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永生觀后感800字
《烈火中永生》這部影片以許云峰、江姐的斗爭活動為中心,表現出當時艱難的地下革命斗爭和嚴酷的獄中斗爭的情景,以及身陷囹圄的共產黨人堅貞不屈的革命信念和獻身精神。這是整部電影中心,觀眾都能看出來,但我想講的卻是幾個側面,是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共產黨員的優點——嚴謹沉著的心態、團結互助的品德、堅貞的信念。
叛徒甫志高在為江姐送行時,江姐提醒他要注意隱蔽,為什么不找個伙夫,因為像他西裝革履的人,卻要自我搬運那個大皮箱,會被人家懷疑的。同樣許云峰也是批評叛徒甫志高,在沒有弄清身份前,不要隨便吸收任何不明來路的人物進入他們的圈子里。在沙坪書店里許云峰揭穿了鄭克昌的面目,從他抄的古詩上許云峰認為他們已經暴露了,沙坪書店也暴露了。
在江姐看到貼在城墻上的自我的丈夫的畫像時,在甫志高來到江姐的住處,企圖將江姐騙走時,更是將她那沉著冷靜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團結互助的品德,在監獄中是最明顯的。雖然被關在不一樣的牢房,但他們的心全部凝聚在了一齊。
江姐被壓去拷問,戰友們站在門口翹首而盼,心里無時無刻不鼓勵支持者她;當江姐被虐待時,戰友們群眾絕食,作無聲的抗爭,逼迫敵人屈服;當江姐被虐之后抬出來時,戰友們紛紛將自我僅有的一點點水集起來派代表送與江姐,并為此犧牲了生命。看到那里,淚水再也止不住了。
一間間的牢房,隔斷了人卻隔不斷心,看似散亂的個體卻是一個真正的整體,在暗處有序高效的運作著。整部影片處處都體現著共產黨員堅貞的信念,每一個正面人物都不是常人,因為他們比常人具有更高的覺悟,擁有著一種崇高的信仰——江姐在應對死亡時說“需要為共產主義夢想而獻身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就應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
許云峰在應對死亡時說“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是一個人的生命和無產階級永葆青春的革命事業聯系在一齊,那是無上的光榮!”這是何等的氣魄,共產黨員要的就是它!看完之后情緒沉重,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們要牢記它,我們沒有烈火能夠過,沒有死亡去應對,我們所要面臨的處境與事務已發生巨大改變,但唯有一樣永恒不改——信仰——為了無產階級事業為了實現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信仰不可變!
烈火中永生觀后感800字篇2
在學校里,看《烈火中永生》時,我多少有一些了解。對那段歷史也有了一些了解,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看過的幾部以紅巖英烈為題材的影視作品里,《烈火中永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
在影片開始不久,有一個情節,是江姐見到孫明霞。她微笑著問:“明霞,生我的氣了吧?”因為我一向沒看過開頭,在這個情節以前就沒看過了,所以不知江姐為何問了這句話(是否是因為組織沒有批準孫明霞去川北?)。但那種親切的微笑、親切的話語,一下就把她樸素、和藹、平易近人的品質體現了出來。
江姐看到城門上掛著丈夫頭顱的那一場,我覺得氛圍營造得十分好:淅淅瀝瀝的陰雨、三三兩兩的農民、高高聳立的城門,直到江姐看清了布告,這一切安排,直接營造了“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氛圍。
在江姐的性格中,最感染我的是她應對一切風險、考驗,直至酷刑與死亡時所表現出的那種樂觀鎮定、泰然自若。這一點在審訊、犧牲時都表現的尤為突出。
審訊那一場,江姐的沉靜和徐鵬飛的暴怒構成了鮮明的比較。“上級的姓名、住址我明白,下級的姓名、住址我也明白……”這一段話,聽起來莊重無畏。在這時能夠感到,那群擁有著各色刑具、身強體壯的特務,在她這樣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共產黨員面前,都顯得塵土一般渺小。滅絕人性的毒刑拷打之下,女英雄毫不屈服,讓我肅然起敬。還有一個細節讓我久不能忘:徐鵬飛說了一段話,大意是說江姐的丈夫死了,留下個小孩誰來帶?再過個三年五載,孩子長大了,怕是連爹媽也不認識。這時,江姐轉過頭背對敵人,我看到她眼里似乎閃過一絲淚光。我能夠感受到她作為一位好妻子、好母親對丈夫、兒子深深的愛。
犧牲的那一場,幾次我都是含著眼淚看完的。《國際歌》音樂響起,悲壯!震撼!江姐換上旗袍,整理衣裝時的從容不迫,以及和許云峰共赴刑場,向戰友們揮手告別的那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在我心里凝成了永恒!
看到最終被囚的革命者們沖出牢籠,和解放軍擁抱、握手的場面,我有些辛酸。因為這畢竟只是一種完美的夢想,心中始終忘不了大屠殺中300多人遇難的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