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影片《建國大業》心得體會
《建國大業》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新中國建立的艱苦過程,講述了一些老一輩的愛國人士發起共產主義的革命的嘔心瀝血,還有與國民黨反動派一直堅持不懈的斗爭最終經過許多磨難取得勝利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篇觀看影片《建國大業》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看影片《建國大業》心得體會1
毛概課上,我有幸觀看了獻禮祖國母親六十歲的史實大片《建國大業》,讓我對1945——1949年這五年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及我黨第一代領導人的英雄事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影片以中國共產黨中央主席毛澤東從延安飛往重慶,與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權進行和平談判拉開序幕。依次講述了雙十協定、校場口事件、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定都北平、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
抗日戰爭結束之后,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群眾反戰情緒高漲。于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中國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占領的解放區,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撕毀了《雙十協定》,發動內戰,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展開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殺,像李公樸聞一多這樣的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遭到殺害。此舉遭到了以共產黨為首的各黨派的強烈反對。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一幕戲中,馮將軍大白天手持白燈籠闖入蔣介石的府第,要求見蔣介石,被拒絕后。馮將軍義憤填膺的說:“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弊阋钥闯霎敃r的時局是多么的恐怖,而馮將軍在共產黨邀約其參加政協會議后也遭到國民黨特務的殺害。蔣介石的一意孤行的獨裁統治與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為建設新中國團結人民和各民主黨派形成的鮮明的對比,更是尖銳地諷刺了蔣介石。影片中李濟深,宋慶齡等一批國名黨元老級的任務公開反對蔣介石,張瀾領導民盟作推翻南京國民政府的政治宣言。這些民主人士反蔣,更充分的說明了共產黨的小車推出來的戰役之所以能打敗蔣介石的飛機大炮,是因為順應了民心。
片中陳坤塑造的蔣經國也可圈可點。蔣經國是民國所謂的太子,跟那些高干子弟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他憂國憂民,與孔令侃不顧國家瀕臨危難中飽私囊的形象形成強烈反差,只打老虎不拍蒼蠅的氣魄頗令人頓生敬佩。可惜經國這等經世之才在國民黨中只能空留無奈,特別是他的那句“父親,黨和國都到了危難的時刻”更是讓人領會到他的一腔愛國心。
我認識到,國民黨蔣介石敗在了共產黨的腳下,其實是敗在了自己手里。不僅僅是國民黨黨的腐敗、勢力貪污,更是不團結,連老國民黨李濟深,也被蔣介石排擠,蔣介石總想一人貪污權利,最后成為了“光桿司令”,不得不下臺。而共產黨毛主席團結人民,連對李濟深也不計前嫌。比起來,國民黨的軍隊要比共產黨的軍隊先進的多,有飛機有大炮,而共產黨卻好比是“小米加步槍”;國民黨穿的是挺拔精干的軍裝,而共產黨穿的卻是爛棉服,不過憑著團結與智慧,共產黨統領了中國。記得毛主席回答李濟深的那句話:“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啊,在某些時候,要放棄一些利益,忘記一些仇恨,把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影片以天安門上的那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為結束,看完電影,想著歷史,心就隨著那沖鋒號起伏,不由得感慨萬千: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古語有云: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但是我們建設中國的步伐仍在前進。這就讓我們不要忘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奮斗和犧牲,要繼續盡自己的努力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觀看影片《建國大業》心得體會2
你從鐘山風雨中揚帆而蒞,云卷云舒,旌旗是你的笑顏;你從烜赫滔海中破浪而至,十里東風,號角是你的軍戎;你從萬仞蒼黃中馳騁而來,鯤鵬驚翅,凱歌是你的誓言。新中國,你好!
