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觀后感通用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表達自己對于作品或場所的看法和見解,還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過程。怎么寫好春晚觀后感通用?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春晚觀后感通用,方便大家學習。
春晚觀后感通用篇1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妹妹一起回老家,陪爺爺奶奶過年。
我剛下車,奶奶就對我說:“今天晚上,村里有春晚,我們一起去看。”我們吃過晚飯,就一起興沖沖的去村里的大禮堂看春晚。在老遠就看到禮堂旁的大樟樹,被裝扮的煥然一新。這棵大樟樹有600多年的歷史,需要七八個成年人才能圍住。在燈光的照耀下,越發顯得高大、茂盛,它像一個衛兵一樣,站在村口保護著整個村子。
禮堂里,座無虛席。不一會兒,春晚開始了,首先表演的是《新年腰鼓》,演員們身著艷麗的服裝,手里拿著木棍,腰上別著腰鼓。他們盡情地跳著、唱著,整齊的敲著腰鼓,現場的群眾霎時沸騰起來,由此拉開了春晚的序幕。
接著是朗誦《熱愛生命》,朗誦者的聲音極具穿透力,高亢的聲音在禮堂里回響,群眾們聽得熱血沸騰。小品《送禮》體現出中國農民現在的幸福生活。
歌曲《我愛你中國》,她的唱的是那么動聽,那么優美,像百靈鳥在歌唱。真是扣人心弦,我們也情不自禁的跟著唱了起來,這首歌把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唱完后,雷聲般的掌聲,在我耳邊響起,持續不斷響徹整個禮堂。
最后晚會在《不忘初心》這首熟悉的旋律中落幕了。結束后,村民們久久不肯離去。我覺得農村里的春晚,雖然沒有電視臺的春晚那么豪華、精彩,但更加貼近中國農民的現實生活,更能反映出農民的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春晚觀后感通用篇2
年年看春晚,年年有期盼。經過了一年的喜悅與豐收,中國大地又迎來了新的20--年。除夕夜的傳統除了吃年夜飯,包餃子,更是不能忘了春節聯歡晚會——這一大盛宴。
春節聯歡晚會成了我們除夕夜的主要娛樂項目。今年也不例外,吃完晚飯,我就早早地等在電視機前,準備欣賞春晚的節目。
從上半場來看,春晚開場有了很大的創新,一改以往集體舞的傳統形式,開場以一列“和諧號”高鐵劃過春晚電子屏拉開序幕。隨后,董潔抱著一個小孩子走下列車,《山楂樹之戀》的兩位新人竇驍和殷桃、李小冉等人相繼走下列車,幾位演員兩兩組合,演唱不同民歌小調,開場舞并無傳說中的趙薇身影。 開場后,接下來的節目是宋祖英,她帶來的一段壯族特色歌曲,曲調民族意味濃厚。隨后是一段“專家指導”,由“百家講壇”多位專家為觀眾講解春節民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添了不少新人面孔,比較知名的有方大同、蕭敬騰、李健等年輕歌手,他們與韓庚組成的“小天王組合”,現場演唱流行歌曲。還有一檔歌舞節目《兔年吉祥》,阿Sa、張韶涵等12位“兔女郎”將頭戴兔耳朵,用歌舞演繹都市時尚。上半場的草根節目比往年有所增加,“西單女孩”任月麗的獨唱、“旭日陽剛”組合、“農民街舞團”等表演都可圈可點。黃宏和馮鞏及何云偉、李菁等明星也分別表演小品。節目還包括雜技、舞蹈等,其中有一個少兒節目,由林妙可帶隊的三個女孩和兩個男孩出演。少兒節目貫穿“愛我就抱抱我親親我”的童趣,還有一個四歲的小男孩小寶主跳街舞,從現場反應看,這個少兒節目得到了不少觀眾好評,
除了本山大叔每年都要看的小品和神秘的零點報時以外,20--年春晚另一個重頭節目,就是春晚“常客”周杰倫的魔術節目。今年,周杰倫既不獨唱也不跳舞,而是改為變起了魔術,節目中間會“秀”一下自己的胡琴技藝。而這一段魔術表演的背景音樂,就是周董的歌曲《蘭亭序》。與“周董變魔術”相比,魔術的女助手更加受人關注。此次與周董搭檔變魔術的正是“臺灣第一美女”林志玲,除了表演魔術,林志玲還會和周杰倫合唱一小段的《蘭亭序》。
讓我們隨著零點鐘聲的敲響,一起去迎接美好而又向往的20--年吧!
