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航拍中國觀后感
2023航拍中國觀后感篇1
一放暑假,媽媽就帶著我和爺爺、奶奶直奔臺灣。
到了臺灣,我們先去了國父紀念館,我們還遠觀了101大廈。第一天的行程里最好玩的就是臺灣版的“故宮博物館”了,里面都是蔣介石從北京故宮拿回來的鎮館之寶,導游又說:“小白菜送到日本去了,下次來的時候就可以見到它了,不過這次可以看到精美的”刻舟“。導游說的”小白菜“指的是一塊玉刻成的白菜,有趣的是在上面有一只蚱蜢呢!
第二天不太好玩,但是第二天有課本上寫過的——日月潭!日月潭的風景可以用課文里的兩句話直接帶過,第一句是:日月潭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第二名是: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但有一段我不肯定,就是:湖中央有一個美麗的小島。首先,小島不叫光華島了,是叫”拉魯島“了,另外,拉魯島一點兒也不大,各我家的書房差不多大。
第三天我們就要回去了。下一次一定要來看看”小白菜“。
2023航拍中國觀后感篇2
去年夏天,我去了美麗的臺灣,那里風景美不勝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臺灣的海。
臺灣的海像一塊藍寶石,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光芒。海很清澈,捧起一捧水,撒向天空,一顆顆水珠晶瑩剔透,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它們有的落在你身上,有的重新回歸大海媽媽的懷抱,還有的跳地上,鉆進去,不見了。臺灣的海顏色豐富,從深藍到淺藍,再到青色。從遠到近,每個層次都有一種顏色。
臺灣的海灘別有一番風味,除了沙子灘,還有鵝卵石灘,鵝卵石踩在腳底癢癢的,好像一場足部按摩。
目光拉遠,天和水之間的界限已分不清了。天空中云兒在悠閑地散步,藍藍的天就是云兒嬉戲的場所。
臺灣的海很藍,藍的像寶石,在陽光下閃耀;臺灣的海很清,淺淺的海水中沙灘清澈見底;臺灣的海更像一位姑娘,婀娜多姿。我愛臺灣的海。
2023航拍中國觀后感篇3
伊寧,中國西部邊陲的一座花園城市,她北倚天山雪峰,南臨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麗的西部大地,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自然稟賦得天獨厚,素有“花城”、“蘋果城”、“塞外江南”之美譽,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伊寧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濃郁,古稱寧遠,始建于1762年,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現轄八鄉一鎮二場、八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755平方公里,現有總人口52萬人,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錫伯、烏茲別克、俄羅斯等37個民族。
從空中俯瞰伊寧,既有寬敞大道和現代建筑群,又有小巷深處綠蔭流水的維吾爾人家。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則徐紀念館、拜吐拉清真寺、伊寧回族大寺、三區革命烈士陵園、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化博物館、漢賓鄉果園八角涼亭、漢家公主紀念館、喀贊奇民俗旅游等景區;也可以看到雄偉的伊犁河大橋,美麗的伊犁河濱。一橋橫跨,碧水涌流,河水滾滾西去,超越國界,引人遐想。獨特的風景名勝、源遠流長的文物古跡和多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的人文景觀,各民族服飾、文化的交融交匯,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如今的伊寧,不僅是伊犁河谷的物資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還是國內市場與中亞市場的重要結合部,是我國向西開放、同中亞各國發展經貿的橋頭堡。2010年5月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提出了成立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隨后伊寧區35平方公里正式成為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中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作座談會為標志,伊寧市進入了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新階段。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達113.9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14.0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706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8937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46.2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115.15億元。
