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
觀后感可以鍛煉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能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好的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供大家參考。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篇1
今天我們參觀了天文館,我看到了很多好玩的東西,比如說折射光眼鏡,太陽系里的星球。
天文館分為兩個館是a館和b館,我們先去參觀了a館,下面我來說說在a館里發生的事情。
a館主要講的是地球。除了地球之外,我們還看到了一些天象的圖畫,比如說極光、日食、月食等很多天象。我們還看到了火星和地球的東西,a館就參觀完了。
我們吃了點東西就去參觀b館了。在b館里,我們看到了望遠鏡的原理,體驗了一些小游戲,還進了玉石展區,看到了很多隕石,還有每個星球的重量。
天文館太好玩兒了!今天的參觀,讓我想到上帝的創造何等奇妙!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篇2
我們去天文館一直跟著相國老師走。其實我們是和常天韻、周萊恩、張懷恩、徐依慧一組,可是我們沒有分組走。
我們先進了a館。在a館里,我們找到了節氣歌,還找到了彗星的圖片,我覺得彗星很像火箭。我們也找到了今日火星的天氣,然后參觀了其他的。看完了以后我們就到外面吃飯,吃完飯了以后去了b館。
b館有一個隕石形狀的`滑梯,我們滑完之后又去了挑戰島。然后我們就拍了一張集體照。
參觀結束以后,我們都很累,但是都很開心!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篇3
暑假星期4,我們全家一起去參觀博物館。
其中我最喜歡少兒自然博物館了。這個里面很大,剛進去我就像進入了童話里的森林。往“森林”里看有一只狼好像要向你撲來,在松樹上你會看見幾只可愛的小松鼠,在樹下你會看見2只活潑的樹熊。再往前走,“蘆葦”深深,“流水”湍湍,“水草”繁茂,“麋鹿”在葦叢中悠閑地覓食,“丹頂鶴”邁著纖細的長腿在淺水中漫步,而成群的“雁鴨”在水中盡情地嬉戲,一切顯得那樣自然和諧。接下來,我們到了“海底”。在特殊的燈光作用下,“海洋的一角”顯得那樣深遽、幽靜,“珊瑚”、“海星”等靜靜地躺在“海底”,“長須鯨”、“中華鱘”等在自由地暢游,而一條巨大的“鯊魚”正口露尖齒伺機捕食。
今天的收獲可真不少啊!暑假里,母親攜帶我和妹妹一塊去四川游玩。
今天上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成都博物館,還沒有走進來,就被那門前壯觀的景象給震住了,尤其是那輛博物館的車,又大又干凈。
進了博物館,我看見了四個館,分別是:陶瓷館、張大千藝術館、字畫館和青銅器館。
第一,大家先去了陶瓷館,里面有很多五顏六色的陶瓷,我最喜歡那個幽雅明麗青花瓷了,它是由黑色、深綠色、和綠色組成的一個陶瓷,因此,喜歡綠色的我,自然非常喜歡這個陶瓷盤啦!
第二,大家去了青銅器館。我在里面看到了一個流傳千古的樂器,叫:排簫,它可以發出那樣多不同的聲音,是由于竹管高低不同······
后來,大家去了張大千藝術館,里面的.畫都值得我認真學習啊!那里有一座虛心寫佛的雕像,里面畫畫的是張大千,這里的畫都是張大千畫的哦!是否非常厲害呀?
·········
時間過得飛快,參觀完博物館已經是中午了,導游叔叔帶大家去了一條小街,叫:寬窄巷子,大家在街上一邊玩一邊吃,快樂極了!
