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影片觀后感三千字
圓明園是清王朝皇權的象征,其中的霸氣和高貴,無不透露著清王朝的特點。從圓明園的建造到被燒毀,這中間發生的事情我們沒辦法了解清楚,但是有一點我們能了解的就是圓明園被燒毀的原因。雨果說:球上某個地方,以前有一個世界奇跡,他的名字叫圓明園。他匯集了一個民族幾乎是超人類的想象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這是一個震撼仁心的尚不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黃昏中從歐洲禮貌的地平線上看到的亞洲禮貌的倩影。你能夠去想象一個你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圓明園。那里不僅僅有藝術珍品,而且還有恕不生活素的金銀財寶,這個奇跡此刻已經不復存在,一天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兩個勝利者徹底毀滅了圓明園,我們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來也抵不上這座神奇無比光彩奪目的東方博物館。多么偉大的功績,多么豐碩的以外橫財,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別叫做法蘭西和英格蘭。沒錯,圓明園是人類建筑史中的奇跡,這個奇跡是沒有人能超越的,但是這個奇跡恰好發生在清王朝,也只有清王朝才能建造出這樣的皇家園林,但并不是只有清王朝才會使該園林被燒毀,這是歷史的一個契機。
法國傳教士王致成說:皇帝的離宮。無論在設計和施工方面。都極宏偉和美麗。我的眼睛從來不曾看到過任何與他相類似的東西。中國人在建筑方面表現出來的千變萬化復雜多端令人難以置信,我惟有欽佩他們的天才,我不得不承認。和他們相比較,。我們又單調又缺乏生氣。是的,我們要承認中國人是了不起的,他們的智慧是歷史能夠見證的,從長城的建造到圓明園的問世,這些都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中國人民留給歷史的瑰寶。既然中國人這么聰明,但是為什么會遭受圓明園被燒毀的悲慘畫面呢?
在我看來,清政府制度的僵化,統治者的盲目自大等等都是圓明園被毀的主要根源。圓明園的被毀不僅僅僅是一個建筑奇跡的消亡,更是一個民族的恥辱。濃濃的硝煙背后是千萬萬中國人民的血淚與亡魂。這種痛人心肺的現實讓中國人民曾幾度抬不起頭應對列強,但是,烏云終有散去的時候,亂世中會出英雄。受人凌_不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獨立自主才是黃炎子孫血統,在這個屈辱的歷史中中國人民痛定思痛,從歷史中反思自我,最終經過千挫萬,最后向世界證明我們中國人的生存張力與魅力,而且也正在闊步繼續向前,當然,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歷史,也時刻會反思歷史,這樣我們的腳步才能邁得穩重有力。我們的未來依然是充滿魅力的。
圓明園影片觀后感三千字篇2
在試圖透過想象來還原那場掠奪的時候,耳機里響起的是加勒比海盜的插曲。曲調雄渾豪勇,攪得人血脈賁張。但是當我想象當年英法聯軍耀武揚威的場面時,再輔以這首曲子就顯得如此諷刺。在看紀錄片的時候,大家對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對英法聯軍的控訴印象都很深刻,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滿正義感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做英吉利,一個叫做法蘭西”,足能夠令我們對雨果憑生敬意。
雨果在這一歷史場景中的表現之所以為人稱道,在我看來絕不僅僅僅是他所表現出的仗義執言的正義感,更在于他把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了自我的祖國。也就是說,盡管他同樣是一名法蘭西公民,卻在法國軍隊犯下惡行的時候絲毫沒有護短之意,反而旗幟鮮明地指責自我那些犯罪的同胞。我想我們不能不深究雨果此舉能夠帶給我們的思索。
我們在那里不妨做一個換位思考,如果當年入侵圓明園的也有一個中國(這個假設自然把圓明園假設到國外去了),并且也犯下了打砸燒搶的罪行,那么中國人民是否會如雨果一般對中國軍隊犯下的惡行毫不留情地進行聲討與問責?還是因為所謂的民族自尊拒絕承認中國這種行為屬于赤裸裸地侵略,是天字第一號的強盜行為?中國人又是不是會在百年之后宣稱,如果當初中國不去侵略,那么那個被侵略國便難以走上現代化的國家進程?
