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觀后感1500字
通過寫觀后感,可以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經驗,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進步,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要怎么寫上甘嶺觀后感1500字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上甘嶺觀后感1500字,供大家參考。
上甘嶺觀后感1500字篇1
電影《上甘嶺》講述了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后,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反攻的勝利,并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展示了我軍戰士團結友愛,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精神,在生與死的較量中,勇于奉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黑白的圖片,高亢的戰歌,帶我們重溫那段悲壯的歷史。我不禁深深投入其中,并不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更是因為那一個個中彈而倒下的戰士們黯然神傷;因為那一枚枚打向敵人的炮彈而歡呼雀躍;因為戰士們頑強的毅力和團結而感動,渾身顫抖,呼吸凝重……
雖然上甘嶺戰役早已過去50多年了,但那銀屏中的一幕幕讓我再次重溫了那段摧人淚下的歷史。我又一次被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感染;為上甘嶺被炸成一片焦土那觸目驚心的場景而默默流淚;為英雄們的無所畏懼堅守陣地的氣概和嚴重缺水時相互體諒的無私愛心而歡欣鼓舞;為那鐵骨錚錚的志愿軍而驕傲;更為那讓人回腸蕩氣的英雄場景而激奮。當看到“同志們,共產黨員們堅持!”七連指導員發出呼吁,卻突然被他身邊的炸彈而炸瞎雙眼的時候,我已經開始啜泣。也許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永遠也無法體會到那硝煙彌漫的……
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戰場上,我們的英雄,卻用他們年輕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了戰斗的勝利。
為了保家為國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把鮮血灑在了異國他鄉;為了捍衛偉大祖國的尊嚴,他們舍生忘死;為了戰友他們不肯潤喉,為了戰友他們冒死送水。在最艱苦的時刻他們有歌聲,他們有松鼠為伴,他們的樂觀主義從始至終鼓舞著我們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發揚戰天斗地的精神,樹立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
他們在烽火歲月里能夠改天換地,我們沒有理由在和平的年代不能建設好我們的家園;在利益面前,他們可以分享兩個蘋果而無怨,在死神面前,他們可以只潤一下口唇,我們今天又有什么理由為利而失和呢?在生與死之間,他們尚有笛聲和松鼠相伴,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在困難面前低頭。
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風格,凡事以集體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做事率先 垂 范,樹立模范作用。面對一切困難,要勇敢面對,雖不在硝煙彌漫的年代,但我們在小事中,在平凡的學習工作中體現我們新時代年輕人的風采。
上星期三下午,朱老師帶我們觀看了電影——《上甘嶺》。這個片子主要講了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敵人攻打上甘嶺主峰,我軍三營7連戰斗到最后,連長死了,指導員也被炮炸瞎了雙眼,只剩下幾個人,但他們堅持到最后把主峰一寸不少的交給了八連。最后八連在主峰堅持,眼看不敵,為了保留兵力,八連被迫退守坑道,在這坑道里八連和其他的站友們想方設法與敵人戰斗,在舉步維艱的情況下,他們堅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步隊來了一個大反攻,消滅了美軍,美國不得不又再次坐在了談判桌上。
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戰場上,我們的英雄,卻用他們年輕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了戰爭的勝利和朝鮮人民幸福、安定的生活。
面對敵人瘋狂的轟炸,環境的惡劣,是什么支撐著我們親愛的戰士們不怕苦,不怕犧牲?是信念;是一種堅信中華民族是不可欺侮的,我們定會過上和平、安定、幸福生活的信念。
今天,那硝煙彌漫、槍林彈雨的日子早已離我們遠去,但落后就要被挨打的教訓仍在我耳邊回響。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更加感到努力學習的重要性,我們要用智慧的雙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好,這樣才不會有別的國家來侵略、欺負我們了!
