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000字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000字篇1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良師益友面對面的交流。閑暇之余,手捧一本好書,是一種灑脫,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回味。
每一本書都如花叢中的蝴蝶,五彩斑斕,有著獨具的藝術美感;每一個故事都如大海中的小魚,生動感人。書,賦予我們無限的遐想。
這個暑假,我有幸拜讀了曹文軒純美小說之一——《青銅葵花》。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青銅一家人和毫無血緣關系的葵花之間的互相關愛,這種愛,讓書中的人物行走在痛苦和幸福之間,最終得到升華,走到了痛苦的彼岸。
這是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是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以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所在的城市。
青銅和葵花一起度過了五年的幸福時光。這五年來,青銅一家人對葵花分外關心,青銅寧可自己不去上學,也要讓葵花上,我們為葵花造了大草房,從不讓她受委屈。這種無私的愛,是世界上少有的。
我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更是外公外婆和爺爺的寶貝,也許是得到的寵愛太多,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脾氣比較暴躁,做什么事,往往只想自己,難以顧及到家人的感受。想起來慚愧,有一次,我在聚精會神地思考一道數學題目,題目有點難,我絞盡腦汁,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忽然靈光一現,一個想法蹦出我的腦海。此時,外婆走了進來,親切地呼喚我:“天天……”“吵死了,煩死了,還不快出去!”我見外婆打斷了我的思路,便開啟了我的“獅吼模式”。外婆把我最愛吃的觀音豆腐輕輕地放在桌子上,轉身默默地走了出去,此時的我才回過神來,好像看到了外婆濕潤的眼眶,一種莫名的后悔在我的心里升起。“外婆,對不起。”我跑到外婆的身邊真誠的向她道歉,但我知道,這次我又傷了外婆的心了。讀了《青銅葵花》,我漸漸學會了如何善待他人,愛家人,感恩父母長輩,多換位思考,考慮家人的感受。爸爸經常夸我:“我們的丫頭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啊,一個暑假長大了許多呀。”
在奶奶生病時,12歲的葵花獨自一人去江南撿銀杏,她想為這個家分擔一些,她不知道她賺的那些少得可憐的錢是否能為奶奶治病,但她想,撿到一個是一個。在葵花外出的那幾天,青銅和爸爸一直輪流拿著燈籠等葵花,終于等到了,然而,奶奶見了葵花最后一面就去世了。
葵花和我差不多大,就那么懂事,知道省吃儉用,為家人分擔,我卻總是哭著、喊著、鬧著要媽媽給我買這買那,有時為了一點小事情,鬧得一整天不開心。
從現在起,我決心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把溫暖帶給在角落里賣火柴的小女孩,帶給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丑小鴨,帶給我的小伙伴,帶給愛我們的每一個人,讓身邊的臉龐綻開美麗的笑臉。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000字篇2
你有哥哥嗎?他是啞巴嗎?我想這么問是不對的,你可能有哥哥,但他并不是啞巴;也可能你并沒有哥哥,可葵花她有,有這么一個對她無微不至的哥哥――青銅。就算是妹妹想要天上的星星,哥哥也能做到,但你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葵花和青銅并不是同一個娘胎出來的。葵花是一個生長在城市的女孩,青銅卻是一個從小生活在鄉村的一個男孩。
一個特別的機緣,讓青銅和葵花成了以兄妹相稱的朋友,這讓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啞巴哥哥是全村,也可以說是全世界對葵花最好的哥哥。家里太窮了,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哥哥毅然地選擇讓妹妹上學。大冬天哥哥穿著一雙蘆花鞋,去鎮上賣蘆花鞋,為了給妹妹湊齊學費,竟然把腳上穿著的唯一一樣保暖的東西也賣了出去,在冰天雪地的光著腳回家。在大年初一,妹妹要上臺表演,但缺一條銀項鏈,哥哥做了一條美麗的冰項鏈給妹妹,妹妹是舞臺上最奪目的一個。妹妹一個人上學怕,哥哥就陪著她到學校,下午準時在學校門口接妹妹;妹妹晚上要做作業,家里沒有燈,只能找借口在同學家里做作業,可突然有一天,同學把她趕出了家門,哥哥知道后,就捉了許多螢火蟲放在南瓜花里,許多漂亮、明亮地南瓜花就在家里亮堂堂地照著;妹妹想……這是一個多好的哥哥呀!每當我看完一章就非常想哭,但又怎么也哭不出來,淚水已經在眼里,但卻流不下來,心酸、感動全在心里了。多么美滿的一家子啊!有愛妹妹的哥哥,有疼孫女的奶奶,還有爸媽,對女兒也毫不疏忽。可老天就偏偏不長眼,奶奶去世,相繼一個誰都不肯相信,但卻又不得不相信的事發生了……
在葵花十二歲那年,忽然從城里傳來消息,要葵花回城,此時村子里的人全體反抗:不許帶葵花回城。但人們不能不相信事實的真相。葵花走了,哥哥是最不愿意的一個,他每天遙望著蘆葦的盡頭――葵花所在的那個地方。一天,啞巴哥哥終于向妹妹所在地方的方向,用盡平生的力氣大喊了一聲:“葵――花!”……
這就是情,兄妹之情,他們雖然不是親人,但比親人還要親一百倍,一仟倍。有這樣的哥哥,我真為葵花而感到驕傲!
