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
寫觀后感并像其他觀眾分享自己的想法,可以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和見解,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路。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篇1
首先,最大的感受就是馬老師實在是太美了,將女性的優雅、知性、優雅、美麗和男性的剛毅、果斷完美結合,她既是一位優秀的喜劇演員,也是一位值得稱贊的演員。這時候也要說一下老沈兒,都說含騰量的多少決定著影片質量的好壞,我覺得這話一點也不夸張。雖然作為喜劇演員,他說話有大碴子味,但他的臺詞功底和演技是無法質疑的,讓人有很深的代入感。還有一個鏡頭讓我覺得看到老沈兒95分的底子了!
其次,沈馬組合所向披靡,時隔7年再相聚,所產生的威力依舊是無法阻擋的。兩個人的默契配合,以及影片中所流露出的情感都深深地打動著我。演技一點也不尷尬。就是沖著這個組合去的,迫不及待。本影片的金剛鼠貢獻了很大的笑點,與沈騰飾演的獨孤月產生了很大的化學反應。
再次,該影片笑點和哭點都是有的,而且很巧妙的一個設計就是,在你快要哭出來就逗笑你,最大的哭點讓你猝不及防,把整個人情緒推到最高點。并且,這部影片的后勁兒很大,遠比在影院里大,出來之后,莫名其妙我哭的更狠了。整個影片的格局還是很大的,個人感覺這是當下大制作影片的走向。說到大制作,不得不說,這部影片4D看絕對震撼無比。
最后,這部影片很成功,但是,可能是身邊朋友的推薦以及自身對于沈馬組合的期待,總感覺缺了一點兒什么,我也說不出來。可能也是因為從小對小品相聲比較喜歡,有些包袱抻出來,基本就知道應該會抖成啥樣。同時,我是帶著必哭的心態來影院的,這是我的自身原因,為哭而哭,可能就沒有期待中的那種感覺。
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祝《獨行月球》票房大賣。
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篇2
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種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設,碌碌無為是他的日常,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
《獨行月球》聽這名字,就能猜到大概的內容,有淚有笑,最后的結局有感觸,有遺憾。
萬事求穩的月球基地工程師獨孤月,在隕石撞月事故發生后,被遺落到月球基地并幸存下來,因為完全跟外界失聯,自認為是唯一幸存的人類。在基地里,
落單的獨孤月發現了同樣落單的金剛鼠,本以為遇上隊友,實際卻遇上對手。花式挨揍的獨孤月使出渾身解數,卻依舊沒能建立起跨物種溝通的橋梁。返回地球的馬藍星為給隕石災難下的人們帶來希望,決定將獨孤月頑強的月球生活向全球直播。不料直播中出現的竟是獨孤月放飛自我與袋鼠斗智斗勇的畫面。“全球的希望”意外成為了“全球的笑話”。
獨孤月與金剛鼠從最初的不打不相識到之后彼此幫助的好兄弟,個人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在途中有多艱難雖然說帶著“剛子”一起去找飛船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但是復雜的系統也能孕育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復雜系統的作用下,孕育出一個完美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像獨孤月跟“剛子”說的一句話一樣——謝謝你陪著我,如果沒有你陪著我,我可能撐不到現在。
善良與愛也是相互的,雖然地球上的人們自己生活如此艱難可他們在獨孤月最最絕望的時候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讓獨孤月重拾活下去的信心與動力,讓他知道了“你不是一個人"每個人發出自己的一點點光,那便是最好的太陽。
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篇3
不是影評家,不劇透,更不想嘩眾取寵,只分享幾個觸動較大的環節。
一個是整體的故事背景,越來越有大國風采了,繼《流浪地球》后,又一部中國人犧牲拯救全世界的題材,甚至不斷讓我產生與《阿波羅13號》的對比。再有是情節的安排,連貫、緊湊,不斷引領著觀眾被代入到劇情之中。
最打動我的,是小人物,小到不能再小,甚至從人物形象上,也是沒有任何豪言壯語,對應高大全的:矮小缺的主角。
從故事而言,不禁也讓我想起了我們經歷的兩次疫情,一次又一次,一次比一次復雜。除了有大人物的引領,但防控的成與不成,關鍵還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眾的配合。
