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觀后感影評
觀后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分享給他人,與他人交流和討論,從而豐富自己的思考和認識。優秀的《烈火英雄》觀后感影評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烈火英雄》觀后感影評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烈火英雄》觀后感影評篇1
題材不錯。
在歐美科幻超級英雄大片當道的時代,有這么一部講述平凡英雄的故事,讓人感覺很暖心。其實英雄不需要有超能力,他們憑著肉體凡胎,對抗著所有威脅到百姓生存的魔。在港口滅火那一段,幾次都通過片中人物的口吻將火蛇擬人化,“喂你吃”“現在就剩我們一對一”“你就只能這樣了嗎”,那一刻他們比超級英雄更偉大,因為他們面對的是真真切切的怪獸,也真的是拿生命在對抗。
電影中幾次描述親情的橋段,忽然讓我覺得,好像明白了我們為什么要組建家庭。身為一個大齡單身女青年,其實我對婚姻是有懷疑和抗拒的。但是看完這部片子,我突然覺得,家庭可能真的是我們在面對困難、慌亂、危機的情況下,一個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當我們絕望的時候,害怕的時候,是我們的父母、愛人、孩子給了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這比為自己活下去的信念要更強烈。
淼淼走丟,遇到好心的爺爺奶奶,不僅給淼淼買了船票,后來淼淼哮喘病發不能上船,爺爺奶奶也不顧逃命把他送到了醫院。另一邊,媽媽拼命找兒子,但即便是在這個時候,看到路邊待產的孕婦,也還是咬咬牙留下來幫她。最后媽媽和淼淼也在醫院找到了對方。所以當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人這一輩子,記得要善良。
雖然是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和題材,但總覺得導演用力過猛了,明明是危急時刻,卻非要搞一些莫名其妙的溫情片段,好像不特意溫情,觀眾就感受不到似的。還有不得不吐槽一下片子的五毛特效,真心希望能用心做特效,對得起火場上的英雄們。
《烈火英雄》觀后感影評篇2
會關注這部影片,是因為昨天在微博看到了曉明哥為《烈火英雄》獻唱的《別哭我最愛的人》,感覺唱的挺感人的,恰好今天有時間就買了票去看,簡單說一下我的觀后感。
很多豆友對電影的bug提出了很大的質疑,電影的確有些不合理的地方,可現實哪有那么多完美呢,更何況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真實據說更壯烈,有豆友專門科普了,就不贅述了。
這部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杜江,消防隊特勤中隊隊長,應該是消防隊里的精英吧,他演出了精英們特有的自豪感,演出了與戰友之間的深刻情意,細致地刻畫了對優秀前輩的小小嫉妒,也演出了一個希望得到父親認可的不服輸的兒子形象,他不滿于讓他們死守化學罐的“輕松任務”,卻也能堅決服從上級的指揮。特別是最后哭著吃雞腿那場戲,男人的堅強與柔軟,那一刻,很感動。
曉明哥一如既往的'招黑,影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有很多原因。我個人認為,這部影片里,曉明哥的演技還是在線的。幸運的是,他主演的霸道總裁片我都沒看過,《瑯琊榜之風起長林》《無問西東》《你遲到的許多年》之類的,我看著都不錯,所以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還是挺好的。
楊紫在這部影片里,穿著婚紗回眸的那場景,很美很憂傷,為了大家的平安,有多少個平凡的小家默默地做出了犧牲,而因為海洋垃圾犧牲的歐豪(請原諒我沒有記住劇中英雄的名字)又是那么的不值,他明明可以不犧牲的。如果這部影片能引起人們的警醒,不要再破壞環境,不要亂丟垃圾,哪怕只是一點點微小的改變,電影的宣傳就是有意義的。
影片都從平凡人的視角演繹和平年代的英雄,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這個世界是平凡的,普通人過著普通人的生活,英雄難當,不要有危險,不要有犧牲,就一家老小,柴米油鹽,平平淡淡的,多好。
最后,也要批評一下,電影的整體節奏不太好,過度抒情和緊張的救火場面之間的轉換有點讓人跳戲。
《烈火英雄》觀后感影評篇3
近日,電影《烈火英雄》的點映,為近期低迷的電影市場加了一把火,影片中兩個片段讓我深刻印象,一是成立消防員敢死隊時,要求黨員向前一步走,敢為人先;一是特勤一中隊在化學罐區手拉手直面烈焰,以血肉之軀阻擋烈焰,絕不退縮。向消防英雄致敬是電影的主題,而在我看來,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如電影中的消防員一樣,面對危難,挺身而出,為國,為民。
共產黨員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作為基層黨員干部,作為人民群眾的榜樣標桿,我們肩負重擔,但必將不辱使命。我們要牢牢樹立敢于擔當,扎實苦干的精神品質,牢記宗旨使命,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發揚黨員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優良品質,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
