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表達自己對于作品或場所的看法和見解,還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過程。接下來給大家分享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希望對大家寫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有所幫助。
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篇1
陀螺就是《盜夢空間》這部電影的一個托,或許說圖騰也可以,陀螺開始旋轉就似乎說明科布即將進入夢境,而陀螺停下來也許就是夢境的消失。克里斯托弗-諾蘭這么煽情的使用一個陀螺作心理暗示,是夢境的復雜還是科布心情的波瀾起伏?
科布在每次即將進入夢境時,總喜歡旋轉陀螺,似乎陀螺無限的旋轉將他的思緒帶到遙遠的夢境,當然陀螺不可能成為科布靈感的源泉,這只能是科布派遣夢境對他催生的那種痛苦,因為他似乎又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還有自己的老婆。
陀螺是孩子們的最愛,科布使用陀螺不會是顯示孩子氣的未滅,當然他習慣看著陀螺無限旋轉,那一圈圈的收緊逐漸蕩開去的圈就像是進入夢境的遙遠路途。
陀螺顯然就是開發《盜夢空間》作者靈感的武器,似乎它這么的出現,就昭示夢境的離奇未來,所以影片才會出現一層又一層的夢境空間,螺旋似的不斷向上,直到那荒蕪的絕地出現。
其實這個夢境就是不斷旋轉的一個陀螺,它運動就是一種不停的夢境穿越,可以到達很多地方,可以穿越很多空間,直到遇到那個本應該遇到的人。當夢境中科布陷入困境,陀螺就會逐漸停下或跌落,似乎陀螺就是科布的幸運物或保護神,當然影片并沒有將這種預示擴大化,它似乎只能代表科布的一種很復雜的心境,其實參與夢境的每個人都無法與這個陀螺分開。
人的命運似乎極像這陀螺,它可以無限的運動下去,當阻礙物出現它才停歇下來,其實這些形而上的東西原本在東方國度會受到重視,想不到不信物只信自我的好萊塢也這般的迷信其中不得不讓人產生疑問?
當然陀螺反復出現影片中其實也是一種神秘感的替代品,它的旋轉昭示影片故事的無法預知的延續,當然也無法預示人物角色命運的神秘難測。結果當人們重回正常的生活狀況,陀螺不再出現,一切不可知戛然而止,因為人們不需要這樣的玩“躲貓貓”,人們都回到現實中,開始擺脫夢境的桎梏,回歸家庭的溫情。
還有陀螺的存在是對人們無法預知未來的一個暗示,陀螺旋轉得越快,這人心就越糾結,如果陀螺慢慢的慢下來,可能對大家情緒相對放松。當然陀螺的存在也對影片的節奏感帶來一種暗示,大家可能看到陀螺心思難免馬上提起來,所以這個陀螺的存在的確意義不一般。
似乎這個陀螺就是《盜夢空間》成功與否的關鍵物,或許是另一個科布的夢境的投影,它直接干預科布心境的起伏,心情愉快陀螺旋轉得很順暢,當心情極差時,陀螺就跌落,如此強大的一個參照物,它似乎就是《盜夢空間》的另一個傳說。
看來陀螺與美人身上的配飾一樣重要,因為無論如何這都代表著一種指向,或是一種無言的表達。
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篇2
此刻,據說連超級賽亞人都明白本片是有關多重夢境的,但這并非將“1”變成“99”的法寶利器;因為你能夠將夢境結構設計得比本片更復雜,但那種復雜可能只是個空框架,你不會感覺到質感。實際上,片中“夢中夢”的結構,從了解劇情梗概的角度來說,其實是十分線性簡單的,不像《記憶碎片》(Momento)那么機巧,更不像《穆赫蘭道》(MulhollandDr。)那般變幻無形。
也許,正因為《盜夢空間》夢境設定表面上看起來很機械化,部分影評人認為諾蘭哥哥把夢境想象得太理性了,真實的夢境應當是像《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EternalSunshineoftheSpotlessMind)那樣充滿了隨機而怪趣的變化,那樣光怪陸離的東東才是夢的本質。專家們說的,顯然是有道理的。包括你我都得承認;至少我個人從來沒做過像電影中“種夢行動”那么“有邏輯”的夢。但是,專家們很可能都是藝術細胞過剩、一聽到“夢”這個字眼就興奮、就認為就應是天馬行空的。可他們忘了,影片中無論是“盜夢”還是“種夢”,都不是個體自由的夢,而是經過設計的、受擺布的夢,當然得遵循事先設定的邏輯。電影中的這個“受控夢境”的設定,對盜夢/種夢對象的控制程度,甚至要超過《黑客帝國》里“人類電池”在“母體”中的狀態:后者允許個體意識在虛擬空間常規的生活,而《盜夢空間》里表現的則是要誘導盜夢/種夢對象的意識走向預先設定的軌道。
