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摔跤吧爸爸電影心得體會
《摔跤吧!爸爸》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摔跤出身的父親未完成為自己的國家奪得金牌的夢想,之后發現兩個女兒有“打架”的天賦,就讓女兒進行魔鬼般的訓練,兩位女兒成為摔跤手,成為全國冠軍,又代表印度參賽成為世界冠軍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看摔跤吧爸爸電影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看摔跤吧爸爸電影心得體會1
電影看了兩遍,都是去電影院看的。電影里的音樂、情節以及那種身臨其境的感動與平時在電腦上看完全不同。 兩遍看完都哭成了狗,在電影院呆到工作人員提示自己離場才悻悻離去,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回味電影的精彩情節,感觸良多。
很慶幸自己能夠消除最開始的國別偏見(印度電影)買了票去看這部片子,更慶幸自己看完一遍之后,又舍得花錢再買一次電影票去影院再看一遍。這種情況從來沒有發生過,為自己、也為這部勵志的電影點一百個贊。
好電影通常能夠給予觀眾很多感受: 感動、理想、激情、熱血、思考···· 這部電影給予我的感受,前面提到的全部都有:我能在吉塔成功后感到感動,能在爸爸和孩子們的努力中看到理想,能在吉塔的對戰中看到激情,更加能在電影看完以后,深深的對自己的人生有了很多的思考。
電影的一句臺詞很點題:“永遠不要忘記,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電影里的爸爸讓我想起了那可愛又可恨的老媽。
老媽對我小時候很嚴格,像劇中的爸爸一樣,在看到我學習的潛力后便給我立下了務必考上名牌大學的理想。 她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為我今后的成才鋪墊機會:我在小學4年級時便被轉學到市里的重點小學讀書,原因是她認為廠里的子弟學校教育質量太差,已經差到我無論考多少分都是全年級第一。從初一開始我就寄宿在省重點中學讀書,一直到高三。平時每周六才能回家,假期經常是有20天的課要補。從初中開始,我就沒有了別的興趣業余生活,不準打扮、不準化妝、不準留長發、不準談戀愛、不準出去玩····除了學習就還是學習
剛上初一時遇到一個心儀的男生,居然竟然那個男生一個月后向我表白,為了學習和裝矜持,當時就狠心拒絕了。原本以為那個男生對自己情比金堅,可以和自己一起發奮學習考上高中重點班。結果1個月后,那個男生和另外一個女生談起了戀愛,然后又在高中換了一個更漂亮的。自己就傻啦吧唧的偷偷暗戀那個男生到高中畢業。
高考結束,成績下來以后。自己穩穩的考上了心儀的大學,老媽對我說:“以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媽媽不會再管你了”。 猛然聽到,竟有些不適應。
大學時有次和老媽談心,她告訴我,在我當時高一的時候,她原本有個更好發展機會南下,但是就需要長時間不在廠里家里呆著。如果那個時候她去了,現在我至少應該算是個富二代了?!鑒于我的學習和生活需要,她權衡再三,最終還是放棄機會。
本科畢業后,自己談了段極其刻骨銘心的戀愛,天天情情愛愛的浪費了兩次認真復習的機會去考研,更是不好好工作認為自己的未來是高校而鄙視社會上任何的工種。 09年分手,孤身一人去北京療情傷。當時工作學習前途全部渺茫,萬念俱灰,在北京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哭著說要考研,覺得自己很沒用,除了學習,一無是處。老媽罵了句,哭什么哭,然后說,好好復習好好考,沒錢的話媽媽給你。
13年研究生畢業, 進入新的領域,16年創辦公司,摸索到現在。每次在看不清未來和摸不準自己的時候,都會和老媽聊聊,然后自己再重新好好想想找找方向。
今年五一放假回去看老媽,閑聊到以前廠里的叔叔阿姨以及幼時玩伴的現狀,老媽不無感慨地說真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可以走這么遠,遠到連婚都不結了。
自己聽后傻傻一笑,突然想起N年前那個心儀的男生臉紅著看著自己的情景。如果當時自己勇于反抗老媽的暴政,追求自由和所謂的“真愛”而和那個男生談戀愛,現在是不是會嫁給那個男生,然后早早結婚生子,晚上牽著孩子去跳廣場舞呢?
