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
寫觀后感時可以對電影的某個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也可以引用其他人的評價和觀點來支持自己的看法。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參考,希望對大家寫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有幫助。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篇1
年初一晚上和女兒一起看賈玲自導自演的賀歲喜劇電影《你好,李煥英》,豆瓣評分8.2分,在國產片中是不錯的了。影片以她們母女倆真實的故事為藍本,講述了媽媽李煥英的一生。在這個不能回家團圓過年的特殊日子里,更是擊中了不少在外謀生的兒女們的淚點。整個觀影的過程,笑點很多,卻是笑中帶出了淚。李煥英的人生,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故事,結局是一場悲劇。所謂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打碎了或者撕開來給人看。
故事以女兒賈玲對媽媽的思念為線,由女兒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八十年代,和媽媽在同一時空下,以女兒的心愿企圖幫助媽媽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做出更好的選擇,卻是笑點頻頻,啼笑皆非,出演了一幕幕的喜劇。
我們一直在笑著看這部影片,影片快結束的時候一直在期待賈曉玲能不能回到現實中?然而就是最后的15分鐘我們的笑來不及收回就流淚了,影片情節來個逆轉,賈曉玲帶著我們重走了一遍從小到大和媽媽共度的時光,后來看到的媽媽的病床旁的儀器顯示的是一條橫線啦,媽媽帶著對女兒的愛和期待永遠的走了。。。當影片落下帷幕的時候,我看到觀眾們還靜靜的坐著,每個人的眼里都噙著淚花,也許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吧,那就是:媽媽,在任何時候,都在用心愛著我們啊!
《你好!李煥英》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有喜樂也有悲傷,它讓人們在笑中帶淚,在淚里依然能夠回想起從前的歡樂。這也是賈玲得到認可,《你好!李煥英》成功的主要原因。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篇2
一直到電影結尾,看到照片中的李煥英(母親)與賈玲(編劇,導演,主演女兒賈曉玲)相貌相似,才知道這其實是一部以母親真名拍攝的電影。
電影的結構和《夏洛特煩惱》很像,講述了一個穿越式的故事。但我覺得這個故事不能完全說是穿越,也像一場夢。這個夢看起來是賈曉玲為了圓自己的心愿而做的,但看到最后更像是母親為了幫賈曉鈴完成心愿,而給賈曉玲做了這樣一個夢。而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出彩的升華,最打動人的地方:母親到了生命的最后,仍然在為孩子著想,還在鼓勵自己的孩子繼續前行。為人父母當然希望子女出人頭地,但更希望孩子一輩子健康快樂。
賈曉玲穿越回去,后來發現了機遇,想改變母親的命運。可母親最后還是選擇了從前的“老路”。從因果關系來說,如果母親走了所謂的“新路”,就不會有賈曉玲這個人了。但女兒穿越回去,內心這份純粹的心思只想著改變母親以后的命運,為母親謀取女兒心中的幸福,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不會在人世間出現)。就沖著這份孝心,我想李煥英也會選擇走“老路”。
這也就是電影里李煥英把結婚證給賈曉玲看的時候所說的:“昨天喝酒的時候,一下把我點醒了,我一想我是應該把握住這個機會。”我想,李煥英所說的被點醒的話,應該就是賈曉玲說的“下輩子和下下輩子我們還做母女”。
從電影情節來看,我覺得李煥英是幸運的。她第一次選擇婚姻是因為愛情,第二次重回人生的這個重要的十字路口,她仍然選擇了這段婚姻,是因為她覺得她已經經歷過的未來人生的二十多年是幸福的,同時還有一個如此有孝心的女兒。那么,她還有什么理由不選擇這段人生旅程呢?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篇3