如果你問我,作為被侵略國而去假設自我是侵略國,這種假設有什么好處。我的回答是這么一句疑問:中國歷史上自然有過極度煊盛的年代,也有過征服鄰邦的履歷,那么請問,中國歷史上在攻擊別國的時候,是否亦扮演過強盜,乃至殺手的主角?不要跟我說沒有,因為中國人也是人類,不是圣徒,不是清心寡欲六根清凈的方外之人,中國人也有欲望,也會搶奪,也有犯罪的資質。而且,中國的歷史并不僅僅僅有一個近現代史;我們不是經常自豪于自我輝煌雄強的漢唐風采么?
我之所以提到這些,實在是因為我不覺得我們僅僅記住自我受到的屈辱就夠了。因為倘使如此,如果有朝一日歷史給我們一個掠奪他人的機會,我們便未見得不會轉變為這天我們仇視的掠奪者轉生。我覺得,倘若我們能夠在記住所受的屈辱的同時,一并記住自我以前給過別人的屈辱,那么我們便有理由自信,我們那里是一個有良知的民族。
寫到那里務必補充的是,不難想象,雨果的指控必然與法國政府所期望的背道而馳。然而雨果仍舊能夠秉筆直書,這種做法實在需要勇氣。我們不妨再做一個假設:如果當時的法國政府對文字管制極為嚴苛,如果雨果會因為他對法國軍政的批評而可能遭到跨省追捕并鋃鐺入獄,最后因為“躲貓貓”而慘死在監獄之中,他還能夠拿出這樣大的勇氣來留下這段令中國人對其大生親近的文字么?為了正義,或許他仍舊會寫下自我的指責,但是否能夠發表出來呢?倘使竟能發表,又會有多少人響應呢?這段文字最后又是否會被法國當局所消除湮滅呢?當然,我們就應為雨果慶幸,因為上述假設在歷史上顯然沒有成立。
所以,雨果能夠在這天仍舊令中國人為其勇敢正義而喝彩,恐怕不僅僅僅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圓明園影片觀后感三千字篇3
圓明園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宏偉,最著名的皇家園林,占地面積高達三百五十多公頃,是濃縮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勝古跡的特點。作為一個中國人,有誰不想去看那全世界萬眾矚目的萬園之園——圓明園那具有中國特色的亭臺樓閣和充滿著歐陸風情別具一格的殿堂,奇花異草,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然而,這只是幻想,這一奇跡已經不復存在了。一八六零年,懷著狼子野心的英法聯軍肆意踐踏我國領土,入侵我國首都北京,無視中華民族的尊嚴,親眼目睹了它們進軍圓明園。它們把圓明園搶劫一空,把各種珍貴的歷史文物和金銀財寶統統掠走。后來為了銷毀罪證,竟放火燒了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柱和一望無際的荒漠上的枯枝敗葉。
這些可惡的侵略者,橫行霸道,為所欲為。不僅殘殺百姓,還任意銷毀我國建筑物。把我們中華民族搞的昏天暗地,啊!這一切的一切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在落后的舊中國里,這樣的恥辱也何止一次呢?兼職多的數不勝數。不斷有狡詐的敵人來侵入我國寶貴的領土。圓明園的毀滅就是留給后人的一次血的教訓,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深仇大恨。如果忘記了,就等于背叛,就是漢奸走狗。如今,國家強盛了,成為世界一方的雄獅,再也沒有人來侵略我們的國家,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巨龍騰飛了!
我們要把圓明園的毀滅的屈辱牢記在心,掌握知識,鍛煉身體,培養品格,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圓明園影片觀后感三千字篇4
1860年10月18日——我們應該銘記于心的日子,因為在歷史的篇章上,這是帝國主義火燒圓明園的日子。圓明園的毀滅,即見證了帝國主義的傷天害理,令人發指的罪證,也證明了那時清朝的腐敗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學校的《火燒圓明園》的'記錄片后,我感受頗受。
閉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燒圓明園的場面,也看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在肆無忌憚的犯著罪惡。我可以聽到他們在驕傲的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笑著中國的腐敗。
對于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現在的英國和法國應該抱有抱歉之心了吧!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可是,網上的一條消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于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日本對于二戰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是呀!那畢竟已是歷史,是不可改變的。現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再讓這篇歷史在以后重演。我們要把這篇羞辱的歷史銘記于心。成為我們加油的指引標。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為了以后中國美好的將來奮斗。從現在努力,為了新中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我們應該有奮斗的決心。來!為了中國的以后,我們一定會“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們努力奮進吧!
