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觀后感1300字
觀后感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幫助我們深入地思考電影背后所傳遞的信息和思想,拓展我們的思維和視野。優秀的奪冠觀后感1300字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奪冠觀后感13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奪冠觀后感1300字篇1
2015年9月5日晚上,日本名古屋綜合排球館,2015女排世界杯賽最后一輪在這里激戰正酣,只要戰勝東道主日本女排,中國女排就能獲得本屆世界杯賽的冠軍,第一局中國女排25:17輕松拿下,第二局日本女排25:22扳回一局,在決定比賽走勢的第三局中,中國姑娘們頂住了對手的瘋狂反撲,以25:21將比分再度超出,在第四局的后半段,中國女排以25:22拿下賽點,隨著主攻朱婷的一記重扣得分,中國女排以25:22拿下第四局,以3:1擊敗東道主日本女排,從而以十一戰十勝一負的成績獲得本屆女排世界杯賽的冠軍,并在第一時間拿到明年巴西里約奧運會的入場券,這是時隔十一年之后(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獲得金牌),中國女排再次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也是中國女排獲得的第八個世界冠軍。
比賽結束之后,女排全體隊員聚集在場地中央,擁抱在一起,用奪眶而出的淚水和大聲的喊叫宣泄著內心的壓抑和喜悅,主教練郎平也成為當今世界排壇唯一一位以主力隊員和主教練雙重身份都奪得世界冠軍的第一人。在接受央視記者崔佳采訪時,當提到這一年一路走來的艱辛和本屆世界杯十一場比賽的回顧,這位當隊員時有“鐵榔頭”之稱的女強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并一度哽咽,電視機前的我的眼角也閃現出點點的淚光。
是啊!在參加本屆世界杯賽之前,中國女排遇到了太多的坎坷,先是替補接應楊方旭在世界女排大獎賽日本站比賽時意外受傷,無緣國家隊后面的比賽;接著在出征女排世界杯之前,中國女排的主力主攻、隊長惠若琪又因為心臟不適而無緣世界杯,主教練郎平不得不臨陣換將,將年僅20歲的小將張常寧頂替隊長的場上位置,隊長的臨時退出對郎平的心理打擊可謂巨大,獨自一個人站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淚,她第一次拒絕了央視體育記者的采訪;接著在與韓國隊的比賽中,中國隊的絕對主力、主攻朱婷又在扣球下落時不小心踩到了對方伸過來的腳,崴腳的她又不得不缺席了后面的幾場比賽,好在傷勢不太嚴重,朱婷又接著參加了后面幾場對陣多米尼加、俄羅斯和日本的關鍵比賽,并獲得了本屆世界杯的最有價值球員。
中國女排的水平之所以短期之內迅速提升,和主教練郎平是分不開的。2013年4月,郎平剛剛擔任女排主教練時,中國女排的成績處于低谷,倫敦奧運會四分之一決賽0:3被日本橫掃,無緣四強,亞錦賽也不敵泰國,丟掉了亞洲冠軍的寶座。隨著一批老隊員的退役,年輕的隊員跟不上來,有點“青黃不接”,這時候郎平審時度勢,從國外引入了“大國家隊”的理念,將一批年輕隊員招入隊中,跟隨著主力隊員參加國際比賽,并和主力進行輪換。主力和替補的界限漸漸模糊,替補隊員的水平也在比賽中得到了鍛煉,隊伍的板凳厚度也在逐漸增加。而且,郎平把每一個隊員都當做自己的女兒看待,從訓練到比賽,從飲食到生活,無微不至地進行關懷,漸漸地用自身的個人魅力和溫情關懷,將全體隊員的心捏合在了一起,隊伍的凝聚力逐漸增強,戰斗力也逐漸提升,取得好成績也是水到渠成、意料之中。
賽后頒獎時,女排姑娘們把因傷未能參加世界杯的惠若琪、楊方旭和徐云麗的球衣拿在胸前,讓她們和自己一起享受世界冠軍的榮光,這沉甸甸的世界杯冠軍獎杯也有她們的一份功勞,由此可見,中國女排這支冠軍之師有多么的眾志成城,團結如鋼。
“一個好教練帶出一支好隊伍”,同樣,一個好校長也能夠帶出一所好學校,在我們的基礎教育界和學校管理中,更需要像郎平一樣有膽識、有魄力、有溫情、有魅力的人,用自己的學術魅力將全校師生緊緊地團結在自己身邊,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溫暖全體師生的心靈,我們的.學校何愁辦不好,我們的教育何愁無活力……
奪冠觀后感1300字篇2
在國慶假期間,學校發了電影票,我去看了電影。看的電影名字叫做《奪冠》,它講述了中國女排的過去的經理。奪冠,一個多么輕易說出來,但卻又難做到的詞。但她們做到了,但在他們光鮮的背后是那不懈堅持的努力和拼搏的精神。