父母在人生尚有出處,父母不在,人生也僅剩歸途。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如果你能讀懂賈玲的穿越,你就能明白,從現在開始,該怎么彌補和加倍的珍惜去回報父母的恩情!你要知道母親和我們是生死之交,而不是你不耐煩的絮絮叨叨。你要知道,這世間對我們唯一不求回報的愛就是父母之愛,單是聽著父母所謂的嘮叨,那也得是有福氣的人才有的特殊待遇。聽著嘮叨,越聽心里越開心。才說明,你長大了!父母也就沒白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
影片以讓媽媽高興為線索,用倒序手法穿越過去幫著媽媽成就三件高興事:做廠里第一個買電視的人,贏得排球比賽,促成跟廠長兒子的親事。一個目標改變歷史,讓媽媽重活一次有個好的命運,別生下自己這個沒出息的女兒。滿滿的對自己不爭氣的愧疚感,濃濃的對母親的愛意。當然這結尾有個大彩蛋,我就不劇透了,正因為這個才更感動,孫悟空原來根本不曾翻過如來佛的手掌心,無論怎么樣的兒女,做媽媽的都不會嫌棄。媽媽對于兒女的愛總會濃上好幾倍。
我們都無法回到過去,就像目下我的孩子也許不久就會忘記父母今天看電影時流下的眼淚,她還在問,你們為什么哭啊?我們都希望有能回到過去的能力,因為很多東西一旦過去就再也無法回頭,如影片那熟悉的黑白照片,父母年輕時候英俊美麗的容顏。我們也在逐漸老去,逐漸老去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就是真正長大的過程。
今天走出電影院,看到電影里賈玲的遺憾,電影外賈玲的突破,我又想到了過往,心中有了一些波動,趁著父母健在,再跟生活搏一搏,一輩子很短,我想要人生由我!
瀟瀟灑灑走一回,痛痛快快報母恩!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篇4
沖著《你好李煥英》的好口碑以及提前做好緩解假期綜合癥的目的,大年初四我和家人一起看了這部“笑著哭”的喜劇片,進影院前我還覺得妻子問我要不要帶紙巾有點小題大做了,看完電影我才意識作為成年人的那點麻木的情感是多么的自以為是,我們善于迎接置身事外的故事,卻羞于表達關于自己的情感,比如我的表哥,電影里的包袱他笑得像吃自助餐一樣不遺余力,一到煽情的地方他就顯得很不自在的說應該快演完了吧。其實這部電影的雛形早在幾年前賈玲演出的小品中就有過劇透,局限于小品的節目容量和表現形式不足以撐起這個內容和情感都很飽滿的故事,但經過電影的打磨和升華后所營造的情感輸出足以像子彈一樣密集而準確的同時擊中觀眾的笑點和淚點,什么叫笑著哭最痛,我想《你好李煥英》無疑給出了標準答案。
想寫寫《你好李煥英》基于三個關鍵詞,一、共情,這部電影是賈玲紀念自己亡故的母親的電影,電影結尾有段字幕:“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媽媽一直是一個中年婦女,我常常忘記了,她也曾經是個小姑娘”,這句話很打動我,在我記憶里我母親也是這樣一副中年婦女的形象,母親從單位下崗后便一直在家做家庭主婦,我記得母親經常坐在靠近窗邊的靠椅上繡鞋墊,明晃晃的陽光投射在她的眼鏡上讓人忍不住眨眼,以至于她抬起頭叫我的時候,我都看不清她的樣子。母親去世那年,是我讀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母親彌留之際,我夢見母親搬進了一座白色的大房子,我把夢告訴了母親,母親偷偷留下了淚,母親的離去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打不起精神,但外人看不出我的傷感,我明白我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就像電影里女兒為了讓母親高興做了很多努力,而這一切也是母親為了和女兒做最后的告別而掩飾的悲傷。整部影片其實都是母女共同營造了一個夢,女兒穿越到了母親年輕時的年代試圖去改變母親的命運,同時母親也陪伴著女兒完成她對母親的“拯救”。影片中女兒一邊流著淚奔跑,路上所有的景物一邊失去色彩,這注定只能是自我和解的歷程,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輪回,但我們可以努力像母親希望的那樣“健康快樂!”
