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心得體會怎么寫
昆蟲記心得體會怎么寫篇1
翻開《昆蟲記》,我仿佛走進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独ハx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用一生的時間與精力,通過仔細觀察昆蟲的生活,并且詳細的記錄編寫的。
《昆蟲記》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而有趣的昆蟲世界。它生動描繪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特點,讓讀者從中也學到了許多豐富的知識,例如:螞蟻和蟬之間搶食的斗爭,知道了螞蟻是頑強的乞丐,蟬才是勤勞的生產者,發現田間的音樂是意大利蟋蟀那歌聲是“格里—依——依”“格里—依—依”這種緩慢而柔和的聲音,唱起來還微微發顫,使歌聲更加耳動聽,讓人想再聽一遍。
讀《昆蟲記》這本書,我感到慚愧,因為我小時候非常不懂事,而遇到昆蟲就害怕得不得了。遇到小型昆蟲我就會把它踩死,玩得不亦樂乎?,F在我開始慢慢地接觸了昆蟲,不再那么膽小,也發現了許多昆蟲的秘密,再加上讀了《昆蟲記》對昆蟲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昆蟲記》向我們介紹了法布爾迷巒昆蟲研究,揭開了昆蟲世界的許多奧秘讓人驚嘆不已。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獲取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葆文。我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像法布爾那樣養成對每件事多細心觀察的好習慣,那么你我就會發現些前所未有的東西。對大自然,對昆蟲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從而引發對昆蟲的熱愛,也讓我明白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都需要和諧與友誼。只有學會熱愛自然,熱愛小生命,人類才會有光明的前景。
昆蟲記心得體會怎么寫篇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閱讀一本好書,能凈化人的心靈,使我們的視野更開闊,更芬芳。每當我得到一本好書,我就會廢寢忘食地看著,細細品味,琢磨其中的奧秘。
一個寧靜的早晨,一縷金燦燦的陽光透過密密麻麻的葉縫照在我的書桌上,顯得十分柔和。樹上,一只不知名的鳥兒歡快地唱起了婉轉的歌謠。我捧起《昆蟲記》這本書,像是走進了書的海洋,與書融為一體,不管時間的流逝,書像磁鐵一樣牢牢地吸住了我的目光……
我不知看了多久,最后合上了書,眼前還不斷浮現出書中那一幕幕奇特的景象,“哇,原先昆蟲和我們的生活這么相似??!”那一聲聲驚嘆在我腦海中若隱若現。嘰嘰湫湫,嘰嘰湫湫的蟲聲回蕩在我耳畔。
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我似乎有成長了許多,我從一個害怕蟲子、厭惡蟲子的小女孩長成了以為喜愛蟲子,甚至敬佩蟲子的“青年”。在法布爾的《昆蟲記》中,我認識了一群全新的昆蟲,它們不像我記憶中的那樣,是富有靈性的。法布爾向我們描述了許多昆蟲的覓食、勞動等,幾乎包含了昆蟲的一生,從中我也能深刻了解到法布爾觀察昆蟲時多么仔細,用心;我能想象到法布爾為了觀察螞蟻,一動不動地拿著放大鏡在草叢旁待了一下午的艱辛;為了撲捉一只小蟲,氣喘吁吁地追趕著,絆倒了也不管的執著……法布爾的精神讓我們肅然起敬。
《昆蟲記》中,我認識了喝樹汁的蟬,吃蝸牛的螢火蟲,愛吃萵苣葉的小蟋蟀……我也明白是我誤會了蜜蜂,我不該用相同的眼光對待所有的昆蟲。蜜蜂早出晚歸的采蜜是為了我們,是讓我們喝到那甜滋滋的蜂蜜,它那鋒利的刺并不是為了傷害人類,而是自衛;還有七星瓢蟲,蝴蝶……如果沒有它們,我們會有這么多姿多彩的世界嗎?長久下去,我們能好好地存活下去嗎?因此,我們要保護昆蟲,讓它們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
多么可愛的小生命,多么有意思的《昆蟲記》!我期望人們能把昆蟲當作永遠的朋友,保護它們,與這些小生靈渡過一個又一個完美的時光……
昆蟲記心得體會怎么寫篇3
在《昆蟲記》里面,我最愛看聰明的獵人節腹泥封和霸王鐮刀手螳螂。這兩本書寫的很精彩,特別是螳螂對戰比自己大很多的蚱蜢,描述的很好,還有節腹泥蜂捕捉象甲的時候法布爾寫節腹泥蜂刺到了象甲的控制整個身體的神經部位,法布爾告訴就了我一個新的知識。我最喜歡的昆蟲是螳螂,螳螂是一種外太空來的一種外太空生物,眼睛有五個,其中有兩個眼睛很清楚,其他三個在頭上,很少有人看得清,螳螂的三個小眼的名字叫腹眼。螳螂的大眼就像一個瞄準器,也可以告訴他什么時候可以抓到食物什么時候不能抓到。
法布爾的昆蟲記是十本,其中兩本寫錯,那兩本就是地下毒王狼蛛還有天才建筑師圓網蛛和神秘隱士蝎子,這三個都不是昆蟲是動物,昆蟲是分為:頭、胸、腹,而蜘蛛是:頭、腹,蝎子是:頭、腹,都不一樣所以蜘蛛和蝎子不是昆蟲。昆蟲的能力遠遠超過人,更進一步說,昆蟲就是大自然的一員,如果大自然里缺少了任何一員人類就過不下去,所以我們尊重古老的生物,更是尊重我們的祖先。
昆蟲記心得體會怎么寫篇4
自從我讀過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后,就深深地被它們震驚了。里面寫到的昆蟲的品種很多;會做“圓球”的蜣螂“音樂天才”蟬、兇殘的黃蜂、“亮晶晶”的螢火蟲等。
