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電影觀后感400字
在寫觀后感的過程中,可以引用電影中的經典臺詞或引用他人的評論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愛國電影觀后感400字參考,希望對大家寫愛國電影觀后感400字有幫助。
愛國電影觀后感400字篇1
大年初一如期公映,我也如期觀看了。張導的又一部大作,沒有明星大腕出鏡,沒有恢宏的場面渲染,沒有酷炫的特效,沒有精細的后期,但情節環環相扣,步步驚心。看得我提心吊膽,目不轉睛,直到韓紅的片尾曲唱完最后一句,才依依不舍起身離座。
美國人精良裝備了一個擊殺小組,精心設置圈套,志在消滅志愿軍神勇狙擊班(八連五班),最終派去的7名槍法高手全被擊斃。五班勝利了,但勝利得很慘重,只剩大永一人帶回了情報。一個個年輕的生命,閉上了他們清澈的眼睛,永遠躺在了那個冰冷的山谷。
有人認為春節賀歲片最好是充滿喜慶、祝愿、歌頌、贊美之類,讓人心情愉快。但是,當我們推杯換盞、歌舞升平之余,思考一下和平和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以及怎樣珍惜和捍衛,不也挺應該的嗎?
愛國電影觀后感400字篇2
如果說中日戰爭與國共戰爭是中國歷史上兩枚鮮紅的烙印,那么,則可以說是中華民族一顆閃亮的星,閃耀在朝鮮灑滿鮮血的土地。無數英勇的中國共產黨戰士,當美軍的鷹爪和鐵蹄踏上朝鮮的領土時,不顧一切浴血奮戰,最終用自己的鐵軀換來了朝鮮與中國的安寧。
《長津湖》講述了在1950年中國志愿軍部隊與美軍在朝鮮長津湖地區交戰,殲敵1.3萬余人,扭轉戰場事態的一個豪壯的戰斗事跡。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是扭轉戰局的關鍵一戰。中國無數志愿軍也因此慘烈犧牲,有的被槍擊中,有的被砍傷,有的則活活被凍死在戰壕上。雖然部隊損失慘重,但是仍然在這次戰役中取得了勝利。為后來的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直以來都是不會被忘卻的歷史。作為青少年,我們雖不能像他們那樣拋頭顱,灑熱血,但卻可以學習他們頑強不屈,至死不渝的戰斗精神。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以一個烈士的心,勤奮,刻苦鉆研,將來為祖國做堅實的棟梁,為民族復興做厚實的基石!
愛國電影觀后感400字篇3
相信每個生在20世紀的人都聽說過彭德懷這個名字,他是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十大元帥”之一,正是這位大名鼎鼎的軍事家創造了的奇跡。
我懷著一顆著好奇的心翻開了書本,美軍率軍隊攻打朝鮮,轟炸我們國家,殺我同胞,毀我財物,更可氣的是美軍還用7號艦隊封鎖臺灣,阻礙我國統一,真是忍無可忍。彭德懷元帥堅定地表示:一定要打!
于是,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入朝鮮后僅6天就發動了第一次戰役,巧妙地運用了迂回包圍戰術,打得美軍暈頭轉向。緊接著又發動第二次、第三次戰役,打得美軍魂不附體。彭德懷真不愧是經驗豐富、隨機應變的老將,最后,美軍迫不得已在投降書上簽字,彭德懷順利歸師。真是大快人心啊,中朝人民怎能不歡呼雀躍?
這次不僅保全了自己,而且還加深了中朝的友誼,我沉浸在書的世界中,仿佛也成了他們其中的一員,由衷地感到高興和自豪,是的,無數的革命先烈們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人民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獻出了他們的寶貴生命。而今天,作為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的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才能使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富強!
我愛中國共產黨,我愛偉大的中國。這是我們全體中華兒女的心聲!
愛國電影觀后感400字篇4
今天,我們踏著春天的步伐來到獻縣文化廣場青少年活動中心,因為我們要看一場電影《戰狼2》。
電影看完了,令我最有感觸的一句話是——“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它讓我知道了我們中國人背后有一個多么強大的祖國。
冷鋒是電影的主人公,他面對著無數的紅巾軍,為了兄弟,哪怕是死,也在所不辭。他勇敢頑強,一出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電影中有這樣一個讓我難忘的場景:一群海盜劫持了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貨輪上,面對一群素不相識的人,冷鋒拋開一切,果斷出擊,跳向蔚藍的大海與海盜搏擊。冷鋒在陸地上也同樣英勇。是他拯救了整個工廠的工人,獲救的.不僅僅是華人,也包括工廠里的每一個外國工人。冷鋒,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是“軍人”!他更是“英雄”!