二、懷念,子欲養而親不在,這種遺憾和無奈不知道折磨著多少失去至親的人,汪峰的《當我想你的時候》有句歌詞“至少有十年我不曾流淚”,我不知道我有多少年沒流淚了,但在看電影過程中我留了兩次淚,第一次是女兒和母親邊哭邊喝酒的時候,第二次是女兒意識到母親已經去世淚奔過程中閃回的哪些兒時回憶,我甚至產生了某些記憶的重疊,我想起了衣柜里母親那件紅色緞面上繡著金色圖案的棉襖,那件我只在相冊里看到母親穿過的棉襖,照片里她很年輕,風有點大,我和她的頭發都有點亂了,她微笑著,我做了一個鬼臉靠在她身上。這些年我很少想起母親,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而渾然不知的淡忘了我原本以為清晰卻日漸模糊的母親的樣子,感謝李煥英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也懷念起我和母親在一起的日子,就像影片結尾時賈玲公開的那幾張自己和母親的照片一樣。
三、原諒,愛麗絲。門羅說過:“我們總會被原諒,或我們永遠無法原諒自己。但我們原諒了,我們每次都原諒了”,影片中女兒重復著一句臺詞“我沒有一次讓您高興過”,但母親始終相信女兒將來會有出息,就算只是說幾句遙遙無期的美好承諾也足夠讓母親笑得心滿意足。我們每一次傷害父母時,總是父母最先選擇原諒我們,我們從不需要任何借口就可以全身而退,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我們總以為對父母的報答是孝順是美德甚至是恩惠,其實我們只是在彌補作為子女對于父母那微不足道的問候和關懷,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父母對于我們的愛有多深。父母永遠都會理解我們的各種苦衷,他們會幫助我們找各種搪塞或者拒絕的理由,他們永遠相信我們牽掛著他們,而我們也一次次相信他們會原諒我們。母親已經離開我十七年了,有些事我已經無法得到她的原諒,我也無法體會到當時她的感受,我只知道無論我怎樣讓她生氣和失望,她都會等我回家。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篇5
家風里有父母對子女最深沉的愛,好家風,更是父母對子女最豐厚的饋贈。大年初一,電影《你好,李煥英》上映,除了令人捧腹大笑的有趣情節,這部電影更流露出了濃濃的愛與親情。這樣一部電影,珍藏著回憶,更生動地刻畫出中華民族“母慈子孝”的優良傳統。
這部電影,講述了女兒賈曉玲意外穿越回20年前,與正值青春的母親李煥英相遇的故事。電影一經上映,好評如潮,“又笑又哭”“后勁兒太大”成了許多觀眾的評價。從二八式大梁自行車,到藍色工裝褲,再到黑白電視機……電影中那些懷舊元素,瞬間勾起了我們兒時的回憶。然而,真正引發我們共鳴的,則是電影中李煥英與賈曉玲這對母女間最為真摯的情感,也是那“慈”與“孝”的優良家風。
寧肯自己苦點累點,只要能讓兒女健康快樂,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只要我的'女兒,健康快樂就好。”這是母親李煥英對賈曉玲說的一句話,也是整部電影中最感人的一句話。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天底下所有母親對兒女無私的愛。看著兒女一天天長大,我們的母親也已然從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為此,《人民日報》專門做了一期“你好,這是我的李煥英”的稿件征集,不少網友翻出媽媽的舊照。有網友留言說,“我媽媽真的挺能吃苦的,歲月侵蝕下,原本苗條的身材和纖細的手指也變得越來越沒有少女感。”也有網友留言道:“老媽得了重病,我瞞著她。她自己偷偷知道,又偷偷裝起自己的知道,讓我們以為她不知道,這就是愛。”為母則剛,為了兒女犧牲一切,甚至燃燒自己的生命,這便是一種充滿愛的家風。
希望兒女出人頭地是每一位母親共同的心愿,但最重要的,是兒女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母親李煥英快樂一回,是電影中女兒賈曉玲“穿越”后最大的動力。為母親“搶購”電視機,與母親一起打排球比賽,甚至為了讓母親能過上好生活而“阻止”其與父親結婚,女兒希望通過這樣,來彌補“沒出息”的自己對母親的愧疚。可李煥英卻說:“只要我的女兒,健康快樂就好。”一瞬間,賈曉玲淚如泉涌。希望兒女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天底下所有母親最大的心愿。常言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果不重視品德修養,即使獲得“成功”,也是經不起考驗的,而經歷成長的“陣痛”,雖然可能遭遇挫折,走一些彎路,但能夠在成長中感悟人生,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成功,這便是這部電影中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注重品德教育的優良家風,才鑄就了中華民族堅韌且向上的優秀品質。
