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影海洋天堂的觀后感
昨天下午,小明和我一同看了《海洋天堂》,動作功夫片見長的李連杰和生活情感片出道的文章(馬伊俐的`丈夫)演繹了一段父子之情。身為海洋館的一位電工師傅的父親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癥不久于世,便極力地想為身患孤獨癥的兒子大福找到放心的歸宿。從開篇時,父親準備帶孩子一同沉入蔚藍的大海,可擅長游泳的兒子解開了系在鐵坨上繩子。那種無奈讓人心碎!
純凈的如天使般的大福,最喜歡的就是暢游在海洋館的水中,與海豚、海龜……那樣的親近,真希望他永遠這樣。可事實是殘酷的,媽媽的早逝讓這位父親又當爹又當媽,為了訓練孩子上下車,他每天晚上不辭辛勞地重復著報站名,孩子睡了他在兒子的每件衣服上縫布頭,上面密密地寫著孩子的名字、孤獨癥、他的監護人等等。又扮演海龜,告訴他爸爸就是大海龜,讓孩子在自己離開人世之后不至于太孤單。看到此情此景,我和小明都潸然淚下。
教孩子開門、煮雞蛋……為了這樣一個孩子,父親也飽含不舍,可以說父愛之偉大!
當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到了一個民營愛心機構的那個晚上,也是令人揪心的。急促的電話鈴催醒了還在幻想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父親。他沖到孩子的這個“新家”,抱著孩子,撫慰著他。剛剛還撞墻、喊叫的兒子一下子平息了焦躁的心情,舉起雙手讓父親脫下衣服,21歲的大孩子委屈得像個孩子,這樣的情景怎能不讓觀眾掉淚呢?
看來年齡的增長也讓這個俠義的“武林高手”——李連杰,竟也能演繹出這樣催人淚下的電影作品。所以直至今日,我心中仍被這份愛所占據著。文章的表演也如絲如扣地再現了孤獨癥人的情感,始終不停地彈動著他的手指,這個標志性的動作,讓人頓生憐愛!
海洋天堂,純凈如海水的人心,讓人震撼不已!
觀看電影海洋天堂的觀后感篇2
上周日,學校組織觀看了電影《海洋天堂》,這是一個充滿愛的故事。它講述了一個既偉大又平凡的父親在妻子離去后,獨自扶育患有自閉癥的兒子大福的故事。作為一個平凡的父親,他能給兒子的除了二十年如一日的愛,便是在生命的盡頭替他安頓好以后的生活。
在劇中,當父親得知自己患上了絕癥、時日不多的時候,他用堅定的信念為可憐的大福尋找一份歸宿。最后,在身為海洋館館長的同學幫助下,將大福留在了他最愛的海洋館里。父親教導他如何用鑰匙開門、教導他如何脫鞋、教導他如何坐公交車、教導他如何拖地以求得基本的生存......一個簡單的脫鞋動作,無論父親怎么教,大福總是學不會。
父親崩潰過、憤怒過、甚至大罵大福是個笨蛋,可是父親卻從未想過放棄。我想,這就是濃濃的父愛吧。在父親執著地堅持教導下,父親終于用愛教會了大福一項項生活技能。這些看似簡單的生活瑣事,傾注著一個父親渴望孩子正常生活的期望。
劇的結尾,當大福一遍遍地打電話給父親,想讓父親回來喝湯時,我淚流滿面。十年后的大福終于活成了父親期望的樣子,我相信,大福的父親在天堂一定能聽到大福的呼喚,此時的他一定是滿臉欣慰。
故事感人至深,我深信,這個世界上最無私、最永恒的愛一定是父母的愛。我一定要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還要學會獨立,不讓他們擔心,用實際行動來回報這份永恒的愛。
觀看電影海洋天堂的觀后感篇3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電影——《海洋天堂》,它講述的是一位得了癌癥晚期只能再活幾個月的爸爸給他患孤獨癥的兒子安排以后生活的故事。
爸爸帶著兒子大福去福利院,福利院嫌大福太大;去養老院,大福又太小;去精神病院,爸爸看著那些可怕的病人又不忍心讓他呆在那樣的環境里;后來終于有一家民辦福利院收留了他。爸爸教他穿衣服、脫衣服、煮雞蛋、拖地板、坐公交車……為了讓大福在他死后不痛苦,爸爸學海龜,告訴大福他將來會變成海龜,每天陪著大福在水里游來游去。爸爸走了,大福終于學會了好些他以前不會做的'事了:穿衣服、脫衣服、煮雞蛋、拖地板、坐公交車……他以為海龜真的是他的爸爸,每天都在海洋館開開心心的抱著海龜游泳。
多么偉大的父愛呀!看著大福抱著海龜開心的樣子,我不禁流下了淚水。如果所有的爸爸都能象大福的爸爸一樣,那么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快樂的成長了。
觀看電影海洋天堂的觀后感篇4
昨日去看電影了,《海洋天堂》李連杰、文章演的。
關于這部片子在看完之后給我的感覺是意猶未盡,但凡能讓人產生如此感覺的應當能夠稱的上不錯了吧,按一般商業片的技巧來看真實性、生活性、戲劇性、邏輯性是必不可少的,影片講述的是一名身患絕癥的父親與智障兒子的故事,所提取的素材都是生活中發生的,很樸實,沒有做作之嫌,令人為之感動。
喜歡父親老王說的話。我就要死了。我走后他怎樣活,他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活好……(臺詞記不清了,大體是這么說的吧)很現實。那些生活中常常被忽視的場景一旦聚焦會讓人動容,父親給大福拖衣服的鏡頭,還有臨終前給大福縫在衣服上的標簽:大福B型血孤獨癥患者