看完了整本書,我真的哭了,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兩行淚水不停往下流,這是被感動地淚水,這是為葵花有這樣一位哥哥而高興的淚水。
這本書寫了苦難――大苦難,把苦難寫到深刻之處;它寫美――大美,將美寫到了極致;它也寫愛――至愛,用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000字篇3
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中,是一個享樂主義風行的世界。曹文軒說:苦難是永恒的。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苦難。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苦難的歷史,而且這個歷史還將繼續延伸下去。這本《青銅葵花》講得就是一個苦難的時代,這個時代中的青銅一家,他們是貧苦的,但他們卻因一個特別的機緣和葵花成了一家人。鄉村男孩青銅和城市女孩葵花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之間仿佛有著天然的聯系。青銅是一個啞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使他失去了原本可以流利說話的功能,但葵花卻知道他的意思,無論什么語言,葵花都能從他的眼神,他的手勢中讀懂。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的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她的城市。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葦蕩的盡頭,望那個葵花所在的地方......
書中的葵花是個不幸的女孩,但是因為不幸才會和青銅成為兄妹,成為一家人。葵花的爸爸最喜歡的就是向日葵了,因此給他的女兒起了一個鄉村女孩的名字。在他原本所在的那座城市的象征,就是葵花爸爸的作品:青銅葵花。可是,因一次意外的事故,葵花沒有了爸爸。之后,他又因一個特別的機緣成為了青銅一家中的一員。使大麥地人奇怪的是,小女孩葵花一夜之間就融入了這個家庭,甚至是在跨進門檻的那一刻,她已經是奶奶的孫女,爸爸媽媽的女兒,青銅的妹妹。青銅曾是奶奶的尾巴,現在葵花成了青銅的尾巴。青銅走到哪兒,葵花就跟到哪兒。他們之間的交流如水過平地一般流暢,哪怕是最細微的想法。而奶奶對葵花很疼愛,仿佛就是她的嫡親孫女——這孫女早幾年走了別處,現在,在奶奶的萬般思念中回家了。
葵花的哥哥——青銅,他是一個啞巴。他對待葵花如同是自己的親妹妹。他帶著她去挖野菜、去打魚、去那片葵花田。他們在田野上走動,嬉鬧。可是,入秋了,由于家境的困難,他們面臨著只有一人上學的難題。葵花說,自己還小,要留在家中陪奶奶。可青銅卻用表情、手勢來告訴大家,讓妹妹上學。當我讀到這里時,我被深深的感動了,盡管他們不是親兄妹,但他們互相把上學的機會留給對方。最后,青銅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戰勝了。他笑了,他含淚笑了,他永遠也不會說出那個秘密。
我看了這本書后覺得:雖然書中的青銅一家是貧窮的,但他們依然快樂著。他們并沒有因為窮苦,而悲傷。盡管生活中有很多苦難,但因為苦,他們才過著快樂安寧的日子。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000字篇4
葵花,這個太陽的追隨者,擁有溫暖人心的外貌。然而,冷系的青銅則永遠閃爍著清冷與古樸。兩個完全不相干的實物,卻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道壯麗的風景線。也許,這就像故事里的兩個孩子一樣,青銅、葵花,自古以來就是一段傳奇的神話……
《青銅葵花》這本書主要講了城市里的女孩葵花,隨父來到大麥地。一個特別巧合的機緣,讓葵花成為了鄉村男孩青銅的妹妹。他們倆一起玩耍,一起成長,本以為會這么幸福地生活下去,可無情的命運將12歲的葵花又召回了城市。從此,青銅變了,他常常會一天都坐在葵花消失的地方等待……終于,在綻放著朵朵迷人的葵花田里,他們再次相聚。
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描寫了青銅、葵花是怎樣在貧窮的家庭中生活的。它又是一個悲慘的故事。葵花爸爸的突然去世,青銅奶奶的不幸離世……這一系列的悲劇,讓我不禁為青銅與葵花打抱不平:他們只是兩個幼小的孩子呀!他們不應該遭遇、承受這么多的苦難!他們應該幸福快樂地生活!