“子欲養而親不在”,電影里可以“穿越”,而在現實中卻是無法彌補的遺憾。我們每個人都在拼了命地努力奮斗,認為這樣就能報答父母,可是回家的次數卻越來越少,陪伴父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這難道是真正的“孝”嗎?趁著父母年輕,常回家看看,多花點時間陪陪父母,這是整部電影向我們傳達的更深層次的聲音。近日,一則新聞感動了無數網友。2月17日,陜西西安的馮先生看完電影后深受感動,本想回家準備給母親拍個小視頻做紀念,沒想到母親卻難掩對故鄉和年邁雙親的思念而落淚。看到母親想家了,馮先生心里酸酸的,他當即決定帶上母親,驅車900公里回家見姥姥和姥爺。到了姥姥家,“一下車我媽就特別激動地抱著我姥姥”,馮先生說,“見到我媽的滿臉笑容,一切都值了。”對父母來說,精神的“孝”往往比物質上的“孝”更為重要,常回家看看,莫讓“子欲養而親不在”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每個家庭的家風里,都“珍藏”著父母對子女的愛,有一天,我們會在不經意間“打開”它。當我們解開其中的家風“密碼”,那時,父母老去,我們也早已長大。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篇6
大年初七,我看了電影《你好,李煥英》,劇情搞笑又有新意,片尾的反轉更是整部電影的亮點,發自肺腑而又感人至深。
整部電影融入悲劇亦融入世態百象,有愛與溫情,又不乏遺憾。
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是:“我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是劇中李煥英對女兒僅有的一個希望,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有這簡單、質樸的愿望。
賈曉玲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女孩,在上大學之前,她認為從沒做過一件讓母親開心的事。她為了哄母親開心,偽造了名牌大學錄取通知書,卻被識破。
即使這樣也好,只要和母親能相依為命,就是幸福的。“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遺憾的是,在回家的路上,出了車禍,賈曉玲,永遠失去了母親。母親的意外去世,成了賈玲內心永遠的痛,沒來得及帶母親坐敞篷車,沒來得及看到她女兒更有出息。
失去母親,就失去了快樂,也是失去過年的意義。為了彌補生命的遺憾,賈曉玲穿越到1981年,即她出生的前一年,在母親正值青春之際相遇。她要重來一回,也是自己的贖罪之旅,決定要做讓母親開心的事。她讓母親買回了全廠第一臺電視,參與排球比賽,安排母親與廠長兒子沈光林相親。
她想憑借未來人的身份,重新書寫媽媽的命運,讓母親過上好日子。在她即將回到現代的時候,她看到褲子上的補丁,才發覺母親也穿越回來了。
雙開門的冰箱,嶄新的綠皮大衣,都只能成為賈曉玲永遠的回憶,對母親的回憶。
回憶里的點點滴滴,母親在她摔之前,想要接住她;母親舍不得買車票,在大雪里走著回家;母親在她喝醉的時候背她回家,給她補褲子;與沈光林表演二人轉把觀眾逗得哈哈大笑時,坐在臺下的母親卻淚流滿面……
這是賈玲的處女作,為了懷念她的母親,專門拍攝的作品。
看完這部電影,它喚醒了我們對母親的愛。
我們要趁著現在,有時間,有機會,不錯過陪伴父母的每一天,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想法設法讓父母開心起來。我們可以帶父母去看一場電影,帶他們體驗一次新時代的高科技,無條件支持父母的業余愛好,尊重父母的選擇和決定,而不是意氣用事,做一些讓父母傷心,自己遺憾的事。
為了愛我的父母,我們要學會感恩,斂去一身桀驁,淋著星光向愛我們的父母走去,為他們捧起世上最溫柔的海,陪伴就是我最長情的告白!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篇7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題記