可以說,電影中的獨孤月,一切的出發點,特別是緣起,與國家沒有關系,與人類也無瓜葛,他的一切,就是為了馬藍星。就像我們,我們在電視里,在講臺上,會說為了任何,但是我們都是普通人,最牽掛和在乎的,就是我們晚上摟著我們胳膊的孩子,家里等著我們常回家看看的父母老人,還有為我們甚至毫無道理便打抱不平的摯愛親人。
影片的人物心理,真實,很真實,也很符合現在的發展形勢,我們喜歡英雄,我們敬重英雄,我們也需要英雄,但注定了不會有太多英雄,我們成為英雄也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影片不斷打動我,甚至讓我有了第一次走出影院,依舊久久不能釋懷的感覺。就是這種對小人物的刻畫和描摹。
也許是感同身受,頗有共鳴。獨孤月,一個普通到毫無存在感的人、被舍棄的人,卻因為大人物沒有選擇之下,被迫被選中,開始感受被關注,同時,個人雖然身處絕境,但陰差陽錯度過了一個完整的懈怠到覺醒的過程,特別是因為一次誤會,以為被關注,重新燃起斗志,并成功破局,但又發現一切徒勞,只是誤會,像極了生活中一直保持前行,但又感到毫無希望,只憑滿腔自以為是的人們。
最為可悲的是,當他終于徹底要放棄的時候,又好像命運的安排,終于真的被看到,還是一句對他而言,看到的不嚴肅的調侃,但就是這么一句調侃,讓他有了希望,有了方向,走上了依然無所得的為他人犧牲的道路。這也不正是小人物的心理么?為了一個求之不得的有時超出預期的存在感,毅然決然的把自己犧牲了出去。
獨孤月,顧名思義,獨自一人孤獨的在月球上,何嘗不是一個被拋棄的人?
但正是這樣一個其實有自身專業本領的、被埋沒的小人物,終究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他的目的就是那么簡單,只是為了自己一個愛而不得的夢中情人。但,因為他的堅持,他活成了更多小人物的希望。
最終,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小人物,終究只是小人物,即便成為了英雄,也是為了大人物服務。
但這就是人性中的光輝一面,坐在餐廳里,不時看著奔走在各個餐桌之間的服務員,再看看每一桌形形色色的客人,我相信,作為小人物,特別是疫情之下的大多數普通人,都有著自己認為了不起的故事,也是各自至愛親朋眼中的英雄。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曇花一現,但正因為我們各自承受著現實的打磨,才讓這個世界因為我們而變得不那么堅硬。執筆至此,依舊隱隱的意難平……
偉大的喜劇,都是讓人在歡笑中流淚,時刻提醒我們大多數人不要忘記了生活本質,在流淚中歡笑,又是讓我們知道苦中作樂,尋找希望,練就一個好心態,這是我們繼續走下去的條件。
越到后來,越發孤獨,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已經和現在的世界是平行的關系。但,所幸心中還有所愛,也被所愛所愛,走下去,很難,但每次走下去的道理,卻又如此簡單。
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篇4
奔著沈騰去看的《獨行月球》,這部電影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前半部分搞笑居多,后半部分感動為主。
電影主要講述了人類為抵御小行星的撞擊,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計劃。隕石提前來襲,全員緊急撤離時,維修工獨孤月(沈騰飾)因為意外,錯過了領隊馬藍星(馬麗飾)的撤離通知,一個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計劃失敗,獨孤月成為了“宇宙最后的人類”,開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被遺落在月球上的還有一只金剛鼠,獨孤月和金剛鼠相愛相殺的場景,讓人捧腹大笑。
獨孤月一直嘗試著和地球取得聯系,可是當獨孤月發現自己當時以為的回應只是剛子不小心碰到電線所造成的雜音后,對于他來說是徹底的失望,是一切信念在一瞬間被摧毀殆盡的大悲。影片很聰明地采取了無聲的處理,就算只能看到畫面,我們也能感受到獨孤月的那種絕望。當他真的覺得希望破滅,決定自我了斷時,地球上那一點一滴匯聚起來的希望之光,那些前面所有的笑點此時卻凝聚成了洶涌的感動之情,完成了這部喜劇情感內核的第一次升華,也是影片的一次小高潮。影片真正的高潮在獨孤月把自己作為動力沖向π+的時候,本來在獨孤月腦洞大開,不懈努力下,獨孤月本可以和剛子成功返回地球。但,此時卻出現了意外,π+的出現,將會使地球遭受重大撞擊,后果將不堪設想。這個起初為了鼓舞民眾被塑造出來的假英雄此刻真正成為了拯救地球的“英雄”,他完成了作為飛行動力工程師最后的使命,影片的悲劇內核完全暴露出來。前面笑得有多開心,這一刻哭得就有多么傷心。沒有人希望這個帶來無數快樂和希望的獨孤月犧牲。
當每一個平凡人,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站出來,點亮一束光,平凡人就成為了英雄。