面對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伊寧市始終有著勇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開拓精神,并提出未來五年城市的發展目標,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3.6%,到2015年達到300億元;三次產業比重調整到25246;人均生產總值到2015年達到50000元,在河谷率先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0.3%,到2015年達到24億元,實現翻一番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到2015年達到210億元……
如花的伊寧,是美的世界,美的天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游人撲入她的胸膛,享受美,體驗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勤勞勇敢善良伊寧人會把這座“花城”建設成為充滿生機的活力城市、民富市強的實力城市、環境優美的生態城市、安居樂業的幸福城市、團結穩定的和諧城市。
2023航拍中國觀后感篇4
王侯將相坐擁疆土,只關注版圖輪廓里多了幾個郡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畫卷中融入了幾分意境。展翅的鷹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卻無法言語;于是, 《航拍中國》“趁虛而入”,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航拍中國》帶給我們更勝于“一覽眾山小”的視角。我們常年棲身于喧鬧的街頭巷尾,早已對周遭習慣甚至默然。紀錄片就是選取了這樣一片熟悉的土地,運用當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結合直升機與無人飛行器的拍攝,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體驗,甚至有了漫步云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觀。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雖以宏觀角度拍攝為主,仍不舍棄對細微處的特寫,遠近交織,廣角與微距相輔,讓觀眾在廣博中不至于茫然。
除了視角,《航拍中國》還有可圈可點的編排敘述,還有堪稱完美的背景音樂。
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歷來是相得益彰的。若無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騎樓是從南洋跨海舶來,怎知壯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結古代人民智慧與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綺麗里那一處凹陷換來了新中國航天事業的振興?受制于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攝無法細致入微或是鞭辟入里,這一部分缺憾恰由敘述進行彌補,觀眾雖無法親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發的無限遐思,效果或許比直觀拍攝來的更為出眾。
《航拍中國》背景音樂誠然是點睛出彩的,賦予整部作品靈魂。音樂主體框架由王備創作,他是國內一位有實力、有經驗的音樂制作人。以片首曲為例:開始以鋼琴和小提琴徘徊作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開場臺詞;而后鼓聲與大提琴(或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導節奏,后者引領旋律,表達含蓄的律動、深沉的活力,恰與東方審美相吻合;后段是女聲高音吟唱與弦樂協奏相結合,達到網友所說的“燃”點,亦是作者及觀眾情感上的宣泄釋放點。
航拍之中的祖國山河是怎樣的?既有沉穩,又有躍動,既有濃墨,亦有多彩,總的來說,是壯美多嬌的。我們對于祖國山河的情感,同樣如此,既是含蓄深沉的,又是熱烈澎湃的。這部紀錄片的背景音樂樸素而不復雜,可謂大美至簡,從片中流出,流淌入觀眾的心田,將山川美景與觀眾心緒緊緊相系,創造出強烈的情感共鳴。
