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閱讀心得怎么寫
我的大學閱讀心得怎么寫篇1
《我的大學》這部小說,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它是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作者就是蘇聯偉大的革命作家---高爾基。
故事梗概是這樣的:高爾基抱著上大學的念頭來到喀山,但他很快明白,窮人上大學是不可能的。他住在貧民窟里,為了謀生,他去當碼頭工人,又在面包作坊里干活。這使青年時代的高爾基更多地接近了搬運工人和其他勞動者,密切了和他們的聯系,更深切地體會到受剝削,受壓迫的痛苦,增強了爭取解放的革命欲望。
讀著,讀著,我心潮澎湃,感概萬千。高爾基發動工人陰險毒辣的老板進行斗爭,還用手中的筆揭露了面包作坊對工人的殘酷剝削。雖然革命常常遭到失敗挫折,使得他悲觀失望。但是,在和工人群眾的共同斗爭中,他受到寶貴的鍛煉,革命思想日益形成。
高爾基十分愛學習,常在昏暗的燈光下,寫出在沙皇時期,人們受剝削,受壓迫的痛苦。他的文章在貧民手中廣為流傳。
高爾基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大學中成長,經過種種挫折與磨難,逐步形成他堅強的敢于反抗舊世界的革命氣質。
我的愛好是寫作文。現在,我們在如此好的環境中生活,我一定要把對祖國和人民的滿腔熱情傾注在筆尖上,用雙手寫出我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寫出人們美好的心靈,寫出出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這個大家庭中是多么幸福。
這就是我的理想,但我不會坐著等待理想實現。現在,我就要刻苦學習,多動筆寫作文,爭取將來也成為像高爾基那樣的大作家。
我的大學閱讀心得怎么寫篇2
小說敘述了飽嘗人間辛酸的阿廖沙,抱著進大學讀書的理想來到喀山,但他的大學夢很快就破滅了。不久就參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動,貧苦的生活使他在伏爾加河附近流浪,和搬運工、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向工人們傳播著革命理想,參加了大學生的秘密組織,鼓勵工人罷工等,這所特殊的大學——社會為他展現出一個越來越廣闊的新天地。
當他來到喀山,寄住在一個貧困中學生家里。他會很早發現這位可憐的媽媽的廚房哲學,分給他的每一塊面包,在他心中都“如巖石般沉重”,由此他決定“出去找點活兒干,自個兒養活自個兒”。在暴風驟雨的日子里,躲在廢墟底下的大地洞里,他頓悟“上大學——美夢而已”,而他又動情地寫道:“這個地方令我永生難忘,它是我的第一所大學”。這是他在喀山的第一個成長片段。面對苦難的生活,他沒有一點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滿了感恩和希望。他知道苦難的日子很漫長,他對自己說:“苦難的日子里我變得更加堅強了,生活環境越艱苦,越能磨練人的意志,這個道理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年少單純,在苦難面前,他更深切地覺察出的是苦難帶來的無與倫比的財富!
高爾基從小就受苦,但是他沒有放棄,我向我們應該學習他,雖然人生的道路有長有困難,但是只有我們有決心一定會給自己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我的大學閱讀心得怎么寫篇3
三四年級的時候便買了高爾基的這本書—《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年紀原因吧當時覺得很深奧,看不懂,于是就扔在了一邊。在老師的推薦下,初二的我再次翻開這本書便品出一番滋味。
整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苦難,醉漢、妓女、小偷這樣的詞頻繁地出現,各種各樣的人情世故,各個階層人民的生活,生動地出現在我面前。然而在書里近乎黑暗的生活中,發出一點點光亮的是親情和書本。
雖然說,阿列克賽的童年生活在家人的糾紛當中,且經常挨外公的毒打,但還是有外婆微弱的力量庇護著。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人間的部分:剛開始是去了外婆的妹妹家,后來在船上打工,接著又去了圣像作坊。已經不記得阿列克賽是怎樣迷上書的了,只知道他向各種各樣的人借書,用微薄的工資買書,然后又不顧挨打的可能看書,把好的句子抄在筆記本上,他躲在黑暗的角落里接著微弱的燭光如饑似渴地看書的情景總是在我腦海里浮現。就是在這種生活環境里,不睡覺也擠出時間看書,日子一天天過也會不覺地變得充實。就是這種對知識的渴望,以至于在生活中獲得別人的欣賞,以至于后來他上大學之路。
書中至少也出現過上百個人物,每個人物都描寫得十分特色,生動形象,讓我想起《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文章中的人物描寫。而外婆擔任的則是活菩薩的形象:盡管外公脾氣暴躁,常常打外婆,外婆依舊在外公晚年癡呆的時候盡心照顧,即使靠撿破爛為生也盡力養活自私懶惰的孫子……阿列克賽總是把善良可敬的人牢記在心中,像“好事情”、裁縫的妻子、“瑪爾戈皇后”等等。
我想,社會是復雜的,要學會與各種各樣的人相處,則其善者而從之,擇不善者而改之。多一點時間看書,多一點時間思考,讓自己能夠在困境中前進擺脫困難,追求美好!
