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更深入地思考所觀看的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其主題、情感和思想。寫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下載,供大家參考。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篇1
又是一年清明時,天氣明媚而又溫暖。人們有的為逝去的老人燒燒紙錢,有的領著家人去踏青春游,亦或吃頓餃子,也有的人,會在這安寧的生活中,去懷念為美好中國的建立而犧牲的壯士英烈。
我凝視著電視上黑白的場景,和這炮火連天的環境——中央臺為了迎合清明節,從當天下午開始播放革命老電影。而我正看的是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嶺戰役》。真是令人感慨萬千!一位位視死如歸的戰士們,為了勝利,浴血拼殺,忍受饑渴。在中國發生的任何一場戰爭中,都不會少了英勇無私的戰士。陳舊的影片顯示出一幕幕感人的片段,一位位烈士英勇犧牲,都令我感受到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我無法到紀念碑下瞻仰這塊冰冷的石頭,也無法為他們獻上一束敬佩的鮮花。但我僅會就這樣無動于衷地度過清明嗎?中國鮮艷的紅旗使用無數位革命英烈的血液染成的。本是無心觀看一部影片,卻令我回憶起了許多。我只能用虔誠的態度盡量去體驗革命烈士的艱辛,居安思危,這是人們緬懷英烈后所應有的觀念。
勝利的號聲吹響了,我走到窗前:這廣闊的天空,溫和的春風——現在的中國是多么美好!“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仿佛看到,高大紀念碑,就在我的面前,宏偉堅實。我回想著影片的情節,不由得升起尊敬的態度,
清明節的由來,依稀記得一點。似乎是在很久以前,一位將軍為了救落難的太子,割下了自己的肉給他充饑。但這位太子做了皇帝后,想報答他,卻無意害死了這位將軍。為此,太子很悲傷,把當日定為“寒食節”,即清明。看吧,當時僅是一人救一人,而在中國危機時,每一位革命戰士都懷抱著救國的壯志,赴湯蹈火。如今清明,也會有千千萬萬的人去祭奠他們,盡管不清楚名字,但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方式懷念英烈,感恩他們所做過的一切。
天氣溫暖而明媚,但這是無數的英烈用生命換回的。我站在窗前,望著黑白的影片,懷念……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篇2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然而,在漫漫的革命長河中,無數革命者的生命悄然消逝在這奔騰翻滾的長河。難道他們不懂得生命的可貴?難道他們不希望與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也許他們也曾想過,也許他們也曾退縮過。在個人利益與民族大義面前,他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后者。他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白求恩遠赴異鄉,心懷毫無利己之心救人于水火之中,無私奉獻的真情演繹。一次在為傷員實施急救手術時受感染,不幸逝世。毛澤東寫到:“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雖然,你倒下了,但是你的精神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后生,讓一代又一代的我們來傳承直到永遠。
“當年忠貞為國愁,何曾怕斷頭?”當敵人機槍瘋狂地掃射,讓我軍損失慘重時,一批又一批的人充當敢死隊,帶著炸藥包,向著槍林彈雨沖去,然而無一生還……眼看戰士一個接一個死去,黃繼光英勇挺身,奮力撲上槍口,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正因為無數革命英雄都像他一樣有這種視死如歸的品質,才換得了今天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需馬革裹尸還。無數像黃繼光一樣的英雄被埋在青山之中,這正是英雄“山草離離兮掩我骨,滄海蕩蕩兮浸我尸”的豪邁絕唱!