建國的歡呼雀躍,英雄的豪情壯志,人民的眾望所歸是我們熟知的1949,今日的繁花錦簇,康樂太平似乎于乾坤間悠久綿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60周年之際,一部獻禮巨制《建國大業》透過講述新中國建立的艱苦過程,把我們帶回到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史詩般的畫面就此展開。
岳武穆曾豪言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華夏民族抵御外辱的生存之爭,但是,近代中華在驅逐倭寇后的更需籌謀國家發展之計。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誕生依然是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成果。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不畏曲折艱辛,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從雙十協定、校場口事件到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再到定都北平、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每一個事件都浸染了共產黨人的絨血。歷史事實亦證明,國民黨反動派的獨裁專制不順天時,不得人心,最終陷入眾叛親離的困境是歷史的必然。回顧這段崢嶸熱血的建國歷程,我們能夠看到,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下,壯懷激烈的仁人志士在追求自由民主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無懼山寒木落,撫弓提劍,義無反顧地投身進國家的解放戰爭。浩然正義,噴涌而出,再回過頭審視當代的幸福生活,誠然慨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影片中,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解放軍領導人聽聞我軍在淮海戰役中大獲全勝的捷報后,毛澤東站在軍事方法家的高度決定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諸位領導人更是飲酒高歌,直抒胸臆。不一樣于李自成進京那般急功近利的喜悅,這是八尺男兒以身許國,備歷險夷,手縛蒼龍的情懷與憐惜萬物蒼生于風云詭譎中顛沛流離的慈悲之心相互激蕩的真情流露,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當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國之誕生的時候,海峽的另一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逃往臺灣之前,蔣介石曾在南京中山陵的音樂臺上,于慘淡的青天之下,目睹一群白鴿飛過,對蔣經國一字一句地說:國民黨的腐敗已經到了骨頭里,反,是亡黨。不反,是亡國,難啊,滿懷蒼涼。然而,除了黨內的腐敗,若蔣公能躬身自省他在和政治對手的博弈斗爭中,所表現出的反復無常,兩面三刀,不講信義的作風,以及將暗殺、利誘等非道德手段統統派上用場的作派,毀壞了辛亥革命以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國民黨人所創立的資產階級民主體制制度環境,又怎會正因派系間的傾軋而掀起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破壞的中原大戰等,又豈會失去公道人心。
影片外,新中國的新,不僅僅在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勵精更始,還在于中國國民在封建專制下構成的疲弱散漫心性之新。今日的中國雖無肆虐的戰火,卻依然承受著國內外隱形的強制和暴力的負擔,這樣的時候,總會有人幽憤地表示這天的世界與中國,仍但是是生活在一個蠻荒的時代,一個不自由的時代,至少,它不是一個你我所期許的世界。然而,正如評論家熊培云所言,不好把疼痛當絕望,凡是還是看用心的一面,給自己的視界多一點時刻感:一百年前中國還有凌遲,五十年前中國還在喊萬歲,四十年前中國還在破四舊退一步說,無論環境多么惡劣,你總還能夠做最好的自己,正因你即你選取。若沒有這種信念,開國先驅的共產主義信仰豈不是如同無根浮萍,民主共和的國家制度更加是鏡中花、水中月,當代中國之青年若沒有這種信念,只是亦步亦趨,沉湎于烏托邦之中,新中國的民主也會在將來遭遇精神虛無感和好處失落感衍生出來的西方式民主危機。作為成長于和平年代、朝氣蓬勃的青年人,不應只是流連于享樂、消費之間,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肺腑之聲依然縈繞耳畔,屯兵試劍,追學武侯,應當成為新青年的價值追求。共和國六十年的發展造就了今日天翻地覆慨而慷,龍騰虎躍今勝昔的神州熱土,習近平總書記用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的格言激勵青年朋友們銳意進取。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華夏寰宇,三萬里河東人海;江山如畫,千載層云蕩胸生。為這片大地換了春秋的革命燎原之火已匯聚為每一個青年人手中火炬,燃燒起我們漫游天地間的斗志,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觀看影片《建國大業》心得體會3
昨日單位組織一齊去看最近相當火的《建國大業》。這還是我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平??偸强匆恍┚W絡版的,一是沒有人陪我去影院看,二是沒有人值得我陪去電影院看。
首先我要說一下,去影院看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呵呵。
《建國大業》作為為祖國六十年獻禮的影片還是相當不錯的。我不是說明星的多少的問題,而是它的故事的整體布局,它節奏的整體把握和它整體氣氛的烘托都是相當不錯的。
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后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中間四年多時刻中的共產黨,國民黨和各個民主黨派之間的種種變化,糾葛都一一的展現。有人在看完后說,電影顯得有些倉促,各個時期過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說在兩個小時的時刻里面展現出全景的建國過程,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韓三平的這種表現方式是能夠理解的,至少我是理解了。
