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心得感悟800字
雷雨的心得感悟800字篇1
愛上周萍的繁漪,愛上四鳳的周沖,愛上周萍的四鳳和愛上四鳳的周萍,還有恨上周樸園的侍萍、繁漪和魯大海,交織成一張巨大的情感之網。這張網,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夏日里被無情地撕破。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和罪惡,也隨之暴露無遺……
閉上眼,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絕對的長者形象――臉上帶著多年的世故和勞碌,一種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逼出的冷笑,顯示出他平日的專橫和倔強。這,就是周樸園。
愛上周萍的繁漪,愛上四鳳的周沖,愛上周萍的四鳳和愛上四鳳的周萍,還有恨上周樸園的侍萍、繁漪和魯大海,交織成一張巨大的情感之網。這張網,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夏日里被無情地撕破。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和罪惡,也隨之暴露無遺。
看過《雷雨》的人,都在痛斥著周樸園,痛斥他對侍萍的無情與冷漠,痛斥他金錢至上的貪婪與自私。
然而,周樸園對魯侍萍,真的沒有一絲的感情嗎?
如果沒有,他為何要在屋內一直擺設著三十年前侍萍最愛的紅木書桌和帶有鏡臺的柜子?如果沒有,他為何會向人打聽侍萍的消息?如果沒有,他為何要在搬家之時還不忘帶上侍萍年輕時的照片?如果沒有,他為何要在侍萍再次出現在周家客廳時,命令兒子周萍向自己的生母下跪?
其實,周樸園年輕時也是一個接受過新思想的青年,呀接觸婚姻自由、愛情自主的新觀念,因而才會大膽地追求愛情、享受愛情,和美麗善良的下人侍萍陷入愛河。然而,他終究不能與自己的出生階級徹底決裂――這不是瓊瑤小說,最終又回到封建禮教的束縛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內心。作為資產階級,他在“吃人”,然而作為他自己,他又何嘗不在被人“吃”?
一道不可逾越的階級壁壘,把他們雙雙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一場勢不可擋的大雷雨,注定了這個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大家庭的悲慘命運。
由曾經豪華一時的周家大宅改成了的醫院里,是由麻木生存到最后死寂般沉默的、神志不清的侍萍。
遠方,傳來一陣衰弱的咳嗽聲,他,懷著懺悔的心情,邁著蹣跚的步子,悄然來到她的身邊……
雷雨的心得感悟800字篇2
一口氣看完《雷雨》后我心情著實激動了一陣子,可能是近來沉湎于《理想國》等讓人腦抽筋的學術著作,而少看文學作品的緣故。初中時便想看這部書,因為當時“中學生必讀課外讀物”之類的書目上總有它的名字。可我竟一直沒看,或許是因為我對戲劇不怎么感興趣。看莎士比亞也會因為那些繁冗的抒情長段而厭煩(當然,也有翻譯的影響)。
不看戲劇的原因之一,是里面的場景布置等段落時時提醒我這只不過是一出戲。《雷雨》也不例外。讀到一半時我便想,四鳳一定會死,盡管我不愿意她死。因為她是全劇中最無辜,最惹人憐的人物。安排她的死,既符合她的命運(即劇情的發展),又定會造成極好的悲劇效果。結局也不出所料,只是沒想到死的是三個人。周萍是我一直覺得最難演的,因為他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矛盾,他是個悲劇人物,卻不易獲得觀眾同情。后來讀曹禺的序時,發現他也這么認為。
我向來不曉得怎么寫書評。以來我實在沒有那種冷靜地讀書,然后站在批判的立場上客觀地分析作品的能力。讀完一本書通常我只能體會一股模糊、激動、復雜的情緒,筆頭想寫什么卻寫不出,悶頭一睡第二天心情平靜又重新開始讀另一本書了。二來我覺得讀文學作品嘛,能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不求甚解也就夠了,不喜歡那些像高中語文閱讀題一樣的分析、解構作品的評論家,更瞧不起豆瓣上一些故作高深的言論。也因為這個原因,我素來對中文系似乎有一種偏見。我覺得中國文化里就講究一個“悟”字,多讀多背多思就是了。正如作者所說:“我對《雷雨》的了解,只是有如母親撫慰自己的嬰兒那樣單純的喜悅,感到的是一團原始的生命之感。”“我很欽佩,有許多人肯費了時間和精力,使用了說不盡的語言來替我的劇本下注腳。”
最讓我喜歡曹禺的,是他序里的第一句話:“我不知道怎樣來表白我自己,我素來有些憂郁而暗澀。”這讓我想到朱自清的“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也沒有”以及那一代的文人們。
