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培養自己的藝術品味和判斷力,讓自己對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都有更好的認識和理解。優秀的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供大家參考。
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篇1
放寒假的第二天,爸爸媽媽準備帶我去參觀湖南長沙科技館,我非常高興!因為我以前只參觀過其它城市的科技館,從來沒去過長沙的科技館。長沙科技館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跟其它城市的科技館有什么不一樣呢?我二話不說,就喊著爸爸媽媽趕快開車去科技館。
一進科技館,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幾個大展館——“制造天地”、“材料空間”、“能源世界”、“信息港灣”、“地球家園”、“生命體驗”、“數理啟迪”、“太空探索”。這么多館,我還真不知從何看起,想來想去,我準備從我最感興趣的“太空探索”館看起。
走進展館,“哇!”好大的航天飛船啊!我走進仔細看了看,原來是神舟七號。坐進神舟七號船艙內,仿佛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自由翱翔。天哪,這完全不是在城市,而是到了璀璨的星球。真是太美了!這里有我認識的木星、水星、火星、海王星等等,還有漂亮的銀河,一閃一閃的,眨著眼睛的星星。我正欣賞著美麗景色的時候,突然,一塊巨大的隕石飛了過來,我慌忙地操作著操縱桿,往左一閃,順利地躲過了隕石的襲擊。我長舒口氣,真是又驚險又好玩的宇宙飛船啊。
接著,我們來到了“生命體驗”館。這回,我看到了一個什么都沒有的“人”,它需要你根據人的結構把人體的組織器官、關節、牙齒等一塊塊地拼裝起來。我心想,這下是我大顯伸手的時候了,因為我最喜歡玩拼裝了。
于是我把一塊塊骨骼往“人”身上拼湊,由于不了解人的結構,我一次又一次地拼裝失敗了。最后在爸爸的幫助下,終于把“人”給拼好了。此時,我并沒有急著離開,而是注視著我拼好的“人”,思索著。你這時候會感到好奇,我在看什么呢?想什么呢?其實,我在看人體的結構,從這個拼圖上讓我了解了更多的人體奧秘,也幫我解答了許多謎團。
最后,我們還參觀了“制造天地”、“地球家園”、“能源世界”……
今天參觀科技館,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因為它不但讓我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還讓我感受到了許多科學的樂趣。
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篇2
前幾天,學校組織我們去拱墅區科技館參觀,那里有許多有關天文,星球和宇宙的知識展覽。走進科技館,我就被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吸引住了。地動儀上有八條龍的頭和八只青蛙,哪邊有震動,哪邊的龍頭就會吐珠子到青蛙口里。因為里面是利用杠桿原理制造的。我還看到了地球解剖的儀器。最外面的一層是地殼,地殼下頭的一層是地幔,最里面的一層是地核。
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聲音,我的好奇心被揪了出來,不知不覺地離開了大家的隊伍,向那邊飛奔過去。當我走到那里時便看到各式各樣的樓房,霎時間在強烈的地震中倒塌了,我忍不住動手試一試,沒想到竟在4級地震中就倒塌了,我不灰心,用種種方法試過來,最終在框架結構的構造上成功了。我跟上大家的隊伍,繼續向前走,突然隊伍停了下來,這時,我發現面前是一座小屋,我好奇地走了進去,“呀,怎樣這么暈啊!”我大叫起來,人歪歪扭扭倒成一片。我艱難地爬了起來,不料,又摔了一個大跟頭,我慢慢地又爬了起來,這次我可謹慎了,貼著墻面緩緩地移動著步子,最終艱難地走了出去。
這時,我看到班上的同學也顛顛簸簸,陸陸續續地走了出來。這時,我才看到房間上的標題:傾斜小屋。“咳,怪不得這么暈啊!”我喃喃自語道。那里還有許多科學知識的展品。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萬戶飛天”。古代有個叫萬戶的人,他想飛上天,絞盡腦汁想了一個辦法。他在椅子腳上綁了四十七只火藥,在椅子靠背上掛了三個風箏。他想利用火藥的推動和風箏的力量飛上天。
最終雖然他失敗了,可是他這種為科學探索而壯烈犧牲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他有信心想也有勇氣做。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也要像萬戶一樣克服困難,努力學習,將來為建設祖國做貢獻。接下來教師又帶領我們參觀了其他項目,這次參觀讓我收獲很多,并了解了許多關于科學的知識。
