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觀后感一千字以上
電影《阿甘正傳》的主人公阿甘的智商雖然不高,只有75分。但在他的童年里,他一直都有一個好媽媽告訴他: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媽媽也教會了他很多美好品德,更是告訴他:人生就像一盒朱古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種拿出來會是什么。阿甘聽著這樣的教誨,在充滿愛的家庭里慢慢長大……
盡管有個好媽媽,阿甘從小還是被人歧視。當他和好友珍妮走在回家的路上時,經常有壞孩子騎車追他,向他扔石頭。阿甘的腿有毛病,但聽見珍妮在后面大喊。跑,阿甘。他聽見了,他便開始加速。最后,他開始飛快的跑。跑得比誰都快。從此,她覺得跑是一種享受。他再也不乘校車到學校了,他到哪兒都跑著去。
這樣到了中學,當他被一輛卡車追到了一個橄欖球場時。那球場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比賽。教練看到他跑的比在場的人誰都快。于是把他錄取了。讓他進入了球隊。他打了五年橄欖球,進了美國的全明星隊,也拿到了他的大學學位。
拿到學位后,阿甘收到一個軍官的邀請便去當兵了,因為他做什么事情都很專注,也不會說謊話,因此很受教官喜歡。他在軍營里也結識了一個好朋友,叫做阿布。阿布的父母都是抓蝦的,所以他的夢想就是想擁有一艘抓蝦船。他跟阿甘講了抓蝦船每天可以捕很多些蝦,那些蝦可以做很多食品,天天都講。他們相約戰爭結束以后,每天一起去捕蝦。越南戰爭爆發了。阿布和阿甘被送到越南戰場,在那里那個看見了丹中尉。丹中尉的世家都是軍人,戰死沙場,他以此為榮。
丹中衛是個很幽默也很堅定的軍人,深受阿甘尊敬。阿甘的日記里以很非常幽默的口吻描述了這次行軍。他們的行軍并不是那么容易,整整下了四個月的雨。當雨停了的時候。突然,他們遭到埋伏了。密集的炮火聲和槍聲在阿甘耳邊轟炸,只聽見丹中尉大喊道,跑!阿甘,跑!阿甘跑得最快,他是最快逃出來的人。但他想起了好朋友還在里面。他一次又一次跑回去救他們。但當他找到阿布的時候,阿布已經被炮彈炸到了,奄奄一息。阿布的臨死前對他說了一句話,一定要到海里去捕蝦。
戰爭結束以后,阿甘得了一枚榮耀勛章,他決定履行對巴布的承諾,到海里去捕蝦。他的人生開始開掛,他耗盡積蓄,用戰場上掙來的所有的錢買了一艘捕蝦船。好人有好報,丹中尉也來幫他,因為他們兩個都是久經沙場的人。在一場風暴中,他們的船成為海灣中唯一一艘完好無損的船,他們成為了億萬富翁。
阿甘小時候最要好的朋友就是珍妮。一個同樣善良美麗的女孩。這是電影的另一條主線。珍妮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他的爸爸酗酒,媽媽和奶奶也拋棄了他。長大后她成了流浪歌手,人生很不如意,遭受重重波折,甚至很多次都想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善良的阿甘用愛溫暖了她。
最終,他們回到了故事的起點,阿甘用愛鼓勵著小阿甘,坐上校車,去面對新的人生。
阿甘正傳觀后感一千字以上篇2
初次聽聞《阿甘正傳》這個名字時,我采取的是翻白眼的態度,因為它和魯迅先生的白話文《阿Q正傳》的題目相似,后來想想大概是中國人根據《阿Q正傳》的題目結構翻譯的吧。但直到真正看到的那一天,我才發現是兩個不同的故事,兩邊不同的風景,兩處不同的夢。
到真正提筆寫影評的時候,卻又不知從何下手。在我腦海里浮現的是太多阿甘不同的畫面,每個畫面兼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果然我還是喜歡阿甘每一個跑步的鏡頭。無論人們是怎么評論這部影片的,說它是一部笨鳥先飛的成功史也好,說它是一部諷刺了資本主義的陰毒政治的警醒片也好,說它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情感倫理片也好,我仍然認為這是從"跑"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就像片中珍妮對阿甘說的:"Forest,run!" 于是,阿甘跑出了他的人生,愛情,跑出了整個世界,跑出了一片海闊天空......
