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全集觀后感
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問題。好的哈利波特全集觀后感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哈利波特全集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哈利波特全集觀后感篇1
我和表哥多次看過《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一直不明白表哥為什么對哈利波特如此迷戀呢?直到我向同學借到《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廢寢忘食地讀了三遍,才明白這本書的魅力所在,所以我要向沒讀過的同學們推薦一下。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小父母雙亡的哈利波特在姨媽家長大,受盡了表弟的欺負,直到他父母的好朋友帶他來到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哈利才知道自己是巫師的后代。哈利在魔法學校里如魚得水,認識了善良、正義、愛打抱不平的羅恩和赫敏兩個好朋友,他們整天騎著飛天掃帚、打著魁地奇、學著神奇的魔法,直到有一天他們知道魔法學校里藏著一塊神奇的魔法石,可是有壞人想要偷走它,于是哈利決定與小伙伴們一起保護魔法石……
雖然我看過電影,但是電影無法清楚地展現人物的心理活動,而本書作者將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的十分生動、形象,讓我如臨其境,隨著人物時而高興激動,時而”步步驚心“。這本書與其他幻想書不同之處在于,其他幻想書只有天馬行空的幻想,不接近我們的現實生活,但這本書取材于我們熟悉的校園生活,又與一成不變的學校生活有所不同,魔法學校里有著神奇的魔法、稀奇古怪的老師、個性鮮明的同學、正義與邪惡的較量等等,一個謎團套一個謎團,我必須忍耐住強烈的好奇心不去翻看最后一頁,因為不到最后一刻根本猜不到誰是真正的邪惡人物,這些都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同學們,你想領略魔法的神奇嗎?那就和我一起遨游《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吧!
哈利波特全集觀后感篇2
不知從何時開始,美國女作家羅琳所著的《哈利波特》小說已風靡全球,書中主人公哈利波特成了我們的話題,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更是令人向往。
耳濡目染后,原以為自己不會沉迷于這樣的虛幻小說,卻沒有料到一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迷上了這離奇的故事和可愛的主人公——一個西方人筆下戴著黑框眼鏡、模樣羞澀、氣質沉穩、頭發蓬亂的小巫師。
故事用神奇的魔法來渲染全文,成了整部小說的看點,也成了吸引我們的亮點,讓每個“麻瓜”們總是不停地說:“如果我有魔杖就好了。”“如果我也會魔法就好了。”“如果我們這也有霍格沃茨就好了”……在哈利的帶領下,我經過了霍格沃茨學校的一道道關卡,推開了古堡的一間間房門,努力揭開一個個迷團,久違了的這種娓娓道來、窮極想象的刺激和快樂讓我愛不釋手。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作者無邊無際的想象力:光輪2000的飛天掃帚、帶羽毛的魔杖、閃電形的疤痕、咧嘴唱歌的分院帽……
再回首此書時,我才發現,《哈利波特》不僅僅只側重于神奇的魔法,在羅琳的筆下還表達了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種拼搏、勇敢、堅強的精神。凡事都用一顆純真的心去看待,擁有堅定的信念,勇于與黑暗勢力做斗爭。讀一本書,要注意到它所要表達的積極思想。就像《哈利波特》一樣,我們必須看到哈利的樂觀與向上,他沒有因為父母雙亡而整天活在郁悶、傷心中,沒有因為姨媽的不公平對待而自慚形穢,更沒有因為他的名字赫赫有名而自高自傲。他有的正是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積極的生活方式。哈利最后能夠戰勝伏地魔取得魔法石的原因何嘗不是他這種性格為他帶來的呢?這就是這個虛擬的世界另一個值的我們去讀的地方,讓我們能夠真正了解到作者寫書所要傳達的一種精神。
人們總是羨慕擁有魔法,你可曾想過,我們是不可能擁有哈利的魔法,但另一種魔法不是一直藏在我們身邊的嗎?美國的盲人女作家凱勒就是一個具有神奇魔法的人。她天生是盲人,但并未因此而自暴自棄,而是努力過著與別人不同的每一天,并力求活出精彩。她的作品暢銷世界,更以幫助別人為自己的任務,難道這不是一種堪稱神奇的魔法嗎?如今許多的企業家都資金雄厚,但他們并不以為傲,而是每每以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的身份出席各種支援貧困山區的活動。他們擁有的魔法就是沒有將名利過分看重,以平常心來關心周圍的人,沒有讓金錢掩埋了自己的善良。他們的名字都會被世人所銘記,那因為他們有一種平淡如水的生活態度,面對每個起起落落,都不刻意追求或在意。我們也有神奇的魔法,我們的魔杖就是自己的信念與雙手,我們的魔法衣就是自己的青春與生命,我們最神奇的魔法就是平淡看一切,以包容心和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個世界,你會發現魔法下的生活將是美麗與耀眼的。
這些都正是通過《哈利波特》感受到的積極向上的思想。請那些只在意哈利的魔法的朋友們,不妨拾起被遺忘在角落里的《哈利波特》,用一種不一樣的角度再一次地隨著哈利經過一道道關卡,推開一間間房門,揭開一個個迷團,努力地發現書中所傳達的一種精神,它正是我們所需要的魔法,一種不需要咒語的魔法,一種屬于我們的魔法,它會讓世界變的和平,讓生活變的美好,讓我們身邊的一切都充滿生機與活力,讓我們不再羨慕霍格沃茨,因為我們擁有我們自己神奇的魔法!