曾看到過這樣電視場景:夕陽中,寥寥無幾的中國守軍面對兇如惡鬼的敵人,卻使他們越拼越勇。鮮紅的旗幟在硝煙中飄舞,他們拔出背后背的大刀,沖鋒肉搏,身上滿是鮮血,天邊的云壓得很低很低,斜陽依舊掛在天邊。最后一次突圍時,身邊的弟兄又少了許多,當日寇再一次潮涌過來時,他們拖著滿是傷痕的身軀,回頭望著殘陽下支離破碎的家園,斷垣頹壁在黯淡的夕陽下顯得蒼白無力,斜暉灑在他們的臉上,映出滿臉的堅毅,折射出民族抗戰之大義,須眉奮起之英風。然后不約而同的拉響了手雷,在狂笑和怒吼中沖向倭寇,鮮血染紅了天邊,英魂在空中化作硝煙,但絕不會像硝煙那樣風過無痕,因為民族抗戰精神會在歷史的星空中定格成永恒!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在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正是這些鐵骨錚錚的英雄用鮮血和生命守衛了家園。正當青春年少的我們,應不畏任何苦難,奮勇向前,繼承前人的品質,彰顯中華風采!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篇3
太陽撫摸著我的臉,暖洋洋的,可我的心卻凄涼極了。啊!革命烈士,我為你驕傲!我為你自豪!
4月3日,一個使我陷入深思的日子,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一個意味深長的日子,一個……
我們懷著敬仰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一排又一排高大挺拔的松樹,在烈日下持守著這個神圣的地方,毫不放松,此時此刻,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戰士們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奮不顧身的身影,啊,那松樹就是他們的化身。接著,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烈士紀念碑,高約14.5米,上面刻著洪學智題寫的“瑞安革命烈士紀念碑”九個鎦金大字。這幾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好像在告訴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
當隊歌奏響時,同學們的目光都聚在碑上,心中仿佛在吶喊:英勇的革命烈士,放心吧!我們會一心一意地做你們的接班人。當少先隊員獻上花圈的時候,同學們凝視著花圈,哦,這花代表著我們對革命的尊敬。當默哀的時候,同學們一個個低著頭,十分傷心,是啊!多少戰士為了我們現在的和平而犧牲,多少戰士是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而倒下。儀式完畢后,我們又去參觀了戰士的遺物和事跡,我輕輕地走在陳列館里,專心致志地記下保含著熱血和生命的名字:蔡雄、張賢、戴毅、葉文卿、李英長……。我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一首首讓人震撼的題詞。“苦雨腥云盡血腥,鋼筋鐵骨冷如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念著這首蔡雄的絕筆。
是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他們是為了我們今日的幸福和維護國土的尊嚴才獻出了他們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呢?沒有一代代的抗日英雄前仆后繼地捍衛祖國,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我們也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報效祖國,為國家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篇4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于是今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吃過早飯,我爸爸就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去了我們登封的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我們到了烈士陵園,那里已經有很多人了,有武術學校的學生、守敬路小學的學生,和其它學校的學生和家長……那真是人山人海。
我們先到了烈士陵園的陳列上部,我看到了許多犧牲的勇敢的烈士們的圖畫,我還看到了皮定均司令員的小故事:他是公元一九七六年七月七日在福建指揮軍事演習時不幸遇難。
我們又來到了陵園的陳列下部,我又看到了徐子榮烈士的圖片,他是在“文化革命”中遭受殘酷打擊,于一九六九年六朋二十日被迫害致死,時年六十二歲。
我和爸爸、妹妹又來到了后院,后院有一個很高很大的石碑,上面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墓碑的后面是皮定均和徐子榮先烈的墓,我們在先烈的墓前三鞠躬,以表示我們對先烈的敬仰和懷念。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先烈的英雄事跡,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先烈為了人民,不怕犧牲自己,用鮮血換來的,我以后一定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篇5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清明節是祭掃陸墓,緬懷古人的節日。