從科技館出來后,我深受感觸:人類真是太偉大了,那么多神奇的發明都能創造出來,科學的力量太神奇了!我想我要用功學習,打好基礎,相信我的發明也會展現給大家看的。
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篇3
老師為了開拓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聞、培養我們的興趣,親自帶領我們參觀了流動科技館。
到了科技館,一進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張大圓桌,桌面正中央是一枚大磁鐵,周圍有許多小磁針。當老師按動上面的一個紅按扭時,大磁鐵就會轉動,小磁針也隨之轉動。老師向我們講“雖然大磁鐵和小磁針沒挨著,但是大磁鐵周圍有一個磁場。大磁鐵一旦轉動,因它而形成的磁場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磁場又會影響小磁針的指向,因而小磁針會跟著大磁鐵的轉動而發生轉動。”
繼續前行,神奇的輝光球便奪走我的目光。輝光球又叫靜電離子球,當你打開它的開關,球中心的一個黑色小球就向四周射出幾束紫色的光,當把手掌放在輝光球上時,光就會向手的`方向這邊聚攏,好像是在球上按了一個手印,奇妙而有趣。我疑惑不解地問:“老師,為什么把手放在輝光球上,光會聚到放手的地方?”老師解釋:“輝光球內有惰性氣體,球中的黑色球是電極,氣體本來不導電,但有高壓后也會導電,惰性氣體由于高壓作用而發生電離,繼而發出擁有神秘色彩的光束。當用手摸球時,球周圍的電場電勢分布不均勻,產生的弧線順著手的觸摸位置的移動而移動。”聽了老師的解釋后,我豁然開朗,盡管對其中有些高深的道理理解的不是很透徹,但我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經過我的努力一定會理解。
參觀完科技館一層,我們來到二層。這層樓基本上都是娛樂設施,而且好多都是高科技玩具。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氣吹投籃”和“乒乓球電視對打”。我首先玩的是“氣吹投籃”,當我把球放在吹氣口上,球馬上飛在了半空,調整氣吹的方向,球也跟著移動,在球移到球籃上方時,若是猛地向后一拉吹氣口,球便恰好掉進球籃。之后,我又開始玩“乒乓球電視對打”,面對大液晶電視,我的對手和乒乓球的設備都是電視里的電子虛擬人物和設備,我通過外接的乒乓球拍操控,除了沒有真實的對手和球臺外,運動效果和真實的乒乓球比賽沒有差異。我和電視里的人打了幾個回合之后,都沒有取勝,輸的慘不忍睹。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有趣的玩具設施,大家都玩得興趣盎然。
時間過得真快都4;00啦,我們好沒玩夠,真想再來一遍,再去看看。
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篇4
寒假,我去了紹興科技館,一進入科技館,我驚呆了,看到一個地球儀,但是它和別的地球儀不一樣,別的地球儀使用桿子之類的東西支撐著,而它卻沒有用桿子之類的東西支撐著,漂浮在塑料 罐子里。別的地球儀要別人去轉動它才會轉,而那個地球儀自己會轉動,真是神奇,正當我絞盡腦汁想它的原理時,聽到旁邊的朋友說二樓是機器人世界,聽到這個,抵不住誘惑,就來到了二樓,一走進機器人世界里,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在機器人世界里有很多很多的機器人,有的會說話,有的會走路……而我最喜歡的要數會走路的機器人的,它的功能非常多,他會做廣播操,會走路,會跨步,還會摔到時爬起來,十分厲害,真的可以稱得上是智能機器人。他靈活的小腦袋轉來轉去,矯健的四肢扭來扭去。真是好玩極了。我心想:我們現在的科技已經如此發達了。
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篇5
六一節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廣州科技館。那里神奇的東西可真多啊!有會彈鋼琴的機器人、無皮鼓、傾斜的房子、能發電的自行車……我覺得最有趣的是“自己拉自己”。這個實驗是這樣做的:坐上椅子,兩只手把面前的繩子往下拉,椅子就越來越高,我就把自己拉上去了。不過坐在第一個椅子上拉的時候比較費力,坐第二個椅子時就省力多了。這是為什么呢?秘密就是上面的滑輪。橫梁上的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椅子上的動滑輪可以省力。用這兩種滑輪組成的滑輪組來提升物體,既改變了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輪組越多就越省力。第二個椅子上有五個滑輪組,而第一個椅子上只有兩組,所以第二個椅子省力。這真是太有意思了!科技館里還有許多我弄不懂的東西,比如一喊就會噴水的魚、明明看見眼前有一條魚,卻抓不著……,這些都等著我以后去探索呢!