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篇5
電影整體氛圍很放松,全程一直哈哈哈哈哈哈哈,確實非常治愈人心。題材是屬于科幻喜劇片,對于電影制作技術方面因為自身是屬于非常的門外漢,無法做出客觀的評價。僅僅從一個膚淺的觀影者來說,我覺得達到了調節自我的預期效果,看完確實是非常的開心,心情很放松。
在進電影院之前,本來僅僅是打算作為一個不深究邏輯的只顧著視覺開心的一部無腦喜劇片去看待,甚至還有些擔心喜劇效果不明顯而感到失望,但事實證明這部影片超出了預期。
電影設定的背景是浩瀚的宇宙,一顆天體即將撞上地球,人類為抵御小行星的撞擊,拯救地球,在月球進行了一項月盾計劃。但隕石提前來襲,全員緊急撤離時,維修工獨孤月因為意外,錯過了領隊馬藍星的撤離通知,一個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計劃失敗,獨孤月成為了“宇宙最后的人類”,開始了他和金剛鼠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這是電影的百科介紹,看起來好像平平無奇,電影的內容也主要圍繞獨孤月在月球上的生活展開。一如既往,故事情節的展開總是循著開局意外,過程喜人,結局感人的路徑展開,呈現出來的效果也確是非常好。
無論是隱晦的非主流“葬愛”,獨孤月的“中間人”哲學,夏洛特煩惱和流浪地球的夢幻聯動,中國人獨特的喪葬文化,有脾氣有演技的金剛鼠,演員一本正經的搞笑表演共同組成這部電影搞笑的外衣,深刻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存內核。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突然在想,這是故事的情節背景設定,但焉知人類真的不會有這一天呢?這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變成現實呢,面對未知的宇宙,未知的生命,可預測的不可預測的可避免的不可避免的天體撞擊,會不會真的有轉入到地下生活的一天?到時候人類又會怎么樣呢?還會還可以保持這種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么,現在我們把這一切當做一部科幻喜劇去觀看,當它成為現實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擁有這種喜劇的態度去面對呢?或許那個時候已經滄海桑田,誰又知道呢?!
喜劇外衣,悲劇內核。仔細一想,喜劇其實最是悲傷,它只是擅于偽裝。但這種自黑自娛的喜劇態度,或許也是值得學習的一種。
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篇6
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臺詞是——“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種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設,碌碌無為是他的日常,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我最喜歡的一段情節是——獨孤月帶著“剛子”一起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途中因為牽引鏈的因素,“剛子”落在途中了,主人公不顧車子動能耗盡的危險,毅然原路返回尋找“剛子”,然后再繼續前行,在距離月球基地還有55公里處動能耗盡,眼看要謝幕了,“剛子”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通過“袋鼠拉雪橇”的方式把獨孤月帶回月球基地。
其實按照人類的智慧,不管“剛子”多么兇猛,主人公還是有很多種方法不讓他跟隨自己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因為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主人公選擇一個人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的方案會更好,而帶上暴躁的“剛子”一起上路則有可能是帶上了無盡的麻煩,就像“剛子”在途中差點把核彈引爆了一樣,我們管理自己肯定比管理整個團隊要簡單多,不用花時間去協調,能夠保證行動的靈活性以及機動性。
但是選擇一個人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的方案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因為無論路途中能帶來多少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一個人的力量還是太過脆弱和弱小了,在茫然而未知的旅行中,我們面臨更多的是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