然而,書中有一段話卻是這樣寫的:“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
是啊!我們都忽視了苦難的重要性。現在,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家長為孩子們創設著優越的學習、生活環境。可有誰想過,當苦難來臨時,我們這些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擊!比如最近我看到的一則新聞:在浙江的一所學校里,一個班級的班長因不滿意老師將他與幾個成績差、又討厭的同學排在一起,竟從四樓跳了下去。就這樣,一個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多么令人悲傷的消息啊!不僅如此,有些學生又因為考試成績太差,壓力太大等原因,就隨意地離家出走,更有甚者選擇了自殺……如果你仔細思考,就會覺得他們的做法很可笑。這些小小的苦難,怎么能與你寶貴、美好的生命相提并論。
其實,苦難也是重要的,也是值得歌頌的,就像造形美觀的礦石、珍貴的寶石和化石等,都是在億萬年的熔巖中形成,它們經受的“磨難”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無法逃避的,我們只有學會去面對苦難,像許多偉大的人物一樣,像青銅、葵花一樣,樂觀積極、堅強不屈、堅持不懈……才有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強者!
不經歷苦難,就不算是真正的強者!也許有一天,你也會像青銅與葵花一樣,在金燦燦的葵花田中,收獲著自己的幸福……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000字篇5
《青銅葵花》是我看的第一本曹文軒老師的書,也是最喜歡的一本。小學時,我偶爾在書店見到,隨手一翻,覺得它的文字讓人很舒服,就記住了——《青銅葵花》。
當我一天天長大,經歷了諸多不如意,看過人與人之間的世態炎涼,再來看《青銅葵花》時,又有不一樣的感受。
葵花與青銅原是毫不相干的兩個人,葵花爸爸意外去世,青銅家將她接了回來,親情一天天變濃,在這個家中,他們相互關心。生活的艱難讓他們變得堅強:為了讓葵花照張相,全家出動,制作蘆花鞋賣掉補貼家用,大冬天的青銅將一百雙蘆花鞋全賣掉,自己卻赤著腳:葵花也很懂事,不求吃穿,把省下來的錢換成紙筆來圓青銅上學的愿望——這就是家,他們的家就像一輛吱呀作響的破馬車,當車走不動時,全家就會下車把馬車推動,沒有人抱怨,也沒有人偷懶,因為他們都把承擔這個家當做自己的責任。
當然,生活也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嘎魚和青銅葵花的生活環境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當青銅家的全部生活來源都依靠在那畝茨菰時,嘎魚卻驅動他的鴨子將青銅家的茨菰吃的精光,有句話這樣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當我看到嘎魚沒有上學時,就知道他的教養為什么那么差了。但是,還有句話是:“人誰無過,善莫大焉。”奶奶病重時,他們家卻出人意料地送來兩只鴨子給奶奶補身體。對于嘎魚家,我一直不喜歡也不討厭的態度,嘎魚變成這樣子,應該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的爸爸,嘎魚爸不怎么關注孩子的教育,只在意他的鴨子每天下多少個鴨蛋。嘎魚喜歡欺負葵花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我很同情嘎魚,他從小到大不被爸爸關心,每天只有放鴨子。雖然不用上學,但是當別的小伙伴都去上學了,只有他一人時,會不會感到寂寞和格格不入。對于他,我已無話可說。
在全本書中,我最感動的情節是葵花瞞著全家人到江南去撿銀杏,青銅在半夜驚醒,夜夜提著燈籠站在橋頭等著葵花回家,以及嬸嬸們在路途中精心照顧葵花。生活的艱辛,鍛煉出孩子們堅強與為他人著想的高貴品格。人與人之間毫無保留的信任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追求的東西,還有責任和擔當,是我們所追隨的。
曹文軒老師的文字很干凈,很觸動人心,也很細膩,讀他的文章能讓一個人的心回到溫柔的年代;語言平和,仿佛在敘述很平常的鄰家事,里面卻又好像蘊含了那些人們想要探尋的東西。
青銅葵花,青銅制就的葵花,清冷又熱烈,一如青銅與葵花的故事,震撼了每個讀它人的心,在充滿了天災人禍的歲月里,青銅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協力,艱辛卻又是快樂生活著,從容堅韌地應對著洪水、蝗災等一切苦難。“世界以痛吻我,我卻抱之以歌”,沒什么困難能攔住我,大聲歌唱回饋現實!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000字篇6
