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聲觀影心得
《音樂之聲》以音樂劇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既富有生動活潑的濃郁生活氣息,又充滿理解與愛心的真實感人的故事。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音樂之聲觀影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音樂之聲觀影心得1
一個地方流失了自己的民間文化,便會失去歷史的根脈與精神……莫扎特在薩爾茨堡宮廷樂隊擔任樂隊隊長職務時,仍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到了冬天,連買碳的錢也沒有,他只好抱著帶病的妻子跳舞取暖……因為神奇的音樂,因為有這樣一位浪漫的樂神,薩爾茨堡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
多年前的一部好萊塢經(jīng)典影片《音樂之聲》中的許多場戲便是在薩爾茨堡取的景。影片中特拉普上校一家的種種瑣事仍記憶猶新,也使我平添了一份對這座城市的向往,因為它獨一無二的音樂氛圍。薩爾茨堡在馮驥才先生的筆下成了樂神的搖籃:四季樂聲悠揚,除了街頭巷尾的音樂聚會外,最主要的音樂會有霍亨薩爾茨堡要塞的室內(nèi)樂、米拉貝爾宮的`宮廷音樂會、米拉貝爾花園里的燈泉音樂會以及音樂廳里的大型音樂和戲劇會演。仲夏之夜,隨便走在一個小巷里,你都能聽到從窗口或陽臺里飄出的莫扎特的小夜曲。那樂聲不疾不徐,扣人心弦,令人惆悵。置身在這樣一個音樂世界里,我感覺莫扎特并沒有遠去,他與薩爾茨堡同在!音樂由此也成為了構(gòu)成薩爾茨堡城市文化的最主要特色。記得我的一位老師曾說:學校是一個不可以沒有歷史文化沉淀的地方。古今中外名校千百年的輝煌歷史讓我對這句話深信不疑。推而廣之,一座城市如果沒有亙古的歷史,又不是千年古都、百年重鎮(zhèn),那它則必須有自己的獨特的個性。沒有個性的城市是毫無吸引力的。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使都市個性的存亡問題刻不容緩地擺上了我們的桌面。當今世界有這樣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城市把自己的建設目標定位為國際化大都市。殊不知一座城市在進入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把歷史的一切創(chuàng)造作為一種文化財富!
無數(shù)的民間老藝人在無聲無息地逝去,隨他們而去的是一種民間藝術(shù)的斷絕。一個地方流失了自己的民間文化,便會失去歷史的根脈與精神,因為真正的歷史是最廣大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民間文化最能體現(xiàn)一個民族根本的性格和情感。在上海申辦世博會的過程中,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樣一句宣傳語在數(shù)以萬計的來稿中脫穎而出。它明確無誤地告訴了我們:城市個性,個性城市。構(gòu)建一個別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地圖是何等重要!
音樂之聲觀影心得2
不久前,我又重看了一遍《音樂之聲》。雖然這是部老片子,但是每次看還是會有新的感覺。
故事發(fā)生在維也納。善良活潑的修女瑪利亞被修道院派到退役海軍上校特拉普的家中,給他的七個孩子當家庭教師。瑪利亞剛來時,孩子們并不歡迎她,因為他們覺得:誰都沒法跟自己的媽媽相比。瑪利亞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逐漸成為他們的好朋友,最終她不但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可,也贏得了特拉普上校的.心,他們成為了一家人。他們與納粹軍官斗智斗勇,在修道院修女們的幫助下逃出國境,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這部影片不僅畫面美,最打動人的地方是它的音樂。孩子們?yōu)闅g迎男爵夫人的到來,唱起了瑪利亞教給他們的歌《音樂之聲》。上校無法相信這歌聲會是孩子們唱的,自從他們的媽媽去世后,家里的氣氛全變了,不再像以前一樣充滿歡笑,整天死氣沉沉,就像一座軍營。是瑪利亞改變了一切,家里那久違的歌聲和溫馨又回來了。一曲歌罷,一家人緊緊擁抱在一起。看到這個場景,誰不為之感動?
瑪利亞初次離開修道院時,對未來很迷茫,她給自己打氣:“上帝關(guān)上了一扇門,他又會在別處開一扇窗。”這句話觸動了我,我們在困難面前,不要膽怯,不要輕言放棄。瑪利亞面對感情的困惑,逃回修道院。院長嬤嬤鼓勵她,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情感:“翻越每一座山,上溯每一條溪,追尋心中的彩虹!”瑪利亞重新回到上校家中,最終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披著潔白的婚紗,隨著音樂的腳步,瑪利亞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幸福。幸福要靠自己去追求!
