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榜樣5》央視直播觀后感
觀看了《榜樣5》是我們感同身受,彰顯了那種萬眾一心,團結一致的抗疫精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榜樣5》央視直播觀后感五篇,歡迎參閱。
《榜樣5》央視直播觀后感一
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全世界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中國的中心城市“武漢”,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全國各族人民正全力為“疫”而戰。然而,卻有些不法分子假以“知情者”和“土專家”的身份在網上發表不實傳言,散布謠言,跟黨和人民唱反調。對此,我們應堅決抵制,疫情關系每一個人的生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人人有責,不得亂“謠”。
保持清晰頭腦,不亂“謠”。最近在網上不斷流出關于疫情原因、武漢疫情、終南山院士、應對疫情等諸多謠言,一定程度造成了民眾恐慌,可謂是在全國人民的“傷口”上“散鹽”。黨和人民堅決抵制各類謠言,謠言惑眾者必將受到法律的嚴肅懲罰和人民的唾罵。越是這種危難時刻,我們越要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越是要明辨是非,要時刻與黨和人民在一起,正確采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網上發表個人言論,談心情,談想法,無可厚非,但發表時需三思而后行,不道聽途說,或只聽只言片語,不編造和散布不實言論,切勿變“留言”成“流言”,“發言”變“謠言”,以致妖言惑眾,擾亂軍心,影響穩定。
傳播正能量,抵制“謠”。這場戰“疫”是一場全民戰爭?!白怨判安粔赫?,要將謠言擊垮,那就是讓正能量“發聲”,讓主流聲音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角”。疫情就是命令,連日來,全國各地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力抗擊疫情。廣大“白衣天使”和無數名專家學者逆向而行,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成為最勇敢的“逆行者”,也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我們微信朋友圈、抖音視頻、騰訊說說等網絡平臺應為這些“逆行者”鼓勁加油,為他們的勇敢和付出“點贊”,讓正能量和正向輿論成為抗擊疫情一線戰士的內心動力。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后方的廣大人民群眾,更是要團結協作,同舟共濟,以實際行動,配合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抓落實,該為疫情出力的積極出力,該在家休息的應停止不必要的外出活動感染,該隔離的應配合做好隔離,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為抗戰一線添“堵”,不為抗擊疫情添“亂”。
抗擊疫情不僅是中國的事情,也是世界人民的事情。打贏這場“戰疫”,人人有責。需要我們堅定信心,萬眾一心,同舟共濟,構筑起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 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向抗擊“非典”那樣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榜樣5》央視直播觀后感二
就像烈火可以煅煉真金,一場疫情讓我們看到新時代共產黨人勇于擔當、敢打硬仗、無所畏懼的精神風貌。正所謂最是危難顯忠誠。關鍵時刻,初心無需多言,三個字足矣!
疫情爆發時“我請戰”。不做旁觀者,爭做真勇士。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全國各地醫療系統迅速掀起請戰熱潮。各地醫護人員積極響應,紛紛主動請纓。一時間請戰書成為當時人們心中勇敢和擔當的代名詞。有經驗豐富的專家,有入行不久的新銳,有舉案齊眉的夫妻,也有父母疼愛的孩子……但是面對疫情,初心與使命賦予他們一個共同的稱呼——逆行者。在人們談“新”色變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地向武漢集結。隨后第二批、第三批……也迅速投入戰斗。沒有過多語言,只因對祖國深沉的愛戀。堅守初心,使命不忘。化深厚情感為滿腔力量。“我請戰”就是向疫情發起總攻的集結號!
組建隊伍時“我報名”。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面對疫情的蔓延,各地黨組織迅速建立起抗擊新冠的志愿服務隊。號召一經發出,黨員們紛紛響應。“我報名”成了彼時的“刷屏必備”。人們來自不同的崗位,但是大家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萬眾一心,嚴防死守,奪取疫情阻擊戰的最終勝利。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的時候,共產黨人絕不會置之不理。積極行動起來,讓隱患無所遁形,滅病毒徹底干凈。也許你我的力量很有限,但是九千余萬個你我,匯聚在一起就是一股力量磅礴的洪流。最終的勝利必將屬于人民,因為“我報名”就是最有利的保證!