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篇3
盜夢空間是我看過的最好電影之一,場景的設置十分多樣,而且,我一開始,根本就沒看懂怎樣回事,直到影片進行到一段后,才開始慢慢地有些看懂,就是這個盜夢空間,讓我開始對男主角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開始有了較深的印象,雖然在泰坦尼克號的片段里我就見過他,但是直到盜夢空間,我才開始真正感受到他的魅力,用楓的話說,是:他的眼神,很犀利。
盜夢空間的劇情進行地十分快速,一開場就把主角基本上都給出場了,此刻回想這個片,我忽然想起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總是有著不少逃亡的鏡頭,即使是狼狽的在逃跑,卻在槍林彈雨中仍然表現地那么能干,有些畫面很滑稽,比如在盜夢空間里,他為了躲過康柏的追擊,被列車夾在墻里的那個難受樣,實在好笑。
那個造夢者的女生的初次面試我覺得很經典,你看她的表情,她的眼神,多么的有意思,一副不肯被小看的樣貌,她很厲害,而且十分的有個性,是我喜歡的那種類型。
其他人物在劇中也是舉足輕重,比如那個費雪小帥,比如那個偽裝者,但是還是主角給我的印象最深,他的那份痛苦,他的那份內疚,還有,在刺客說的那句話:
在泰坦尼克號,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說:你挑我也跳,而到了盜夢空間,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則說:你跳我不跳,看到他成熟了,我們留下了欣慰的眼淚。
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篇4
我們過往的經歷,是一系列意念植入的結果,可是自己卻意識不到。而這些來源于早年間植入到我們腦中的各種意念,它們仿佛寄生物一般,強烈的影響著我們的行為,乃至命運。
我們從哪兒開始的,又為何要這樣做,也許連自己都不知道,冥冥之中就好像被一個既定的范本框定住了一樣,只能一步步朝著那早已確定的結果不斷前進。
如何改變,如何突破,并保證不把這些好似已經確定的觀念傳遞給他人,尤其是我們的孩子呢?
這就需要我們去不斷的學習與覺知。能力強大的可以自我療愈(突破),像影片中的柯布那樣;能力不足的就需要借助外力。
當對某些問題意識不到,體會不清時,一是可以通過身心提升訓練升級我們的潛意識,使得我們變的更加強大;二是可以借助心理師的力量,通過心理咨詢,去看清,認清,理清……
影片中的小費舍其實就是通過造夢師接受了一次在思想層面的心理咨詢過程。小費舍對父親的恨,實際上是包裹在愛的防御下并不能被自己所意識到的,而恨的根源來自父親對他的不認可和不接納。
起初齋藤找到柯布就是想利用這一點去在夢中挑唆小費舍與自己的父親對抗并在父親死后解散掉家族企業。但是萬萬沒想到,在夢中小費舍卻得到了父親的肯定與支持。在老費舍去世前,他表示:希望小費舍做自己,做真實的自己,而并不是小費舍之前誤解的那樣——父親對自己很失望。爺倆最終得到了和解!
而這一切實際上促成了小費舍的自我認同,他不再需要去為了討得父親的歡心而委屈自己,他決定要做回自己!不再繼承父親的基業,而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業。這其實也間接達成了齋藤的植念計劃,真是歪打正著啊!
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篇5
夢中夢自有夢中夢,誰說夢中沒有夢?今天,這部電影就讓你知道夢中也有夢,而且還不止一個,同時也讓你懷疑自己的智商。
《盜夢空間》這部電影講述了柯布和他的團隊,穿梭于各個夢境盜取別人的機密、財富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一部非常好看、創新的電影(別人說的),自己看什么都看不懂,就看他們,刷、刷、刷弄來弄去,最后回來,我看得自己眼睛都有幻影了。看完后我大腦“砰”的一下短路了——一片空白,大量信息飛一樣地奔入我的'腦中,使人頭痛欲裂,卻又無法解答,真想馬上拿出手機看電影解析。天呢!地呢!太難看懂了!我這IQ只有50的小腦子,快炸了!所以這部電影你要IQ300才能觀看,不然——會短路!
