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夢兒》觀后感35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優秀的《田夢兒》觀后感350字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田夢兒》觀后感35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田夢兒》觀后感350字篇1
今天,我們在學校的操場上觀看了音樂兒童劇——《田夢兒》。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我抑制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流下了眼淚,周圍的同學們也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部兒童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叫田夢兒的女孩,和爺爺、姐姐相依為命。爺爺靠撿垃圾供她們姐妹倆上學。同學們都笑話她有個“破爛王”爺爺,為了維護爺爺,她和同桌打了架。班上組織捐款,善良的田夢兒將用來買午餐的五元錢全部捐了出去。即使這樣,不知情的同學卻嫌她捐得太少,冷嘲熱諷,百般嫌棄。他們哪里知道,捐出了僅有的五元錢,田夢兒只能餓肚子……
劇中的那5塊錢,深深地揪住了我的心:5塊錢的捐助太少了嗎?田夢兒的同學是這么認為的,因為他們捐了30、50、100……可是,田夢兒盡管家境貧窮,她還是竭盡全力、傾其所有,獻出自己的那一份愛心。這是多么難能可貴啊!由此,我對愛心捐獻有了一種新的認識:捐獻應該是愛的傳遞,捐獻的金錢不在多少,只要是盡自己所能,為他人奉獻,這就是愛的傳遞。因為有愛,世界才變得更加溫暖。
看完這部劇,我一直在想:我自己能不能像田夢兒那樣有愛心呢?我自己能不能像田夢兒那樣,懂得知恩圖報呢?田夢兒和姐姐從小就被遺棄,是多么的不幸啊!收養她們的爺爺盡管非常疼愛她們,卻不能給她們提供衣食無憂的生活……和田夢兒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我有疼愛我的父母,還有寵愛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根本就不用擔心餓肚子……
我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好好地孝順父母,孝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田夢兒》觀后感350字篇2
我看了《田夢兒》這個音樂劇以后,心里有許多說不出的滋味,田夢兒是一個鄉村野女孩,她原本是一個被扔在馬路邊的棄嬰,她的爺爺收養了她,并靠撿破爛養活了她。說到這里,故事就開始了。
這一天,田夢兒在班上孤單地坐在座位上。班長突然宣布:“今天我們換座位,可這次與眾不同,這次我們可以自己決定和誰坐。”大家高聲歡呼后,紛紛都找到了同桌,唯獨田夢兒沒有同桌,沒有人愿意跟她同桌。這時,有一個強壯的男生大叫起來:“哈哈,你這個野丫頭,我們誰敢和你坐呀!你的爺爺就是一個撿破爛的,一個破爛王!哈哈。”田夢兒聽了這話很生氣,上去和那個男生打了起來。最后同學們把他們倆拉開了,一場戰爭才結束了。
田夢兒敢于與欺負她的男生打架,說明了她很愛她的爺爺,也體現了她內心的勇敢與堅強。
有一次學校組織給山區小朋友愛心捐款,大家迫不及待地獻出自己的愛心,多的有捐 100 元的,少的也有 10 元的,只有田夢兒捐了 5 元錢。大家紛紛議論著田夢兒,有的說:“怎么田夢兒捐那么少啊?”有的說:“說不定她家里還很有錢呢!”這時,班長出來給田夢兒打圓場:“你們不要再說田夢兒了,田夢兒捐的這 5 元錢,可是她的午飯錢啊!”大家聽了以后,都啞口無言了。
田夢兒寧可自己餓一頓,也要把自己 5 元的飯錢捐出來,說明她的內心是多么的善良啊! ?
田夢兒在午間去網吧撿垃圾的事,被爺爺知道了,爺爺找到田夢兒,朝她大吼道:“田夢!我送你到城里來,不是讓你撿垃圾的,我是送你來好好讀書的!唉!”說完,田夢兒的爺爺氣憤地扭頭就走了。
田夢兒的爺爺是多么的愛她,希望她好好學習,而不是去撿垃圾。爺爺的生氣體現了爺爺是多么希望田夢兒能夠把學習學好。
田夢兒的爺爺為了證明自己還能勞動,每天清晨都去撿垃圾。這一天,田夢兒放學回來,沒看見爺爺在家。田夢兒就叫了幾個同學幫忙一起去找爺爺。爺爺找到了,他卻不記得田夢兒了。過了好久,田夢兒的爺爺好不容易又記起了她,但卻告訴了她一個壞消息---田夢兒的姐姐以前當上了幼兒教師,但在一次護送小朋友回家的路上,被壓死了。田夢兒聽了以后,不由得痛哭了起來。
田夢兒悲慘的身世真的讓人很同情,不僅被親生父母拋棄,還被別人嘲笑爺爺是撿破爛的,她的姐姐又不幸被壓死了,還有比她更慘的人嗎? ?
但是,春天到了,萬物都復蘇了,一切都改觀了,田夢兒和同學們更團結,更友愛,也更融洽了,田夢兒終于又樂觀開心地生活了! ?