情況緊急時“跟我上”。不懼艱險,迎難而上,關鍵時刻必定敢于擔當。戰爭年代里,多少先烈視死如歸,用生命換來共和國成立的曙光。如今,他們的精神得到繼承和弘揚。還是那句熟悉的“跟我上”,還是那樣果敢堅毅的面龐。雖然沒有槍林彈雨,炮火連天,雖然這里卻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一線奮戰的共產黨人正在與時間賽跑,每一秒都是關鍵的一秒,每一分都是重要的一分。沒有猶豫,沒有停頓,緊急時刻你們必定沖在前方。敢于和“敵人”硬碰硬,一次又一次從死神手中搶回患者生的希望。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戰歌鏗鏘。一句“跟我上”,初心和黨性已經譜寫出最精彩的華章。
英雄從來都是沉默寡言的,因為只有胸懷信念,篤心實踐,用行動克家國之難,解人民之憂,才是對黨性最為完美的詮釋。大愛無疆,大語簡形。所以,初心無需多言,三個字足矣!
《榜樣5》央視直播觀后感三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武漢的白衣天使們以大無畏的科學精神,夜以繼日地戰斗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們,紛紛放棄休假,放棄與家人團聚的難得機會,他們熱血澎湃,激情滿懷,請戰支援武漢。大批醫護人員有的已經抵達武漢,有的正在趕赴武漢的途中……
我們雖然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樣和武漢人民一起在抗擊疫情一線上并肩戰斗,但我們可以用手中的筆,熱騰的心,為武漢加油和吶喊,為白衣天使們奉上熱情的謳歌與贊頌。
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無數醫護人員在前方奮戰,無數志愿者在貢獻力量,全國各地紛紛馳援武漢,我們不能讓他們的汗白流,苦白吃,罪白受。
所以,我們應做好預防,出門戴口罩;勤快洗手;少進人堆;不碰野味;開窗透風;煮熟食物;有類似癥狀,一定要去醫院發熱門診及時求醫。最關鍵的就是不要恐慌,越是在祖國遇到危機的時候,國人一定要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不給祖國添亂。
火神山醫院開診、疫苗研制緊鑼密鼓開展、全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135例。我們要相信我們的醫生和專家,要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烏云會散,雨后會晴。春來了,一定會報告更多好消息。
眾志成城,我們祝愿武漢轉危為安,中國平安,抗擊一起的英雄平安歸來,一切都好!希望4月武漢櫻花爛漫時,它不再封城,像往年那樣,千千萬萬人在樹下看櫻花,櫻花在樹上看遍千千萬萬人。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地域有界,心卻無疆。團結戰“疫”,有春暖一定有花開。武漢,你的背后是祖國和14億同胞。前行之路必有光亮,勝利終將屬于我們。
《榜樣5》央視直播觀后感四
生活中有許多人值得我敬佩,如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還有班上的同學。這其中最值得我敬佩的人還是班上的__。
他個子中等,有一點點胖,短頭發,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
上英語課,老師教我們學句子,老師問我們:“這句子是什么類型?”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高_便已經回答上來了。
上數學課,老師講一道應用題,老師問同學們怎么做,高_一下子就舉起手來,老師就叫高_回答,高_站起來,說得非常清楚,把每一步都講得很詳細。
上語文課,老師不管問什么,他都積極舉手回答,而且回答得很準確。
其實,不管上什么課,高_都能緊跟老師的思路,一點也不走神。不管老師問什么問題,他都會積極舉手。
每天跑操的時候,跑得最好的就是__,他跑得很有精神,每天老師都表揚他,其他班的老師都很羨慕我們班__。
高_的學習能力也很強,小組討論的時候,都是他第一個說這道題怎么做。
雖然,班上還有比高_學習成績高的人,但他們都沒有__這么好的品質。
一個有這么多好品質的人,怎能不令人敬佩呢!