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篇6
我參觀了中國科技館。真是一次難忘的旅行!在那里,我開始認識到,古老的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體驗到現代科技的無限奧秘。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次旅行給我帶來快樂和欽佩,收獲和感悟。
首先,我們參觀了“中國之光”展覽,這說明中國古代輝煌的科技成果,以及其對中國民族興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作用。農業,紡織,建筑,船舶等領域的原始發明令人目不暇接,天文學,物理學,數學,醫學等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令人驚嘆。更聰明的勾股定理,古代紙,應縣木塔,記里鼓車,他們是天文歷法,旁邊的水車織機,這是驚人的,佩服。
代表中國古代文明從這些項目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我們的努力和智慧的祖先。四大發明的古代,PI,以及其他在世界遙遙領先。現在,只要我們相信,我們仍然可以做同樣的輝煌如初。
“探索與發現”展廳,充滿各種奇思妙想我們的視野,呈現的美麗和神奇的科技。每個里面的東西都有屬于自己的精彩展示科技的奧秘。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正是從這些。因此,我們應該現在就采取行動,每個科目的學習,學習知識,掌握新技能,竭盡全力計數。
“科技與生活”展區主要技術和生命之間的關系。技術發展的一場深刻變革,影響人類的生活,而生活也催生了科學和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隨著科學與技術,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到普通人們改變生活和溝通的方式,我們的家園。信息是橋,連接兩端的海洋,大家緊密聯系起來,使我們不再是孤立的個人,使我們不再孤單。創新是這么一點點改變我們的生活,生活也需要我們創新,用我們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明天。
國家發展和歷史進步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不經濟,而不是軍事,而是技術。一個國家在各方面技術的發展決定的速度發展,科學和技術的時尚,國興為什么?中國科技館是五千年的中國科學和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一個燦爛的古代文化,令人驚嘆的現代技術,有回憶,有前景的結論有令人回味無窮,向前邁進的決心,但也勇于反映。它代表了中國的文化,也代表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的愛和追求科學和技術。
“少年強則國強,青年智則國智。”作為“新一代”的21世紀,我們收取了科技發展的任務,家長和老師的期望。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們必須做一些事情做出不懈的努力。
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篇7
天下著蒙蒙細雨,我隨著隊伍向科技館走去。
在路上,我看到小草容光煥發,高興地仰著頭,貪婪地喝著春雨灑下的甘露。再看那沿河的棵棵柳樹,婀娜多姿,婷婷玉立,象女孩子的長發隨微風向我們飄來,似乎在點頭稱贊我們的隊伍走得整齊。路邊的玉蘭已綻開,舉著的小酒杯灌滿了甜酒,像是在歡迎我們。大家都沒心境打傘,時不時回頭望望消失在身后的小路,再看看將要走進的朦朧,低頭嗅嗅泥土的味道,或聞聞花的芳香。啊,真美!我真想停下來,享受這春天的美景。
進入科技館后,我領著組員先去看了一樓展廳,再去二樓、三層樓。好多科技原理和實驗我以前都沒有聽說過。我最感興趣的有三樣科技實驗。
無形的力的原理:交流電經過線圈后產生交變磁場,使套在軟鐵芯上的小金屬環中產生渦流,渦流磁場的方向與線圈磁場的方向相反,相互排斥,于是小金屬環便被看不見的力托了起來。太神奇了!
渦流的旋轉球的原理:線圈內經過電流時,產生了旋轉磁場,線圈中心的金屬球便感應出渦流同時產生相應的磁場。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使金屬球迅速旋轉起來。這就是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這時的金屬球相當于電動機的轉子,線圈相當于電動機的定子繞組。今日我才明白,工廠里機器中的馬達,農村用的水泵,就連我的玩具“四驅狼”賽車中的.馬達,都是根據電磁原理。物理學真是偉大呀!
磁懸浮原理:利用反饋電路控制磁場的強度,隨著光電檢測器接收到的光信號變化而使磁場增強與減弱,在整個系統中使小球堅持在適當的懸浮位上。上海的磁懸浮列車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造出來的。科學技術確實了不起!