春節期間,《你好,李煥英》大紅大火,給每一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想起了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一名普通的公務員,因為單位的要求,她沒能陪我一起過春節。也沒能陪我一起看這部電影。除夕夜,在老家的我拿起手機撥通了電話,隔著幾百千米的距離,每一秒都是如此漫長,“嘟—嘟—”,“喂?”還是那個親切的日夜思念的聲音。“媽!新年快樂!”我激動地看著視頻中的母親,激動地叫著。
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也說道:“新年快樂啊!”我緊緊地盯著手機,看著她蒼白的臉,白頭發隱隱約約反射著光,我又想起了她陪我奮斗的夜晚。
當時正值期末復習,學枯燥而又疲倦。沒日沒夜地反復背默刷題。書桌上的鬧鐘的分針快速地轉動著,昏黃的燈光照在一卷卷試卷上,黑色的墨跡反射著烏黑的光。月兒從云里悄悄探出頭來,圣潔而美麗。母親拿著一杯滿滿的牛奶走了進來,對我說道:“來,孩子,等一下再寫吧,先把這杯牛奶喝了吧。”
我揮了揮手。皺著眉頭道:“別吵別吵,放這就好了。”便繼續埋頭刷題。
母親輕輕嘆了口氣,道:“早點睡覺,可別太累了,別忘了喝牛奶。”我噢了一下,敷衍地應付了一聲。
我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可真是粗惡至極。大年三十夜里,我充滿悔恨,當初可真不該這么對待她。如果可以像賈玲那樣穿越那該多好啊。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春去秋來,一切消失在人海中。夜里我悄悄許下心愿,今年,我定待媽媽好好的。
你好,媽媽。謝謝你,媽媽!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篇8
大年初三,我與好友相約一同去看電影《你好,李煥英》。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樂觀開朗但并不優秀的女兒,和一位一心只為女兒著想的母親間的故事。
母親騎自行車載著女兒回家,途中遭遇車禍。母親受了重傷,住院不治。女兒傷心痛苦,總覺得自己還沒什么出息,沒有給媽媽長回臉,讓她高興高興。
女兒趴在病床邊睡著了,睡到夢境里。她突然穿越回母親年輕的時候,試圖通過一系列操作來彌補母親當年的諸多遺憾,令母親開心。而母親也積極配合,可當女兒要穿越回去時,女兒才發現母親也一同穿越到了過去,一直細心照顧著她。到了最后,情節就是一個告別。夢醒時分,回到當下,眼前便是天人兩隔。
這部電影雖是部喜劇,但結局卻十分催人淚下,而貫穿其中的則是母女情深。女兒一直努力彌補母親的遺憾,甚至想讓母親嫁給更好的人,有更快樂的人生,即使自己會消失。而母親雖沒有言明自己也穿越回過去,卻一直在努力告訴女兒自己很愛她,也從不后悔。而最令我感動的,則是母親一直專注在女兒身上的目光;還有,當母親看到女兒表演時自豪而快樂的眼神,以及眼底閃著的淚花。
不同于以前一味講述母愛的片子,這部電影更注重刻畫深深的母女之情。這種親情多么令人感動。電影結尾的悲劇令我心意難平,也啟示我要更加珍惜當下與親人在一起的溫馨時光。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免費篇9
今天是20_年大年初四,我和我的家人昨天晚上在電影院一起觀看了《你好,李煥英》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看罷,催人淚下…
影片從20_年賈曉玲冒充考入大學,說起,結果母親不幸遭遇車禍,賈曉玲情緒崩潰邊緣之時,上天給她了重新來過的機會,賈曉玲穿越到1991年。電影就這樣以圍繞著“讓母親更高興為目的″開始了。
她先是幫母親買下廠里的第一臺電視機,然后又幫助母親挽回了排球比賽的顏面,又幫助母親找對象,然而當他做完這一切準備穿越回去的時候,她突然間發現自己的褲子是母親縫的,然而當時母親還不會縫褲子。她這才意識到母親也穿越回到了1981年。接著便開始回憶與母親的過往,影片就以這樣溫馨的結局結束了。
關閉電影的時候,電影院里的人大多都哭了也許大家都聽過這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賈曉玲在冒充自己考上大學,被母親發現時,想要讓自己有出息,然而母親恰巧遭遇車禍,這一切都魂飛煙滅。
我想賈玲拍這部電影就是為了懷念自己已故的母親,她已故的母親正是李煥英片尾提到她參加廠里的排球隊,和賈玲的爸爸,賈文田,暗戀三年的故事等等,也都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