最后小小地自豪一下,《雷雨》是曹禺在南開讀書時開始構思的。
雷雨的心得感悟800字篇3
最初接觸《雷雨》是在中學時期,那時候我的眼里人只有兩種,好人和壞人。如果斷定此人是好人,那么就算是他做過一點壞事,我仍會寬容的對待他;相反,如果他是壞人,他做什么,我也會感覺他是有陰謀的,周樸園就是我眼中典型的壞人形象。
《雷雨》中周樸園是一位封建家長,又是一位資產階級代表人。他視工人的生命如兒戲,為了錢不擇手段;拋棄了為他生子的魯侍萍,控制著妻子繁漪;他試圖操縱周圍的人和事,當時讀他,只用一個詞形容“陰狠自私”。對他的態度討厭至極,甚至覺得四鳳,周沖,周萍的死亡都怪他。現在重溫《雷雨》,才發現以前忽略了很多細節,這些細節也讓我重新審視對周樸園的看法。
序幕中老人對樓上的太太和樓下魯奶奶的關心慰問,第四幕中周樸園對周沖流露出的父子之情,他是一個想要多和兒子說說話的孤獨的父親。還有劇中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懷念和眷戀,雖然在看到了侍萍本人后他驚慌,恐懼,完全沒有了曾經的溫情,但是站在一個帶有封建性質資本家的角度上看,在看慣了社會和商場上的爾虞我詐,明爭暗斗之后,再次意外的見到昔日的情人,周樸園的腦海中最先迸出的自然是“侍萍可能是被對手派來威脅自己的”,這樣看來,任誰,都會臉色大變,問清來人到底有什么目的。
在我看來,現在的周萍和四鳳就像昔日的周樸園和魯侍萍,在最初不摻雜任何功利色彩時,他們兩個人對愛情轟轟烈烈,誰有會知道,年輕時候的周樸園不是真心待侍萍,想要許她一輩子的幸福呢?可是封建家長制和殘酷的現實一點點地吞噬了這美好的愛情,門第的差距逼得他們分離了。如果周萍和四鳳沒有死亡,那么我想他們活著的結局又會是下一對周樸園和魯侍萍呢,誰又能保證膽小怯懦的周萍不會在社會這個大鐵爐里被煉得和他的父親一樣自私殘忍呢,或許死亡反而對他們是一種解脫。
重溫《雷雨》之后,這一代年輕人的悲劇該責怪的不是周樸園,而是當時那個社會,它是一個大染缸,染黑了人性,周樸園也是一個被人同情的“老人”。
雷雨的心得感悟800字篇4
我想寫一寫繁漪。
她是整部劇中最惡毒,最激烈,性格最豐富的女人,我相信她也是曹禺作品人物中最閃亮的一個。她似是走了某種極端,將生活變成了不是愛便是恨。她的世界是像我這樣接受傳統現實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是至少,我可以嘗試去理解。
繁漪是一個悲情的女人。她對于周萍的愛自然是不被倫理道德所接受的,可是繁漪愛了,激烈如火義無反顧。因為這不該存在的愛情,這不該愛的人,她搭上了一切,甚至變成魔鬼“丑惡地為著情愛痙攣的喊叫”,可是她的萍卻是在努力地中止這變態的關系。這不是誰的錯,在感情的問題上本就沒有對錯。只能說,繁漪是一個犧牲者,是這個社會規則的犧牲者。她是任性的,是悲慘的卻是同情不得的。
繁漪自己就是一個矛盾體。她擁有舊式中國女人的哀怨、柔弱,又擁有新一代女性追求個性解放的魄力。所以她享受于這個這個封建大家庭給她的地位以及榮華,又想逃出這個密不透風的鐵籠子似的周家。繁漪的物質條件十分優越,精神世界卻一貧如洗。她毫不猶豫地牽起周萍的手,不肯悔改的希望他能帶給她的精神世界一點光芒。可惜周萍不愛他,他的心在四風那里。于是她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陷入悲劇的深淵。
“母親不是母親,情婦不是情婦。”繁漪復雜的性格特點反映到了生活上。我想,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對于周萍是愛還是恨了,這其中太復雜,終于發展為一種扭曲的性格。愛恨交織,帶著報復的欲望,不能自己。
繁漪是真正的什么都不怕的人。當情緒到達極點時,她什么也不屑一顧。“她是一只沉了的舟,然而在將沉之際,如若不能重新撐起來,她寧可人舟兩覆,這是一個火山口,或者猶如作者所謂,她是那被象征著的天時,而熱情是她的雷雨。”
這樣的人物,是那種主宰一切的人,也是容易將自己推入萬劫不復之地的人。她的陰鷙她的力量還有她的痛苦將她雕琢為一件讓人捉摸不透的藝術品,只是壓抑的太易自燃。
不是愛便是恨,繁漪愛到了深處衍生出來了恨。愛恨交織,雷雨轟鳴。
雷雨的心得感悟800字篇5
