些小小的不理性和不成熟都是必要的,和孩子成為朋友去理解他,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訓他。這樣也會讓自己內心變得更加柔軟和溫暖,成為孩子們所喜歡的有愛的家長。
人們總說,父愛如山。父親是整個家庭的依靠和基石,是孩子的榜樣,像山一樣牢靠和偉大。父愛也有細膩的時候,關心照顧起孩子不比母親差。漫畫里的父親和孩子之間不僅僅是父子的關系,更是朋友和玩伴。如今我已成家,過兩年也是要做父親的。這部漫畫也讓我重新思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
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篇2
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彩色紀念版的漫畫書《父與子》。書的作者是德國漫畫家卜勞恩。書中講的是父親和兒子的故事。
有一次,一個人把兒子堆的雪人推到了,兒子很傷心。爸爸穿上一件精心制作的雪人服裝假扮雪人。那個人再次來推“雪人”,結果被“雪人”踹了一腳。爸爸的這一腳,不僅讓那個人吃了一次大虧,還讓我在哈哈大笑的同時感受到了爸爸對兒子的愛。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爸爸把兒子的身高在小樹上做了記號。一年后,爸爸又帶著兒子去測量,結果,兒子反而碰不到一年前做的記號了。哈哈,他們怎么就不考慮小樹比兒子長得快?
還有一次,一個人手上拿酒瓶追著父親和兒子,父親和兒子嚇得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那個人追上來說:“新年好!”
還有一次……
這本書講的都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讓我們看到了感天動地的父子情。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他每次回家的時候,就會給我講好多故事,有時還會用唱歌的方式給我講,總逗得我哈哈大笑。
父子情,父女情,都是這樣美妙。
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篇3
這個暑假,我讀了《父與子》這本書,雖然這本書沒有文字,只有圖片,但這本書還是那么受我的歡迎。說真的,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心里就想:這書沒文字就單單一些圖片,這簡直就不是書。
漫畫《父與子》全集以一對父子為主角,以形象生動的筆觸,機智幽默的語言,勾勒出一對普通父子的日常生活,平凡中充滿溫情,簡潔中蘊含著對人情世態的感嘆,無論老幼都會為之感動。作品中的父子猶如一對年齡相仿的好朋友,兒子感興趣的書,對于父子來說,同樣也可以津津樂道。老實說,這樣的父子形象與我們生活中的爸爸們還是具有很大區別的,這不禁讓我想起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書中每一幅漫畫都貼近我們的生活場景,讓我們感受到了父子之情無處不在,《父與子》全集之所以能夠成為暢銷書,其中也包括這個最主要的原因吧。但是生活中,我的爸爸好像多了一份忙碌,希望爸爸身體健康,和媽媽、我共享天倫之樂。名師點評:文章語言簡單、干練,尤其對漫畫《父與子》全集內容的概況,精辟全面。“對于父子來說,同樣也可以津津樂道”修改為“父親同樣也可以津津樂道”;“這樣的父子形象與我們生活中的爸爸們”這個句子中表示并列關系的“父子”和“爸爸們”所指對象范疇不同,可以修改為“這樣的父親形象與我們生活中的爸爸們”或者“這樣的父子形象與我們生活中爸爸和兒子之間的形象。暑假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德國漫畫大師卜勞恩的漫畫作品《父與子》。這本書主要講了兒子與父親之間發生的許多有趣的小故事,我和爸爸經常看得哈哈大笑。書中的父親和兒子關系可親密了,他們就像一對好朋友,每天形影不離。其中《救命》這個小故事我最喜歡:那天兒子玩滑滑板車一不小心掉進水里了,父親聽到兒子喊救命卻一點不著急,好像不認識兒子似的,竟然讓過路的行人救兒子。那個人跳到水里后竟然發現自己也不會游泳,兩個人同時在水里大喊:“救命!救命!”。父親這時候毫不猶豫地就跳進了水里,用最快的速度把兒子和行人一起救上了岸。他游泳的本領可真高啊! 我也希望爸爸也能像書上的父親一樣搞笑、勇敢,能和我成為最好的朋友······
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篇4
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彩色紀念版的漫畫書《父與子》。書的作者是德國漫畫家卜勞恩。書中講的是父親和兒子的故事。
有一次,一個人把兒子堆的雪人推到了,兒子很悲痛。爸爸穿上一件精心制作的雪人服裝假扮雪人。那個人再次來推“雪人”,結果被“雪人”踹了一腳。爸爸的這一腳,不僅僅讓那個人吃了一次大虧,還讓我在哈哈大笑的同時感受到了爸爸對兒子的愛。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爸爸把兒子的身高在小樹上做了記號。一年后,爸爸又帶著兒子去測量,結果,兒子反而碰不到一年前做的記號了。哈哈,他們怎樣就不研究小樹比兒子長得快?