回來的路上,我忘記了欣賞花草,忘記了下雨。一向在想——知識的力量太偉大了。
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篇8
流動科技館觀后感
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地飛速發展,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以“體驗科學”為主題的中國流動科技館來到我們家鄉巡展,周一我們學校組織全校學生去群眾文化藝術中心參觀流動科技館,給了我們近距離感受科技無窮魅力的機會。
當我們懷著了解科學知識的興趣,帶著探尋科學奧秘的渴望走進展廳時,展廳里的情景讓人置身于一個神奇的科技世界。整個展廳劃分為“聲光體驗”、“電磁探秘”、“運動旋律”、“生命奧秘”、“數學魅力”等五個主題展區,40多件展品涉及物理學、電學、磁學、光學、力學、天文、地理、生
命探秘、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各具特色,還沒著帶隊老師下令,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四下散開,徑直向自己感興趣的展品走去。
先來到“聲光體驗”展區,一架激光豎琴吸引了我的注意。這是一架沒有琴弦的豎琴,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光束,使用者只需撥動光束,便如同撥動了琴弦,就可以演奏出優美的旋律。看過了原理介紹,知道了它是利用激光當做虛擬琴弦,手撥到琴弦時會發出相應的音調,從而達到模仿豎琴演奏樂曲的目的。我也忍不住湊上前去彈奏了一曲,過了一把當樂器演奏家的癮。
繼續前行,“電磁探秘”展區內美麗的輝光球便奪走我的目光。
它奇妙而有趣,用手輕觸球的表面,球內的輝光會被手吸引過來,像是在球上按了一個手印,并且還會隨著手的移動而移動。如果用手指尖輕點球的表面,指尖和球之間還會產生非常微小的放電火花。這件展品通過輝光球展示了輝光放電現象及其基本原理。
我最感興趣的當屬“數學魅力”展區,其中的“雙曲線槽”、“滾出直線”、“橢圓焦點”“勾股定理”“益智游戲”等展品,雖然原理以我現在所掌握的知識還不能充分理解,但通過操作和體驗,使我在趣味盎然的心情中接觸數學知識,讓我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神奇魅力。在參與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邏輯思維和能力,而且激發了我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的“雄心壯志”。
時間過得好快,雖然我沒來得及把全部展品看完,但這次參觀活動,使我開拓了科技視野,了解了很多科技奧秘,同學們,讓我們在今后學習的道路上,以“博學篤志、切問近思”的求知精神,在體驗中產生興趣。在探索中提出疑問,在發現中了解原理,在思考中啟迪智慧,在奮斗中播種未來!
參觀科技館的觀后感200字左右篇9
酷暑的炎熱像滾滾熱浪一般席卷而來,蟬在枝頭上高聲鳴叫,街上過往的行人汗流浹背。可我的心情卻絲毫不被這酷暑所影響,因為我馬上就要到達這次上海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上海科技館。
這次我的上海行主要是游覽上海的博物館。遠遠地望見科技館了,那極富特色的外形頓時讓我緊跑幾步,買票,入場。
科技館分4層里面有許多主題,像生物、人體、機器人、信息技術等等,簡直讓我目不暇接。我一個館接一個館地參觀,最令我興奮的就是在館里體驗了一次射箭。
假期里看《三國演義》著了迷,更佩服那些將軍們的高超的武藝和百步穿楊的箭術。所以我也當仁不讓地排起了長隊。不一會就輪到我了。我激動地走到志愿者哥哥面前。哥哥在我的左小臂上戴了一個護手,這樣能防止射箭是弦把手臂的皮膚擦傷,然后我拿起弓。弓上面有一個鉤子,用來搭箭,我拿出一直箭,將弦搭在其尾部的槽中,用力拉開弓,瞄準,射,啪的一聲,只見我的箭走了一條拋物線的軌跡,射到了墻上。再來第二箭,我按照哥哥教給我的姿勢把右胳膊抬起,手臂和身體呈直角,放箭,還是沒到靶上。只剩下最后一箭了,我拉開弓箭,瞄準目標,屏住呼吸,射,啊,我終于射到靶子上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我走出這個展館,還沉浸在剛才的喜悅中自我陶醉,這是突然看見人體展館里有很多人在排隊。走進一看,原來是人體冒險項目。我有些好奇,我在北京科技館玩過幾次人體冒險項目,就是從一個人的嘴里走進去,看看身體各個臟器的位置,最后從肛門出來。這么多人排隊一定有他們排隊的理由。于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決定一探究竟。排了1個多小時的隊終于輪到我了。之所以排這么長時間是因為進入人體的車要有一定的間隔,而且每輛車上只能坐4-6個人。我和媽媽還有2位也是來自成都的哥哥姐姐和2位武漢的弟弟妹妹一起坐上了一輛哈密瓜形狀的車。工作人員發給我們每人一副3D眼鏡,哦,原來進去之后還能看3D電影呢,難怪這么多人排隊啊!
我們的車沿著軌道慢慢開進了人體。我們像食物一樣通過消化系統進入到人體內部。突然車子加快然后倒轉,我通過眼鏡看見許多小圓球樣的東西,一邊說話一邊舞動。每到一個器官,車都會停下來,看身體里的器官屏幕上的科普小電影。比方說到胃的時候,胃酸就會在那里消化食物,之后是小腸,小腸壁上的絨毛就會吸收養分,直腸儲存和排泄糞便。最后,我們被當成糞便從人體里排了出來。這可比北京科技館自己在里面走一趟直觀的多,也讓我在這次旅行中了解了人體消化道各個器官的功能。
從科技館出來,已經是旁晚時分了,天依然炎熱,我卻絲毫感覺不到,還沉浸在科普的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