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觀后感300
通過寫觀后感,你可以了解其他觀眾的觀點和態度,從而更好地了解社會和文化背景。寫漢字觀后感300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漢字觀后感300,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漢字觀后感300篇1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漢字,處處也都能看到漢字。
我剛會說話、走路。我的媽媽就買來許多識字圖、水果圖……媽媽一個一個教我讀,我一開始覺得很枯燥,一個個方方正正的,有什么好看?可是,讀得多了,我便覺得那些簡單的漢字挺好記的,而且讀起來也特別好聽,我便喜歡上了讀字,看字。
等我認識了一些簡單的漢字后,教會了我拿筆姿勢后,媽媽就讓我學著寫一些簡單的漢字。到了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已變成了班里的“小博士”了。后來上了小學三年級,我們開始學英語,剛開始,我寫的英語字特難看,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的刻苦訓練,我的英語字終于練好了。可我還是覺得漢字比較好記些,而且,寫英語還得一個單詞之間空開一點,假如一不小心寫在了一起,密密麻麻,根本看不清楚,而漢字就算擠在一起,也看起來并不亂。
而且,在書法家筆下,它們就不顯得那么井然有序了,而是生發出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或清涼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們像一個個小魔術師,組成詞語、句子,文章。多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啊!
漢字不光神奇、有趣,還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光是漢字就有好多種呢!有古色古香的篆書隸書;流暢自然的行書;端莊大方的楷書;自由奔放的草書似鳳舞龍翔。
這些由橫豎撇捺構成的奇妙組合,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堅信,這些有色彩、有聲音、有氣味的文字將越來越被世人所珍愛。
漢字觀后感300篇2
書共有二十三章,每一章的內容都非常有趣,讓我重新領略到了漢字的美。在讀這本書前,我對于漢字的認識只是平時用的簡簡單單的簡體字,沒想到漢字對于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說漢字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
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漢字的演變這一章。漢字的正式文字自甲骨文開始,這些文字是契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甲骨文發現的故事更是十分有趣,是一個叫王懿榮的人,因生病需要中藥“龍骨”,他在家人買回來的“龍骨”上發現了一些歪歪扭扭奇怪的文字,而王懿榮正好有喜好金石學,對古文字有一定的了解,他覺得這“龍骨”不是一般的藥材,便去調查這些“龍骨”的來源,并將要點所有帶有文字的“龍骨”買回。
然而,當時的農民們去因為種.種原因,把這些珍貴的“龍骨”賣了。經過王懿榮的精心研究,這“龍骨”上的字是比當時的古文字更古老的文字。這確實是我國歷一個重大的發現,而我覺得有些遺憾的是,這些珍貴的史料卻被那些只知道賺錢的農民白白浪費了。近代的學者對這些甲骨文的研究已經越來越深入了,這些文字,現在的普通人應該都很難辨別了,我也十分佩服那些仍然在孜孜不倦地研究的學者,他們對中國漢字的發展算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甲骨文后來有發展成了金文,這是一種可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后來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下令全國使用統一的文字,就是小篆:再后來就漸漸演變成了隸書,“隸變”也陳偉漢字古今問的分水嶺;到了漢初時期,又由漢隸演變成了草書字體;漢末時期,又出現了楷書,這種字體也一直通用至今;此外,還有一種行書也一直流行至今,陳為了人們日常使用的一種手寫字體。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字體之一,用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字體寫成的文字。形成了一種書法,各種字體的書法大放異彩,成為與畫并稱的一種高超精美的藝術,高水平的書法成為一種精湛的藝術珍品,而學習書法的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書法的美。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古老的文字,而它們都沒能要過消失的命運,唯獨只有我們的漢字,從產生到現在,雖然它經歷了蠻長的歷史演變和自我改革,但還是保持了它的完整體系,生氣勃勃的活了下來。
漢字對于我們是多么的重要,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漢語,正是因為漢語的存在,使能綿延幾千年:我們也應該將我們的漢字文化發揚光大,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感受的中華文字的無窮魅力!