豆瓣對這部紀錄片評分達到9.3,網友評論其為“中國旅行指南”,也有說“我輩不可辜負這大好河山”,我更認同后者。其實,如需自我驚醒與振作,何必非得是《人民的名義》此類作品?《航拍中國》所表現出的祖國山川的美,在我們內心所激發出的熱愛,是一切正能量的源泉。
以未到火候的文字點評這部優秀作品,總覺得“意不稱物”,而描述其背景音樂,更是“文不逮意”。優秀的作品還應由各位親自去一睹一聽,《航拍中國》值得觀賞,去體驗那未曾感受過的壯美與感動。
2023航拍中國觀后感篇5
《航拍中國》是由余樂導演帶領著自己的團隊用無人機拍攝的方式記載祖國大江大河的一部優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綜合類地理紀錄片。第一季記錄了祖國的,海南,黑龍江,陜西,江西,上海六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和地勢地貌。
正如影片開頭旁白所說,帶你領略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國》所采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國的大好河山時加入獨具魅力的視聽語言更能突出祖國的神奇壯麗。余樂團隊使用無人機用俯拍的方式展現出每一個省份地區的地形地貌,更能給觀眾營造一種震驚的視覺效果,采用推鏡頭的拍攝手法更能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影片大部分是解說詞,時而也會有無人機轟鳴的聲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實感。拍攝每一個地區都會先展示出該區域的動態,地形圖。旁白解讀出所要經過的路線以及該地的人文歷史地理。之后按照規劃好的路線進行拍攝 多采用推拉鏡頭的手法拍攝。在的那一期中,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拍攝的特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里的大片紅色,從上空拍攝給人以強大的視覺震撼力,隨著無人機的下降逐漸看清原來紅紅火火的紅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在一定程度上,給觀眾了一種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感覺。在很多時候紀錄片中缺少的就是這種豁然開朗的神秘感。影片中不僅介紹了各種自然,地理環境,也有關于各地奇妙傳說,從而滿足觀眾的好奇感,更能激發觀眾到此處游玩的興趣。在影片中,看著能“上天入地,無歲不能”的無人機,帶我們領略之前難得一見的風景。我看到了直上云霄的崇山峻嶺,看到了坐落于白云之上的建筑。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無人機帶我們穿梭于不同氣候,不同緯度之間,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觀呈現在我們面前。
《航拍中國》帶領我們認識了解了許多之前從未見過的東西,經過工作人員數段時間的努力之后,呈現給觀眾如此優秀的文藝作品。之前看到《航拍中國》的豆瓣評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后才的的確確領略到祖國山河的壯美,如果沒有如此優秀的團隊拍出這種類型的紀錄片,許多美麗的景觀不被人熟識,欣賞,這將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2023航拍中國觀后感篇6
春暖花開,天門文學社采風活動拉開了序幕。我和小社員們興高采烈地乘車前往臺灣花博園。太陽毫不留情地把熱量調大,我們熱得滿頭大汗。
一路上我們看到很多美麗的風景:微微一笑的桃花、快要凋謝的梅花、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散發著迷人的香氣,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對我們點頭。我開心得像一只出籠的鳥兒,這兒走走,那兒看看。
到蘭花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大盆怒放的蘭花。其中,我見到最多的蘭花種類還是蝴蝶蘭,那形態就像一只只馬上就要飛起來的蝴蝶一樣。接著,我又見到了“蘭花樹”——許多不同顏色的大蘭花插在一個巨大的花瓶里,有紅的、白的、紫的,美麗極了!
上了樓,“好熱呀!”“又悶又熱!”“太熱啦!”幾個同學開始抱怨,我不管他們怎么說,一直盯著那位種花的奶奶,看她認真仔細地撒著花種,那動作非常熟練,我看入了迷,幾個同學來叫我,我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老師把我們帶到瀑布邊,那瀑布非常壯觀,池里還有幾條小魚在快活地游戲呢!
自由活動時間到了。我去了池邊看小魚,看它們四處嬉戲玩鬧,別有一番趣味。
最后,老師帶我們去了另一個蘭花館,這里的花特別多,顏色也有許多,而且又大又艷,像是許多蝴蝶正停在竿上,就是“蝴蝶的天堂”。
這次采風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擁抱大自然的感覺真好!