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__周年,我們應當緬懷的除了故去的親人,還有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為捍衛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戰的英勇戰斗,向灑疆場的民族英烈。他們拼命的戰斗不正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紅軍戰士長途跋涉,用雙腳走過無數泥濘不堪的道路,他們并沒有松懈,也沒有被堅苦的條件擊倒,他們所做的一切不正是為了美麗的新中國嗎?沒有他們,哪里會有如今的美好家園,哪里會有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造者,他們用生命為我們創造了未來,因此尊敬他們是理所英當的。多少年來,無數人贊揚他們百折不撫的精神,他們為了革命的斗爭光榮殉職,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當天中午人員到齊之后,大家便排著隊伍向山上出發了。在出發之前我有幸可以抬著送于烈士的鮮花上山。當天的氣溫并不像往常一樣,反倒是太陽高掛在空中,對著我們釋放著他的溫度。沒走多長時間,所有人便都已汗流浹背。但高溫并沒有打散我們熱切的心情,反而更堅定了我們祭奠烈士的決心。舉著手中并不算特別沉重的鮮花,密密麻麻的汗珠早已布滿了額頭,但我的心中并沒有感到勞累,反而是無比的激動。在登上一座不算太高的小山后,我們到達了位于山頂的烈土陸園。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碑前已擺放了很多的鮮花,高大的紀念碑就矗立在那里,遙望著山下飛速發展的吉首,相信地下的烈土看到這樣蓬勃發展的新中國,心中也會無限的歡喜。在紀念碑的下半部雕滿了浮雕,那栩栩如生的畫面,戰士們的臉上顯現著與敵人抗爭到底的表情,手中的刀槍更表現了戰們的英勇與威猛這浮雕并不單展顯了戰士的激烈,更彰示了戰士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同敵人戰斗到底,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要,他們的無私奉獻使我非常感動。
在祭奠儀式中,任志君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團課,在課上,他為我們講述了共產黨如何建立,如何發展,是如何為新中國的成立而不斷奮斗的,團課結束后,我進行了思索,緊接著便聽到了院黨委書記能書記的講話,他主要講述了自身與黨的關聯以及自身的發展經歷。在他們的介紹下,我更加地了解中國共產黨也更加想成為名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他們的發言更加堅定了我為國家發展盡力的決心。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篇6
春風又一次吹綠橋頭,時光車輪不休的向前疾駛,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當我們懷著崇敬而凝重的心緒聚在這里,看著我們生活的地方——藤子溝水庫被清秀的群山環抱,大寨坎崢嶸俊秀,校園四處散發鳥語花香,幾處農家小院屋頂炊煙裊裊。橋頭寧靜而美麗,無時無處不綻放著和諧的韻律。
可是,當大家在感受春意盎然時你們可曾想過,在這片寧靜詳和的土地上也曾上演過炮火硝煙、血雨腥風。
那是1950年2月25日(農歷臘月29日)凌晨五時許,潛伏在橋頭的國民黨殘余制造了震驚川東的橋頭“臘月29”土匪暴亂。在原國民黨區長余德瑜和中統特務陳益壽的精心策劃下,土匪頭子譚紹奎、毛世玉等率匪眾百余人,包圍了橋頭區公所。區公所38名干部、戰士和縣大隊一中隊一起,與土匪展開了激烈的戰斗,由于敵人人數眾多,我們的戰士且戰且退,在戰斗中解放軍戰士左漢春、劉福元、劉洪恩,征糧隊戰士馬德寬,一中隊戰士譚正興在此英勇犧牲。次日凌晨,縣委第一副書記查海波帶領解放軍108團兩個連及炮兵,縣大隊一個中隊,火速抵達橋頭,土匪被一擊而潰,四下逃散。至3月15日,繳獲土匪槍支百余支,活捉匪眾120余人。在強大的軍事追繳和政治攻勢下,土匪紛紛繳械投降,被裹脅的群眾也都回家投入生產,匪患得以平息。
其中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左漢春、劉福元、劉洪恩均系解放軍二野三十一師九十一團的征糧戰士,他們不是橋頭人卻為我們橋頭而犧牲,后被追為烈士。
正是這些英雄,這些烈士用生命為我們譜寫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樂章,當我們在享受安靜的學習和幸福的生活時,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今天旭日的英雄,不能忘記這些把生命余輝灑在我們橋頭的烈士。也正是我們沒有忘記,所以我們齊聚在這里沉痛追憶我們的革命烈士。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篇7
自鴉片戰爭以來,滿皇沒落,軍閥混戰,夷人入侵,百姓深受其害,民不聊生,而吾之有今日之生活,皆倚君為革命流盡最后一滴血,奮血筑城,方才有今日,吾今懷感恩之心,以簡書一封以謝之。
適英軍犯羊城,攻鎮江,破南京。滿清腐朽,八旗驕奢。道光忽戰忽和。致使東南沿海一帶怨聲四起。農民大眾、革命群眾皆自發成流,前有三元里抗英,后有虎門一役,均以保衛民族而英勇抗擊夷人而戰。雖敗猶勝,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氣勢不可阻擋,如同決堤一般。宣統三年,皇室既覆,眾望安定,然則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國家動蕩不安。孫逸仙為求民族獨立自強,幾經赴海東渡,改同盟會,建黃埔,揮東征,誓破炯明叛軍。二四年,英魂仙逝。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須努力。今北洋軍政混戰連年。士大夫文不能治國,近代新軍武無力安邦。茍捐雜稅,民不堪其苦,統一中國,舉兵北伐,如弦上之箭,不可不發!