再說說具體的表演,張國立的蔣委員長無疑是“驚艷”的,在形體有差距的狀況下能夠用神情,用內心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慶齡,宋美齡兩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當不錯。國母淡定自若,榮辱不驚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齡為黨國四處奔波,可謂嘔心瀝血。王學圻事業的大爆發真是誰都擋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沒有給自己丟臉。
再說唐國強自從開發出來演毛主席之后,我覺得就基本是那個樣貌了,《長征》首次見他確實感到驚嘆,但是之后的所有影視劇包括《建國大業》,我感覺沒有什么進步了,也許這就是極致了?也許毛主席真的就是這個樣貌了?也許是審美疲勞了?咱也不知道了。劉勁等特性演員的表演在劇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進。民主黨派領導人的扮演者給人新奇,贊嘆的印象,民盟,民革這些主要領導人個人性格魅力的展示無疑是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甄子丹,趙薇,馮鞏,章子怡,苗圃,郭德綱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能夠說他們的主角,不用大腕也能夠演,大腕的加入能夠說是錦上添花。
最后,我覺得《建國大業》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也許是正因我第一次進影院的原因吧,對這部影片感覺挺好。
觀看影片《建國大業》心得體會4
在中國成立60周年的前一天,學校組織全老師一起收看了電影《建國大業》,使我們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督▏髽I》講述了新中國建立的艱苦過程,講述了老一輩革命先烈嘔心瀝血,與國民黨反動派不懈斗爭,贏得最終勝利的過程。
影片從抗戰勝利首次國共首次和談開始,當時國民黨在底盤和裝備上優于共產黨,于是在中國民主同盟領袖張瀾的調和下,在重慶進行了談判,簽署了雙十協定。但是國民黨當時一心想消滅我黨,當然不會真的進行和談,他們在和談的掩蓋下不斷的攻擊我黨的地盤,試圖消滅我們的八路軍新四軍武裝。所幸我們的領袖毛主席眼光犀利,看清楚了敵人的真面目,沒有讓反動派的陰謀得逞。
在之后的國共內戰中,我們黨的軍隊以退為進,農村包圍城市,并團結廣大的農民群眾,取得了連連的勝利。而國民黨反動派卻不斷的欺凌各個民主黨派人士,將民盟等有地位的黨派實力壓榨的無法生存,不得不投奔我黨的懷抱。連李濟深這樣的老國民黨,也因為受蔣介石的排擠,而和我黨走到了一起。
隨著眾多有影響力的勢力和國民黨分道揚鑣,蔣介石老反動派終于走到了眾叛親離的境地。不得不辭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職位,而代總統李宗仁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不得不和我黨進行和談。這時我黨在軍事上占有,在國內大勢力全部支持的情況下,當然不會和國民黨和談,但由于要顯得有風范并重視和平,就像國民黨提出了非常苛刻的8個條件,逼得國民黨不得不和我們繼續打仗。并借機一直把蔣介石等人趕到了臺灣去。
在抗戰后期,我黨不僅僅是團結農民和工人階級的力量,我們還要團結商人和企業家,這一點我們的領袖毛主席好像是在買煙買不到之后領悟到的。而且,我們還要團結各個黨派的實力,包括有雖然失敗但是仍有影響力的國民黨,我們的主席不惜犧牲一定的利益,換取他們的支持,比如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我們為了她支持我們國家的建國,送給了她一套非常好的房子做福利院。為了贏得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支持,我黨不計前嫌,給了他們的領袖李濟深一個國家副主席,雖然他在廣州發動的“四一五”政變殺害了我們很多共產黨的同志。
影片的最后,當1949年開國大典舉行的日子,在臺灣躲著的蔣介石還妄圖對我們進行轟炸,但是在歷史不可逆的洪流之下,他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反動的念頭。
觀完整部影片,我感受最深的是,新中國來之不易,特別是從一窮二白發展到現在,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之付出所有,包括生命。我們又怎能不珍惜現在的好條件,發奮的工作呢?
觀看影片《建國大業》心得體會5
《建國大業》這部影片,我是懷著期待和崇敬的心情看完的。
這部影片,講述了1945年開始到1949年偉大祖國解放之前的幾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當然,作為一個中國人,對這段內戰的歷史不可能不了解,但是當那些情景再次出現在眼前時,自己還是不由得不心潮澎湃,不由得不激動。當看到革命黨人在解放前夕被國民黨蔣介石殘酷殺害時,我既痛恨蔣介石的殘忍和沒有人性,又為革命黨人惋惜,美好的新生活就在他們的眼前,他們卻被無情的奪去了生命,他們沒能享受到,自己用不折不撓的、舍生忘死的斗爭換來的勝利。也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革命烈士,在當時那個年代,執著的堅持真理、堅持追求自己向往的共產主義、堅持為了全中國人民的解放而不惜一切的犧牲精神,才打敗了蔣家王朝,才建立了新中國,才為中國人民換來了自在的幸福生活。
革命前輩們為了革命的勝利,即實現自己的信仰——為中國人民求得解放。在與敵人斗爭時,表現出的大智大勇、表現出的堅定和堅韌、表現出的無畏的犧牲精神,無時不刻不在感染著我。
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英模。建國以來,我們在共產黨的一代代英明領袖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地發展、強大自己的祖國,不斷地改善人民的生活、生產、學習、休閑娛樂環境。祖國在發展,人民在進步,社會在和諧,精神、物質雙豐收。我是時代的寵兒,生長在祖國媽媽的懷抱里,享受著烈士們用獻血換來的幸福生活,學習、運用著現代社會的知識、技術,為現在中國的小學教育做著自己的貢獻。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飲水思源,《建國大業》這部影片再一次為我敲響警鐘,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更要珍惜今天,志在明天。熱愛學生、熱愛教育工作,在工作中靈活的運用教育教學手段,力求做到全心全意的為祖國的下一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