看阿甘的時候又會想到中國歷史傳說中很有名的愚公移山。他們都有自己的共同點:執著、充滿信念、具備勇氣、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很顯然,這讓我印象最深的反駁巨資就是:阿甘雖是智障,可阿甘不愚。命運沒有讓阿甘與他人在同一起跑線上,可他用自己的實力奪回資格。縱使我們覺得影片中有太多的巧合和機緣,縱使我們說這在現實生活中屬于一個勵志童話,我們仍不得不承認,阿甘是個化不可能為可能的男人。
我本是不想談珍妮這個角色的,但珍妮在這個影片中,卻又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是阿甘生命除母親的另一個轉折點,可以說,沒有她就沒有后來的阿甘。長大的珍妮于阿甘,確確實實是一朵香格里拉的帶刺玫瑰,被夢想沖昏了頭腦。可遠觀而不可近觸。珍妮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她不斷輾轉,不斷躲避,也許是她無法無視阿甘的癡情,也許是她想印證她活在世界上的證明,她選擇去做斜陽路上的不歸人,一染身上寂寞紅。但我認為無可否認的是,珍妮是在乎阿甘的,是愛阿甘的。且不論后來事實如何,珍妮始終是有一顆在阿甘面前純潔善良的心靈,這就是她允許自己嫁給阿甘的原因。
現在,我寫著寫著自己也笑了,阿甘的'確是一包凈化劑,不論是珍妮還是丹中尉,最后都在他的凈化中得以升華。他確也是一名幸福的智障,正因為他是如此,別人展現在他面前的都是真摯的感情,沒有我虞爾詐。
這就是阿甘。愚者有其幸福。
阿甘正傳觀后感一千字以上篇3
阿甘正傳是一部異常的電影,它沒有驚心動魄的場景,沒有動人的煽情,仿佛就在講述一個平凡的故事。初看并沒有覺得有什么異常,但細細品味便意味深長。
電影的開頭以一片羽毛的飄落,這片羽毛在空中飄舞,好幾次看似要落下,卻又再度飄起,正如人生,你不明白它要去哪里,會落在哪里,這不恰恰說明了人這一生如同羽毛的飄落一樣都是未知數嗎
阿甘并不聰明,相反,阿甘智商僅有75,雙腿也有毛病,他必須帶著特制的護具,才能完成走路。他的母親為了他以后的生活,把他送進了正常人的學校。阿甘常常受欺負,這時一輩子他喜歡的珍妮告訴他,跑。于是,他跑了起來,甩掉了追趕他的人,甩掉了特質的護具,越跑越快,跑進了大學,跑成了橄欖明星,__英雄,國會勛章獲得者,乒乓球明星,百萬富翁。
誠然,阿甘的成功帶著不少運氣,在__的槍林彈雨中,他活了下來,在暴風驟雨中,僅有他的船留了下來。有人常會說,老天不公平,他什么也沒得到過。而為何,老天對阿甘卻是如此眷戀呢我猜想,可能是不太聰明的阿甘有的常人沒有的最初的單純思想、最執著的追求,于是他成功了。
阿甘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人,正是這樣,他才心無雜念,執著地追求,這種執著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他在__中結識了一個好友巴布,巴布沒有太多優點,他愛偷懶,吹牛,但他和阿甘一樣,簡單,淳樸,他和阿甘感情深厚,阿甘為他冒死沖入叢林,但在永別之際,兩人之間卻無話可講。阿甘跑步三年,跑遍全美,但他居然沒有理由。