時革命先烈攻賀汀,收漢口,破江陵。橫掃妖氛驚四海,幾經中原大戰,方才統一中國。然斯時可樂否?日寇興邊,金兵未滅,何以為家?諸革命先烈再次挺身而出,歷經八年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后因中正反革命,搶奪抗日果實,興內戰。諸先輩為尋共和,保民主,到處奔走。珠海橋一事,沒者萬千記。經三大戰役,終占南京,方之有今日太平盛事。可見創業之艱。
百年蒼桑民受苦,是汝不破樓蘭終不還,諸君為革命流盡最后一滴血,此之奉獻之恩情,吾不可忘,亦不能忘。往事猶耳充聞,歷歷在目,須牢記歷史,豈因今日之繁華而玩物喪志?
諸先烈敢為天下人先,為中華崛起而斗爭,吾實牢記其恩德;諸先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其獻身為國之精神,吾望塵莫及,而又何述乎?今覽小詩幾句獻于諸先烈:
大渡河流急且長,梯山萬眾亦倉皇,
今日太平世界里,猶感當年諸先烈;
無論場地,可國可家可天下,
尋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破竹;
揚鞭而威震六合,一世奇勛,有如兩岸高山,千秋巍巍,
奮戰定千秋萬業,百年滄桑,恰似九曲連環,萬古滔滔;
風飄云涌多事秋,振臂揮師一馬先,
黃花墜地香隕盡,百年追憶懷先輩,
喝水不忘挖井人,出師猶記開路人,
先烈功成名就事,激勵后輩勇向前。
荷城學子猶感先烈當年之拯救萬民于水火中之大義,謹以此文以獻之!
清明祭英烈觀后感250字篇8
清明節是一個給人緬懷先人的節日,是一個讓人們表達情感的節日,它讓人們時刻謹記那些烈士的事跡,烈士的精神。它在牽引著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遠流長。與往常不同的是,學校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這是一個讓我期待已久的緬懷先烈的日子,也是一個接受革命教育的機會。
上午7:30分的時候,我們全體五年級師生以及代表在操場集合。一路上同學們一改往日嘰嘰喳喳的風格,紛紛默不作聲,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整個隊伍很莊重。
進入烈士陵園,聆聽了關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同學們在烈士墓前宣誓,獻花,參觀烈士紀念館。先烈們,你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自已寶貴的生命,為了人民美好生活長眠于此,你們是人民的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走出烈士紀念館,放眼望去,迎春花開了,在早春料峭的寒風中綻出一串串金黃色的小花,如璀璨的金星綴滿枝頭,給莊嚴肅目的烈士陵園帶來一派盎然的春意。迎春花迎接著春天和陽光,寓意著成長和希望,春天來了,祖國強盛了,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為了祖國的明天,我們一定努力學習,不辜負你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