我最喜歡的就是甲蟲,當我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后退。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滾落下去,連自我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舍的努力,才能獲得最終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雖然不是大數目,但對于一只背著一個沉重的大圓球,經過險陡的斜坡,攀登簡直無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說,卻是多么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么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想起我以前玩電腦游戲,總是選“簡單”這一級別,跟那只小甲蟲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了。一只小甲蟲,都知“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們呢五年級的學生,當教師布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可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為什么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寫到那里,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我弱小的人挑戰,那么,也就是永遠的弱者。
昆蟲記心得體會怎么寫篇5
世界上第一本《昆蟲記》出版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那是一本集自然科學和人文關懷于一體的昆蟲百科全書。當時的《昆蟲記》全書共十卷,長達二三百萬字。在《昆蟲記》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于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的特征和日常生活習性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尊重。這本書一出版就立即成為了當時的暢銷書,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被人們冠以“昆蟲的史詩”之美稱,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界的荷馬”、“動物心理學的創導人”等桂冠,并因此書于191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我最欣賞的篇章是第二卷第五章的:綠色蟈蟈兒的故事。改篇章描述的是一種綠色的蟈蟈的特征與生活習性,寫的細致生動,還多處運用了比喻、擬人等等的修辭手法。在七年級上冊的語文書上有一篇課文:《綠色蟈蟈》。它是《昆蟲記》中第二卷第五章的部分內容。別人說:“課本上的內容精簡易懂,讓讀者更能明白。與課本內容相比,則顯得原文啰嗦復雜,內容較為枯燥?!笨杉词惯@樣,我對原文的評價還是比對課文內容的評價更勝一籌。已做精簡處理的改編文雖能更好地表現出綠色蟈蟈的“個性”可讓讀者從中體現出來的仍是一片死氣沉沉的文章??稍牟煌m然稍微啰嗦復雜,可它的形式像一樣,讀起來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當時那好奇的心……
《昆蟲記》是一個奇跡,的確是一個奇跡,是由人類杰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
昆蟲記心得體會怎么寫篇6
在法布爾的《昆蟲記》,我讀出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蟲子的喜愛,仿佛空氣與他融在一起。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好像本人就是一只在傍觀的昆蟲。每一只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感情。如:“紅螞蟻沖進來了!快保護我們的`孩子,準備戰斗!”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設想昆蟲在運動的畫面,面前不再是單調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蟬在歌頌,蟋蟀在治理家務,蜘蛛在捕捉食品。神秘的自然中也有這么有趣的事物,它也有心細的一面。
法布爾在探索大自然的進程中必定碰到很大的困難,然而再大的難題也不擋住他探索的途徑,我嘆服法布爾為摸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非親非故,又讓我感觸感染到了作者的步人后塵和輕微的觀察。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尋求真諦,探究本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
昆蟲記心得體會怎么寫篇7
我合上法布爾的《昆蟲記》,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為什么法布爾可以將如此枯燥的東西寫的那么有趣,而他,只是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觀察著那幾只小昆蟲,寫下那樣一本長長的觀察日記,而且十分有趣,老少皆知。
法布爾的小院子里,有許多的植物,招來了許多的昆蟲,他和女兒與這些昆蟲成了朋友,他天天為昆蟲們寫日記,連起來后,成了這本《昆蟲記》。
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法布爾一樣辛苦勞作的人,比如生我養我的父母一天幾乎沒得休息的`警察,晚睡早起的老師,還有許許多多利國利民的人……
有兩個人,讓我更認識了《昆蟲記》。
他們就是我的數學老師彭老師和中國相聲大師侯寶林。
彭老師是副校長,她既要處理學校的公事,又要給我們班上課,教育局來檢察,又要做準備,有時還要上一大堆公開課,如此的累,就像法布爾一樣,觀察昆蟲,寫日記,還要照顧小女兒,都是如此的累,如此的令人敬佩啊!!