漢字觀后感300篇3
語文書上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記住他們的預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的大門的鑰匙?!闭螘险f:“文字的出現,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了文明時代。”歷史書上說:“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絕大部分優秀的中國文化都是通過它來記載和傳播的?!?/p>
從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再到秦代的隸書等,都具有極強的中國藝術,甚至有人將漢字譽為中國五大奇跡。這絕不是空穴來風,柔美的柳體,不羈的狂草,端正的楷書,都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可以見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漢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在形體上逐漸由圓形變為由筆畫構成的方塊形符號,所以漢字一般也叫“方塊字”。然而,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像漢字那樣歷盡滄桑,青春永駐。古埃及五千年前的圣書字是人類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后來消亡了,有記載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埋藏。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也有五千年的歷史,但它在公元330年后,它也消亡了。歷衰亡的文字還有瑪雅文、波羅米文等。但漢字不但久盛不衰,獨矗世界文字之林,還不斷得以發展,影響也越來越大,這一特點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
漢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帶著這樣的喜愛,我總是不知疲倦的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讓心在一次次閱讀中得到滿足,所以,漢字往往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美的享受。
我們在漢字的懷抱中茁壯成長,我堅信它是最美的文字?;蛟S,它不如其他文字那樣瑰麗,那般華美,但我相信,中國方塊字永遠象征著中華兒女自1840年來的侵略戰爭中一次次努力,并在最后抗日戰爭中取得勝利,也是因為它如梅花般,永遠散發的芳香,在能使中華民族在最艱難的條件下奮發拼搏,香氣永駐。進而創造出獨屬中國的魅力,獨屬中國的魅力!
漢字觀后感300篇4
前天晚上吃過飯,由于時間已晚,所以沒能出去玩。于是,我們便在家里逗我們新捉的一只蟋蟀“帥永遠”玩兒。忽然,媽媽急匆匆的跑進來,對我和弟弟妹妹說:“快出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開始了!”把我們喊到客廳后,打開了與我闊別已久的電視。
緊接著,媽媽拿過來三支筆和三張紙,分別發給我們仨,說:“聽寫大會開始了,你們也寫寫,看能寫對幾個!”只見電視上出現了一位大哥哥,坐在書寫臺上,只聽主持人說:“扭捏!”于是,那位大哥哥就迅速在一個特別的寫字板上寫出“扭捏”兩個字,雖然他寫錯了,但是卻教會了我們方法,于是,我和弟弟妹妹摩拳擦掌,準備比比誰寫對的多。
第二個上來的是一個小女孩,主持人剛說出“乾坤”二字的時候,我和弟弟妹妹都蔫兒了。這“坤”字倒是好寫,不過“乾”字不太好寫,但令人驚訝的是:那個女孩居然快速寫出來了!
后來,主持人來了個超級難的“漕運”,唉,這回可掛了,干脆就看人家的吧!只見那個學生飛快的寫著,我不禁暗暗叫絕??梢姀娛秩缭瓢?這邊,只聽弟弟大聲說:“切,這也太菜了,簡直弱爆了!看我的!”我們幾個一起看他寫下的字,都哈哈大笑起來。為什么呢?因為弟弟胡鬧,竟然寫成了“澡運”,哈哈,真是太搞笑了!
這次觀看漢字聽寫大會,我觀察到,有簡單的詞,比如:手榴彈、怨天尤人、氣宇軒昂等。也有比較難的詞,比如鳶尾花、嘎嘣脆、燈芯絨等,還有一些生僻詞,比如虹吸、日珥、輜重等!
這次聽寫,我只對了16個,弟弟對了9個,妹妹對了8個。不過通過這個節目,不僅增進了我們對漢字的感情,讓我們對漢字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還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其實這些字正確的答案出來后,有一部分自己也認識,但寫的時候卻寫不出來。
以后,我一定要在看書,寫字時,認真看每個字的寫法,不能對一些字總是似是而非的一掠而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對文字就會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希望大家有空也可以看看這個節目,記?。好恐芪逋砩习它c整,科教頻道不見不散喲!
漢字觀后感300篇5
我很喜歡漢字,因為我能從它的背后了解許多關于漢字的有趣故事。《圖解漢字的故事》這本書帶給我一個更廣闊的漢字世界!