我的大學閱讀心得怎么寫篇4
一本好書,讓我們受益匪淺,它不僅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的內心,也會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生活里各式各樣的人性,它們是一條清澈的小溪,凈化著我們的心靈;也是一輪明亮的太陽,照亮了我們的前程。
《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是由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所著。記述了高爾基因父親去世,而不得已來到外祖父家,在本應該天真無邪的童年時代遭到了外祖父的毆打,看到舅舅們為外祖父將來要留給他們的遺產勾心斗角,斷裂了兄弟感情;同時,也感受到了外祖母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愛和照顧。高爾基失去了童年該有的絢麗色彩,隨著他一天天的成長,他不得不外出打工,在鞋店當徒弟、給畫師當幫工、到輪船上洗碗……做著遠超于自己年齡的活,飽嘗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不知不覺間,他愛上了讀書,他的讀書生涯也由此開始,他先來到喀山市尋找心中的大學,尋求讀書學習,但一切都是浮影,他需要維持生計,其實他早已進入了社會大學的生活,只不過這個大學競爭更加激烈,比拼更加殘酷而已。
高爾基曾說過:“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的確,只有苦難,才能使人意志堅定,心胸寬容坦蕩。沒有猛烈的暴風雨,就不會有繽紛的彩虹;沒有環境的考驗,就沒有動物的進化;沒有困難的磨練,就會被他人替代……及時高爾基在這么多困難面前,仍然不忘用心讀書。
人生就像一次航海,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有大風大浪,有許許多多絆腳石,只要能有一顆鑒定自信,從容不迫的心和用書不斷充實的大腦,就可以在航海的路上越走越遠。
我的大學閱讀心得怎么寫篇5
《我的大學》這本書的作者是高爾基,他記載著高爾基在大學中的生活。不管在苦難和幸福面前他總是那么的執著。
高爾基總是把書上一切最完美的東西,分享給他的瑪亞戈,瑪亞戈這個人物對高爾基的影響很大。正是因為她,他更喜歡讀書,他的膽子越來越大,能與一切邪惡作斗爭。最主要的是他熱愛學習,得到了許多人的尊敬。在那時候,有些都人都相信上帝,唯有他一點也不相信上帝,同時他也十分善良,樂于助人,在別人有困難時,他會默默的幫忙他。
高爾基生活與一個大雜院的那段日子里,就常常看見一些警察們到那里來翻這翻那,監視人們的行動。有那么一位老警察還問高爾基看過哪些書,并警告他不要再看禁書。不久,高爾基的一位朋友給他介紹了一位開雜貨鋪的老板,名叫捷林柯夫。當他看到那滿密室的藏書,高爾基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他經常在那里如饑似渴的讀書,所以他結了許多的朋友。這讓他感到高興萬分。
少年的高爾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里,做過流浪漢、搬運工、面包工人和雜貨鋪的伙計。而在如此生活的艱苦中,他還能夠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我,這怎能不令人佩服?
讀了這本書使我對高爾基大學生活的苦難,感到萬分同情。我從內心佩服高爾基,佩服他所擁有的堅定革命夢想,敬佩他人格與信念,個性是在他自我苦難的大學生活中,實在令人贊嘆不已。
我的大學閱讀心得怎么寫篇6
我讀完了蘇聯作家高爾基寫的《我的大學》。這部作品是高爾基的三部曲自傳體小說,通過對作家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生活和坎坷的命運的描寫,給我展現了一代人的成長。
《童年》反映了阿廖沙(高爾基)的父親去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過的歲月。他每天看到的都是令人作嘔的丑事,舅父們為了家產而吵架斗毆,愚弄弱者,毒打兒童等等。但同時他又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受到外祖母講的故事的熏陶,使他對文學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人間》主要說了阿廖沙四處打工,也有時揀寫東西賣錢、捕鳥、摘野果,并在打工中學習。生活中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不為環境所屈服的人。他是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去喀山讀書。
《我的大學》寫了青年阿廖沙新的人生。他讀大學的夢想破滅了,但是懂得了社會才是真正的大學這個真理。這個時候,阿廖沙已經成長為一個意志堅定、任何苦難都無法打垮的青年。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的佩服和敬佩高爾基,因為他從小就因為家庭的原因,飽受屈辱和欺凌,但并沒有打消他對讀書、對學習的渴望,反而使他有了強烈的社會感受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他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堅持不懈的讀書、學習,不放棄追求,最終成為了享譽世界的作家。和他比起來,我真的自愧不如。我的生活環境比他好很多,但有時還因為看電視、玩電腦的原因,而把學習推到明天,或是更遠;家里的每一個人都對我非常的疼愛,而我還有時和他們發脾氣。現在想起來,實在是太不應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