世界是公平的,想得到任何東西,就一定要先付出。如同歌詞唱的那樣:“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之所以還能在這里一步步的朝著自己理想的生活狀態努力,可以閑暇是去自己喜歡的國家走走看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付出的就是對自己一無是處的挑戰和一直努力的堅持。
觀看摔跤吧爸爸電影心得體會2
這天去看了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片由印度影星阿米爾汗主演,就是之前演過《三傻大戰寶萊塢》、《我的個神》的主角的。他主演的電影多是勵志的電影,《摔跤吧,爸爸》也不例外。這部電影是講述印度摔跤姐妹冠軍吉塔和妹妹芭比塔的成長故事。
因為吉塔的父親沒能實現印度獲得世界金牌的夢想,期望家里能有兒子,結果四個都是女兒。他只能把夢想咽下。沒想到一天偶然發現兩個女兒因為和同學發生口角而把男同學打的滿地找牙,他眼前一亮,決定培養她們。在男權當道的印度,這個想法有點瘋狂,難逃世俗怪異的眼光。但是他很堅持。他的女兒沒有像大多數印度女孩那樣,只能游走在廚房鍋碗瓢盆,相夫教子,而是發展了自己的優勢,培養了一門能夠掌控自己未來的技能。他把兩個女兒都訓練成了全國冠軍。按照慣例,冠軍要進入國家體育館理解更專業的訓練。隨著訓練的時間增長,大女兒吉塔開始懷疑父親的訓練方法。她認為過時了。同時她挑戰父親勝出。她自以為是認為能夠靠教練的方法在國際取勝。最后連戰幾個國際大賽都是首輪就被淘汰,成為了魔咒。接連失敗讓她很有挫敗感和內疚。之后和父親冰釋前嫌,在父親的堅持和鼓勵下,接連在國際賽事上打敗對手。最后一戰決賽的對手是她過去以前敗過的,心理有很大的障礙。但是父親這次沒有告訴她戰略,而是告訴她如果得了銀牌,很快就會被大家忘記。她不是為自己而戰,而是為了成千上萬印度女性,那些生來為了相夫教子、鍋碗瓢盆的,被人看不起的印度女性。而且父親不能每次都救他,她需要自救,在關鍵時刻,她靠自己的信念,最后幾秒內逆襲,打敗對手,成為印度第一位獲得女性摔跤的金牌獲得者。從那以后,印度成千上萬的女性也開始學習摔跤。這是真實的勵志故事。
這部影片有很多內心戲,一改過去印度歌舞劇的風格,也算是創新。把印度平民靠自己努力改變命運的勵志精神表達出來,鼓舞人心。阿米爾犧牲也挺大的,為了影片需要從肌肉男轉成大腹便便的大叔,老態龍鐘還很帥的老大爺。從影片中看到,技巧是其次的,學了太多技巧,容易為了突出技巧而忘記自己本來的優勢,就應審時度勢,根據實際狀況準確決定,采用相應的策略。讓對手露出破綻,再集中精力攻破。
觀看摔跤吧爸爸電影心得體會3
今天我觀看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
在印度的一個小村莊里,有一個叫瑪哈維亞的人,他是一個摔跤能手,曾經拿過好多的獎牌。但是,因為家庭情況,他不得不放棄了自己心愛的摔跤。他的妻子懷孕了,他把為國家爭奪到一枚金牌的希望寄托給了孩子,讓孩子幫他完成自己偉大的理想。命運捉弄了他,讓他一連生了四個女。他十分失望,整天陰沉著臉。
有一次,幾個男孩兒前來挑釁她的兩個大女兒,兩個女兒氣得滿臉通紅,掂起拳頭就打。把那兩個男孩兒打得鼻青臉腫。爸爸回家,看到家里有好幾個人,原來是今天早上被他們兩個女兒打的那兩個男孩子和他們的媽媽。爸爸問清楚了是怎么回事,把他們幾個打發走之后。他的心里就想出了一個主意:要不讓我的兩個大女兒試試摔跤?于是,兩個女兒就開始了艱苦難熬的訓練。許多鄰居和朋友都勸他,不要讓女兒練摔跤了。可是,他堅定自己的意見。讓大女兒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結果大女兒不負爸爸的期望,利用嫻熟的摔跤技巧贏了村里的好多好多男摔跤手,獲得了好多獎牌。大女兒進入了國家隊,教練讓她忘掉以前所有的摔跤方法,使大女兒在國際摔跤比賽中表現的不怎么樣。于是,爸爸就進入國家隊,幫他訓練。
他要去參加奧運會啦,他通過自己強壯的身體,嫻熟的技巧,贏過了好多好多摔跤能手。成功的進入了決賽。到最后20多秒,他離對手還相差五分。這是一種完全不可能再扭轉的局面啦。他突然想起了爸爸說過的一句話:“我只能教你逃生的技巧,我不能一直幫著你。”就在這時,奇跡發生了!他沖到對手身后,用盡自己全身的力氣把對手從空中顛了起來,劃過一個弧線形,把對手扔到了胡線外。終于,他靠著這個技巧已經得了世界冠軍。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干什么事都要堅持到底,不能放棄,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不要在沒干這件事之前輕易的下結論!