使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便是柯布了。他應該也是一位十分優秀的筑夢師,可因為妻子不能再筑夢。他給團隊請的筑夢師的入隊條件也太變態了吧!兩分鐘內畫一個迷宮!我估計那名新筑夢師的第一反應便是——大哥,你逗我呢!不過她也真是奇葩,還真給畫出來了,好像還是一個圓形的。更可怕的是后面的夢境,被改的簡直就像哪位大師畫出來的不可能的圖形一樣。比方說:你正在上樓梯,卻去到了二樓的墻壁上,這個墻壁卻又連著隔壁房間的天花板……Oh大哥,逗我玩呢?眼睛都看瞎了。
這已經很牛了,但更讓人琢磨不透的還是結尾。
他到底有沒有回到現實世界中?我認為是的,他回來了,雖然他可以用陀螺來辨別,但最后這個導演不給面子,搞事情,不多留個幾秒看看陀螺到底倒了沒。所以我們必須另找線索——戒指。沒錯,就是戒指!他這個東西在夢境中是出現的,但在現實中是消失的。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特別的道具可以明辨現實,可好像又不是,可又很納悶,那既然有了這個戒指又何必要用陀螺呢?
看完后的我甚至感覺,自己的世界也不真實了……想讓別人踢我一腳。
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篇6
今天終于把盜夢空間看完了,很不錯,忍來不住上來碼點字了。電影通過夢來作為主心骨,夢中夢,三層夢,主人公柯布為自己筑的夢里一直都有自己妻子映射,而且每次妻子都是作為對立面而存在,他不能釋懷,在每個夜晚他在夢里造了一座監獄,想把妻子莫爾困在里面,減輕一些自己的內疚得到一些暫時的解脫,可是夢里出現的場景總是柯布傷心地回憶:永遠看不到臉跑開的孩子,所有他們以前在一起美好的場景但他都無法觸及,因為最后妻子總會憤怒的出現,在對希爾的植夢行動中,他不僅要面對希爾的潛意識反抗,還要直面妻子,面對很多未知的危險,但在最后他始終沒有迷失自己,理性的釋懷了夢中的妻子,回到了現實中,他的圖騰陀螺一直轉著,在電影結尾的時候也轉著,似乎是在告訴我們夢和現實是相同的,它能轉換成現實你想要的,只要你自己真的想那樣,夢成現實并不難,自己得給自己創造這樣的條件,為自己筑夢。柯布起初不能為自己筑夢就是因為他有對妻子的愧疚不能釋懷,當他放下的時候,他 又可以再次幸福編織。
對于我的而言,我的感受是有些東西得放下,我不強迫自己,我會給自己一些時間漸漸的改變,畢竟這些困擾也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就讓我慢慢瓦解她吧。還有就是得做內心更強大的自己,先從獨立孤獨開始,有些事情有朋友知己一起固然好,但沒有也不是不可,自己獨立去完成,就像老弟昨晚說的我真的是一個人在戰斗,這本身沒有什么可怕,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就像我的名字一樣,俊永,做個內心雋秀,勇敢地獨立的姑娘,對于感情不要走心,誰離了誰都能活。做自己,有些事就像狗改不了吃屎的規律一樣,所以當面對矛盾時,讓自己有路可退,不要太逼自己,但是依然有夢,這正是電影里也在詮釋的道理,在夢的路上不忘夢,又讓自己面對矛盾時既能保全夢也能有退路,好好設計自己的夢就很重要,每一個細節和結構都會有大的影響。
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篇7
主人公柯布,和他的團隊擁有一項令人不寒而栗的特異功能——進入他人的夢境,盜取最重要的機密,就叫盜夢。
看完這部電影,腦里像是有團熊熊烈火在不停地燒著自己的腦子,為什么他們可以盜夢呢?為什么夢境的時間比現實快一些呢?結局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一連串的問題像是蠻橫的野獸不斷地撞擊著我的好奇心,使我不得不認為這是部疑云重重的電影。我猜測著種.種可能,可還是只是看到這真相的冰山一角,好似霧里看花,看到的'還不是九牛一毛。在我為這部電影頭痛的同時也不得不敬佩導演,這如此繁瑣的線索需要怎樣的邏輯能力才能編出?這如此真實的夢境又要何等想象力?