音樂之聲觀影心得3
上一星期,語文老師讓我們看了《音樂之聲》這部電影。
電影講述了修女瑪麗亞的故事,瑪麗亞因喜愛大自然,喜愛唱歌,不適合修道院的生活。被派去一位海軍上校的家中當保姆和家教,照顧七個孩子。上校對她十分嚴厲,非常冷漠。但還是被瑪麗亞的善良所感動,經(jīng)歷過一番風雨后,兩個人終于結(jié)婚,過上了幸福生活。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很多,比如說應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困難。還記得那個場景:聽著從瑪麗亞嘴里汩汩流動的歌詞,看著她大闊步往前走的姿態(tài),不免欣慰,心里也不免闊朗起來,坐在屏幕前微笑著似乎也看到許許多多困難被折服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經(jīng)常是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挫折便后退,不敢面對它們,更沒有膽量去克服它們。但看完電影,聽著瑪麗亞那首輕快、高昂的歌曲,我把心中的焦慮、不安一掃而光,而是自信地去面對困難。
給我的第二個感受是:音樂是心靈的語言。整部電影突出了音樂這一主題,出現(xiàn)了許多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歌曲,比如:《雪絨花》、《哆唻咪》、《孤獨的牧羊人》。也正是通過音樂,男主人公特拉普被感動了,真是應了馬丁·路德的那句話:“不為音樂所動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
從此,我更加喜歡音樂了,更加喜歡唱歌了,因為音樂可以使人愉快,成為一個像瑪麗亞一樣的快樂的人。
音樂之聲觀影心得4
《音樂之聲》這部拍攝于1965年的老電影長達174分鐘,但它整體的敘事流程絕不拖沓,絲毫不會讓人打瞌睡。故事的脈絡其實并不復雜,甚至可以說很簡單,但整個講述的過程既充實飽滿,又行云流水般滔滔不絕。很難分辨這到底是編劇還是導演的功力更勝一籌。我想這部音樂劇電影最偉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真的是很真誠地在給觀眾傳遞一些美好、快樂和正義的信息,并且是毫無保留地、亦沒有絲毫的強迫,顯示出完全、徹底的友好的善意。也只有這樣的老電影才能表現(xiàn)得如此簡單至誠,充滿感人的力量。
人類需要音樂的滋養(yǎng)和拯救。音樂能夠記載和描繪出任何一種情感,并直指人的內(nèi)心,這正是藝術(shù)的突出的特質(zhì)。而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特點,我們在何時何地都可以用音樂來抒發(fā)性情。不過,音樂最崇高的精神還不僅于此,具有引導人們追尋生活之美、探求人生希望的指示性才是它的更為精深之處。
《音樂之聲》以其簡單、真誠走進人們的心靈。在現(xiàn)場聆聽觀賞,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被許許多多的愛所包圍。詩歌般的音樂、音樂般的語言,傾訴和展示著那些來自于七十年前一個遙遠國度的人們對愛的表達:長者對晚輩,孩子對父母,子民對祖國,人類對自然,這其中的一切言行思想,都包含了和諧的愛意。最讓我感動的,是瑪利亞剛一來到特拉普上校的家里,就對七個孩子流露出了可貴也可敬的母愛。盡管他們喜歡惡作劇,而且各自有著不同程度的缺點,但心靈如音樂般美麗的瑪利亞卻用愛接納、包容、轉(zhuǎn)化了一切,并讓特拉普上校發(fā)現(xiàn)到自己孩子并非他印象中的不馴和頑皮。這使我很自然地想起泰戈爾在《法官》中寫到的:“你想說他什么就盡情地說吧/但我了解我孩子的缺點/我不是因為他好才愛他/只是因為他是我的小寶貝……”
或許我們終究會淡忘那些曾經(jīng)的驚心動魄,終究會遺棄那些曾有的屈辱榮光,但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總有一些不堪割舍的淺波微瀾,被我們時常撿出品味。這個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們竟然都充滿了音樂的精神和品質(zhì)。確然如此,音樂承載了我們的生命,音樂記錄了我們的人生。
音樂之聲觀影心得5
再次重溫了經(jīng)典的音樂片《音樂之聲》,依然被影片中溫馨、感人的情節(jié)深深打動,回味無窮。電影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戰(zhàn)爭前期的動人故事,修女瑪利亞被修女院長派去一位海軍上校的家中當保姆和家教,照顧上校的七個孩子,剛開始他們不歡迎瑪利亞的到來總是捉弄瑪利亞,經(jīng)過幾天的相處瑪利亞成了他們的好朋友。上校非常嚴厲,非常冷漠最終也被瑪利亞的善良、純真所感染,所感動,結(jié)合成了家庭。不久之后美好的生活隨著納粹黨占領奧地利而破滅,由于對納粹的不滿他們與納粹軍官斗智斗勇,在修道院修女們的幫助下逃出國境,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音樂也是這部片子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貫穿了整部影片,我想導演之所以用《音樂之聲》來命名,可能是因為故事發(fā)生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吧。影片中或高昂、或低沉的節(jié)奏,或吟詠、或敘述的歌聲,還有那幽默風趣的表演不僅吸引住了人們的眼球同時也吸引住了人們的耳朵。故事背景是是戰(zhàn)爭年代,奧地利人依然是那么樂觀、堅強,戰(zhàn)爭的間隙還忘不了舞會、音樂會,因為音樂是他們的生命,是他們戰(zhàn)勝敵人、戰(zhàn)勝困難力量的源泉,看來音樂在他們心中的魅力是無窮的。
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部影片中有許多細節(jié)的地方讓我印象深刻,比如說瑪利亞剛到上校家的第一天,孩子們就在她的口袋里塞青蛙,晚飯時在她的座椅上放松球。瑪利亞的做法很值得令我們學習,她的聰明、機智、大度實在令我欽佩!她有一顆理解孩子的心,有關(guān)愛孩子的情。她把孩子當孩子看,不僅能容忍他們做的一切,而且能教育引導他們該怎么做,在這里我想把瑪利亞在餐桌前對孩子們說的那段話拿來與大家共享:“我想謝謝你們每一個人把那件禮物放到我的口袋里。你們一定體諒到我來到一個家庭的不安,我多么想不被當外人看待,你們體貼入微,使我一到就感覺到那么溫暖、幸福和快樂。”聽了她的話,有幾個孩子竟然哭了,大概是他們感到太慚愧了。因為他們做得很過分,而瑪利亞卻在上校面前替他們保密,說了那么一段充滿希望的話,這怎能不令孩子們羞愧萬分呢?
從專業(yè)的角度來說瑪利亞的教育方法值得每個老師去借鑒,更值得我們每一位接受新班級、新挑戰(zhàn)的老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