從現在起,我要作一個用心學習的小學生,我向往著祖國的明天會因為我的建設而更加美好。
上甘嶺觀后感1500字篇2
今天,我觀看了表現抗美援朝的經典影片《上甘嶺》,該片主要講的是中共某團八連接手七連用生命死守下來的陣地,從表面爭奪領地到轉入坑道戰再到全軍配合展開全面反攻的故事。影片中傳遞出的那些不畏艱難、團結互助、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感動了我。
當初七連指導員將上甘嶺陣地交到八連長手中時說:“這塊陣地,長500英尺,寬不到300英尺,現在一寸不失,我將它交給你們了。”影片最后,八連連長將陣地交到上一級手中時說:“這塊陣地,長500公尺,寬不到300公尺,現在一寸不少的,我將它交給你們了。”同樣的話,在不同的場景出現,充分表面了志愿軍死守陣地,永不退縮,堅決完成上級交給他們的任務的決心。可是,在這看似光榮完成任務的背后,志愿軍付出的慘重代價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七連當時是連長在戰爭中犧牲,交接陣地時只有一名眼睛受傷的指導員;八連當時加上女衛生員與連長自己,全軍剩下的只有9人。他們用累累白骨迫使美國人再一次坐在了談判桌上。
八連士兵最感動我的是他們面對困境,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精神。為了配合上級的全面反攻,八連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幾十天,志愿軍面臨的最大困境不是敵人的猛烈攻擊,不是槍支彈藥的匱乏,也不是醫療衛生條件的落后以及敵人慘無人道的毒氣彈,而是水資源的嚴重缺乏。敵人封鎖了上山的路,補給隊無法到達,戰士們只能將自己所帶的水壺集中在一起,連長的兩壺水也貢獻出來了,最后也只集得三壺水,這種情況下一壺水往往是全員輪流喝,每人只喝一小口。時間越來越久,三壺水早已用光,外面的補給運不進來,只好組織戰士去山下從敵人手中搶水。可是,敵人封鎖太嚴密,搶水的戰士剛到水溝邊,就被敵人亂槍射死。后來好不容易上級派出一支5人小分隊,攜帶一口袋蘿卜跟兩個蘋果到達了八連所在的坑道。這兩個蘋果本是上級領導帶給八連連長的,可是八連連長讓衛生員拿去給受傷的七連指導員和另一個傷員。這兩個傷員雙手摸著蘋果,問衛生員共送了多少上來,衛生員回答只有兩個后,傷員毫不猶豫的將蘋果塞回衛生員手中,并說自己受了傷,不能為隊伍做些事,還拖累了隊伍,堅決讓衛生員拿去給需要的人。哪怕衛生員說還送上來了很多蘿卜,他們也沒有吃那兩個蘋果。最后,兩個蘋果被全體戰士推了一圈,八連連長發話讓衛生員把兩個蘋果分成小塊,每人都吃一塊。這樣下來,才平復了這場蘋果風波。在推讓過程中,戰士們想的不是自己的個人利益,更多的是為他人著想,為整個隊伍著想,他們互相照顧,互相鼓舞。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旁觀看。心好像被無數的鋼針刺著一樣疼。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在跑步的時候不小心踩了我一腳,他一邊跑一邊說:“對不起!”我卻故意刁難他,把他一推,大聲說:“對不起值幾個錢,你把我的鞋子弄臟了,你賠!”那位同學一邊道歉,一邊說:“我不是有意弄臟你的鞋,我幫你洗。行嗎?”可我還是要他賠,旁邊的同學聽到我的叫罵聲,圍了上來。了解情況后,個個都不滿意,眼睛怒視著我,我一看這嚇人的架勢,不敢再說什么,只好偷偷地溜跑了。
今天的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祖輩打江山的艱難我們已無法親自體會,但《上甘嶺》中全體戰士的那種不畏艱難險阻,團結互助的精神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還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的。同時,《上甘嶺》中戰士懷有的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是可以感染我們大家的。特別是他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情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電影演完了,爸爸和媽媽津津有味地談論《上甘嶺》電影中的精彩情節,可是我這個平時愛鬧的人,卻在一旁默默地思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