《奪冠》它講述了兩個時代的中國女排的故事。拉開帷幕我便看到了80年代的中國女排,那時的她們自信、張揚,無懼風險,勇往直前。哪怕身上帶著無數傷疤,也要去拼,去做這件風險很大的事情。但當他們踏上世界冠軍這條路時,風險和害怕將迎著風去面對,終將化解,一往無前,不畏縮也不回顧。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有回報的。在看我們這個年代,當受到前輩的鼓舞時,乘風破浪,無所畏懼。都是踏著星星的夢想,去看那最美的天空,生活在無邊無際的夢中。在我們這個年代并不像是90年代那樣,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隨心所欲。只能盡自己唯一的努力換取一片小小的云朵,去奪得一片天空。奪冠就像一場夢一樣,去喚醒我們沉睡的斗志。
當陽光劃過天空,星星終將會墜落。
當80年代的女排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冠軍,我為她們歡呼。在看她們比賽的過程時,我看到她們的教練,合上了戰略,讓我覺得她們的教練相信她們了,相信她們一定會奪得世界冠軍。
當時我在看電影時,看到郎導宣布參賽名單,而一名隊員因為能力高超,但是卻被對手摸透了她的套路,不能繼續參賽。讓我覺得非常可惜,也讓我明白,球場如戰場。有用的留下,沒用的淘汰。這使人懊惱的賽制,卻也是不能改變的,因為一旦有了情感,不免總是有失望的,要學會去接受。但當看到中國女排奪冠時,我又忍不住為她們喝彩,她們是值得的。
一切努力終將會得到回報,放手去做吧!
奪冠觀后感1300字篇3
寫在前面: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阿來:鄉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鄉村教師是偉大的,卻不應該被遺忘。
閻肅寫下這樣深情的評價: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陽和溫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里面有張藝謀奧運團隊,唐山十三農民,武文斌,經大忠,李隆,金晶,吉吉,神奇航天員,李桂林,陸建芬,韓惠民。頒獎典禮中我最感動的是李桂林和陸建芬這兩位人物,因為二坪這個過去的"文盲村窮山村",現在成了"文化村"。
昔日的荒涼到今天的精神巨變,與這兩位老師付出的心血是分不開的。他們18年扎根這里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他們的頒獎詞是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在實際生活中我要學習他們堅持不懈,樂于助人的兩大特點,我在平實生活中也要樂于助人。我看完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讓我很感動,特別是李桂林、陸建芬他們告訴我要堅持不懈,樂于助人。
奪冠觀后感1300字篇4
上周末,我非常有幸的與公司同事一起觀看了《奪冠》這部電影。
影片以時間為線索,重現了1980年戰勝日本隊首奪世界冠軍、08年遺憾負于郎平執教的美國隊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戰勝東道主巴西最終奪冠的幾場比賽,展現了中國女排三十余年波瀾起伏的發展之路。
整部影片中最令我難忘的,其實是郎平問隊員們:你們為什么打排球?你們愛排球嗎?有的隊員因為這句話終于忠于內心,下定決心去讀書,有的隊員則終于認清自己打球的目的,更加堅定的走下去。
我想,其實大多時候,我們普通人決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很難說是因為真正的熱愛。正因為這樣,才會得過且過,并且非常容易被豐富多彩的外界環境干擾。所以我們必須在做的過程中尋找到我們要做的原因,這樣做一件事內心才有了支撐,在遇到困難時不會輕言放棄,最終才更有可能成功。
強大而堅定的內心才能重燃我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堅韌拼搏的事業進取心。正如有人總結出的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會竭盡全力。
奪冠觀后感1300字篇5
10月8日晚,我與媽媽一齊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奪冠》。
剛開始是在1978年,中國全面改革開放,我們也組建了屬于自我的女排。