時間無聲無息的過了,大家就回到賓館休息了。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篇4
星期六下午,我和陳欣妍同學約好1點鐘在傘博物館玩,我們在門口跳了一會繩子,就進去了。我看到了魯班發明的傘,傘是用竹子和油紙做的,油紙上面畫了好漂亮的畫哦。
我們玩了一會點讀機,可以在點讀機上的傘上做畫,我選了好幾幅畫,做出來的傘好漂亮哦。接著我們去了運河博物館,看到了地面上用玻璃做的地,我們好害怕啊,生怕掉下去。
我們繼續往里面走,看到了古代人的雕像,他們正在挖運河,有的人在搬石頭,有的人在用獨輪車運沙子。參觀完以后,我和陳欣妍同學拜拜各自回家了。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篇5
四月七號,在和宿舍同學商量之后一起出發去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讓我提升對我們國家的認識。通過這次國家博物館之行,也確實讓我們對于我國的古代以及近現代的復興、崛起的歷程。
國家博物館分若干個部分,我參觀了古代中國部分、復興之路和中國瓷器展覽。
古代中國的歷史是從原始時期開始的,看到了以前只是在書上看到的山頂洞人以及北京人的頭像,先后我們經過介紹傳說時代到明清時期的發展的展廳,從夏商周的出土文物,如鐘鼎、青銅器等等;春秋戰國時期,是紛亂的時代,但是也是文化高度發達和發展的時代,有出土的文物的拓本;秦漢時期,展示有部分的秦始皇兵馬俑,當真是惟妙惟肖啊,還有漢朝絲綢之路的相關文物;三國魏晉南北朝,是一段群雄逐鹿的時代,英雄輩出,也有很多珍貴文物出土,好多的金縷玉衣都出土的這個時候的;隋唐時期,古代中國從這個時候逐漸走向了鼎盛,從館中展示的文物就可以知道,當時的文化經濟是何等發展了,與外族的交流可以從唐三彩的出土看出來,唐三彩的顏料是中土所沒有的,是從波斯等地傳入的;五代十國,所見的東西不多;宋元時期,宋代陶瓷進入了高度的發展,可以知道當時的經濟是很多發達,展示的元代的文物印象最深的是戰刀,或許是蒙古就是一個善于征服的民族;明清時期,青花瓷真正的成熟,藝術水平達到鼎盛,官窯為代表的哥窯、弟窯,清朝的民窯都是非常得不錯。
復興之路,一百多年前,中國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從帝國主義的入侵對中國人民造成的災難到內部的戰爭,中國人民一直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那飽經滄桑的歷史至今想起來仍讓人感到沉重.可中國人民最后還是站起來了,勇敢無畏地應對著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按自己制定的目標,一步一步認真而踏實地走著,慢慢實現著復興之路.;從改革開放偉大構想的提出,從__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提出,從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從建設有__的__的目標提出,中國根據國情的需要一步一步地提出方針策略,
為中國的復興做出努力.在當時沒有先例,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中國摸著石頭過河,勇敢而理智地應對一切;中國時刻都清醒地意識到該朝哪里奮斗,用正確的航標指引著中國人民的前行之路;中國人民為祖國偉大復興做出的努力已讓我們看到了成績和輝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已讓中國在世界有了重要地位,讓中國向偉大復興的目標越來越靠近。
觀之往來之繁盛,悲近世之屈辱,對我感觸很大,很有教育意義,以后會多去看一看。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篇6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妹妹舅舅舅媽一起到博物館。我妹妹爸爸買了門票進去。我看到了很多叔叔阿姨帶著小朋由來觀看。
我先看到了古代的人,有的在打石頭,有的在做陶瓷,他們在幸勤地勞動。然后我去看恐龍,有張頸龍,三角龍每過二十分鐘下一個蛋,還有很多恐龍等等。看到了奧特曼,見得跟電視里一樣勇敢。
到了二樓上,我看見一只螳螂趴在一只蟬上,一只黃雀在后面看,我知道了這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我又看見動畫片里的卡通人物。今天真讓我大開眼界!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篇7
海南省博物館展出了以“國家寶藏”命名的國寶精華。帶著幾乎可以說是“企盼”和“虔誠”的心情,我們走進了設立在一樓兩個展廳的“國家寶藏”展廳。
這個展覽所陳列的文物,從被稱作“世界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到堪稱中華文化極至的甲骨文、“青銅時代”最為顯赫的四羊方尊,還有金縷玉衣、編鐘、編磬、人面魚紋彩陶盆……這個展覽被稱作“國家寶藏”,確然名副其實!
我幾乎是忘我地投入了對這些文物的速寫記錄當中,渾然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大約出現在新石器時期的彩陶杰作《人面魚紋彩陶盆》,是一件無論是在考古發現還是在藝術表現上都堪稱“人類文化奇跡”的史前藝術作品。作品的紋飾是用黑色描繪的,作為用來盛殮兒童尸身的容器,上面的人面應當是殮葬的主人;豐富的魚飾紋,應當是祈福和富足的象征。
從作品的器物上看,這種通過就地取材、低溫燒制的粗陶制品,時至今日還可以在我省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陵水、瓊中、三亞的黎村仍有制陶傳人。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產生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7000年、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制陶藝術,相比較于海南的民間傳承藝人,居然也是以女性為主。
《四羊方尊》(是公元前1600年到前1046年之間的大型青銅盛酒禮器,總重接近70斤。
我國素有“水之精為玉、士之精為羊”的說法,羊是德政和善良的象征;民間常把“三羊開泰”比作為福祉和政通人和。這件用四個羊頭組合而成的重要禮器,不但是中國青銅鑄造史上、堪和《司馬戊大方鼎》相比肩的偉大作品,在藝術的表現手法上,《四羊方尊》無疑更勝一籌。這個展覽的青銅器較多,其中對書法愛好者特別有意義的幾件國寶文物,也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虢季子白盤》高:39.5cm、口長:137.2cm、重達4百多斤,是與散氏盤、毛公鼎并稱為“西周三大青銅器”的巨構。“盤”是盥器,有8行111個字,記錄了虢季子的戰功。
《讓瞂其來》是一件全甲刻有“卜辭”文字的龜甲作品,這對有愛好古文字的讀者來說,實在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河南出土的《“作冊般”銅黿》,“黿”就是大龜。就記載在龜背的“金文”來看,這是件古代勇士連發四箭射殺巨黿的紀念性作品;難得的是在我國國寶檔案中,這也是僅見的一件以黿為造型的青銅藝術品,堪稱奇跡。
一路匆匆走過、畫過……眼見還有大量的國寶藝術品還來不及記錄,深感遺憾……
我多么希望這樣的國寶展覽也會如我在國外的巴黎、羅馬,國內的北京、上海看到的類似展覽那樣——一票難求、莊嚴靜穆!