我開始喜歡漢字大概是從我學書法那一年開始的,每一次上書法課,老師都會給我們講一段關于漢字的故事,這也是我喜歡上書法課的原因,當老師娓娓道來的時候,許多歷史故事仿佛真的浮現在眼前。
漢字真是神奇、有趣!說起漢字,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砍柴時,用力過猛,不小心甩掉斧子傷了旁人。傷者跑到衙門告狀。那個人慌了,忙著寫了一份,說明情況。內中寫道:某日砍柴時,用力過猛,用斧子傷了人。官府一看就定了那個人的罪名了。
這本書里還講了許多傳說神獸,如龍,書中是這樣介紹龍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龍游橫空出世的氣勢,也有玄妙莫測的威力??梢噪S便變化,還可以來去自如,上天入地、呼風喚雨,是先民心目中最神圣的動物,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最后,不要忘記,我們也是龍的傳人哦!書中還寫了一個關于龍的成語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成語故事吧!葉公好龍:葉公好龍的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衣服上繡著龍,居室四周也刻滿了龍。他的誠心感動了天上的真龍,真龍決定下凡來看望葉公。但是,葉公見到真龍后卻下的面如土色,失魂落魄。葉公好龍,比喻對一類事物并非真正喜歡,只是裝模作樣而已。
由此看來,每個漢字,多一筆,少一劃,含義完全不同。若是在經濟合同里,真是一字千金,如果寫錯了,那后果就不堪設想。漢字的發展源遠流長,每個字、每句話,都有著動人的故事,我們每天都在漢字的海洋里遨游。妙趣橫生的歇后語令我開懷大笑;妙語連珠的詩句使我心曠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我成長;鏗鏘有力的語句激勵著我的斗志······
漢字觀后感300篇6
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又美麗而獨特,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漢字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漢字的木字是根據樹的形狀設計的,豎是大樹的樹干,橫撇捺是樹的葉子和樹枝。漢字有的如鳳舞龍翔,有的如龍蛇盤繞,有的如雄鷹展翅……這些漢字各有各自的特長,飛字一看就像自己在天空中,慢慢飛騰?;ㄗ忠豢淳妥屓颂兆?。笑字一看就捧腹大笑。哭字一看就想流淚。中國漢字栩栩如生,生動形象。
為什么書法家寫的漢字很寶貴呢?就是因為漢字,它們像一些機靈小巧的“孩子”,個個都有自己的天賦,根本就沒有哪一個國家能比得上中國的漢字。這些“孩子”自由自在地在紙上玩耍嬉戲,歡樂無比。漢字不是死的,是活的,有聲音,有顏色,有味道的,它們就是一些無比幸福的小星星。
現在,回憶起祖先是怎樣創造的漢字,多想當時也在那里,來觀賞這些美妙的漢字。漢字我們一定得珍惜,因為這是祖先從古代傳下來的最寶貴的禮物。
遠古流淌的中國漢字,將在中國訊速發展。
漢字觀后感300篇7
漢字是在黃河中游一帶形成的。漢字和西方文字是不同的,漢字就是單個的字塊放在那里已經很直白地告訴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錯的。漢字有兩個基本特征:一個是象形的特征,一個是有價值固定化的特征。這兩個特征導致了杰出、特殊的書法。從敦煌出土的漢代木簡中可發現,早在--多年前中國的文官已經反復練習漢字書寫的技巧。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書寫的好壞不僅直接會對科舉成績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讀書人把書法看作是完善個人修養的重要方式。即書品直接代表人品。正因為如此,幾千年來,無數優秀的讀書人將精力傾注于字塊的形狀,并把這種藝術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稘h字五千年》還通過毛筆,紙張,印章的漢字書寫用具引出了——造紙術和印刷術——中國民族自豪于世界的四大發明中兩項與漢字有關的發明。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從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它是表意文字。從甲骨文到西周時期的金文、大篆(鐘鼎文、石鼓文),再到秦朝時期的“小篆”,實現了“書同文”,之后“隸變”實現了古文字向今文字階段的轉變,隸書、楷書以及草書、行書出現。