影片中有兩處情感戲,有些浪漫的因素在里面,但最終又歸回到現實中。在海洋館大福與玲兒的相遇以及玲兒的離開,父親老王與鄰家柴阿姨,終不能在一齊的結果很貼合實際,要不就脫離主題了哈,這是一部描述父愛的片子。
演員表演的不錯。
有幾處水下的鏡頭拍的挺好。
……
大福,狗不能放電視上。
大福,你回家用什么開門啊
大福,你要買什么啊買冰箱
一部杯具片里面不乏趣味性的東西。
父親教大福自我穿衣服,做飯,拖地,坐車,認識人民幣,怎樣做人……一個臨終前的父親呵。
結尾處父親把自我比作海龜,大福跟海龜在水里游泳的一幕很唯美。
片子看完后,一個個鏡頭在腦袋里飄來飄去,一向追隨到此刻,在我寫這篇觀后感的時候,我確信還將持續下去。
觀看電影海洋天堂的觀后感篇5
一個人看完了《海洋天堂》,看到肝癌晚期的王心誠為了兒子做“龜殼”、陪他游泳,眼眶不禁濕潤了。自閉癥對許多普通的中國老百姓來說還是太陌生、太遙遠,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之一吧。
自閉癥是一種可怕的疾病,患者無法像正常人那樣與外界溝通,而且最致命的是自閉癥病人生活不能自理,這對一些普通家庭來說是無法承受之重。電影中的大福還是很幸運的,爸爸對他不離不棄,照顧過他的劉校長在關鍵時刻幫他父子一把,最后還有地方收留他,但是現實中很多自閉癥兒童往往就沒那么幸運了。
央視社會與法頻道一個欄目中曾講訴一個自閉癥患兒和他媽媽的故事,丈夫因為兒子查出自閉癥離開了母子,并且拒絕撫養;鄉親們因為不了解自閉癥認為他是怪物,對母子倆也很不友好。
看到那位形容憔悴的母親,心里真不是滋味。所以當我看到大福爸爸對他呵護備至,特別是在自己將離開人世不厭其煩的教大福生活的種.種技巧時,心里真感慨萬千呀!
雖然大福無法像正常人那樣表達自己的感情,但是老王所做的點點滴滴還是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印記,老王去世后他學會了照顧自己;在游泳時看到大海龜會覺得十分親切···我相信這是老王父愛滲透的結果,他的愛就像細雨滋養著大福的心,我相信盡管心智不同常人,可這并不妨礙大福接受父愛的“刺激”!這就是值得欣慰的地方···
觀看電影海洋天堂的觀后感篇6
我看了《海洋天堂》這部電影,其中文章飾演的患有自閉癥的21歲的大福和李連杰飾演的大福的47歲父親王心誠,讓我很為之動容。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21歲的大福從小患有孤獨癥,完全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里,不能獨立生活。大福的媽媽因為承受不了大福患病的事實,在一次意外中喪生,從此大福便和自己47歲的爸爸王心誠相依為命,就在這時不幸又發生了,王心誠被確診為肝癌晚期,生命只有3~4個月了,大福的生活便成了他現在的焦慮,他便和大福日夜奔波,為大福找一個好地方讓他生活,最終他們找到了一個可以收留大福的機構,最終大福的父親還是安心的走了,因為大福掌握了生活的基礎,也學會了在海洋館上班。
這部電影有很多大福的父親教導大福的地方讓人感動,但最讓我為之感動的是大福的父親教大福做公交車,因為大福在車上對售票員的報站不以回應,父親便在家中模擬場景說:上東路到了,有沒有人下車啊?前邊有沒有,后邊有沒有?
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大福卻還不以回應,最終在父親的教導下他終于回答道:我下!還有一點也很讓我感動,就是父親為了不讓大福感到孤獨父親卻不惜自己帶重病的身體背著自己自制的龜殼扮海龜配大福游泳,并對他說自己將要變成海龜,一直陪著他。
這部電影真讓我感觸很深,我真想說:可憐天下父母心!讓我們趁著有限的時間多為爸爸媽媽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觀看電影海洋天堂的觀后感篇7
作為正常人,我們難以深入到到自閉癥患者的世界中。也許《海洋天堂》這部影片能夠為世人掀開那黑色幕布的一角。
黑色的簾遮住了窗,陽光再也沒能進來。自閉的心扉隔離了“阿福”(文章飾)與這個世界的正常交流他就像是上帝的棄兒一般,在自己的世界里游蕩。然而,“上帝關了一道門,也必然為你留了一扇窗。”所以阿福并不是孤單的,有許多愛他的人陪伴著他,呵護著他。他的父親王新誠(李連杰飾)對他不離不棄,牽著他的手走過了層層陰霾,努力為他撐起了一片藍天。
我不知道這是阿福的幸運,還是我的幸運。我幸運的發現那些深沉的、無私的愛是多么的彌足珍貴。劇中,阿福的家庭是不幸的——大福(文章飾)從小患有孤獨癥,完全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里,無法獨立生活。
大福的媽媽在大福年幼的時候,因為承受不了兒子患病的打擊自殺離世,父親王心誠獨自一人把大福撫養長大,與兒子相依為命。然而此時,父親王心誠被確診患晚期癌癥,生命只剩幾個月的時間。一切似乎已經走向了結束,阿福注定要孤苦伶仃的過活。所幸生活并不是只有唯一的解,只要勇敢地面對,生活就不曾會絕望,即使有太多困難,那也無法阻擋我們生活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