還有一次,一個人手上拿酒瓶追著父親和兒子,父親和兒子嚇得一不細心摔了一跤,那個人追上來說:“新年好!”
還有一次……
這本書講的都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讓我們看到了感天動地的父子情。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他每次回家的時候,就會給我講好多故事,有時還會用唱歌的方式給我講,總逗得我哈哈大笑。
父子情,父女情,都是這樣美妙。
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篇5
在班級讀書活動中,我快樂地閱讀了德國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的漫畫集《父與子》,書中一個個讓人會心一笑的漫畫故事深深撥動我的心弦。每讀一個故事,就會讓我回憶起生活中,和爸爸、媽媽的點滴溫馨,嘴角就不自覺地上揚。書中的父親就像我的老爸,是那么親切、可愛。
《請給我四張兒童票》講述父親喝醉酒犯錯誤的故事。一天,父與子乘火車外出游玩。下了火車,大家覺得又累又渴,剛好看見有賣果子酒的小攤。清涼爽口的果子酒讓人精神一振,父親一下子買了三大瓶,靠著大樹一杯接著一杯,太爽了。本來以為只是果子酒,多喝也沒有關系,沒想到還是會喝醉的。太陽落山了,父與子要買火車票回家了,這時父親已暈暈乎乎,眼前竟然晃動著四個兒子,就對售票員說:“請給我四……四……四張兒童票。”
哈哈,這則漫畫不禁讓我啞然失笑,類似的糗事我不也犯過?那還是我很小的時候,有一年夏天,爸爸在喝楊梅燒酒,一個個紅艷艷的楊梅就像一顆顆紅寶石在酒中若隱若現,一股淡淡的酒香引得人饞涎欲滴。“爸爸,我也要!”爸爸笑著挑了一個給我,我津津有味地吃著。這時的楊梅沒有了酸味,咽下后一股清涼的香味在嘴里回蕩,味蕾仿佛在那一刻被喚醒!我忍不住又要了一個,竟一口氣吃了三個,臉紅得就像個小關公。后來發生了什么,我已沒有印象,據媽媽說,爸爸堅決不再給我吃,我還一個勁兒地哭呀,鬧呀,真滑稽。
《父與子》這本書用簡單的線條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件件溫馨、幽默小事記錄下來,處處洋溢著動人的天倫之樂,處處閃爍著作者與眾不同的智慧。當我們抱怨有那么多作業,抱怨每星期要上培訓班,抱怨不能玩電腦時,是不是也學著作者用心去感受學習中的樂趣,用心體會生活給我們的饋贈,用愛去寬慰父母的辛苦?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是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身邊就會處處蕩漾著快樂的歡笑,我們就會有更大的勇氣迎接明天的挑戰。
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篇6
今年我們的語文寒假作業里有一項是讀《父與子》全集,媽媽把書買回來以后,我就把媽媽給我買的《父與子》全集讀完啦!書里面的故事即搞笑又充滿了溫情,我是一邊看一邊忍不住哈哈大笑。這本書讓我更深的體會到了爸爸的愛。
書里的父親是一個胖乎乎的人,禿著頭,慈愛而親切,還有點童心未泯,兒子留著刺猬頭,調皮而可愛。我非常喜歡那個頑皮,有點愛搗亂,卻又透著機靈的兒子。
“一天,兒子在家里打球,一不小心打破了鏡子,幾塊碎片掉在了地上。兒子害怕父親批評,焦急的坐在地上冥思苦想。終于,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先用球棒把鏡面全部打碎,再用顏料在原來的在原先掛鏡子的墻壁上畫上父親的樣子。畫好后,父親正好來照鏡子,兒子看著父親,生怕他看出破綻。父親一邊照”鏡子“里的自己,一邊打著長長的領帶,當他轉身時,突然發現”鏡子“里的自己是帶著領結的,可他剛才明明是打領帶的呀!兒子看到父親疑惑的表情,急忙溜走了。”
“瞧,文中的兒子機靈吧!”