圓明園影片觀后感三千字篇5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一向想親眼看看,歷史教科書封面上印著的圓明園大水法圖片的現場景象。今年暑假最終成行,和岳父、妻子、兒子一齊走進了圓明園。
園區導游帶著我們從綺春園出發,一路向北,走向大水法所在的長春園。導游邊走邊說,詳細地介紹著圓明園的前世今生。我聽后心境沉重,無心欣賞路途秀美無比的景色,直奔西洋樓景區。
轉過一個彎,突然看到前面空曠的草地上,有很多橫七豎八的白色石頭,急步走近瞧個究竟。石條、石柱、石龕、石屏、石雕、石刻,種類繁多;石豹、石鳥、石狗、石蚌,形狀各異;方形石柱,圓形石柱,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洛可可風格的琉璃裝飾,海棠形琉璃裝飾,卷曲繁復的蔓草藩花雕刻,圖案精細,線條優美,極具異域風格;有的豎立著,有的斜躺著,有的壘成了堆,有的埋了半截。看著它們全身無力地倒在地上、與雜草混在一齊的場景,聽著導游悲情地述說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和1900年八國聯軍炮轟圓明園的歷史,頓時,悲憤之情溢滿了我的心,喉嚨里像塞著東西,幾度哽咽,眼淚幾乎要流下來。
越往前走,越覺得慘不忍睹,到處都是巨大精美的漢白玉,無可奈何地倒在地上:當年中西合璧、用來籠養展陳孔雀的養雀籠,如今變成了臨時保護罩下頭的坑坑洼洼和凌亂的石條;當年皇帝與妃子、宮女們玩迷宮游戲的歐式迷宮黃花陣,此刻僅有一些石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當年能夠演奏中西樂器的諧奇趣,只留下噴水池等掙扎著向人們講述那悲慘的場面;當年十二生肖銅獸首噴水報時、聞名世界的海晏堂,只剩下巨大的石蚌以最不忍目睹的方式,展現著廢墟里殘片的精美;當年用雞蛋清、糯米湯和黏土混合制作而成堅固無比的儲水塔,被摧毀得面目全非;當年極其華麗、輝煌無比的大水法和遠瀛觀,只殘存著大水法中央大門的主體結構和遠瀛觀的頹廢和荒涼,在訴說著以往的屈辱和痛苦……
望著剩下的這些殘石碎渣、斷壁頹垣,我恍惚看到了強盜猙獰的面孔和邪惡的笑臉,恍惚聽到了熊熊大火焚燒圓明園時的噼噼啪啪聲。震撼、哀痛和憤怒,充斥著我的大腦和心臟,縈繞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圓明園殘缺不全的石柱石雕,見證了一個貧窮、落后、羸弱的國家和民族被壓迫、被剝削、被凌辱、被掠奪的歷史,在永遠警示著每一個中國人:落后就要挨打,切勿忘記國恥!這些殘缺不全的石柱石雕,也讓我思考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身上的職責和擔當。
我們不能改變歷史,可是我們要從中學到經驗和教訓;我們不但要經常回顧歷史,我們更要著眼未來。
我們要勇擔重任、真抓實干。為了不讓悲壯的歷史重演,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每個人要全力踐行“愛我中華,振興中華”的誓言。我認為,每個人都認認真真的干好自我的本質工作,就是最好的愛國行動,就是在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奉獻自我的力量!
我們要團結一心、拒絕西化。以某國為首的某些國家,亂我中華之心、裂我中華之意,昭然于世。一向在利用各種團體、采用多種形式,對我國年輕一代進行思想滲透,此次香港暴亂就是一個例證。我們要經過家庭教育、課堂教學、德育活動、生活交談、媒體宣傳、環境熏陶等多種方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種網絡新媒體,揭發他們的狼子野心、丑惡嘴臉,大力弘揚愛國心、報國志,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我們要居安思危、樂不忘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是圓明園給我們的警示之一。當今我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依然是某些國家的眼中釘、肉中刺。某個國家一向想用薩德包圍中國,一向在拉攏中國周邊國家一齊圍堵中國,一向在利用釣魚島問題、臺灣問題、香港問題、西藏問題等牽制中國。我們應當高度警惕,不要讓安寧磨滅了意志,不要讓繁榮遮蔽了雙眼,不要因逐漸強大而放松了戒備。中華民族不能再一次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才被迫發出最終的吼聲!僅有居安思危、進取應對,才能不懼強敵!