冷鋒,你英勇無畏戰無不勝。你是中國的戰狼。
戰狼呀,戰狼,你把東方不敗的美名到處傳揚,你讓我們堅信,自己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更為中國驕傲!
愛國電影觀后感400字篇5
看完電影《長津湖》后,我感觸頗深。
從電影的開篇,我了解到美軍要越過三八線,攻打朝鮮,這種舉動讓我非常氣憤。而且他們的將軍—麥克阿瑟還說,可以在圣誕節之前結束戰斗。所謂“唇亡齒寒”,經過商議,我們國家決定。
隨即,我們的部隊出發了。經過各種防線和哨兵,我們到達了美軍大本營。當看到美軍豐富的食物和先進的裝備時,我深刻懷疑他們是從現代拿物資過去的呢。但這并未嚇到我們勇敢的志愿軍戰士。雖然我們沒有豐盛的食物和先進的裝備,但我們有勇氣、毅力和智慧。志愿軍們盡管一整天里只能吃著凍得像冰塊一樣的土豆,也堅持戰斗著。
經過長時間的堅守和奮戰,志愿軍們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在另一個營地,也就是美軍軍隊機場,麥克阿瑟聽說營地被攻占后,連忙讓軍隊撤退。最終,我們粉碎了麥克阿瑟要在圣誕節之前結束戰斗的想法,把他們打回了三八線。
我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戰士們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打仗,就是為了不讓下一代打仗。”希望世界永和平,人類遠離戰爭!
愛國電影觀后感400字篇6
放假前,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片《雞毛信》。影片突出表現了一個機智勇敢的小八路海娃的高大形象。主要講了海娃為了給八路軍及時地傳遞情報,聰明的他把信放在領頭羊的尾巴里,機智地躲過了日本人的搜查,成功地完成了爸爸交給他的任務。
海娃和我差不多大,可我與他相比,還真有點慚愧。他為了完成任務,遇到殘暴的敵人面不改色心不跳,還把敵人耍得團團轉,而我呢,遇到困難,經常逃避現實,而不敢直接面對,或是尋求家長的幫助。
比如有一次,媽媽叫我掃地,那天刮的正好是東風,我要把垃圾迎面往外掃,東風一吹,垃圾就往家里亂飛,我越掃得起勁,它們飛舞得越厲害,我氣極了,就把掃帚一扔,對媽媽說:“我不掃了。”
現在想來,真是羞愧萬分。垃圾之所以沒被解決掉,是因為我畏懼東風,其實,如果我要是能像海娃那樣善于利用自己的智慧順風勢掃,困難就會迎刃而解,地面也就會被掃干凈了。
以后,我都要開動自己的大腦,使自己沖出 困境,勇敢地戰勝困難,最終贏得勝利。海娃,你是我前行的指明燈,我將永遠以你為榜樣。
愛國電影觀后感400字篇7
暑假里,我看了《雞毛信》這部電影,覺得收獲很大。 它講了一個叫海娃的孩子一邊放羊,一邊放哨,一旦發現日本鬼子,就立刻通知鄉親們把糧食都藏起來。
有一天,海娃的父親交給海娃一個任務,讓他把一封非常重要的雞毛信交給張連長。在送信的途中,海娃看見了一支日本鬼子的部隊正向他走來。海娃心想:“要是讓鬼子們得到了雞毛信,那可就出大事了啊!”
他看著“咩咩”直叫的山羊,眼珠一轉,有了主意。他把雞毛信系在最老的羊的尾巴后面。鬼子用刺刀威脅他,說他是一名小八路,他也不害怕。不管他們怎么說,怎么做,海娃都說自己是個放羊的。
鬼子看上了他的羊,逼他趕著羊和鬼子一起走。到了晚上,鬼子要殺那只最大的老羊吃,海娃臨危不懼,說道:“那老羊的肉又老又硬一點也不好吃。”
于是,鬼子搶了海娃懷中的小羊,殺了烤著吃。一邊吃羊,一邊說道:“小羊的.肉又嫩又鮮美……”最后,海娃把日本鬼子們引進了八路軍們的包圍圈,一百多個鬼子全部都被八路軍殲滅了。
海娃遇到敵人沉著冷靜、機智聰明,他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衛全村的人民。他那種集體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