這本書之后,不由感嘆,人類的生活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人們的眼里是多么一樣的美好和快樂。
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篇7
《父與子》是一本幽默連環畫。它的資料十分豐富,它使一代又一代人從中獲得歡樂。每個閱讀《父與子》的人都無不為這一對從不安分,總得惹出點兒事來的父子由衷的發笑。
《父與子》由他們平常開始,過著歡樂的生活。車子壞了用腳蹬著走。父親吸煙被兒子以為著火了,立刻就取一桶水潑過去。兒子打翻了墨水瓶,父親要打他,可他發現兒子褲子破了,就先幫他縫補褲子,兒子以為沒事的時候,縫補完了還是照樣打他。還有一個讓家長簽字的絕招,兒子問父親:“你能蒙著眼睛寫自我的名字嗎?”結果父親上當了,兒子把試卷給蒙著眼睛的父親簽字,簽完了父親還在為自我能蒙著眼睛簽字而驕傲。
父與子是一對可愛而趣味的人物。他們善良、正直、真誠和寬容,懂得生活,有幽默感。他們對生活中的奇遇或凡人小事,總是抱著樂觀的態度,平和的心境,有時甚至顯得天真,去消釋矛盾,去自尋其樂。我們每個人,不論是小孩或大人,只要具有幽默情趣與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如何沒有歡樂呢?
看過這本書的人,必須忘不了這父子倆典型形象:腦袋扁圓、總穿一件馬甲的父親,一頭亂發、小不點兒的兒子。
每個家庭就得以父與子為榜樣,過上和諧、歡樂的生活。
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篇8
小學的時候愛看老夫子和父與子,那個時候明顯感覺到中國漫畫和外國漫畫的巨大差別,中國漫畫是怕你不笑,外國漫畫是另類搞笑。小的時候并讀不懂內容,只是覺得畫的小人挺可愛。現在在讀,總會發現一些作者潛在的思想。 長著大胡子,挺著大肚子的光頭父親,留著刺猬頭、叛逆又迷人的淘氣包兒子,這一對父子為什么總能像好朋友一樣快樂相處?為什么他們的故事火爆全球? 看完這本漫畫,我們會發現,原來作者一直在強調的是父與子,而不是“父親”與“兒子”。這本書寫了很多溫情的小故事,不搞笑,卻蘊含深理。兒子會捉弄老爸,老爸會修理兒子。老爸會給兒子做示范,講道理,也會和兒子一起,做一些看起來無厘頭,實則童真有趣的事。 我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深深地親情,理解和信任。
我感受到了父子之間感情篤深,互相信任,心靈相同。溝通,成為父子之間度過難關的最大的條件之一。溝通,可以互相了解,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和父母之間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梁。溝通也是一門“藝術”,這個“藝術”的殿堂有一扇門就是訴說和傾聽。 父與子中,父親對兒子那深深的父愛,當他的兒子受傷是他總會第一時間到,當他兒子闖禍時,他可能會去幫兒子解決困難,但有事也會打罵兒子,但在每一句中,打他兒子的每一掌中都包含這他對兒子的愛,期望,還有許許多多的含蘊。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時候,父親也會犯點錯誤,這時候兒子就會幫助他父親解決困難,雖然有時候會幫倒忙可那父子兩也會在那事件中獲得快樂,并且父子倆的關系也會更近一步。就在這樣一次次的事件中,父子的愛也越來越深。 孩子的心是純潔的,父親也努力保護這那孩子那顆純潔的心,有時候孩子喜歡一個東西但是父親卻對哪個東西有點害怕時,父親會努力克制住在集的行為,以免把自己這種病態傳染給兒子,父與子用幽默詼諧的畫風完美詮釋了父親于兒子的愛和互相對對方的關愛。只有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才可以融化一切,這才是愛。 我們在教育孩子上也應該向父親學習學習,孩子犯錯了,不要一味地去批評和教育,而是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哪錯了,為什么錯了,怎樣去改正。希望家長們多去學習別人的教育方法,多和孩子相處,多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做一個指明燈。