我想,也不需要任何理由,活出自我,才是成功之道。相反,與他青梅竹馬的珍妮的人生完全不一樣,珍妮因為雜志拍攝照片被大學開除,后在酒吧賣藝,又迷上了迷幻藥,她的穿著越發新潮,但她對生活越發絕望。她在燈紅酒綠中迷失來自我。直到最終她才收到一份短暫的幸福。珍妮是一個不幸的追夢人,可是,她在夢想前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我媽媽常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打開之前你無法明白會吃到什么味道。"這是電影中阿甘的一句臺詞,這說出了阿甘一種信念,對待生活永遠是一種期待,一種完美的期待。巧克力味道復雜,若你心中是苦的,巧克力也是苦的,若你心中是甜的,巧克力也是甜的。你對生活充滿期望,生活也會對你微笑。真正品味生活的人,生活多姿多味,充滿精彩。
阿甘正傳觀后感一千字以上篇4
一條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掉落在阿甘的腳下,阿甘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后來羽毛再次飛向藍藍的天空,結束了阿甘的故事。這一羽毛似乎又飛向另一個人,向我們訴說下一個的故事。這是我喜歡這部影片的一原因,似乎蘊意著什么的。
影片《阿甘正傳》以阿甘的故事向我們揭露了當代美國人的生活現狀。很多人對它的評價是,《阿甘正傳》更具諷刺色彩,它諷刺美國人們的生活以及政治。可能是我對美國發展歷史的不了解,說到諷刺,我看到的只是美國總統頻頻遭到刺殺和美國人們沉迷于酒吧中的消極生活,以及戰爭對美國士兵的傷害和人們反戰爭的高潮運動。
對于《阿甘正傳》我所體會的并不是對美國諷刺這一部分,而是關于人生的一些小啟示。智商只有75的阿甘,從成為橄欖球星到大學生,從優秀軍人到國家乒乓球員代表,從捕蝦船長到富翁,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阿甘是個再幸運不過的人了,上帝對人總是公平的,關上這道門就會為你開啟另一道窗。但是我覺得并不只是幸運使得阿甘成功。還有他的執著和信守承諾,這可能更重要。只有他執著地奔跑著,他才不被欺負;只有他執著地跑,才能避免那一次毀滅性的轟炸。阿甘始終堅守著他對巴布的承諾,回到巴布的故鄉,成為捕蝦船長,才能成為富翁。這一切,并不是只歸結于他的幸運的。
阿甘的母親說過,人生就像巧克力,你不知道你的下一塊口味是什么。我到現在還不是很理解這句話,因為我熟知的巧克力不是苦的就是甜的。我不確定這里的滋味是不是只有苦與甜兩種。就像巧克力,如果你不嘗試,你不會知道它是什么滋味。人生也一樣,你不去經歷,怎么會知道是苦還是甜呢。
阿甘常說這樣一句話,蠢人做蠢事,傻人有傻福。我不知道這可不可以理解為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就在人們難以自信的時候,阿甘總是用他的行動向人們證明了這個難以自信。影片這里,往往在向我們暗示著什么,我覺得應該是這樣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吧。
珍妮消失后的一天,阿甘突然想跑不了,他說既然跑了整個村子為什么不跑完整個城市呢,既然跑到城市的西邊為什么不跑到東邊呢,既然跑到了沙漠為什么不跑到大洋邊呢。于是阿甘開始跑步,跑了三年多,他覺得累了,他說他要回家。看完這里,覺得阿甘這個低智商者居然向我們揭示很多人生大道理。
一個常被人取笑的人,卻成為全美國跑得最快的人。一個被人認為是傻子的人,卻用他的執著證明了一切。一個低智商者,卻成就了他無法想象的成就。然而我們這些人呢?
