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家榮光》觀后感
《國家榮光》節目中老英雄張富清的先進事跡、李連成的“吃虧學”、黃文秀定格的青春、唐真亞20年的水上郵路、抽糞工李萌奉獻青春、“羊書記”隋耀達的扶貧路、嫦娥四號的航天人等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和黨組織的先進事跡非常的有感染力,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奮斗的精神風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跌精彩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央視《國家榮光》觀后感1
一提到英雄,我們就可以馬上聯想到明朝中期抵御外侮、抗擊倭寇的戚繼光、俞大猷,清朝道光年間虎門銷煙、強我體質的林則徐,我們更容易聯想到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千千萬萬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而浴血疆場、馬革裹尸的革命將領和無名戰士們。當然,我們也會聯想到和平年代保衛國家領土完整、主權獨立,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共和國衛士們。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是頂天立地、當之無愧的英雄,他們值得我們永遠敬仰和學習。
正如戰士奮斗的陣地不只是槍林彈雨的戰場一樣,英雄也不單是在與敵人你死我活的拼搏中才能產生。《現代漢語詞典》對“英雄”是這樣解釋的:“不怕困難,不顧自己,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令人欽敬的人。”由此看來,任何時代都可以誕生英雄,每個人自己也可能成為英雄。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現在的物質生活富足了,但是有些人的精神世界卻空虛了。好逸惡勞、貪圖享樂者有之,盲目追星、三觀模糊者有之,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者有之,因此,記住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把握英雄精神的正確內涵,扎扎實實向英雄學習,就很有必要。它可以使我們的思想更純潔,精神更充實,前進的動力更足,步伐更堅定。
習近平總書記將英雄精神概括為四個方面。
首先,英雄精神是“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2014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上敘說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故事。北京密云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全部戰死沙場。華北平原上的一個莊戶人家寫下這樣一副對聯:“萬眾一心保障國家獨立,百折不撓爭取民族解放”;橫批是:“抗戰到底”。這是中華兒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怒吼,是中華民族抗戰必勝的宣言。這也是在延續岳母刺字中所包含的幾千年來的中華兒女的血性。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向英雄學習,就是要做到把祖國裝在心中,“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
其次,英雄精神是“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思想信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是共產黨人夏明翰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發出的錚錚忠言。他在獄中給他母親的遺書中寫道:“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可見,夏明翰不僅是一位豪氣干云的大英雄,更是一位意志堅定、黨性純潔的偉大的革命者。我們向英雄學習,就是要傳承他們身上的紅色基因,牢記使命,不忘初心,不迷失前進的方向和道路。
再次,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奉獻精神。共和國建立不久,聶榮臻元帥領命,帶領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等眾多科技專家,抱著“黃沙百戰披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的堅定決心,來到終年陰風怒號、蓬斷草枯的戈壁灘頭,在一窮二白、孤立無援的條件下,硬是制造出了屬于我們自己國家的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大大增強了我們的綜合國力。我們學習英雄,就是要學習他們隱姓埋名、默默耕耘、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
第四,英雄精神是“臥薪嘗膽”的奮斗精神。英雄是歷史中的杰出人物,有著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漢使蘇武飲雪吞氈,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賦《離騷》……長征路上,英雄的紅軍正是靠著鐵的精神跨越了“雪山”“草地”,征服了“婁山關”“臘子口”,這些無不體現中華民族剛強堅毅、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我們向英雄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不向困難低頭的樂觀主義思想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總之,我們學習英雄精神,就是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在學習中養成好的思想品德,將來能夠更好地為國出力。
央視《國家榮光》觀后感2
我們作為一名較有文化的基層干部,要不忘初心,牢固樹立家國情懷,不斷弘揚愛國奮斗精神,以新的擔當和作為,把黨的十九大描繪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讓奮斗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主旋律。如果我們僅僅將愛國奮斗掛在嘴邊,放在腦里,那么這是無用的。必須將愛國奮斗落在實處,轉為實踐,才能真正的建功立業。當然建功立業并不是意味著必須賺多少錢,做特別了不起的貢獻。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這就是建功立業。
在新時代,我們要以‘拼命奔跑’的青春風貌,要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念,要以‘拋頭顱,撒熱血’的熱情,踏著先人的腳步,用我們智慧的大腦,用我們的雙手,創造美麗新時代。
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愛國奉獻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要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于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在知識分子和廣大人才中大力弘揚愛國奉獻精神。
我們身邊有無數優秀的知識分子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跡,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他們堅守正道、追求真理、甘于奉獻,堅持將自己的人生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洪流。要堅持政治引領,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推動全社會特別是廣大知識分子牢固樹立家國情懷,讓愛國主義成為知識分子的堅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我們作為年輕的的基層干部,應該在新時代自覺弘揚愛國奮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展偉業;胸懷祖國、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不負人民期望;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不辱時代使命,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央視《國家榮光》觀后感3
在全社會形成致敬英雄、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這是對英雄們的最好紀念。
2019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考察調研期間,來到位于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和革命博物館,緬懷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靈。