真的很震撼,在最早的排球訓練館中,沒有燈,沒有高科技,只是兩筐球,一張網,幾個杠鈴。當時的訓練很苦,球員們訓練完回到宿舍后,基本倒頭就睡。其實教練也是有苦衷的,因為當時中國科技并不發達,于是,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經過計算機來得到自我隊員的實力信息,他不得不經過高強度的訓練,使隊員們在賽場上爆發出最強的實力。由于這樣高強度的訓練,才使得我們的女排在日本比賽時,應對著既是東道主,又是東亞魔女的日本女排,我們中國憑借自我的努力,險勝。
我覺得如果把《奪冠》這部電影總結成一句話,那必須是“努力終會有回報”。比如說當時的郎平,教練讓她舉重100公斤后再碰球。這其實就是教練在刻意練她的臂力,因為在球場上臂力與技術同等重要,也正因如此,她才會成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帶領女排走上世界舞臺,成為世界第一。
努力終會有回報,努力、堅持、不放棄,也是女排精神。
奪冠觀后感1300字篇6
今天,晚飯后我在家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這十大人物有出自各個行業、各個工作崗位,有兩彈元勛朱光亞;有山區支教十余年,朱敏才;有好心人張紀清爺爺;還有陪孩子同桌陪讀16載的陶艷波母親。
而在我印象中記得最深刻的是朱敏才和孫麗娜兩夫婦,他們是一對年近60的夫妻,朱敏才曾是國家的外交官,楊麗娜是一位小學教師。本應是安養晚年的時候兩位老人卻選擇了遠赴偏遠的貴州進行支教生活。他們倆放棄了美好的城市生活,選擇了艱苦的鄉村生活,艱苦的條件都沒能阻撓兩位老人的心;他們堅持了十年,幫助了許多孩子。但是,在這個時候,朱敏才老師因勞累過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腦出血,倒在了教學的路上。幸運的是,在妻子和學生們的期待下,朱老師戰勝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卻還惦記著上課。十年的支教生活,是兩位老人十年生活的全部。
這是多么偉大的一個人啊!感動中國給予:為霞尚滿天。是啊,他們寧愿為了鄉村里的小孩子能學習,放棄了安逸的生活;他們寧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華的房子……他們是為了什么?他們是為了讓更多山區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奪冠觀后感1300字篇7
前天我看了電影《奪冠》,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老一代女排和新一代女排一路的征程和坎坷。電影的開頭把我們拉入在三十多年前,改革開放的初期。中國在“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中,中國女排為了國家,為了體育,為了排球,每天艱苦訓練,不懈奮斗,用她們強大的女排精神鼓舞了中華人民!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練帶老女排出國參加比賽,和日本隊打到決勝局的時候,在14比14最關鍵的時候,教練對她們說:“現在什么都不要想,只有一句話,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這句話激發了她們的斗志,讓她們更加團結一致,因為排球是一個團體項目,只有不分你我,才能打敗對手。最后,她們用強大的愛國熱情打敗世界第一的日本隊,奪得了冠軍!
好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舉國上下歡心鼓舞,大街上敲鑼打鼓,整個中華民族都沸騰起來了。此刻,我看到這個畫面,內心萬分激動,不停地想喊:“中國萬歲!”
經歷過輝煌后,中國女排接連敗退,特別是當郎平帶領的美國隊打敗了中國隊,那時,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五味雜陳。中國女排在這種困難的時候,她們迎來了新的轉機,郎平回國了,在新教練帶領下,女排開始了新的征程。杯子為什么能盛水?因為它是空的!她們開始學會放空雜念,學習老女排的精神,把排球當作和生命一樣重要,用自己堅定的信念,在郎平教練的指導下,重新奪回了世界冠軍!
看完電影,我感慨萬千。郎平教練,我佩服她的指揮能力和她對祖國、對排球堅定不移的熱愛;對于女排,我敬佩她們的勇往直前的信心,互相信任的團隊精神!如果在班級中,同學們也是如此,那一定是一個班風很好的班級,我也要學習這種精神,傳播給更多的人,讓大家都擁有這種金子般的精神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