春晚觀后感通用篇3
吃過年夜飯,我們全家人就坐著說說笑笑等待春節聯歡晚會的開播,又到一年一度的春晚,每個人心里都很舒暢。
我發現今年的晚會可謂是春晚盛餐,節目個個精彩,尤其孩子扮演的舞蹈《小馬飛騰》。在歡快而節奏感強烈的音樂聲中,數十個孩子扮演成活潑可愛的小馬,在舞臺上盡情舞動,幾“匹”領頭的“小馬”還上演滑跪、托馬斯前旋、大風車等高難度的街舞動作,最后,在孩子們歡快的新年快樂聲中結束,就連董卿也夸贊孩子們“好萌啊”。
央視春晚的舞臺炫麗多彩,變幻莫測的場景是那么的隆重而喜慶,準備充足的演員們都要把精心準備的節目一一呈現給大家。有陣容宏觀的集體舞、有幽默搞笑的小品、相聲、悅耳的歌曲,還有耳目一新的雜技、使人目不暇接的魔術表演等等……真可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得十分辛勤的練功啊!
時間就像是小彩旗的旋轉,從開場到凌晨鐘聲的響起,一刻不停歇,她是時間的使者,時光流轉,四季輪回,除夕就這樣不緊不慢的劃過去……在《難忘今宵》的歌聲中,今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落幕。4個多小時的春晚讓人感到多幾分溫情與暖意。
今年的春晚比往年要好看多,希望明年的春晚可以更精彩,我期待明年的春晚!
春晚觀后感通用篇4
時間匆匆流逝,不知不覺20__年已經到了最后一天,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大年三十。
2月11日除夕之夜,中國人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而至。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非常開心地看著《20__年春節聯歡晚會》。
其實,還沒到除夕的時候,我就開始期待今年的春晚節目了,我在想:今年的節目究竟會如何呈現呢?今夜,我得到了答案,《20__年春節聯歡晚會》給了我非常大的驚喜,可以看得出春晚策劃人員是花了很大心思的。
從整體上看,《20__年春節聯歡晚會》反映了時代主題,每個節目也與當下社會相關聯,充滿了生活氣息,用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非常“接地氣”。觀看完《20__年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后,我和家人們都對節目贊不絕口,總之整臺晚會舉辦得非常成功,給觀眾們營造出“牛年喜氣洋洋”的新春氣氛。
《20__年春節聯歡晚會》中,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各類舞蹈節目。今年的舞蹈種類很多,有少數民族民俗舞、現當代舞、中國古典舞、街舞、芭蕾舞,今年的春晚舞蹈數量也是歷年來最多的,可以滿足不同舞蹈愛好者的需求。而且芭蕾舞、街舞、中國古典舞、少數民族民俗舞、現當代舞等舞蹈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創新,舞臺效果十足,讓我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
春晚的節目熱播著,時針滴答滴答地轉動著,時間正在一點一滴地過去,“5、4、3、2、1”跟隨春晚節目主持人一起倒數著時間,最后時針在零點的時候敲響了,全國人民迎來了新的一年,迎來了牛氣沖天的牛年。20__,將所有煩惱、悲傷通通帶走;20__,將希望、溫暖帶到了我們身邊!20__年,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春晚觀后感通用篇5
又一個難忘的央視春晚伴隨著我們跨進又一個新的春天。
隨著歲月的推移,不知不覺地,春晚已深深扎根中國百姓,變為新民俗,成為春節這個傳統民俗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人每年看了春晚、跟著春晚主持人數完除夕倒計時,才安排放鞭炮、才自然過渡到吃餃子,春節這個老百姓生活中最看重的節日到這個時候,才算逐漸進入頭一個高潮。同樣,每年聽罷《難忘今宵》,一種歲月“逝者如斯”之感便會在人們心中油然而起。是啊,有多少個春晚就有多少個難忘的年華,有多少個春晚就有多少個美好的精神生活記憶,年年花開花落,春晚歲歲不同。春晚不僅讓全球華人欣賞了藝術,同時使人們更好地回味和記取自己與國家、與民族、與傳統的聯系。