8月,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期間,瞻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和陣亡烈士公墓,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5月,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期間,面對著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和靜靜流淌的于都河水,憑欄遠眺,佇立良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到革命老區,都要去瞻仰革命歷史紀念場所;他深情講述共產黨員夏明翰、長征路上的“軍需處長”等英烈故事,撫今追昔、飲水思源,正是為了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么來的、新中國是怎么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他引用屈原《九歌》中的詩句“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向英雄表達崇高的敬意。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近代以來,一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而英勇斗爭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國家發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
楊靖宇、江姐、黃繼光、趙一曼……這一個個用生命書寫信仰的英雄人物,激蕩過多少人的心田,點燃過多少人的熱血青春。
在這個開放而多元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用英雄的故事勉勵年輕一代,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從中國革命史中汲取養分,堅定自信,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凝聚共識與力量。
2014年,我國設立了烈士紀念日,每年9月30日都要以國家的名義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201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以莊嚴的法治名義保護烈士名譽和尊嚴。這幾年,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充分發揮了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正持續轉化為人們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的實際行動。
追隨習近平總書記腳步和目光,各地群眾以不同形式緬懷英雄。全國各類烈士紀念設施達103萬多座,遍布祖國大地。在江西瑞金“紅軍村”,當年17位紅軍戰士栽下的17棵青松被鄉親們取名“烈士林”;在江蘇鎮江丹徒區,8座無名橋梁以烈士名字命名,在潛移默化中進行著愛國主義教育;在濟南革命烈士陵園,“尋親熱線”幫烈屬尋親、幫烈士找家……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行者無言,青史留名。英雄的氣質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脈,英雄的豐碑永遠屹立于祖國的天地之間、人民的心靈深處。
央視《國家榮光》觀后感4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中指出:“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作為精神事業,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當然就是一個靈魂的創作,一是不能沒有,一是不能混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一個共產黨員,一個組工干部更不能沒有靈魂。
組工干部靈魂是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是工作能力突出,專注執著;是干凈廉潔,敢于擔當。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作為一名基層組工干部,就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牢記“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清醒的政治頭腦,在各種思想、觀念、思潮、文化中經得起碰撞,在各種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經得起考驗;要看大勢、識大體,和上級標準及要求保持一致;要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黨員干部群眾,從實事小事做起,保持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把組織工作與服務發展、服務基層聯系起來。
組工干部的業務能力決定著組織工作的整體水平,因此,組工干部要做復合型人才,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協調能力、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及識才能力。組工干部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老組工干部學,積極參與“講臺鍛煉、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在實踐中提高業務能力。從事干部工作的干部要熟悉干部工作的方針政策,精通《干部選拔任用條例》等相關文件法規;從事基層黨建工作的干部,要熟悉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和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并能靈活運用。同時,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要全之又全、嚴之又嚴、細之又細、慎之又慎,確保程序不錯、環節不少、步驟不缺、秩序不亂,始終保持一門心思、十二分的投入,將組織工作干好。
組織部門肩負著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重任,因此,組工干部要始終把“廉潔自律”作為第一要求,把“九條禁令”作為鐵律,不逾越、不觸碰,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嚴守好作風;要踏踏實實工作,清清白白做人,不打個人利益的小算盤,多謀干事創業的大格局,錘煉“打鐵自身硬”的過硬作風;要做好廉潔自律的表率,樹立良好的組工形象,成為讓“組織放心、干部信任、群眾滿意、社會認同”的新時代組工干部。
央視《國家榮光》觀后感5
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體會我們生活在這幸福時代,在各方面都比較豐富,這些生活都是老一輩知識分子不斷努力,辛苦創下來的,我們作為這一代青年,應該做好歷史的接力棒,傳承發揚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愛國奮斗精神,要積極地以實際行動發揮當代青年愛國奮斗精神,把個人成長融入到時代偉業之中。愛國種在實踐,貴在立行,需要用熱血繪就,用奮斗書寫, 新時代要有新擔當新作為。當前,正值“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我們要學習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老一輩知識分子“黨讓我們去哪里,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
首先我們要甘于寂寞、甘守清貧,不畏艱苦,不畏勞苦,潛心做學問,扎實搞好研究,用情作奉獻,練出一定的本領。其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知識分子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服從、服務大局,緊密結合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相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注重政治引領,凝心聚力,突出學用結合,知識合一。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做好工作,求真理,講真知。
在工作崗位上應當不忘初心,牽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帶頭擼起袖子加油干,敢作敢為,善作善為面對艱巨任務沖鋒在前。面對艱難險阻奮戰在先,以實際行動傳遞信心和信仰,凝聚奮進的力量。
時代事業的偉大不僅在于目標的壯麗,更在于過程的壯麗,生活的美好不僅在于享有的豐富,更在于經歷的豐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
只有不斷向老一輩知識分子學習他們那 “心系天下,以身許國 ,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精神,才能容身建功立業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