她,一個懂事乖巧,舍己為人的女孩--葵花。他,一個聰明絕頂,堅持不懈的男孩--青銅。讀完《青銅葵花》這本書后,我心中深深記下了這兩個孩子的名字,他們兄妹情同手足,形影不離,在大麥地這個充滿著善良,樸實的地方快樂的生活著,無憂無慮,演繹著一幕又一幕令人潸然淚下的話劇……
城市女孩跟隨爸爸來到了一個叫大麥地的村莊生活,孤單寂寞的她認識了一個不會說話的鄉村男孩青銅。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貧窮善良的青銅家認領了她,葵花和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粗茶淡飯的生活中,一家人為了撫養葵花用盡了心力,而青銅更是在沉默中無微不至地呵護著葵花。在充滿了天災人禍的歲月里,青銅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協力,艱辛卻又是快樂生活著,從容堅韌地應對著洪水,蝗災等一切苦難。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失去妹妹的痛苦使青銅仰天大叫,他從心底高喊出了一個名字--“葵花”!喊聲震動了所有人的心靈。
我們在條件優越的城市里生活,過著青銅、葵花眼中天上人間的生活,但我們比青銅、葵花差遠了。他們在田里勞動時,我們在家里看電視;他們在吃桌子上的粗茶淡飯時,我們在為山珍海味發牢騷;當他們給爸爸媽媽捶腿捏腰時,我們在數落爸爸媽媽的種種不是……我們就這樣被寵著、溺愛著,從來沒有感到苦,更談不上青銅葵花受的什么蝗災、旋風。但細細品味,我們這樣的生活有什么意義?挫折痛苦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再好的寶石也需要雕琢;再好的樹苗也需要剪枝。只有在痛苦中掙脫出來,才是真正的強者,才會感受到真正的苦中之美!
由于我們忽視了苦難的必然性,忽視了苦難對于我們生命的價值,忽視了我們在面對苦難時的風度,忽視了我們對苦難的哲理性的理解,因此,當苦難來臨時,我們只能毫無風度地叫苦連天,我們只能手足無措,不堪一擊。有些苦難,其實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無法回避的元素。我們要成長,就不能不與這些苦難結伴而行,就像美麗的寶石必經熔巖的冶煉與物質的爆炸一樣。
我們要敢于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是值得我們贊美,痛苦不也值得我們去贊美嗎?歡樂與痛苦不停地鍛煉人類展開偉大的心魄。是力,是神,如果一個人不能將歡樂與痛苦都喜歡上的人,就是都不愛,只有能夠真正體味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的價值與離開人生的甜蜜。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000字篇7
《青銅葵花》,這本書像一塊有力的磁石,深深地吸引著我。近期,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品了一遍又一遍。
這本書中的男孩叫青銅,在他三歲的時候,村里著了火,雖然他們一家子都逃了出來,但青銅卻從此成了啞巴。故事中的女孩名叫葵花,她跟著父親來到鄉下工作,可是父親卻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從此,她成了一個孤兒。最終,青銅一家收養了她,他們倆便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雖然生活艱苦,困難重重,但他們卻相互扶持,相互勉勵,共同正視痛苦,一起做生活的強者……
青銅與葵花的故事,不禁讓我想到了海倫凱勒。她從小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她并沒有失去生活的勇氣,而是跟青銅、葵花一樣,能正視痛苦,樂觀面對生活,并通過不懈努力,終于成了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等等。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他們一樣勇敢。我的表舅,在他二十幾歲的時候不幸查出得了糖尿病,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驚得一家子都惶恐不安,這個病,很難根治,更何況表舅還這么年輕。剛開始的時候,他配合醫生,主動治療。可隨著病情的發展,他失去了信心,開始自我封閉,脾氣也越來越暴躁。表舅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里,與外界隔絕,連親人也不理,甚至當我三外婆給他送飯,他也不吃,更何況吃藥治病呢!