《榜樣5》央視直播觀后感五
2020年的庚子春節,街道上看不見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車水馬龍的繁忙,行色匆匆的人們面戴口罩,眼神中互相是戒備與疏離……每天增長的確診數字,不斷擴大的疫情地圖,時刻牽動著14億人民的心。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在這場看不見“敵人”、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卻有這樣一群人,逆流而上,用尚且稚嫩的肩膀,眾志成城,扛起了“愛的橋梁”。
那一天,白衣著身,是英雄出征戰場的鎧甲。近日,網路上有一個熱門話題,“最美的背影”,點贊最多的一張照片就是幾位醫護人員,穿著嚴密的防護服,站成一排,趕赴病房。我們在過年,他們在幫所有人過關,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因為你們的堅守,讓我們不再恐慌,因為一襲白衣,讓我們看見最美麗的鎧甲。曾經將名字寫在校服上的90后們,變成如今將名字寫在防護服上的一線戰士,防護服下的他們,也和你我一樣,是子女、是父母、是摯友,是鮮活燦爛的普通人。他們怕嗎?當然。但正是他們,在危急時刻,克服恐懼、義無反顧地“頂上去”,是他們,面對肆虐的疫情,始終堅守在自己崗位上;是他們,用逆行的單薄身軀,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正如武漢市中心醫院的護士長唐莎所形容那樣:“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边@群90后,是擁有著隱形翅膀的天使。
那一刻,青絲斬斷,是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1月26日,一則“光頭護士”的新聞一度引起關注,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神經內科護士單霞,身為90后護士、兩個孩子的媽媽,在醫院被確定為定點救治醫院后,她果斷將兩個孩子送離了身邊,并且因為毛發也可能沾染病毒,所以自己在家毅然剪掉了齊腰長發“光頭明志”。古人云,“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同樣擁有長發的我,更能理解這一決定的深重意義。女孩兒愛美,剪掉長發尚可,但是剪成光頭,哪怕男士,又有幾人有此勇氣?當大家感動地說“這身白衣穿得太沉重”,單霞卻覺得剪個光頭真心沒什么,“只是為了我好戴帽子,好穿防護服,好上戰場,好保護自己和同事”。因為穿上了這身白衣,戴著護士帽,有了信仰,即使害怕也不能后退,為了切斷傳染源,努力救治病人,他們做的事情,比剪發還多得多?!叭缬胁恍遥埦璜I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關鍵時刻我不會逃避,我也不會做逃兵”,這些話,都出自一名95后的小女孩之口,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的護士李慧。疫情爆發到現在,從除夕夜開始,她堅守在工作崗位,從未離開。因為有這樣一群年輕巾幗英雄無私勇敢,在病毒面前毫不害怕,舍身為民為國,讓人們看到了他們為之戰斗的決心,堅定了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信心。
那一句,義無反顧,是赤子心懷感恩的大愛。24歲,恰是青春正好的年紀,但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的護士佘沙,卻有遠超這個年紀的擔當和感恩。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幸存的她,見證了全國各地對災區人民無私的援助。醫院發布召集第二批援漢醫療隊成員的通知后,她就主動報名請戰,在她和護士長的申請理由中,最讓人動容的就是那句“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與此相似的,還有一名95后男護士許漢兵所說的,生在中國是件幸運的事情,危險的時候肯定不能退縮”,奮戰抗肺炎一線的他,在防護服上鄭重寫著“精忠報國”。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句話,看似簡單,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做得到。為了家國大義,付出所有、哪怕生命的代價,他們,為我們詮釋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澎湃愛國情。年輕的90后,曾經被人們稱作是“垮掉”的一代,很多人質疑,我們是否能夠擔負起建設國家和民族的重擔?是否能扛起中國走向未來的堅定脊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無數90后在嚴峻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奔赴一線,不顧個人安危,深入一線探訪疫情真相的青年記者;除夕夜整裝待發,支援前線的解放軍醫療隊;各地醫院,在請戰書上堅定地按下紅手印的醫護工作者;還有心系武漢,捐助物資善款的海內外愛心人士。無數感人肺腑的事情中,90后用實際表現告訴社會:我們,一定行!滴水匯成江河,有14億同胞站在我們背后,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請相信每一個人的付出,相信陰霾過后終有燦爛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