我的腦袋好似一團漿糊將藕斷絲連的關系粘合在了一起,由此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以及觀點:①柯布回來了。在電影里每個盜夢者都有自己的圖騰,來幫助自己判斷是否還在夢境中。由主人公柯布的圖騰——陀螺,就不難看出,只要陀螺不倒,轉個不停那就是還在夢境中。而另一個盜夢小組的成員,那個夢境設計者的圖騰是象棋,這怎么轉?原來是用手推的,推得倒在現實中,推不倒應該就像定在那一樣推不動。由此可以做出進一步的推測,不管圖騰的主人用不用力,認不認真,不會倒就是不會倒,要倒那就回來了!所以主人公是回來了的。②柯布沒回來。通過電影,觀眾不難看出每層夢境都需要一個人來接應,而進入夢境的有六個人可以進入六層夢境哎!所以結局是在第六層夢境。
我總結出一句話:明白身處在夢境中,卻又出不來才是最可怕的。
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篇8
新學期的第一個周末,剛好《盜夢空間》上映,我約上三兩同學,一同去購物公園的五星電影院搶險觀看。
不愧是熱門電影,來看《盜夢空間》的人還真多。我們排隊買票之后,趕緊進入放映廳,等待開映。
終于,電影開始了……
故事在一個一個“扣”的揭開中展開,整個電影劇情在親情、愛情、和驚險刺激的場面中深入,在萊昂納多重回現實中結束。
若觀看了這個電影后,不禁被導演諾蘭的敘事方式和創意手法所折服,故事在夢境和現實中不斷交錯,故事情節盤根錯節,讓我看了不禁拍案叫絕。
影片中的主人公似乎是迷失在現實與夢境中,已經完全模糊了,分不清現實還是夢境。由此,我聯想到了我自己。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我夢想成為一名作家,我只喜歡語文、政治、歷史,而不喜歡理科。我文科成績很好而理科成績一塌糊涂。
但是現實是,我必須通過中考才能上高中、通過高考才能上大學,上了大學才能更好的實現我的夢想。而以我蹩腳的理科成績,很難上到好的高中,也就很難上到很好的大學了。
我一直處在糾結中。看看了《盜夢空間》,經過深思熟慮,我明白了現實與夢想的區別,我必須處理好我現在的顯示問題,我必須把理科學好,考上好高中、才能繼續我的夢想。
《盜夢空間》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我很喜歡。
盜夢空間觀后感摘要篇9
我是一個喜歡做夢的女孩,真正的夢。
不管是被忠實的鬧鐘驚醒,還是悠然醒來。總是習慣地回想一下:我夢到了什么?美滋滋地重溫一下后才舍得起床。因為夢的存在,我感覺收獲了兩個人生——現實的和虛幻的。可不管是哪一種,我都是自己的主人公,都牽動著每條神經,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樂。從內心深處來說,我更喜歡夢中的世界——天馬行空,美好的,我會偷偷地懷念;恐怖的,我會慶幸這只是夢。
很早之前,讀過《科幻世界》中的一篇有關"夢"的小說。主人公不堪現實世界中的壓力,靠買來的一臺做夢機器發泄內心的不滿,找到做人的自尊。最后,整個人處在一種現實與虛幻交錯的混沌之中,走向滅亡。著實為主人公的不幸心痛了好長時間。
《盜夢空間》的橫空出世,讓我對夢的理解有了更深的思索。這只是一部科幻電影,但演員爐火純青的演技、環環相扣的情節、心思縝密的內在邏輯,讓你不得不相信它的真實存在。
影片以插敘的方式呈現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一開始,一身狼狽的主人公杜文被帶到了一位位高權重的老者那兒,當遲暮的老人轉動手中永不停歇的陀螺時,故事展開了。