有一次,表舅的病情加重,出現了糖尿病的并發癥,家里的親戚硬是把他送到了醫院進行治療,可沒想到他居然擅自逃回了家,拒絕一切治療,任憑外婆、嬤嬤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勸說,都無法改變他的想法。正因為我表舅的自暴自棄,逃避痛苦,以至于在他37歲時失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至今,我的耳畔還回響著三外婆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眼前還浮現著外婆哭暈過去的場面。我的心好痛,好痛!
如果我的表舅能像青銅與葵花一樣,勇敢地正視痛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他的病情一定能得到控制,他也一定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也許,此時他正在陽光下和自己的孩子嬉戲玩耍著;也許,此時他正和三外婆在桌前嗑瓜子聊天;也許……可是此時,他卻孤零零地躺在另一個世界里。想著想著,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正如曹文軒所說:“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生活的強者。”是的,年少的我們,一定要學會正視痛苦,這樣才能做生活的強者!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000字篇8
讀完了曹文軒的《青銅葵花》,使我明白了:我們要成長,就避免不了要與苦難結伴而行。就如一塊玉石,要想成為美玉,就得經過千雕萬琢的打磨一樣。不經歷黎明前的黑暗,就沒有旭日高升。
《青銅葵花》講述的是一個男孩與一個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七歲的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家人相互扶持,從容地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在充滿天災人禍的歲月里,他們樂觀的生活著。但是,在12歲那年,女孩葵花被命運召回了城里,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著蘆葦蕩的盡頭,遙望著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如果有人問我,這本書中你最喜歡哪個角色,我肯定選青銅。雖然它是個啞巴,但是我卻十分敬佩他。當葵花需要一條項鏈時,他就給葵花千方百計的制做了一條美麗、純凈、光亮的冰項鏈;“三月蝗”到來之時,家里吃的東西不多了,大家忍受著饑餓,他就想辦法挖蘆根、抓野鴨,讓全家人吃了頓野鴨肉;寒冷的冬季到來時,他依舊冒著風雪在鎮上賣“蘆花鞋”……無論他遇到多大的險阻,他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苦難。
這使我聯想到了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人民沒有畏懼,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披掛出征。最美逆行者演繹著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人間真情……中國人勇敢的戰勝了困難,彰顯了大國精神。我不由得想到了羅曼羅蘭的一段話:我們應當敢于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贊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贊頌……
因為經歷了艱難困苦,我們成長了。
我也要像青銅一樣有一顆勇敢面對痛苦的心。這讓我想起了,那次爬烏龍山的經歷。我就是因為中途休息了一下,導致落隊了。當我精神飽滿地去追趕大部隊時,我哪里追得到,只有望塵莫及的份,我也悔不當初。不一會兒,我的額頭上又汗如雨下了,嗓子里干渴得猶如孵化機的溫度,恨不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用汗水解渴。這時,我看見不遠處的父親,他正向我揮手,隨即,向我豎了一個大拇指。嗯,我不能放棄自己,努力向前才有成功的希望,于是我加快了腳步。最終,我自豪地站在了山頂。艱難困苦被我踩在了腳下。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苦難的歷史,而且這個歷史還將繼續延伸下去,因為苦難是我們蝶變前的必修課。我們要有面對苦難時,那種處變不驚的優雅風度,苦難也是另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