哈利波特全集觀后感篇3
有勇氣就會有奇跡!讀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后,我如實是想。
本書主人公哈利·波特一歲時失去父母后,在姨父姨媽家度過十年極其痛苦的日子。直到哈利十一歲生日那天,他收到一封神秘的邀請信,邀請他去一個叫做霍格沃茨的魔法學校讀書。
在那兒哈利找到了朋友,過得十分愉快。但一塊魔法石出現了,它可使殺死哈利父母的黑魔頭——伏地魔重新獲得法力,就在為伏地魔效力的奇洛教授即將拿到魔法石時,哈利·波特在朋友的幫助下成功制止了伏地魔。
是什么使哈利·波特打敗了法力高強的奇洛教授,而沒讓伏地魔得逞?是勇氣!哈利·波特躲過三頭狗路威,穿過魔鬼網……若不是勇氣,他根本做不到。正如德國作家歌德說過:你若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點兒;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失掉了許多;你若失去了勇氣,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是啊!沒有金錢,有榮譽自然會有;沒有榮譽,有勇氣去拼搏就行;要是沒有了勇氣,那么一切都是徒勞的了。
最近,”奧運向前沖“節目比較火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大約三十來歲的阿姨通過兩關,到了第三關,她卻進退兩難,在觀眾的加油聲中,那位阿姨鼓起勇氣沖了過去,最后竟到達終點,敲響了銅鑼。
現在,讓我們鼓起勇氣沖破一切困難!記得,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哈利波特全集觀后感篇4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 是英國女作家 J。K。 羅琳寫的。哈利波特一歲時失去了父母,他在姨夫家飽受欺凌,度過了十年非常痛苦的日子。姨夫和姨媽好似兇神惡煞,他們的兒子達力——一個肥胖 、 嬌慣 、 欺負人的大塊頭,更是經常對哈利波特拳腳相加。哈利波特的 ” 房間 “ 位于樓梯口的一個又暗又小的儲物間。十年來,沒有人為他過過生日。但是在他十一歲生日那天,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信使貓頭鷹送來了一封神秘的信,邀請去一個他會覺得永遠難忘的 、 不可思議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在魔法學校,哈利波特不僅找到了朋友,學會了在空中飛行,騎著一把型號為光輪 2000的飛天掃帚打魁地奇球,還得到了一件隱形衣。他發現從上課到吃飯到睡覺都充滿了魔力。最后,一塊魔法石出現了,為了阻止雙面人得到魔法石,哈利波特全力戰斗,結果打敗了伏地魔。
讀了這本書,我被書里面的奇幻魔法深深地吸引了,尤其是哈利波特騎著飛天掃帚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給了我無限的想象力,我也想著有一天能像哈利波特一樣坐著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遨游,和外星人和睦相處,共建美好地球。文中的哈利波特給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堅強和勇敢。小時候的痛苦和磨難造就了他面對困難堅強不屈的性格,特別是在 ? 雙面人 ? 這個章節里,他竭盡全力保護魔法石,勇敢地跟伏地魔搏斗。他的精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一樣會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這些困難和挑戰有時候就像哈利波特的敵人伏地魔一樣強大,但是只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想盡千方百計去克服它,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哈利波特全集觀后感篇5
夢中之夢,你是否在夢里見到過魔法,實中之實,你是否相信世間中存在魔法,而我堅信歷經滄海桑田的世界已將魔法幻化成人心,而人之善則是善之法,人之惡則會以邪惡黑魔法而告終。
但我終究是我,而我卻不想以惡為本,這也是善之舉。故事中的伏地魔卻恰恰相反,他以惡為本領之最。人海茫茫,總有人心險惡,當即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好好保護自己,以善之法為初衷,以惡之法為敵對。魔法雖然不是真實存在的,但它也是我們擁有的一種幻想。哈利的善良、努力與伏地魔的邪惡恰恰是最有可比性的魔法,善與惡本就互相克之,而人心卻無相克之說,貴在的是心中怎么想,是善念大于惡念,還是惡念大于善念呢?