老人叫齋藤,在商業上是個呼風喚雨式的人物。為了竊取商業情報,他被一群盜夢者盯上了。一層夢境不行,再加一層,就像負負得正一樣,齋藤迷惑了。可他畢竟是個老奸巨猾、警惕性、意志力超凡的人。一個小小的細節,讓他洞悉了一切都是夢境。任務失敗,杜文只得繼續逃亡。
沒想到這一次的任務,讓"受害者"齋藤想到利用盜夢者來在競爭對手身上種植意念,打垮對方。如何才能回家?這是杜文這輩子最大的夢想。被控殺害愛妻的的兇手能回家嗎?家中的兩個寶貝現在還好嗎?齋藤這個聰明的男人抓住了杜文的七寸。于是,一場交易達成了。
這不是個簡單的任務。杜文快找到了合作伙伴。其中,愛蓮的出現無疑讓這部片子增添了一抹亮色。愛蓮青春逼人,腦中充滿了稀奇古怪的想法,由她來充當造夢師再合適不過。用杜文的話來講,那就是"神乎其技".然而,也正是這個聰明的女孩走進了杜文的夢中,盜走了內心深處的秘密——美穎。
美穎是杜文最大的痛,死死地糾纏著他,讓他在現實和夢境中錯亂。每次,都得依靠"標志物"——陀螺才能確定自己所處的世界。他的心魔會解開嗎?他要愛蓮造的夢不要出現現實生活中的場景,以免迷失自己。而自己卻一直按著回憶,帶著生活的點滴來做夢。
當夢境向深處不斷潛入的時候,很可能就會掉入潛意識邊緣;當一個人注射了鎮靜劑,而自己又在夢中死亡,那他也可能掉入潛意識邊緣。杜文去過,齋藤也將去。
杜文和美穎這對恩愛夫妻,是抱著狂熱的心態進去的。是的,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只睡了四個小時,可在夢中卻度過了五十年,從意氣風發到遲暮之年。他們在夢境中成了世界的主宰,一切隨意念而生。真正體驗了一把"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夢境是如斯美妙,美穎不想醒來,把內心深處的判斷鎖了起來,寧愿相信這才是真實世界。而杜文意識到這畢竟是虛幻,想要回到現實世界了,可美穎不愿意,怎么辦?于是,杜文給美穎植入了意志——懷疑一切。當火車隆隆駛過的時候,()他們緊握著的雙手給了彼此力量。死意味著生,意味著重回真實世界。他們終于醒來,是含著眼淚醒來的。可這一切并不肯結束,美穎的意念告訴她——這并不是真實世界。不,她要再次選擇死亡,可她并不知道,這次的選擇,是永別!杜文怎么辦?一切皆因他而起,他無法解開這枷鎖,只能讓時間吞噬自己的神經,在一次次的煎熬折磨中希冀得到救贖。
從悉尼飛往洛杉磯的飛機啟航了!路裴的登場意味著好戲正式開演。要給這個商業巨子的兒子植入"解散父親的公司"這一意念是多么不可思議!計劃開始:要造三層夢空間——第一層,讓路裴坦誠他們父子關系,他不要承襲父蔭;第二層,播下"我要另創天地"的種子;第三層,讓他父親出現在夢中,明確告訴他不要什么都跟父親學。
事情完美地按計劃進行著,雖然中途有各式危險,有夢境主人意識影子的防備打擊,但我知道這些都是徒勞,所以很安心地欣賞著。不過,事情還是出乎意料之外——路裴在第三層夢空間,還沒見著他老爹的時候就被杜文潛意識中的影子——復仇美穎殺害了。一切真的前功盡棄了嗎?不,每深一層的夢空間,時間就會拉長好多倍。關鍵時候,愛蓮鼓動大家繼續潛入第四層,他們終于找到了美穎,找到了路裴。把路斐送到了第三層夢空間,終于完成了任務。但杜文卻選擇留在了第四層,他要繼續尋找那倒霉的,在第一層空間就中槍、命在旦夕的齋藤,他答應事成之后,會利用權力讓他重獲做人的自由。齋藤在哪兒?
最后,他終于找到了齋藤,一個滿臉皺紋的齋藤,一個滿臉皺紋、卻高高在上的齋藤。陀螺出現了,齋藤會選擇死亡嗎?
影片的最后,所有人都在那開往美國的飛機上醒來,大家一起做了一個極其精彩刺激的夢。杜文可以回家了。當他正大光明地走向父親的時候,真像一場夢。到了家,他習慣性地拿起陀螺,開始旋轉。可一見到久違的兒女,他的心立馬飛了出去,共享天倫之樂……
陀螺還在旋轉著,這是夢境嗎?一切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