直到今日,《漢語大字典》收字就有56000多個,《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共3500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不同的漢字構成方式都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化內涵,記錄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因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漢語熱”也在世界各國顯現出來。但我國的漢語國際推廣事業只能說是剛剛起步。《漢字五千年》的總顧問、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許嘉璐教授指出,要實現與西方文化的平等對話權,中華文化就必須要加大推廣力度。中華文化要在“走出去”方面作更多的嘗試。就漢字而言,其對外推廣過程更是充滿了挑戰和艱辛。對于學習漢語的國外人士來說——“漢字像一張張圖畫”,難認、難記、難寫,而且量大。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社會背景,種.種差異影響著外國人學習中文、學習漢字的熱情。
在看完后發現自己天天寫的文字自己很不了解,對自己的國家不了解,想來我該注意了。
對我而言,印象中的父母親對於我們一直只有能吃飽的努力,關於讀書這件事大概只希望我們能認真讀,卻不明白喜歡讀書其實是需要氣氛營造的。也因此小學時,補習班里的那個叫「副主任」的人,是我初識文字的啟發者,如果沒有當年他的鼓勵,我想絕對不會有現在的我。
永遠記得當年的這位「文字老師」對我說的鼓勵話語,他說:「孩子,這輩子你一定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將字寫好,二是務必要多看書?!?,那時年紀小,真的不懂「把字寫好」這件事的重要,但在他的鼓勵之下,書真的看的不少。還記得老師那時就把家中適合閱讀的書,拿到補習班來,并買了一個好大的書柜,將書全部擺了進去,并告訴我們,隨時都可以去拿來看。
當年的我望著那巨大的書柜,著實有點震撼,也由於那些書的程度,其實較適合國中生閱讀,因此我常常是在書柜前站了好久,卻不知要如何下手,然而,盡管如此,我還是喜歡站在書柜前試圖尋找是否能出現可閱讀的書籍。
老師也許是看出了我的掙扎,隨手自架上抽了一本書,告訴我,這是某朝詞人的自傳,拿回家看,看完再來換。我懵懵懂懂的拿回家啃了一番,著實覺得有趣極了,於是在看完之後興奮的與老師交換下一本書。
就這樣,開啟了我從附注音的故事讀本,進展到了文言文寫成的簡單文學。遇到生硬的字,他還不厭其煩的以系統性的方式告訴我,閱讀的要訣。就這樣進到了國中,那閱讀古文的能力,也還算能應付三年的國文課程。
如今雖已和老師多年未聯絡,當年他的鼓勵我卻一直銘記在心。也許身為老師的志愿,或許和當年的啟發有關。當年那未懂的鼓勵,如今似乎已漸漸明瞭。在那個生活簡單的年代,能識字對鄉下人家而言,是一種莫大的光榮與安慰,彷佛擁有了對字的明白,就如擁萬貫家財在身一般。
然而,或許在某種程面上,我還是無法理解祖先對於文字的喜愛。大概是文字的理解到了我這一代,已呈現出一種充裕的局面了吧。只是,過於安逸的享用成果,反而造就了不知珍惜的心。我,應該還是無法明白,字的出現,代表著多大的文明成就吧!
這年我來到了桃園,在市區的某國小代課著。這是個隱性客家人居多的城市,而我也是來到了這個城市後,才慢慢明白客家人的特色。
漢字觀后感300篇8
大概是習慣了南臺灣豔陽高照的天氣,北臺灣那忽冷忽熱且濕度極高的天氣,的確讓人難以消受。尤其遇到風向改變的日子,地上濕滑一片的景象,讓初來乍到的我,若不是親眼目睹,還真的難以相信,不下雨也能讓地板潮濕的方法。
為了解決那隨時可能讓特殊孩童受傷的危險,我和搭檔找了隨手可得的報紙,將它墊在門口處,并找來紙板墊在走廊上,以提醒那些脆弱的天使,注意安全。隔壁班的資深老師是客家人,當她走進我們教室時,忍不住了說了幾句:「報紙上有字耶!怎可以將它放在腳下踩呢。有字的紙,可是要好好保存的?!刮以谝荒樸等幌拢s忙將紙收了起來,卻也一臉愕然。
我一直將疑問擺在心里,卻一直不解。一直到沈迷上了惜字亭這建筑的美後,我才明白,原來曾經字是如此的被珍惜著。那一直被我誤認為金紙亭的建筑,其實是珍藏字魂的所在。於是當年的那陣苛責,在此時一切明朗。
文字本該是迷人的,然而或許因為我們得的容易,卻忘了注意它的迷人處。直到我必須教一群對中國文字陌生的學生之後,我深深為這樣的文字著迷,無論是聲與音同攬的字,或者望文生義的字,在在都流露出當時造字者的巧思。每每講到栩栩如生之處,總不忍要發出一聲贊嘆。
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經習慣使用文字去描述我們所見到的世界。而這本書,則告訴了我們那個建構世界的小小宇宙,那看似制式的外在,其實涵括了許多簡化前的故事,而如果我們不曾用心的想要瞭解,這一切都將與我們無關,它的存在也等同於冰冷的「工具」,於是懂字的人,自然不忍這樣的結果,將它記錄下來,并探究它的身世,給了它知音的回報。
當年劉鶚發現了甲骨文,傳說倉頡發明了文字,康熙命有學之士整理了文字,而今一位喜愛漢字的外國人士,以八年的時間踏訪中國田野,拍攝古文物,也拍攝現代文字中的常民生活,在閱讀了這本書後,我們應該明白,那看似與生活一點都沒有關系的文字,其實一直都以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