時隔多年,當我從新進入這個霍格沃茨學校時,讀到的感觸遠遠不止昔年的感想。如果我是遠方到來的友人,那么哈利就是燈火闌珊處的故人。十一歲前的哈利,是一個弱小可憐的男孩,無父無母并且還要遭受德思禮一家子人的虐待,直到他進入霍格沃茨,找到了伙伴赫敏和羅恩,得到鄧布利多校長的支持與幫助……這一切都源于他自己的努力也包括他父母。雖然有些許不愉快的事情,但終究不可能一直是壞天氣,總會有雨過天晴的時候,哈利的勇敢造就了他光輝的人生旅途。如若我是哈利,我要做一只弱小的小雛鷹,就算折斷了我的翅膀,當我從崖邊跌落時,我依舊能展翅飛翔。
人最初的念想本就是善良的,這是三字經里所說道的,因此當我們長大時,也應該教育好后代——人本無惡念,惡念卻吞噬人心,人心應當向善,善乃人性之本。
哈利波特全集觀后感篇6
這是英國著名的女作家J。K。羅琳寫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一本。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現在已經被翻譯成近七十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累計銷量達四億多冊,可以算是風靡全球啦!
我已看完了第一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正在看第二本了。第一本看完,我對這本小說已經愛不釋手啦。我為什么這么喜歡這本書呢?
首先,這本書講的小哈利,年齡和我們差不多大,可是他從小就父母雙亡,在姨媽家生活,姨夫和表哥都欺負他,每天飯都沒法吃飽,讓他住在儲物間里。小說一開始就讓我深深地同情著小哈利波特。后來的故事就很奇妙啦,小哈利波特以為自己是個平凡的男孩,直到他十一歲時接到魔法學校的入學通知書,才知道自己是個大難不死的小男孩,是個在魔法界很有名氣的魔法師。他在魔法學校的生活多姿多彩。他終于交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羅恩和赫敏還碰到了對他關心的老師麥格教授和鄧布利多教授等。當然,哈利有時也會感到陰森可怕,有不懷好意的馬爾福欺負他,斯內普教授也討厭他總想陷害他,伏地魔還想置他于死地。哎呦,看得我開心卻又緊張萬分,好在每次哈利都會勇敢面對挑戰。他會真心對待朋友,認真做魔法功課,面對壞人,他毫不畏懼,堅強又勇敢。
這就是我看完第一本哈利波特的感受,希望你也能喜歡這套書。
哈利波特全集觀后感篇7
在我的書柜里,放著一套8冊的《哈利·波特》。這是我最喜歡的書,只要一有空,我就會拿出來津津有味的品讀。我常常看書看到激動的時候,就會用家里修長的筷子,把它當作魔法棒,想象自己是位高深的魔法師,口中喃喃的念著咒語,不停的對著家里的家俱、鞋子、水果等等物品揮舞著,幻想著把它們變成自己心里喜歡的東西。每每在這個時候,爸爸就會無可奈何的搖搖頭,似笑非笑的送我一句話:“小許同學!你走火入魔啦!”是的,我走火入魔了!我瘋狂的迷上了《哈利·波特》,迷上了英國著名作家J·K·羅琳帶給我的魔幻世界。在這個魔幻的世界里,我見到了飛天掃帚、魁地奇球、隱形衣、黑魔法,見到了炸尾螺、獨角獸、火龍等等怪獸。還見到了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對決!
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段故事中,我了解到哈利·波特在1歲時失去了父母,他從小就寄宿在姨媽家,過著孤獨、寄人籬下的生活。直到他11歲那年,哈利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中邀請他去一個童話般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從那一天起改變了哈利一生的命運。哈利在魔法學校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原來他的父母也是巫師,在與邪惡的伏地魔對決中犧牲了。哈利被他父母的精神感動了,立志要成為一位技術高超的巫師。后來又結識了好友:羅恩和赫敏,他們一起認真的學習魔法,一起出生入死、相互信任、不離不棄,依靠自己的勇氣和智慧,不怕危險,最終打敗了伏地魔。
現在,我已經10歲了,但仍然很膽小,爸爸媽媽要是出門買個東西,我都不敢一個人在家。當我做數學題的時候,一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懶于思考,就會向爸爸媽媽求助。看過哈利的故事,我就會問自己:“我為什么不能像哈利一樣勇敢呢?為什么遇到難題就退縮了呢?”我決定要像哈利學習,要當哈利這樣堅強的人,遇到困難不能退縮,困難就像絆腳石,只要堅持,勤于思考,就一定能夠戰勝它。
有句名言說的好: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