阿甘正傳觀后感一千字以上篇5
人生這是一個多么大的概念,我們對人生的看法也不一樣。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不一樣,人生就是苦難和悲傷所描繪出來的。
人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歡樂與悲傷,也有成功與失敗。《阿甘正傳》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在未知的未來我們要不斷進取,我們不知道我們未來的榮譽,但我們要盡力去獲得,這才是我所應該做的,這才不會導致我們后悔。人的一生是要經歷無數的困難才會登上榮譽的高峰,就像阿甘那樣在無數困難做沒有放棄,而是勇往直前,最后取得了無數的成功。
阿甘從小的時候就經歷了挫折,在他腿腳不方便的時候在學校總是受到同學的欺負和取笑,但在那時他被小珍妮接納了。就這樣他在珍妮的鼓勵下勇敢的向前,上帝是公平的給了他無限奔跑的權利,就因為這樣他或去了無數的榮譽和掌聲。他經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高官。
慢慢人生路我們拼搏過、失落過、笑過、哭過、怦然心動過、黯然神傷過。我們體驗自己的生活,記下我們一直追尋什么,我們的人生得到了什么?有正在失去什么?生活在這個紛繁的世界、面對緊張的工作、面對微妙的人際關系。我們除了覺得太累之外更多的感慨就是這社會、這生活、這人與人之間過于復雜。有時感覺生活在這個這個世界就像走在沙漠中迷失方向一樣,孤單無助。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我們的感悟也個不同,但人的經歷就是人生的礦石,生命的活力在提煉中釋放。經歷是體驗,沒有體驗就沒有生存的質量;經歷就是積淀,沒有積淀就沒有生存的智慧。生命的真諦在經歷中探尋,人生的價值在經歷中實現。
璞玉外表平淡無奇放在亂石堆里幾乎無法找出來,但是經過努力璞玉也會發光和體現它的價值。未知的未來需要我們自己去奮斗,堅持的走下去。
阿甘經歷了苦難才會造就最后的成功,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能低頭,我們應該努力地向前。他也經過過生離死別,他的戰友巴布在戰場壯烈的犧牲,他繼續為巴布的理想而努力,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媽媽的去逝,他沒有沉浸在悲傷當中。追尋到最后的幸福也無法延續,珍妮的死這無非是一個打擊,阿甘沒有對生活絕望,而是更加快樂的活下去。這無非也是他對生活的熱愛,不會因此而失望。
他的智商不高,卻打下了高于普通人的基礎,平淡而簡單。這就是阿甘的人生,也是他的人生哲學。也是我們的人生哲理。
阿甘正傳觀后感一千字以上篇6
每次看完經典的電影,內心總是不能平靜。《阿甘正傳》其實在高中的時候就看過了,可是那時候也沒有什么異常的感慨,因為不明白其中的深意,理解不了,剛才看離原已經兩年的時間了,看完了總是內心慢慢的,感覺自我收獲不少。
《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部影片共同進軍奧斯卡,最重是前者獲得了奧斯卡獎,只能說兩者真的很難分出來哪個更好一點,就只能看那個能夠更貼近奧斯卡的獎項設置的主旨是什么,這兩部影片我是那個都喜歡,還有《返老還童》我也是喜歡得不得了。
關于人生,一向是大家討論的對象,到底應當以怎樣的心態來應對自我的人生,也是每個人所關心的。以前都一聽人說,美國的大片研究的都是大問題,解釋的都是大現狀,看了這幾部電影真的感觸很深。
在《阿甘正傳》中,我們看到了只要把上帝所給予的發揮到極致,你就是很成功的人。現實中像阿甘這樣的人物當然是不存在的,可是他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完美的途徑:你能夠傻乎乎的生活著,可是你的軌跡必須是正中的,你要遵守你的諾言,你要忠貞以你的感情,你要呵護你的友誼,你要尊重的上級。你也許能夠沒有目的的做事,你能夠很純粹的為一個人付出著,這樣的人生很簡單,但卻充滿著幸福,因為你明白什么是你想要的。
