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
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孩子,因此不得不進了特殊學校,上學后,同學們都嘲笑他,欺負他。他卻從不生氣懊惱。幾個壞孩子追趕他,他就徒步奔跑,后來他們騎自行車追趕,再后來開著汽車追趕,為了不被追上,阿甘仍然一直努力奔跑著。也正因為如此,阿甘越跑越快,甚至比汽車還快,他的執(zhí)著讓他成了一個奇跡。
阿甘正因為有著飛一般奔跑的速度,他被橄欖球國家隊隊長選中,在球場上名震天下。后來阿甘又進入了軍隊,當教官問他為何參加軍隊的目的時,阿甘回復:你讓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因此阿甘深受大家的喜歡。阿甘還結識了一位好朋友。后來發(fā)動戰(zhàn)爭,他找不到他的好朋友了,于是去戰(zhàn)場上找,他找到了受傷的朋友并把他救了出來。善良的阿甘看到戰(zhàn)友們也受傷了,于是冒著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的奔跑著,把近半個營受傷的戰(zhàn)友一個一個的背了出來。阿甘的善良,忠誠成就了非凡的他。
電影中最經典的一句話:人生就像巧克力,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兒。所以無論面對任何事情,我們也要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只要努力,終會有所成。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2
阿甘對愛情是忠誠的,即使在越南戰(zhàn)場上,他還是躲在帳篷里堅持每天給珍妮寫信,后來他又給自己的十二艘捕蝦船全都命名為“珍妮號”愛是一種感覺,與智力無關,就像阿甘后來挽留珍妮的一句話:“我雖然不聰明,但我懂什么是愛”。我相信珍妮對阿甘也是存在愛的,貫穿阿甘整個少年時期的都是珍妮那句“跑啊,弗瑞斯,跑!”她這么一喊讓阿甘逃避了麻煩,也發(fā)現自己“跑”的潛力,直到為要去越南戰(zhàn)場的阿甘告別她也依然是這句話,淡淡的語氣下卻飽含溫情。
影片最后,珍妮問及阿甘生命中最美的事物時,阿甘回答是暗夜中的星星,黃昏中的落霞,沙漠中的朝陽。珍妮輕嘆一聲說:“我那時要是和你在一起就好了”阿甘說:“你一直都是啊。”這一幕最令我感動!
阿甘用他單純的目光看世界,世界就變得簡單純凈起來。
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知道得少,反而有收獲,知道得多,反而會迷惑……所以單純的人容易成功!阿甘善于把所有的問題都簡單化,簡單單純到了只剩下直奔成功。聰明反被聰明誤,再聰明的人都無法完全認清世間萬象,運轉再快的頭腦,也跟不上世界萬物的變化。對于生活他沒有太大的野心,僅僅只是盡力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好,一心一意的他也獲得了成功。
人生短短數十載,稍縱即逝而又變幻莫測,但只要有顆象阿甘一樣善良,勇敢,誠信,有情有義的心,那樣的人生最終注定燦爛輝煌,至少是無悔的!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3
對于《阿甘正傳》,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阿甘與阿Q擁有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但都有一種無奈……當我們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們會笑,第二次就變得沉默了,第三次也許就會為這兩人物流淚,再多幾次就會引發(fā)出我們更多的思考…… 有些事情說明白了就不好了,而是要放在心頭慢慢領悟。
“阿甘~從未要求,卻得到最多…從未明白,卻懂得最多…糊涂的好聰明!”這是我朋友看了后說她領悟到的真諦,不過我對此不以為然,然后他說我不懂,也許是吧!
不過對于阿甘,他的命運如何?這對于我來說是無干的,我懂的是他的一些精神而已,這也就足夠了!