雖然說帶著“剛子”一起去找飛船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但是復雜的系統也能孕育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復雜系統的作用下,在未來某個時間或者空間的節點下一定會在前行路上提供某種支持,孕育出一個完美解決問題的方案。
正如劇中獨孤月跟“剛子”說的臺詞一樣——謝謝你陪著我,如果沒有你陪著我,我可能撐不到現在。
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篇7
宇宙這么大,我們還會遇見。——題記
趕著風潮,再加上近來確實沒什么好看的電影,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最終還是選擇了《獨行月球》這一部電影,正是拉下七月的帷幕。
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笑點總是那么多。所以在影院里,笑點低的我真的忍不住一次次捧腹大笑,電影院里的很多小孩子和大人也是如此,整個廳里是十分活躍的氣氛。
如果說一開始是抱著開心、樂一樂的心態,那么繼續往下看,就會發現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般的喜劇,它其實還想向觀眾傳達一些人生態度,比如信念、信任、大愛、還有內心深處的執著。
男主角獨孤月因為意外被一個人留在月球上,而地球也被其他行星撞擊毀滅了,月球基地有足夠的生存條件讓他混吃等死,但是獨孤月望著黯淡無光的地球,想著一個人孤苦伶仃在這個寬闊而孤獨的星球上,一次次地想各種辦法想和地球取得聯系,他一次次尋死、求生、千方百計想返回地球。一個有理想信念的人,無論身處多大的絕境,總會想辦法,再想想辦法,然后去解決。
正如獨孤月所說,如果沒有袋鼠
雖說是喜劇,但是電影的最后,還是以男主的犧牲而收尾。經歷了千辛萬難,明明差一點點返回地球,簡單自己心心念念的女神,但是隕石中的一塊大碎片π+即將撞擊地球,如果不盡快引爆那么地球就會再次面臨毀滅。在大愛面前,獨孤月選擇了犧牲自己一人,換世界的盛世美好。當他抱著重力之錘奔向隕石碎片時,這一刻讓無數人動容,他是多么想回到可愛的地球簡單日夜思念的人,但正因為地球有自己想守護的人,有很多應該被守護的人,他還是義無反顧向前沖。
孤獨月奔向隕石碎片時說了一句話:“馬藍星,帶我回家。”明明是再也回不去的家園,但是孤獨月還是如此說道。這很像《小王子》里所描述的場景:小王子在地球上經歷了艱難險阻奄奄一息,他已經耗費了自己的所有精力和心血,再也不可能回到自己的小行星保護自己的心愛的玫瑰花,可是它還是愿意選擇相信,小王子讓毒蛇咬了自己,讓自己的靈魂回歸自己的小行星去見他的玫瑰花……明知不可能,但還是執著相信,此心歸處仍是你。
電影的大結局,地球被撞擊毀滅之后仍存有一線生機,人類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最終重建家園,馬藍星和她的隊友甚至重新登陸月球,再一次回到獨孤月曾經一個人孤軍奮戰的基地。正如電影的結尾所說:“宇宙那么大,我們還會遇見。”如果宇宙那么大,人與人之間還能用另外一種方式遇見,那么在這個星球上這個世界里,我們人與人之間更是如此才對。
走出影院的時候,感覺心里無比平靜而從容,初心、堅持與所愛,是我們一路向前的鎧甲。
獨行月球200字觀后感篇8
被抖音短視頻安利了一遍又一遍,終于在昨天晚上的點映場帶著家人看了這部開心麻花的《獨行月球》。
先說一下我的觀后感,總感覺看完以后電影內容略顯空洞,沒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妻子和女兒全程笑了好幾次,我在觀影中尷尬的看著他們,看著一個個包袱出來,確實沒有樂的出來。我問她們好看嗎,她們說還行吧,還挺逗的。“還挺逗”應該是大部分人對電影《獨行月球》的感覺了。
這部電影的大主線主要是圍繞拯救地球展開的盾月行動,穿插著男主愛情線和男主與袋鼠在月球上的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最后男主拯救地球犧牲了自己。
故事的主線,我覺得沒有問題,之所以覺得空洞,應該是具體故事細節不符合現實邏輯,電影自身定位不清晰。科幻加搞笑加愛情加悲壯,導演可能想讓電影層次更加立體,內容更加豐富。但最終的效果卻有點四不像的感覺,顯得很不純粹。很多內容沒有故事鋪墊,內容和內容之間缺少銜接,更像是話劇,總之最終給人的感覺不是那么細膩,總覺得缺點什么。
另外很多情節在邏輯上站不住腳,比如男主的日常行為被全球直播了,但男主身邊不是無時無刻都有攝像機在拍攝,咋直播?另外月球基地里面放了只袋鼠,為啥會帶個袋鼠到月球基地上?一個胸無大志的人機緣巧合的被成為英雄,一路過來好像是理所當然。所以影片給我的感覺有點科幻片不像科幻片,愛情不像愛情,搞笑略顯生硬和尷尬,最后強行煽情。
感興趣的自己去電影院看一下就知道了,每個人的感覺不盡相同。可能只有自己體會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