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篇9
我喜歡讀《父與子》,每當讀它,我總是覺得內心像拂過一縷春風,輕輕的、曖曖的;每當讀它,我總是對父親充滿了深深的愛意。
《父與子》是德國大師奧·卜勞恩創作的漫畫集。他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記錄了父與子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無言地流露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看過這本書的人,一定忘不了父子倆的形象:腦袋扁圓,總穿一件馬甲的父親,一頭亂發,小不點兒的兒子。
《父與子》的每一副漫畫都很有趣,其中有一篇叫《尋找逃走的兒子》,兒子用球打破了玻璃,父親打他,兒子逃走了。父親在家等,等了幾個小時也不見兒子,心急了出去找,沒找到,回家時看見兒子又打破了一塊玻璃,還被球撞了一下,看見兒子,父親激動地抱起兒子……這一抱,深深的父子情流露出來,讓我特別感動。
想到我的父親,從小對我寵愛有加,但從不溺愛我。他經常和我談心,就像朋友一樣。無論白天我和父親發生過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晚上的飯桌旁,我們依舊談笑風生。即使我說錯了話,他也不會責怪我,只是淡淡地說“下次注意就行了。”他似乎永遠那么深沉,如山一樣聳立在我身后,高大威嚴。
每次有困難,他雖然從不幫我克服,卻永遠是第一個來激勵我的人。考試考得好,他很少夸獎我,只是拿著試卷一遍遍地看;我成功了,他只是淡淡地說一句“繼續保持”,飯桌上卻能聽到他更多的話語……。其實父親的愛我們有時感受不到,因為它藏得隱蔽,藏得深沉。
我喜歡《父與子》這本書,因為它告訴了我:父愛深深,我是父親的寶貝,父親是我這輩子要恩謝的人!
父與子讀后感心得體會篇10
我以為,漫畫只是能讓我們放松的書,并不會讓我們悟出什么道理。但讀了《父與子》后,我就不那么認為了。漫畫能夠通過一幅幅簡單的圖畫,刻畫出一幕幕社會現象、人生百態,讓人看后,在幽默的背后,去回味、去領悟。
《父與子》的作者是德國的埃·奧·卜勞恩,故事大多取材于我們平時的家庭生活,也有一些取材于特殊的社會現象,通過漫畫的形式,將這些故事生動地一一展現出來。一個是長著刺猬頭、喜歡搞惡作劇的兒子,他調皮、可愛。一個是長著大胡子經常被人嘲弄的父親,他善良。通過父與子一幅幅生動又好笑的畫面,使我們看后,時而哈哈大笑,時而會心一笑,但回味無窮。雖然,當時的生活背景發生了一些變化,但父親與兒子時時刻刻都保持著那善良、樂觀的態度,正是這種態度,讓他倆過著平常人一直向往的樂觀生活。而現在,有些人因為貪圖錢財,失去了這份快樂。這本漫畫,不光在工作學習之余,可以給我們一笑,還可以給我們啟示和教育。
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漫畫是《說到做不到》。講的是父親正在看一本書《教育不能體罰》,還一邊將內容講給兒子聽,而兒子因為貪玩,不小心將蘋果砸到了父親頭上,父親火冒三丈,拎起兒子就打屁股,對兒子進行體罰。這則漫畫諷刺了那些說一套做一套的人,而現在社會里,這種人卻很多。
漫畫《父與子》里也有想象的故事,比如:《難舍美人魚》、《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未來的晨報》等,這些漫畫都可以激發我們的想象力,引導我們去開展無窮的想象。
漫畫《父與子》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丟掉虛榮心,做一個平常人,去尋找平常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