2023航拍中國觀后感篇7
臺灣的士林官邸,猶如美國的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一樣,聞名遐邇。這里曾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行宮。現在,它是臺北第一座生態公園。
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這個風景優美的大花園。哇,感覺真漂亮呀!眼前的各種樹木和園藝讓我們應接不暇,手機、相機不停的咔嚓,恨不得把所有的美景都一一定格下來。可是,導游已在地提醒我們:先聽講解,會有時間拍照的,別著急!“據悉,士林官邸曾經是一個神秘所在,因為從1950年開始,它就是蔣介石與宋美齡夫婦的居所,直到1996年才對臺灣民眾開放。
走進士林官邸,首先應入眼簾的就是路的左側車庫里展出的一輛黑色的轎車。這是一部豪華的凱迪拉克轎車,據說是宋美齡的專用坐車,看上去還是蠻豪華很大氣的的。順著路前行,官邸由外而內共分為外花園、內花園、正房幾個區域。其中,溫室盆栽區及玫瑰園,是蔣夫人宋美齡最喜愛的花園;西式庭園中浪漫美好的風光,則是新人婚紗照最常取景的地方;中式庭園里的拱橋、曲池、流水等東方庭園造景,則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國。其它如園藝館、新蘭亭、凱歌堂等等,都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建筑。美麗的花園集中西文化于一身,景色秀麗,令人流連忘返。
剛剛進入園區,濃濃的香味吸引了游客。抬頭一看,只見大道兩旁長著高大的芭蕉樹,郁郁蔥蔥,青翠欲滴,兩邊種著四色的玫瑰花,香氣撲鼻,色彩鮮艷,花叢中不時地出現蜜蜂和五彩的蝴蝶,它們仿佛跳著華爾茲,自由自由在地飛翔著。再往里走,就是浪漫的西式花園了。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用紅玫瑰擺放的一顆紅心,兩旁用綠葉擺成翅膀形狀,朝向大陸方向,這是宋美齡設計的,寓意著心飛向大陸,盼望著兩岸早日統一。
士林官邸最引人關注的是生態園了。生態園是里花團錦簇,蟲鳴鳥叫,參天的古樹郁郁蔥蔥,池水清澈,不時有睡蓮飄過。漫步生態園,就好像置身天然的熱帶雨林。整個院中有17座昆蟲雕像,形態各異。我仔細觀察,發現這些昆蟲全是肉食性的,而且十分好斗。如天牛,蟋蟀,個個都是打架高手,這些塑像呈半圓形,環繞著一座圓臺,圓臺上有一只純金的獨角仙,它是整個昆蟲界最兇狠的。蔣介石這樣做,可能是希望自己的軍隊也像這些昆蟲一群驍勇善戰吧!!
生態園旁邊也就是蔣介石的居所,這棟房子處處充滿了中國的傳統特色。飛檐翹角,就連連接部分都采用了孔明鎖結構。據說,這棟房子左右兩側各有一個火力關,360度無死角,隨時保護蔣介石安全。而且,整個官邸地下還有一個秘密通道。這條通道可不是普通的通道,通道內有鐵軌,用小火車載人速度很快,鐵軌通向兩端,一端是蔣介石的大本營——阿麗山;另一端通往蔣介石的秘密藏身處——國際大酒店。通道內配有一車的水和食物,而且,隔幾米就有一個通氣孔。蔣介石的心思縝密可見一斑。
據導游講,縱觀整個官邸,它建在龍脈上,是一塊風水寶地,蔣介石是非常注重風水的,只可惜他把房子建反了,本來應該是背后有靠山——陽明山。他卻弄反了,一座大山堵在家門口,萬事不利,怪不得蔣介石一直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再回到大陸,卻最終沒有成功。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臺灣人民和祖國大陸人民一樣,都熱切期盼著兩岸統一。因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士林官邸的一花一木,一草一石,常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美麗的士林官邸,美麗的生態花園,我喜歡你。
2023航拍中國觀后感篇8
我課余時間去過各種各樣的地方,比如:香港、麗江、南昆山……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臺灣,而且我還在臺灣做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其中最有趣的事情是在日月潭的自行車道上騎自行車。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到臺灣旅行。第七天早上吃完自助餐,我和媽媽就來到了酒店。我先到酒店拿車,然后再把自行車推到自行車道上,三、二、一,我騎著自行車在自行車道上飛馳而過,簡直就像一陣疾風。我騎啊騎,騎過了幾座橋,幾座小山坡……我騎到一半發現身邊有一個路牌,上面寫這左拐還有五六百米,向前走還有兩三千米,所以我還是左拐了。后來我發現我走的那條路像原始森林,就跟課文里說的一樣:群山環繞,樹木茂盛。我往回騎的時間比來的時間快了一點兒,因為這段路我已經熟悉了。
旅游讓我領略了祖國的美麗景色,品嘗了各地美食,不但鍛煉了身體,磨煉了意志,而且在旅途中學會了怎么照顧媽媽,媽媽夸我長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