就像影片中的經典臺詞: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明白,下一塊是什么味道。
生命中還是充滿著奇跡的,你只要不放棄你的諾言,只要你能執著于你的信念,只要你能把自我的全部感情傾訴上去,我覺得值就足以,你能夠跟命運抗爭,當你發向一切或許本來就是命中注定的話,你也許會變得很淡然。生命也許就像天空中飄浮的羽毛,或與風雨抗爭,或選擇隨風漂泊,或者自甘墮落……我的人生應當是什么樣貌的
看了影片,我明白了我應當是那種與風雨相抗爭的那種,只是我不象征的太累,真的會很麻木有時候,不明白自我所追求的東西到底之比值,或許,我本不應當懷著什么目的去活著,可是不可能選擇沒有目的的生活,那樣會讓我覺得太苦。最還的情景應當是我能夠找到一個適宜的位置來安放我的抱負,我應當遏制我的欲望,想著人間最美麗的地方,盡情奔跑……
阿甘的一生很有傳奇色彩,簡單的生活,貌似很傻其實卻比大多說的人更理解人生,是那種大徹大悟的平靜,我追求的就是在看過時間繁華之后的淡然,也許我還是習慣與奔波吧!旅途的疲憊讓我的心很滿!很厚重。
阿甘正傳觀后感一千字以上篇7
當雪花與櫻花相遇時,冷酷與溫暖開始了較量,雪花想要凍僵櫻花,但雪花最終融化于櫻花的懷抱,因為“愛”的溫度足以融化任何一顆冰冷的心。
在《阿甘正傳》這部令人發笑令人憂的影片中,充滿了愛的交響。
一個智商只有75的少年,不能自由的走行走,在大街上受盡嘲笑。這時,那位仿佛瑪利亞的母親說:“你與別人沒有任何不同!“她為福利斯爭取上學的機會,給他的人生奠定了基礎。“我命中注定要做你的母親,我就要盡力做好!”她做到了,她的愛是阿甘心中的第一縷陽光。
母親的愛撥開的一片烏云,而校車上大家的排擠再次封鎖陽光。這時,天使出現了——一位沒有幸福家庭生活的瘦小的女孩兒讓出了座位,給阿甘封閉的心靈讓出了一條康莊大道。珍妮的到來為阿甘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元素,他與珍妮的一次次交談與嬉戲都是阿甘以后生活的基礎。在珍妮的鼓勵下,他跑出了性命,跑出了榮譽,跑出了人格與尊嚴。
在軍營之中,布巴成了第二個接納他的人。他們之間的友情鼓勵著對方。那個執著的捕蝦者用言行讓阿甘懂得了承諾與夢想。在槍林彈雨之中阿甘不顧危險,為了救布巴受了傷,硬是將縱隊的人員救了出來。這就是友情的力量,是堅冰被愛融化的見證。
救出隊友,是阿甘第一次愛的付出。無數條愛的溪流匯集成的海洋終于開始向其它的冰封之河注入暖流。丹上校失去了雙腿,終日與酒精為伴,他的凄慘與嫉妒著實令人厭惡。但在阿甘的啟迪下,他走向大海,走出了心靈的陰影,最終有了自己完美的生活。是阿甘的愛成就了他的人生。
面對墮落的珍妮,純潔而又樸實的阿甘拋卻了一次次不辭而別的氣憤,帶著身染重病的她與小福利斯回到莊園,使珍妮能夠快樂幸福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正因為他對珍妮有著深深的愛,才有了片尾的慟哭,才有了那感動世人且充滿哲理的話語。他的愛,讓珍妮獲得了幸福。
作為一個智商只有75分的人,阿甘用行動告訴我們——上帝從不關心你是誰,他絕不會吝嗇地對待有缺陷的人。同樣,天使也不需要擁有過人的智力,樸實而簡單、赤誠而善良的心就是愛的源泉。阿甘就像那片潔白無暇的羽毛,從不詢問自己的方向,但他所到之處必定會留下愛的光輝。因為他曾被給予愛,他懂得付出愛,在他的幫助下,一面用愛的溪流織成的網一點點展開。于是,愛在人間流淌,幸福在人間釋放。
我不禁要問:這一切,怎能不感謝阿甘呢?電影又為何不能復制到生活中來?生活中的阿甘難道不應是每一位公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