看了這個音樂劇以后,我心里有許多的感動。我喜歡這個田夢兒,不僅因為她人生坎坷,也因為她在逆境里勇敢而堅強,還不失一顆友愛的心。我不僅要學習田夢兒的勇敢與堅強,更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好好學習,去勇敢地面對一切困難!
《田夢兒》觀后感350字篇3
昨天下午,我們觀看了大型音樂兒童劇《田夢兒》。美輪美奐的場景讓人震撼不已,生動有趣而又發人深省的劇情讓人感慨萬分。
這部劇主要講了一個鄉村來到城市里的女孩與同學們互幫互助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同學們為山區孩子捐款的一段:班長說:“同學們,我們要為山區孩子捐款,大家一起獻出愛心吧!”有的同學捐了20元;有的同學捐了30元;有的同學捐了50元,還送出了一大包名牌衣服;有的同學捐的100元……大家都送出了再加點愛心,而且還都是巨額,但到了田夢兒捐款了,田夢兒將自己僅有的5元錢偷偷地放進了捐款箱,為的是不讓大家笑話。雖然她隱藏得很好,但還是被大家看到了,大家都笑了起來。這時,班長說:“我也捐了5元。”大家都十分驚訝,“愛心不在大小,一元也是一份愛,一角也是一份愛。更何況,這5元還是田夢兒的午飯錢啊!”大家都不說話了,為自己對田夢兒所做的事感到抱歉。看到這,我想一句眾所周知的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正是如此,每一元錢或許就能給山區的孩子買一支好看的鉛筆,每一份愛都能讓山區孩子更加開朗,因為他們知道有這么多哥哥姐姐和愛心人士在關愛著他們,這個世界是如此美好!
但在這部戲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田夢兒的姐姐寫給妹妹和爺爺的信。這封信主要講了夢兒的姐姐去山區支教的快樂。她懂得了奉獻是最美的花!但就在寫完信不久,夢兒的姐姐在送孩子們回家的路上出了意外,就再也沒醒來。看到這,我已是熱淚盈眶。我明白了無私奉獻不是壞事,反而會讓你更快樂,哪怕犧牲自己,你都覺得高興。
現在正是冬至,在寒冷的空氣中,我們心是溫暖的。我們要像夢兒的姐姐一樣為大家奉獻,爭做美德好少年。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會被所有人記住。
《田夢兒》觀后感350字篇4
今天,我們來到了昭陽劇院,觀看音樂兒童劇《田夢兒》。
隨著音樂的響起,演出開始了。主人公田夢兒是從農村來的,大家都很瞧不起她,還稱她是瘋丫頭。因為她來自農村熟悉牛,所以大家排節目時就讓她演牛。可是她在演出的過程中不小心把同學撞倒了,大家都責罵她。恰巧班長夏小雨說老師讓自由選同桌了,大家都不想和田夢兒同桌,還罵她爺爺是撿破爛的。田夢兒為了維護爺爺的尊嚴,就和同學打起來了……。“捐款事件”和“網吧風波”過后,同學們真正了解到了田夢兒的困境。正當同學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時,爺爺不見了。雖然后來爺爺找到了,但是他卻失憶了。是田夢兒用自己棄嬰的身世喚醒了爺爺的記憶。田夢兒、爺爺、姐姐的善良感動了大家,在大家的幫助下,爺爺終于實現了夢想,重建了家園。
曲折的故事情節深深地感染了我,演出的過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留下眼淚,再看看周圍的同學也一個個感動得熱淚盈眶。
田夢兒和她的姐姐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因為她們有一個愛他們的爺爺。爺爺雖然不富有,但是靠撿破爛給同為棄嬰的她們營造了一個溫暖的充滿愛的家。姐姐遇難后,爺爺寧可一個人默默承受
失去親人的痛苦,也不愿讓田夢兒難受。因為他想:“與其兩個人痛苦不如他一個人承擔。”這是善意的謊言,這更是偉大的愛。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爺爺,我有時很調皮,不聽爺爺的話,還嫌他啰嗦,可是爺爺從來不生氣。他還是那么愛我。
有一次,他生病了發著高燒,還堅持冒雨送我上學,因為淋了雨,他的病情加重了,掛了一星期的水才恢復。事后我很愧疚,也為自己平時的調皮而感到后悔。看了這場音樂劇,我想:面對親人們無私的愛,我只有好好學習,以實際行動來回報他們。在感受愛的同時,我還要去做一名愛的使者,接過愛的接力棒去關愛身邊的人,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田夢兒》觀后感350字篇5
《田夢兒》,演譯的是路邊棄兒田夢長到 12 歲時,跟隨撿破爛的爺爺進城求學的成長歷程。在舞臺燈光和主題背景音響推出的一瞬間,我看見了曾經我們擁有過的青春年少、活波開朗的影子。
田夢兒,演譯的是路邊棄兒田夢長到 12 歲時,跟隨撿破爛的爺爺進城求學的成長歷程。在舞臺燈光和主題背景音響推出的一瞬間,我看見了曾經我們擁有過的青春年少、活波開朗的影子。