看了雷雨后,一如既往的是中國少爺與丫鬟永遠不會又好結果。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雷雨中的女主角侍萍也沒有這樣的好結果,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只是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的心是只愛自己的,所以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孤苦無依的侍萍帶著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復雜的關系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為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在雷雨中我最討厭的就是周仆園,他唯利是圖,陰險狡詐,是他的自私造就了接下來的的悲劇。他對魯侍萍有愛,但他愛的是那個青春完美,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現在他面前的這個女人。他即做不到好好的愛侍萍的話,至少應該擔當一個做丈夫的責任,但他與妻子繁漪感情不和,兩人格格不入。周仆園渴望的最圓滿最又秩序的家庭實際上是一個丑陋的,混亂的家庭。但這是他自找的。
雷雨中最讓人可憐的居室周沖和四鳳了,他們單純,清澈,對愛情對未來生活充滿熱情,但他們卻在上一輩人的恩怨中滅亡了,其實周沖比四鳳更加的無辜,雷雨過后,我們不得不嘆息;多么年輕的生命啊!
雷雨中的繁漪雖然扮演這我們大家都無法接受的和自己的繼子關系不正當的角色,但她應該是雷雨中最勇敢,最用勇于突破封建禮教的人,但很可惜在當時的背景下,她的結局注定是瘋!我覺得用水來形容繁漪最合適不過了,繁漪,柔弱又堅強,像水一樣,水至柔,柔腸百結,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獨的,雖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后就無所謂水,因為水已沒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執著得用一生來敲打石,可力盡了終生,也只能穿出一線小洞,最終也無力改變石;繁漪是可憐的,因為冰冷的水永遠不會給繁漪帶來愛的溫暖;繁漪還是悲壯的,水滴石后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終究要鳳凰涅磐。
雷雨的心得感悟800字篇6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專制、偽善的家長,熱情、單純的青年,被情愛燒瘋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恨著罪孽卻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還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這一切在一個雷雨夜爆發。有罪的,無辜的人一起走向毀滅。曹禺以極端的雷雨般狂飆恣肆的方式,發泄被抑壓的憤懣,毀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
《雷雨》的戲劇沖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開始是郁悶燠熱,烏云聚合,繼而有隱隱的雷聲,有詭譎的閃電煽動著漸趨緊張的空氣,忽地,天地間萬物止息,紋風不動,靜極了,就在人剛剛覺察到異樣還來不急思忖,當頭響起一個炸雷,電閃雷鳴,雨橫風狂,宇宙發怒了。達到此種戲劇效果全憑劇作家牽動劇中人物之間“危險”關系。比如周萍,對父親是欺騙與罪孽感,對蘩漪是悔恨與懼膽怯,對周沖是歉意,對四鳳是希望振作,對侍萍是難逃宿命。
《雷雨》確是才華橫溢之作,在戲劇藝術上臻于完美之境。《雷雨》成功塑造了劇中人物。如果一出戲沒有令人難忘的人物,那么無論它的劇情沖突多么緊張激烈都不過是一時的熱鬧。《雷雨》中的人物是豐滿而復雜的。即如周樸園,曹禺將他歸于偽善卻仍然還要為他分辨出剎那間幻出的一點真誠顏色。而對周沖,曹禺也細心區分著單純與癡憨,讓現實的鐵錘一次次敲醒他的夢。
當然,在《雷雨》中最獨特最耀眼的人物是蘩漪。她是一個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熱情是澆不滅的火。上帝偏罰她干枯地生長在砂上,她的`美麗的心靈被環境窒息變成了乖戾。她有一顆強悍的心,她滿蓄著受壓抑的陰鷙的力,她不是所謂的“可愛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銳的,她有她的“魔”,她的魅惑性。
《雷雨》具有一種詩意之美。這不單單得自文辭的優美,許多段落被人們反復背誦,也不僅是得自劇中人物詩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說,是所有這一切,包括舞臺提示、角色分析,匯總而后升發出的一種形而上的氣質和品位。
雷雨的心得感悟800字篇7