15年央視春晚所突出的鮮明主題是“共筑中國夢,家和萬事興”。編導和演出團隊善于從生活中尋找素材、題材,利用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呈現和深化,同時注重節目思想性與觀賞性的統一,調動氣氛、增強互動、潤物至深。演出開篇一曲由麗、韓童生、佟大為、李光曦等聯唱的《四世同堂合家歡》,四輩人男女老少齊登臺,共同詠唱家和萬事興,抒發普通人對未來的美好暢想,節奏喜慶明快,時代氣息濃郁。“星光大道”選手聯合演繹的《高手在民間》,則很好地呈現了“開門辦春晚”“拆門辦春晚”的思路和成果,看著那些來自各行各業業余演員的出色表現,你不得不相信“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之真理顛撲不破。
春節是舉國百姓、舉世華人祝福歡樂的日子。15年春晚最大限度地突出大眾性、全民性、聯歡性,強調全國老百姓共同歡樂,強調減舞美不減創意,強調原創制勝、創意為王,比如堅持理念創新,首次分設歌舞與語言類兩個演出區,現場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演員的每一個藝術表現細節,雙方區域演員通過相互打擂臺式演繹“比武”,不斷引發兩個演出區域之間、場內場外的互動歡樂,能夠使演員更加有效地貼近觀眾,更好地實現與觀眾的互動交流。春晚設置吉祥物陽陽也是個創舉,并且首次引進新媒體、云計算加強與觀眾互動等等,這些都能夠有效地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春晚中的一分子,不僅樂享視聽盛宴,更在互動中獲得快樂。吉祥物陽陽在串場的同時,調動場內外觀眾聯動狂歡的情緒,將歡快喜慶與寓教于樂和寓教于美有機地統一起來,在強化共同歡樂、一起歡樂總體效果的同時,很好地實現了寓教于聯歡。
作為民俗的春節凝聚的是中國人對美好家園的想象,對悠久傳統的堅守,對家鄉故土的依戀。正如費翔的《故鄉的云》,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喚起的是炎黃子孫對家國的深沉依戀之情,京劇、雜技、曲藝等各種傳統藝術形式,以及歌詠故土之思作品的交相輝映,激起的則是人們對祖國文化傳統的歸依與熱愛。今年春晚的表現形式格外突出中國特色與中國氣派,從而使這個一年一度的全民大聯歡、順乎年俗與民意的文化成果展示,更成為弘揚傳統、記取鄉愁、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寬闊舞臺。雷佳的一曲《鄉愁》,真切而藝術地傾訴游子對家鄉的眷戀、女兒對母親的思念,也傳達出中國人對故土、對祖先和對傳統文化的回歸與尋根情愫,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張豐毅、朱亞文、段奕宏合作的歌曲《中華好兒孫》,劉德華的《回家的路》,莫文蔚的《當你老了》,以及舞蹈《絲路霓裳》,雜技《青花瓷》,總是能夠抓住民族記憶、傳統文化當中那些最富于鮮明色彩的方面進行濃墨重彩的表現,另外,無論是傳統技藝、武術,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的舞臺呈現,表現手法勇于創新,讓年輕觀眾喜聞樂見,很好地實現了藝術熏陶與思想引領的有機融合。
春晚觀后感通用篇6
春晚已伴隨著人們走過了三十多年,春晚是什么呢?春晚就是喜慶,就是熱鬧。春晚就是紅紅火火,就是團圓。春晚就是全世界華人的年夜飯;春晚就是老百姓的一個伴歲、一個念想;就是海外華人思鄉之情。春晚不僅僅是娛樂,還要有教育意義。春晚就是每年快樂的習慣,更是每年一次的期待。
14年的春晚不僅喜慶、熱鬧,而且高端、大氣、上檔次。有郭采潔和楊坤合唱的《答案》、孫楠的《萬泉河水》、還有郭東臨的《人到禮到》、蔡明、華少的小品《擾民了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符號中國》和《花樣節奏》。在笑聲和快樂中看完相聲花樣節奏,我被演員精彩的表演所吸引。都說藝術來自生活,我非常佩服藝術家的創造力、想象力。演員從“說”“學”“逗”“唱”各個方面給觀眾帶來了歡樂。從相聲中花樣節奏中我領會的許多、許多;節奏是必不可少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短暫的幾分鐘,給全國觀眾帶來了歡樂,尤其相聲中模仿盜版光碟的演唱,如此的惟妙惟肖,側耳細聽,完全和真實一模一樣。沒有一定的功底是怎么也達不到如此好的效果。
相聲中的節奏,讓我想到了生活中必須有節奏,要循序漸進,不然生活、學習會一團個糟,不管什么事都要計劃、按節奏、要求完成,才能取得成功。
春晚觀后感通用篇7
春節,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最重要的節日,沒有之一。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除夕這一天的到來。我不喜歡出去和小伙伴們到處玩,而是更愿意待在家里陪家人看春晚,這是我每年必看的節目,在我家都快成為傳統啦!