首先,他對于朋友很坦誠,這一點是不容否認的。對于他的朋友,他能夠真誠相待,并引以為傲,他懷念他死去的戰(zhàn)友,也同樣懷念他的那位長官,只是未想到的是兩人竟成了最好的伙伴,由此開啟了他們新的命運……同樣也思念他最想見,最愛的人。
其次,對于他講誠信,是個遵守諾言的人。他答應了他的朋友,要去海邊打撈海蝦,于是退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望了他朋友的家人,并且擁有了自己的海船,這也許是命中注定,開始覺得我朋友的話有幾分道理了,他在這里打撈海蝦,從未要求太多,甚至也許連他自己也未想到,竟收獲了一大筆財富……
最后,他是個重感情的人,對于愛情,他很真誠,哪怕片中的女主角是如何的不理他,但他依然未放棄,思念,等待,隨時都掛念在心。這讓想起了作家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里面有這樣一句話“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就也許就是阿甘所踐行的吧。無論他所愛的人如何不理他,拋他而去,他依然不生恨,年華盡耗,繁花滿地,惟留下一片深情。剩下的就只是思念了,愛深了,哪來的恨呢?不過結果還是好的,兩人依然見了面,成了婚,令人惋惜的是女主角在年華豐茂的時候去了天堂。
通過阿甘的身上,我看到了這些,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方面,但我以為并不重要了,一個人
a 應學會不放棄。
b 樂觀,向上,努力奮斗,積極拼搏。
c 也許不應太在意一些東西,人生路上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d 對于愛情,應該執(zhí)著。
e 不輕看一個人或是事物,在丑陋的東西都擁有美好的一面,并善于發(fā)現。
f 無論是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請不要輕易傷害。
h 學會等待。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4
阿甘是美國匆匆而過的人流中普通的一員,在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智商僅有75的阿甘卻用獨特的方式開辟了人生的新天地。因為那份愛,那份深藏在生命里的愛。
只因有愛,那份母親對兒子的真愛。憔悴的母親竭盡全力,最終將阿甘送進了著名的公立學校,甘太太默默地盡著母親的職責,讓阿甘看到了生命的期望明白了生存的意義。阿甘雖然沒有朋友,但絕對不會有那種無枝可棲的孤獨感,因為他有一個始終支持他的母親。阿甘更不會有那種找不到價值的空虛。在母愛的支持下,阿甘跑進了小學,跑進了大學,跑進了大陸,跑向了總統(tǒng)府。
只因有愛,阿甘在顯赫之時,并未改變對珍妮的愛。應對珍妮的虛偽、叛逆,阿甘依舊用愛支撐起了自我的感情天空。沒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但始終沉淀在心中的那份感情,卻伴隨珍妮流浪的步伐,走遍了天涯海角。口拙的阿甘絕對不會對珍妮說:“世上本沒有沙漠,我每想你一次,上帝便落下一粒砂子,于是便有了撒哈拉”。但執(zhí)著的阿甘卻在珍妮蓬頭垢面時,讓她度過了最歡樂的時光。
愛是什么愛是一種無言的承諾,無悔的承擔,無怨的承受。珍妮是不幸的,她出生在一個殘缺的家庭,但珍妮又是幸運的,忠實的阿甘始終用心呵護著她,不論她在哪里。
只因有愛,一種對生命的熱愛,阿甘和甘太太在自我的人生路上用自我的生命演繹著一部部真情的戲劇。
甘太太始終讓阿甘恪守著“笨有笨的作為”。一句母愛的勸言,讓阿甘用自我的一生履行著生命的承諾。阿甘并非名門將后,也非文人騷客。他平凡的人生沒有太多的波折,驚不起生命的浪花,可是感動人的往往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生命中的細節(jié)。
阿甘是至誠男友,至親孝子,至真朋友,他每時每刻都將別人放在自我生命的第一位,唯獨忘記了自我。這份胸襟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僅有他,智商僅有75的阿甘才具備這樣一份豁達與無私。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5
第一次看阿甘正傳是在高二的時候,其作為勵志片在班里放映,確實這是我看過為數不多的勵志片最好的一片。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哪一種。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是好事情亦或是壞事情,是幸運亦或是不幸,我們決定不了其發(fā)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對待的態(tài)度和方法。既然快樂的過一天也是一天,悲傷的過一天也是一天,我們?yōu)楹尾贿x擇快樂的過每一天?阿甘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越努力越幸運。
影片從阿甘在公交車汽車站的長椅上,回憶他一生的經歷開始。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從小就要依靠金屬支架走路,媽媽多次告訴阿甘自己和正常人無異。在學校阿甘毫無疑問經常遭到其他同學的欺侮,為了
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他聽從了最好朋友珍妮的話開始跑,從被自行車追到汽車,阿甘并未屈服,這反而練就他的跑步能力,跑進了大學成為橄欖球巨星,受到肯尼迪總統(tǒng)的接見。傻瓜終究也上了大學,盡管這其間他受到很多欺侮,但珍妮依然在幫助他,給他友情的溫暖。