這絕對是貨真價實的國寶展覽、是真正的‘國家寶藏’展覽。如果一件金縷玉衣還不足以說明展覽的價值,這些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的精華。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篇8
今天去了博物館。讓我最難忘的就是一進門看見的那棵大樹,是銀杏樹。你知道這棵樹在這兒生長了多久了嗎?1800多年了,真不敢想象啊,1800多年前的東西還存活在世上,而且枝繁葉茂,上面結了好多好多的白果,就是銀杏。樹干好粗啊,估計要好幾個人才能抱過來,我沒上去試。站在樹底下往上看,感覺大樹把天都庶起來了,好大好大。第一次看見這么大的樹,還真有點吃驚!
他們都往前走去了,我久久沒有離開。我就在想1800年前是個什么樣子,這么這么長的年代,為什么還有東西留下來,還有東西可以做為歷史的見證。我如果能去到1800年前就好了,我要去看看那時候到底是個什么樣子?人和現在的人一樣嗎,吃的,用的,穿的都和現在一樣嗎?我想,肯定不一樣吧?唉,不用想也不一樣。那是古時候,人煙稀少,比較荒蕪,沒有生機,很原始。森林野獸比較多。這棵大樹能得以存活,真是不容易啊!它是歷吏的見證,我不由的對它肅然起敬。我希望它在國家文物單位的保護下,在全市人們的敬昂下,以它頑強的生命繼續存活,直到萬年之久。
繼續往里走,來到了博物館里面,這里很靜,恨不得掉一根針都能聽見。我們走路都得輕輕的,因為這里太靜了,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靜靜的觀看每一件古物,好多啊!真是不來不知道,來了你才知道你的知識有多么的貧乏,好多在電視劇中看到的東西,這兒都有,而且貨真價實。什么青花瓷、古墓碑、地主莊園,石佛頭,古代骨梳等等,真是數不勝數。好多東西讓我們感到很奇怪,古代人就是這樣生活的嗎?有些東西放到現在真是沒法用,不敢相象啊!來到這兒,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讓人對歷吏又多了一層了解!
博物館就是讓你了解歷吏的地方,就是讓你長知識的地方。朋友們,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自己去看看,真的很神奇!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000字篇9
前段時間,我再次到了北京太爺家,爸爸對我說,趁這次來北京,帶我去參觀一下北京博物館,讓我的眼界更開闊,知識面更豐富些。一想到博物館里成千上萬、各種類型的戰機、艦船、導彈、火箭、槍、劍、彈藥等軍事物品,我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歡呼著答應了。
出了地鐵出站口,向北望去,就看到一顆金色的五角星高高的聳立在一幢巍峨、莊嚴、古樸的大樓頂端,下面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十一個鎏金的大字。爸爸告訴我說,這就是我們要去的軍事博物館了。
過了安檢,我們進了博物館的大廳。我看到了一架架飛機錯落有致的擺放到各個展位上,有“殲五”“殲六”“殲七”“殲八”……還有各種偵察機。我指著一架最大的飛機問爸爸:“這是什么飛機?”爸爸居然連介紹都沒看,張口就告訴我這是“轟六”,我連忙跑過去看簡介,果然是“轟六”耶!我心里暗暗地佩服爸爸的知識真淵博。我接著又問爸爸:“轟六是中國最先進的轟炸機嗎?”爸爸說:“不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轟炸機是轟六K。”我忙又問道:“殲八是中國最先進的殲擊機嗎?爸爸回答說:“也不是,現在中國現役的殲擊機有殲十、殲十一、殲十五、殲十六、殲二十。殲二十是隱身戰斗楊,是中國最先進的戰斗機。”我的好奇心又來了,繼續問道:“隱身是我們就看不到它嗎?”爸爸微笑著給我解釋道:“所謂隱身并不是我們肉眼看不見它,而是在雷達上很難發現它,因為在空中戰斗靠雷達鎖定好對方,然后發射對空導彈將其擊落。”聽了爸爸的解釋,我才明白隱身戰機的特點。
隨后,我們又來到了地下一層,剛下了電梯,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只見一排排各種各樣的坦克擺放在兩側,各種口徑的大炮布置在硝煙彌漫的背景前方,好像訴說當年縱橫戰場時的風采。其中一輛坦克吸引了我,上面寫著“功臣號”,原來這輛坦克是日本制造的,在侵華戰爭中被八路軍繳獲,在八路軍手里打跑了生產它的日本侵略者,也打垮了國民黨,并且在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車身涂上“功臣號”第一個通過天安門城樓,接受和人民的檢閱,這輛坦克為我們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落后就要挨打,我要從現在開始更加的努力學習,今后,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世界強國。此時此刻,耳畔雙響起了周恩來總理的那句名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