我們一家人吃完年夜飯,如同往年一樣就坐在沙發上觀看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心情特別舒暢。等到晚上八點整,首選映入眼簾的不再是我們熟悉的董卿、撒貝寧等主持人了,而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任魯豫、尼格買提,搭檔青年演員佟麗婭,與青年主持人尹頌、張舒越,共同主持。他、她們著隆重的節日服裝閃亮登場,今年的主持選人實在太有創意啦,完全換了一個新風格,揚起了青春風暴。
我發現今年春晚的節目可謂是一個比一個精彩,舞臺炫麗多彩,變幻莫測的場景是那么的隆重且喜慶。有悅耳的歌聲、有陣容宏觀的集體舞、有幽默搞笑的小品與相聲、更有令人目不暇接的魔術表演等等,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呀!據說今年春晚不僅使用4k拍攝手段,還引入了更多先進的視覺呈現技術,在確保內容精彩的前提下,還引入了最新的視覺科技手段,讓整臺晚會的色彩更豐富,讓觀眾“看得懂,記得住”,實現觀眾與春晚“零距離”。
不得不感嘆科技的發展速度呀,今年春晚都啟用5G技術了,增強與現場觀眾的互動感,將全民聯歡的喜慶氛圍烘托出來。不過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等到凌晨的鐘聲響起,除夕就這樣不緊不慢的劃過去,我們迎來了鼠年……在《難忘今宵》的歌聲中,2020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落幕,4個多小時的演出,讓人感到多了幾分溫情與暖意。
無論是“吐槽”也好,還是“點贊”也罷,觀看春晚是國人的一種習慣,已經成為民眾春節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春晚”這道調味品,會讓人產生一種空落落的惆悵感。對于很多家庭來說,一年四季只能聚在家里幾天,除夕夜家人圍在一起看春晚,不是為了看一臺多么精彩的“節目秀”,而是希望全家人找到情感共鳴,在歌聲中溫暖,在笑聲中團圓。
春晚,彌補了逐漸消失的“年味”,讓國人找到過大年的感覺,在這甜蜜溫馨中展望新的希望。今年是2022年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在眼前,我似乎聽到了中國夢的鏗鏘腳步,在樸素真誠的春晚體味到了變革的偉大氛圍。
春晚觀后感通用篇8
每年的春節跟家人一起看春晚是必不可少的節目,這也是一家人在一起最溫馨最幸福的時刻。
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內容可真的是豐富多彩,不僅有那優美動聽的歌曲,那幽默風趣的小品、相聲,還有那些驚險雜技、魔術,有各種戲曲,一家人看得笑聲連連,充滿了歡樂。
《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中不僅用那飽滿的熱情唱響了新時代,也描繪了祖國神州大地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化,展現出了中華兒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拼搏精神。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在節目上的創新與融合發展上下了很大功夫,不僅是從形式到內容,都給人一種全發的感覺,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也給予了我們這些觀眾們更多的期待空間了。在節目的分類上,還滿足了觀眾多樣性、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整個晚節聯歡晚會,讓人感覺到了春節聯歡晚會上兼顧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和創新性的統一,同時全國的觀眾朋友們和媒體也在第一時間都紛紛點贊了。今年的春晚兼具了“情感溫度、思想深度與藝術新高度”,同時也為在海內外中華兒女們,奉上了一道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文化盛宴。
春節聯歡晚會在帶來歡笑的同時,也給了全國的人民在情感上的共鳴和思想上的啟迪。表達了全國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與向往,在這個美好的春節里,人們在那喜慶的氛圍中歌頌著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