在班級中,發生過很多令我感動的事,其中有一件事在我的印象中極為深刻。
那是星期三上午的一節英語課。正當大家爭先恐后、踴躍發言的時候,我們的一位同學突然吐了,大概是由于他身體太弱了吧,一下子吐了兩次。不等老師開口,我的同桌—李梓瞻立刻離開座位,奔向衛生間拿拖把,緊跟著,我們班幾位男生也一齊跑向衛生間,然后再拿著拖把跑回教室。只見同桌嚴肅地走到那位同學吐的地方,認真地拖了起來,他不放過每一個角落,還特地在其他同學的腳下仔細地檢查了一遍,以免同學沾到一點臟的東西,一開始,我也上前把餐巾紙遞給那位同學,但一聞到這味道,整個人就開始反胃了,都快想吐了!連忙回到座位上捂住鼻子。但同桌呢?他不畏臭,還是在一邊拖呀拖,直到把地上的臟物拖干凈了,才肯罷休。這時,一直站在旁邊的同學主動把拖把拿到衛生間去洗,等洗干凈了,再拿回教室給同桌拖地。這時,許多坐在位子上的同學也紛紛上前,有的給那位同學餐巾紙,有的一起幫忙拖地,還有的則在一旁安慰那位同學。
看了這一幕,我覺得,全班同學個個都是“小雷鋒”,但是同桌更是堪稱楷模。是的,在同學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都應該伸出援助之手,使他的心感到一絲溫暖。
學習雷鋒精神,不一定做的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往往在我們周圍的一些小事中也能體現出彌足珍貴的雷鋒精神。
《田夢兒》觀后感350字篇6
溫暖的陽光灑在校園里,暖陽陽的,我們靜靜得坐著等待節目的開始。
"親愛的同學早上好,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里……",主持人清亮的聲音劃破天際,節目正式開始了。 《田夢兒》這部音樂劇改編于真實的事件,講述了一個名叫田夢兒的小女孩,從農村來到了城里,她性格倔強,沒有同學愿意于她成為同桌,她愛護自己爺爺的尊嚴,她們家雖然十分貧苦,可她還是將午飯錢省下,幫助更加貧困的山區兒童。田夢兒悄悄潛進網吧,背負了全班同學的流言飛語,卻只為能讓爺爺輕松一些。班長夏小雨主動接近她,同學們熱忱幫助她,希望能夠讓田夢兒不要那么辛苦。 在音樂劇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田夢兒讀姐姐最后一封信的時候,我明白姐姐并沒有愧對于田夢兒和爺爺,他將爺爺給她的愛傳遞給了山區的留守兒童,卻在支教時不信遇上了塌方爺爺知道后一直瞞著田夢兒,聽到這里,我看見許多低年級的同學在議論:"爺爺騙人,爺爺騙人了。"沒錯,爺爺是在騙人,可是爺爺的謊言騙不了他自己,這是善意的謊言,他知道田夢兒與她姐姐的感情最好,不忍心告訴她真相,藏在這謊言背后的,是爺爺對田夢兒深深的愛。
音樂劇隨著掌聲落下了帷幕,卻令我不經陷入了沉思:田夢兒雖然家境貧困,但是她依然維護爺爺的尊嚴,像我們平時一看見爺爺、奶奶就一臉不屑,還嫌他們礙手礙腳的,可是田夢兒卻幫助爺爺分擔,想到這兒,我覺得自己做的太少太少了,我以后要學田夢兒那樣,孝順長輩,學會擔當,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田夢兒》觀后感350字篇7
由省委宣傳部重點投資、扶持的大型現代音樂兒童劇《田夢兒》在鎮江藝術劇場首演。該劇由金壇華羅庚藝術團排演,這也是該團推出的第7臺現實題材新戲。
當日,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楊志純,省委宣傳部部務委員、省文聯副主席李朝潤,省文明辦副主任葛萊等,與鎮江潤欣實驗學校500多名師生及學生家長共同觀摩新戲。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觀眾邊看戲邊擦眼淚。
根據省美德少年真實事跡改編的兒童劇《田夢兒》,講述了路邊棄兒田夢長到12歲時,跟隨撿破爛的爺爺進城求學的成長經歷。全劇通過調換座位、班級捐款、網吧圍堵、爺爺失蹤等情節,在不斷的矛盾沖突中,展現了城鄉孩子從理解到融入過程的純美情感。
《田夢兒》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等主創人員都是《留守小孩》原班人馬,但圍繞“孝與愛”的劇情和立意均高于《留守小孩》。當天首演后,省委宣傳部隨即組織到場觀摩專家座談,商量進一步打磨新戲方案。本月,華羅庚藝術團將攜新戲進入上海演藝市場,走進中小學校與學生互動,征求師生意見并加以修改。
華羅庚藝術團團長史國生告訴記者,按兩年新排一臺戲的頻率,該團已先后排演《少年華羅庚》、《留守小孩》、《從長蕩湖來的女孩》等6部兒童劇,連續演出6200多場,觀眾超過600萬人次。此次《田夢兒》從排演到公演僅用26天,9月28日將在省美德少年評選頒獎晚會上整臺演出,隨后赴全省各地巡演。他同時透露,劇團第8臺新戲劇本已完成并進入論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