總有一種感情,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段經歷,會讓我們心潮澎湃。然而一個故事,一個注定沒有結局的故事,它所包含的愛恨情仇與糾葛,卻讓所有的人心為之一顫。高大的院墻,厚厚的鐵門,緊緊地鎖住了一個家庭的悲哀,鎖住了難以言說的秘密,門里門外,徘徊著兩代人感情的糾葛,游走著兩個家庭不斷的恩怨。三十年的悲哀,三十年的愛恨,三十年的惶惶不安,三十年的痛苦煎熬,就這樣命運又讓他們相遇,這一切后果,便塵埃落定。
一段本不該有的感情,卻讓它在深宅大院中悄悄滋長。長子與繼母,該有著怎樣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是愛情?是悲情?盡管歷盡艱辛與波折,卻仍舊在感情的漩渦中苦苦掙扎。后母擺脫不了的命運,繼子擺脫不了的繼母的糾纏,就這樣,仇恨在悄悄的蔓延。郁悶,死氣沉沉的房間里所有的人都有一段或喜或悲的往事。只有他--周沖,仍舊懷著一顆充滿陽光與活力的心。他不會鉤心斗角,他不懂爾虞我詐,他沒有恩怨,的是他深深喜歡著那個在自己心里清純、善良的女傭--四鳳,他只知道愛情沒有界限,他只是單純的愛,內有一點瑕疵。陽光照不進的偌大的廳堂,可他的心里卻很溫暖。
日子在一點一點地流逝,而周公館,魯家,所有的人心里都有什么在潛滋暗長著。他們本該是兄妹,卻不明情由而種下了最終的苦果,命運折磨毀壞了兩個物質的孩子。縱使情意綿綿,卻只能淚眼望穿;縱使柔腸百轉,卻只換得撕心裂肺的呼喚。、哭天喊地的埋怨,再大的雷雨也沖不掉這鐵證的事實。
不經意的相遇,一切依舊,而過去的甜言蜜語和幸福時光,都在三十年間悄悄發霉變質了。他們不再期待比翼齊飛,不再渴望情意深長,時光已經將記憶打磨的黯淡無關。此時,他們有的只是彼此的怨恨與提防。歲月的塵土風霜,消磨了侍萍的容貌,她不再美麗,不再年輕,她變得連曾經朝夕相處的周樸園也無法辨認,悲哀與心痛漸漸的生長,并蔓延、蔓延……
一段凄慘的感情,兩代的悲情,兩個封建的家庭,一個腐朽的社會,每天都在上演一段段悲情大戲,劇中人誰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在那些虛偽的面具背后,呈現給我們的是愛?是恨?這無盡的糾葛悠悠,何時是個盡頭?
雷雨的心得感悟800字篇8
看了雷雨后,一如既往的是中國少爺與丫鬟永遠不會又好結果。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雷雨中的女主角侍萍也沒有這樣的好結果,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只是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的心是只愛自己的,所以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孤苦無依的侍萍帶著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復雜的關系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為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在雷雨中我最討厭的就是周仆園,他唯利是圖,陰險狡詐,是他的自私造就了接下來的的悲劇。他對魯侍萍有愛,但他愛的是那個青春完美,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現在他面前的這個女人。他即做不到好好的愛侍萍的話,至少應該擔當一個做丈夫的責任,但他與妻子繁漪感情不和,兩人格格不入。周仆園渴望的最圓滿最又秩序的家庭實際上是一個丑陋的,混亂的家庭。但這是他自找的。
雷雨中最讓人可憐的居室周沖和四鳳了,他們單純,清澈,對愛情對未來生活充滿熱情,但他們卻在上一輩人的恩怨中滅亡了,其實周沖比四鳳更加的無辜,雷雨過后,我們不得不嘆息;多么年輕的生命啊!
雷雨中的繁漪雖然扮演這我們大家都無法接受的和自己的繼子關系不正當的角色,但她應該是雷雨中最勇敢,最用勇于突破封建禮教的人,但很可惜在當時的背景下,她的結局注定是瘋!我覺得用水來形容繁漪最合適不過了,繁漪,柔弱又堅強,像水一樣,水至柔,柔腸百結,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獨的,雖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后就無所謂水,因為水已沒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執著得用一生來敲打石,可力盡了終生,也只能穿出一線小洞,最終也無力改變石;繁漪是可憐的,因為冰冷的水永遠不會給繁漪帶來愛的溫暖;繁漪還是悲壯的,水滴石后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終究要鳳凰涅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