大學畢業(yè)后阿甘應征到越南,認識了兩個好朋友,布巴和泰勒上尉。越南戰(zhàn)爭結束后阿甘又受到美國總統(tǒng)接見,他結識了很多名人,成為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份子。阿甘通過捕蝦成為企業(yè)家,積累大量的資產。盡管他依然愛著珍妮,但珍妮拒絕了他,后來珍妮 回來跟阿甘生活一段時間,但有一天珍妮究終究選擇離去,阿甘木然在公交車的長椅上,然后開始奔跑,徒步橫越美國,又一次上報紙。回到故鄉(xiāng),珍妮來信,珍妮患絕癥,給阿甘生了個男孩,最后珍妮去世,他們的孩子到了上學年紀,阿甘送孩子送孩子上學,在公交長椅上回憶一生。
這部電影以阿甘的個人成長經歷反應美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代背景,不僅僅是一部勵志片更是一部歷史教育片。阿甘經歷了世界風云變幻的各個歷史時期,他都依然淳樸善良,相信做好自己,執(zhí)著下去,明天就會更好,越努力越幸運。阿甘的純真質樸一貫如初,盡管在別人眼中,他是個異類但他從未向命運屈服。親情友情愛情或許是阿甘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媽媽的鼓勵支持,珍妮以及越南戰(zhàn)爭的布巴和泰勒上尉,才成就了阿甘的今天。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6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無法預知到吃到的是什么口味。”這一句是我從電影《阿甘正傳》里聽到的最讓我難以忘記的一句話。這部影片主要講了男主人公阿甘的往事,以口頭講訴的方法體現了他與女友珍妮以及鄰居、戰(zhàn)友們的故事。
影片一開頭,阿桿就將自己小時候的故事通通告訴了旁座的大姐,原來,他小時候患有小兒麻痹癥,而且智商只有75,所以他跑不快,還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
負。但當他遇到如天使般美麗的珍妮時,他突然覺得這一切都不再是事兒了。有一次,當他們倆正肩并肩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時,突然竄出來三個“無賴小孩”,對著阿甘就是一頓猛砸。他便轉身就跑。說也奇怪,那腿箍竟然自動掉了,于是,他便風一般的跑回了家。
由于刻苦努力,阿甘終于如愿以償地考上了大學,后來有因為國家的號召而加入了軍隊。當他們有一次外出巡邏時,突然遭到了越南軍隊的襲擊,小隊傷亡慘重,而阿甘最要好的戰(zhàn)友—阿布最終慘死在河邊。最終,還是阿甘把飛機吸引來了,并把戰(zhàn)友們送進了醫(yī)院,所有人都欠他一個人情。為表彰他的英勇事跡,美國政府決定,把國會勛章授予給阿甘。在軍隊里養(yǎng)傷的時候,他總喜歡打乒乓球,還甚至代表美國政府參加了中美乒乓建交活動!
而珍妮這里呢,由于走頭無路便去酒吧里唱歌,還悄悄地吸了毒,最終便早早地死去了。
阿甘聽說了,非常傷心,便把她的尸體埋在了大槐樹下———他們倆最初一起仰望天空的地方。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想問,為什么一個智商只有75的人能獲得成功?是投機取巧嗎?不是。是努力奮斗!如果阿甘不努力奮斗,那么今天的成功與國會的勛章又從何而來?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天姿笨點兒沒關系,后天努力還可以追上來。正如愛因斯坦說過1%的天才加上99%的汗水等于成功。人的一生就像一盒巧克力,要自己去拼搏、嘗試,不然的話你是不知道酸、甜、苦、辣是什么味道的。就像阿甘所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無法預知到你吃到的是什么口味。”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7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阿甘的智商只有75,遠遠低于一般人,是大家眼中的“白癡”。不僅如此,小時候因脊椎問題,得靠鐵片裝置才能勉強行走。身邊的母親為他的將來憂心忡忡,周圍的人都冷嘲熱諷鄙視他,甚至落井下石欺負他。大家唉聲嘆氣之際,他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首先,毫無顧忌地奔跑讓他的雙腿奇跡般重生。接著,因過人的跑步天賦上了大學,還入選美國橄欖球隊。大學畢業(yè),阿甘選擇從軍。越南戰(zhàn)爭,英勇救出戰(zhàn)友,得了國家獎勵勛章。退伍后,阿甘兌現了與好友的約定,買了艘船,干起了捕蝦工作。幾經波折,他竟又取得巨大成功,成了百萬富翁。阿甘的傳奇還在繼續(xù)。一天,他想著想著就跑了起來,一跑三年。三年堅持不懈的奔跑,橫跨了整個美洲,給無數人帶來夢想與力量。
就是這樣一個低能的“白癡”,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跡。究竟是何原因,讓阿甘活出了非凡人生?在我看來,關鍵在于他的“單純”和“專注”。
也許是弱智的關系,阿甘反而擁有一般人所難有的單純。當身邊人都在想著如何成功,都在為人生的不順嘆氣,阿甘只一心一意過自己的生活。他樂觀向上,以誠待人,專心致志。跑步時,阿甘心中只有一個字——“跑”。所以,他能跑得像風一樣。盡管入選美國橄欖球國家隊,盡管獲頒國家獎勵勛章,阿甘沒有一絲高傲。他依舊過著單純的日子,履行著與友人的約定。捕蝦初期,阿甘可說一無所獲。可正因為單純,他沒有放棄。他一如既往,不去在乎成敗,只信守承諾,享受每一個當下。
很多人會說,阿甘傳奇般的故事不過是電影情節(jié),不可能發(fā)生在現實生活中。我不這么認為。對我來說,阿甘的成功與非凡絕不是巧合與幸運,而是努力與堅持的成果。回顧電影中另兩個人物:珍妮和丹中尉。珍妮腦袋機靈、才華出眾,卻因急功近利誤入歧途,走向墮落;丹中尉身體健壯、英俊瀟灑,卻在殘廢后一度意志消沉,怨天尤人。“白癡”阿甘沒有兩人的聰明腦袋與風度翩翩,卻過上了遠比兩人更精彩的人生。
單純和專注,讓阿甘在人生路上收獲了財富、親情、友情、愛情、尊重、快樂、幸福。誰說只有天生條件好的人,才能過上精彩、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