參觀完圓明園,我心中五味雜陳、百感交集,有悲有憤、有憂有喜。轉身回望圓明園遺址,那個最強烈的聲音,不斷在我耳邊回蕩:勿忘國恥,愛我中華,強我中華!
圓明園影片觀后感三千字篇6
今天爸爸媽媽要帶我去圓明園公園玩。吃過早飯后,我們一家人就高高興興地出發了。
我們來到公園,正好有荷花花展。一進大門,便是一朵朵粉紅色的蓮花,一片片碧綠的荷葉。我們順著路標指示的方向來到了花展,那里有睡蓮和并蒂蓮。還有一種荷葉叫王蓮,它又大又圓,周圍還有一堵墻似的邊,這種荷葉人站上去都可以。遠看,蓮花和荷葉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好像一幅風景秀麗的山水畫。我不禁對這幅美麗的圖畫有些陶醉。
隨后,我們又去了西陽樓遺址。那里是由諧奇趣、黃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線法畫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組成。我們一路參觀了諧奇趣、養雀籠、方外觀,據說方外觀曾是乾隆帝愛妃(香妃)作禮拜的地方。然后我們去了海晏堂。海晏堂樓前噴水水池上曾有十二生肖銅像(石身),每一時辰(2小時),代表這一時辰的銅像口中往外噴水,中午時,十二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參觀完了海晏堂走不了多遠就到了大水法。大水法的對面是觀水法,以前皇上就是在這里觀看大水法噴水的美景。大水法的西北側就是遠瀛觀。遠瀛觀的高大石柱全是優質漢白玉。最后我們又去了黃花陣,迷宮中央有一座亭子。傳說有一個關于這個迷宮的故事:據說每當八月十五中秋的晚上,皇帝在此舉行燈火晚會,宮女們手里拿著用黃綢扎制的荷花燈,在迷宮中走,誰先走到亭子,就獎賞誰。所以此陣也叫黃花陣。
圓明園曾是一座皇家園林,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1860年被英法聯軍搶掠燒毀,1900年八國聯軍又一次入侵圓明園,兩次浩劫就使圓明園變成了我們看到的這一片廢墟。所以現在它被稱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已經被八國聯軍破壞了,我們心里充滿了對他們的憎恨。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圓明園影片觀后感三千字篇7
本周歷史課我們全系觀看了數字紀錄片《圓明園》,當已經成為廢墟的圓明園像夢一般突然恢復她昔日的壯麗,出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驚嘆不已,但是隨后,當我們發現,這所有的壯美都要化為泡影,都要被摧毀,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限的惋惜!
該片以與《圓明園》的命運一起沉浮的人物為線索,從大清皇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圓明園從藍圖走向鼎盛的過程,而從咸豐皇帝那里,我們又目睹了圓明園被劫掠與焚毀的結局。
圓明園非常的美麗,圓明園有一些名勝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有獅子林、平湖秋月、安瀾園……,而且里面的文物很多,很壯觀。圓明園占地約5000畝,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巒起伏,各態湖泊星羅棋布,凌空俯視如千島之國。本園占地210公頃,水域約4/10。東部為園內最大水面福海,外圍環列10個小島,構成一處大型園林景區,共有10座園中園和建筑風景群。福海略呈方形,東西皆寬五六百米,水面開闊。盛時每逢陰歷五月五日端午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先后在此舉行龍舟競渡和放河燈等民俗活動。我真想去圓明園游覽一番啊!
但是,好景不長,英、法聯軍在1860年的時候讓美麗的圓明園變成了灰燼。更讓我氣憤的是:他們竟然當場拍賣文物!一個青銅鐵器3英鎊賣掉了!一副圖畫則1英鎊賣掉了!這……簡直就是中國人的恥辱!!!
一代名園圓明園,毀滅了。它毀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毀于清政府的腐敗與無能。它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又是文明古國落后了也會挨打的證明。我們中華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決不允許別人欺侮我們。為了讓圓明園的悲劇永遠成為過去。為了使我們中國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國的欺壓,我們當代大學生要刻苦學習科學知識,讓烈士用鮮血染成的國旗在高空飄揚,永不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