還有侯寶林,他為了看到一本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愿,后來聽說北京圖書館有這本書,一連18天都頂著風雪去圖書館抄書,終于,這本十萬多字的書被他抄錄到手。
侯寶林不怕艱難的抄書,就像法布爾不怕累的寫書一樣,十分令人敬佩。
《昆蟲記》令我受益匪淺,我喜歡這本書!
昆蟲記心得體會怎么寫篇8
昆蟲是低等生物,它們身體的結構簡單,智商低下,看起來既不起眼又愣頭愣腦的,然而,它們卻有著諸多與人性相似之處。
人類有殘忍的一面,昆蟲也如此。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螞蟻們三五成群,開始橫掃大地。如果遇到一些老弱病殘孕昆蟲時,它們便毫不留情,一哄而上把這些昆蟲拖回洞中。如果遇到一只正在吮吸樹中汁液的蟬,螞蟻們便會對蟬又是咬又是拽,最終把蟬害得一身傷痕,蟬也只能放棄自己的財產——“水井”而飛走了。雌螳螂和雌金布甲更為殘忍,它們一個穿著綠色長裙,一個穿著黃金鎧甲,看似美麗可愛,其實經常將其他昆蟲活活吃掉,就連它們的丈夫也不例外。螞蟻、螳螂、金布甲,這些被人們認為有高尚品質或美麗外表的昆蟲,內心卻冰冷、殘酷。這樣的昆蟲還與口蜜腹劍、笑里藏刀的一些人很相似。
人類會向往愛情,為了愛情而奮不顧身,昆蟲界的蝴蝶在愛情這方面與人類旗鼓相當。即便在漆黑的夜晚,蝴蝶也會冒著風險去尋覓伴侶?!懊字Z多菲斯”雖沒有蝴蝶對愛的狂熱度高,卻有著永恒的愛情約定。它們一旦結婚,便永遠相互陪伴,從不會“中途出軌”。
人類最無私、最偉大、最崇高的愛——母愛,在昆蟲身上同樣有體現。象態橡栗象在產卵前,總會在幾十個橡栗中挑出一個最合適的,然后小心翼翼地鉆出一個洞,把卵產進去。圣甲蟲把卵產入糞球中后,要用極大的精力制造一個近乎完美的梨形糞球,再把糞球安置妥當才放心離去。遂蜂母親即使年邁仍為了自己子女們的安全老當益壯,晝夜不停地守在門口。朗格多克蝎母親會幫剛出生的小蝎突破卵殼,并讓小蝎子爬到它背上,保護這些小蝎子,直到它們可以獨立。在這期間,母蝎很少走動,也很少進食,因為走動和打斗對小蝎們不好。這些昆蟲的母愛方式不盡相同,但價值都是無窮的,它們與人類的母愛都是值得贊頌的。
昆蟲與人類還有諸多相似之處,昆蟲就如人類的一面鏡子。“以蟲為鏡,可以知人性”。我們要從昆蟲身上吸取經驗、得到啟發,讓人性至臻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