觀看摔跤吧爸爸電影心得體會4
“唉,又是個女孩,又是個女孩!”隨著妻子無力的嘆息,馬哈維亞,曾經的印度全國摔跤冠軍,悄悄地走進一間幽暗的小屋,默默地摘下一張張已泛黃的榮譽證書,一枚枚早已落滿灰塵的獎牌。
這個十一金秋,我觀看了一部來自印度的勵志片《摔跤吧爸爸》。電影中父女及兄妹之間的親情,女兒發奮奪魁的經歷,父親為女兒辛苦奔波的細節,都使我熱淚盈眶,都使我感觸至深,都使我浮想聯翩。
故事發生在印度的一個偏遠的鄉村,重男輕女的現象在那里很普遍,女子體育在那里很不受重視。因此電影中的“我”的叔叔馬哈維亞一直渴望能有一個男孩能夠繼承他的事業并在國際大賽中奪取冠軍,為國爭光。可是“嬸嬸”一連生了6個女兒都沒生下一個兒子。馬哈維亞不由得心灰意冷。但當他看到自己大女兒吉塔和二女兒巴比他撂倒比他們強壯得多的男孩子們時,叔叔馬哈維亞恍然大悟,決心培養自己的.兩個女兒成為世界冠軍
雖然吉塔和巴比塔對摔跤有些許的興趣,但她們的爸爸馬哈維亞制定的魔鬼訓練還是讓他們叫苦不迭。出于對自由的渴望,她們曾一度有口無心地應付父親嚴格的訓練。就在這時,一位好心的少女告訴這對懵懂的女孩她們父親的用心良苦此次,這對姊妹倆更加一絲不茍的努力。
再看看她們的望女成鳳的爸爸馬哈維亞。這位可敬的父親為女兒與自己的夢想付出的努力更是感人肺腑。女兒需要營養,他破戒為女兒買雞肉。女兒需要訓練場,他竟挖出自家的一塊地,女兒需要運動服,他竟騎車到都市去買。看著已兩鬢斑白的叔叔馬哈維亞,在一旁的“我”也被叔叔和堂妹的精神感動,自己甘當這個團隊的老黃牛——陪練。
在一家人多年的奮斗,女兒已經成為全國級摔跤高手,人選國家隊。她們即將迎戰國際大賽為國爭光。但是這對姊妹又面鄰一個巨大的挫折:國家隊教練教導無方。教練不僅教不嚴,而且不會教。這段時間,尤其是吉塔,退步十分嚴重。就在這時,馬哈維亞不顧教練的反對,暗地里繼續教女兒摔跤。吉塔與巴比塔十分感動,鼓起十二分的毅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終于榮膺印度摔跤國際大賽中首枚金牌。
看完電影,也許是出自內心的震撼,我情不自禁地在房間內徘徊,沉思一個人的成長成才,永遠離不開良師益友和自身的努力。馬哈維亞對女兒無怨無悔的如山大愛,讓我聯想起我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孜孜不倦的老師。同時,電影中的吉塔和巴比塔,我也非常欽佩她們自強不息的精神。冰心老人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成功的花》,吉塔和巴比塔的成功不也“浸透了奮斗的淚泉,撒遍了犧牲的血雨”嗎?
俗話說“一分辛苦一分才”,我們這些志存高遠的莘莘學子們只有像故事中的姊妹倆那一樣無畏困境,正視困境,敢于走出困境的精神才能戰勝挫折,才能有成學業,才能抬起頭,做生活的勇者,強者。
觀看摔跤吧爸爸電影心得體會5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體育傳記電影,是一部講摔跤和爸爸的故事的電影。
爸爸年輕時是一位國家摔跤運動員,他的夢想是為國家贏得一枚金牌,但迫于生計,他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可他的妻子卻給他生了四個女兒。就在他就要放棄夢想的時候,偶然一次,他發現了自己的女兒擁有摔跤手的血脈,于是對她們展開了刻苦的訓練……
他不顧村里人的嘲諷,毅然要把女兒訓練成運動員,。那時,在人們潛意識認為女孩就是應該嫁人,生孩子,做家務,過平淡的一輩子,可爸爸卻為自己的女兒們開創了不一樣的人生。
記得最清楚的是母親不理解父親的作為,說了一句:“這樣,以后誰敢娶你的女兒!”父親說:“我將培養出非常優秀的女兒,不是他們來挑選我的女兒,而是我的女兒來挑選他們!”
當大女兒成為國家摔跤手到國家體育學院訓練,她逐漸迷失了自己的初心,她開始學著打扮,看電影,不控制飲食……在世界錦標賽上慘敗,她卻依舊沒有醒悟。
在這期間,她回過一次家,說父親的技術已經老了,父親很生氣,跟女兒比試了一場,最后父親輸了,當時小女兒說了一句:“技術永遠不會老,是父親老了。”
經過妹妹的多重勸導,姐姐終于醒悟。在父親的指導下登頂世界冠軍。
這個父親很令我感動,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他頂住其他人的嘲諷,毅然為女兒選擇一條不同的路。可能有許多人不理解,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他為她的女兒筑成一條輝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