共產黨員要有不懼犧牲的精神。不怕犧牲是共產黨員薪火相傳的光榮傳統。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員沖鋒在前,不怕犧牲,夏明翰、黃繼光、董存瑞等感人事跡就是這種精神的最好詮釋。和平建設年代,我們新時代的共產黨員仍然高揚著不怕犧牲的旗幟,并將其賦予時代內涵,把不怕犧牲的寶貴精神發揚光大。
和平年代,發展和改革是新時代的主旋律,新時代的共產黨員作為主旋律中的最強音,要高度發揚敢為人先、不懼犧牲的精神,在發展與改革事業中敢于動真碰硬,真抓實干,負重奮進。時時刻刻把自己放到工作第一線,放到矛盾聚焦、問題集中的地方,在處理復雜局面中攻堅克難,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勇挑重擔。
《烈火英雄》觀后感影評篇4
他們在雨中奔跑,不分晝夜的操練;他們負載水帶,空氣呼吸器等設備,總重在50斤以上;他們從一樓爬到十樓,只要一分鐘左右,200米只要30秒左右;他們24小時,365天,全程待命,嚴陣以待。他們是消防員,是火中的‘逆行者’。
第一次真正了解消防員,是通過由‘眾心助困’公益組織組織觀看《烈火英雄》這部電影。電影的主要情節是A101石油罐失火,而油罐的閥門全都沒有關。如果火勢繼續蔓延,會引爆不遠的化學罐,到那時將會危及到全市人民的性命。于是一場保衛人民的戰爭就開始了。
江立偉,在電影中與另外幾名戰友組成了一支敢死隊。他們的任務是關閉閥門,一共四個,80轉為1扣,1個閥門要100扣,也就是8000轉。面對緊逼的大火,他選擇讓戰友先離開,自己去關閉剩下的一個閥門。他只身一人,與大火拼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閥門關閉了,他的任務完成了,只是他辜負了他的妻子和兒子,沒辦法陪他們走完余生。江立偉的妻兒知道他犧牲的消息抱頭痛哭。他是英雄,他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我想他的妻兒一定也很為他驕傲。
徐小斌,負責遠程供水,在接到通知之前還在和女友拍攝婚紗照,只是這張婚紗照將是他人生中最后一張照片。他在下水清理垃圾是被漁網纏住了腳,最后淹死在水里。但是他的去世換來了馬衛國他們的生。馬衛國戰隊由于水斷了,被流淌火逼到了化學罐旁邊,他們幾個人手拉手,誓死保衛化學區,即使他們被活活燒死。
其實這部電影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20__年中國大連7.16新港油庫爆炸火災。電影中為了弱化演員的困難,將閥門的轉數作了假,真正的一個閥門要轉80000轉,四個閥門也就是320000轉,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一個數目!電影中徐小斌的原型是張良。當時的他準備任務結束就去和妻子拍婚紗照,但是最后由于原油泄露,他沉了下去。電影是仁慈的,給徐小斌留下了婚紗照,但現實卻只給張良一張結婚照。
一場大火,宛若一只手,所掠之處,生死相隔。
20__年3月30日17時,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境內發生了火災。這場大火帶走了30個年輕的生命。80后1人,90后24人,00后2人,他們的平均年齡不過23歲。這些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他們再也見不到人間的四月天了。其中有一位年僅18歲的戰士,他是隊中最小的。他朋友圈的最后一張照片是涼山的火災,只配文了個字——來,賭命!這3個字,顯示了一個男人的硬氣和擔當。消防員也是人,他們也怕死,但是他們身上背負著人民和責任。無私才能無畏,無私才敢擔當,擔當就是責任。
穿上戰斗服,你是浴火的戰士。肩負責任,你是逆火的英雄!
《烈火英雄》觀后感影評篇5
豆瓣上第一次寫影評。為什么要在這部寫的原因也在于看電影前看了豆瓣,導致遲遲沒有進影院觀看,真怕豆瓣上說的那么尬煽,但看完我卻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作為一個包郵地區人員,對天津港事件的信息掌握僅僅只在各大媒體報道的數據、片段上,對消防員的敬畏也只在那幾天微博上轉發的“最美的逆行”上。電影展示了當時事件的一角,盡管被贊畫面精良,鋪天蓋地的大火席卷而來的場景大多數人都沒經歷過,那種人類面對災難的無力感,是再精致的畫面也還原不了十分之一的場景,也是你我坐在大屏幕前體會不到的。而對于尬煽,我想說電影犧牲了幾位英雄,有被說浮夸了,也有被說個人英雄主義了。現實生活中,傷亡人數遠超于此,電視里播了幾遍犧牲消防員的名單,你可能連名字都記不住,而現在單演幾個典型出來,讓你去搜搜他們的名字,看看他們樣子,把他們從記憶中翻出來再當一次英雄,我想這煽情未嘗不可。
許多人都在說手法、講技術,比風格,你們說的是電影這沒有錯,但我想說的更在于讓你我能沉浸在當時、也能回味在當下的意義。
至少,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在看完電影回家的時候,能認真找找小區的消防通道在哪,把堆在消防通道門口的東西拿回家,我想這電影的意義也就夠了。
《烈火英雄》觀后感影評篇6
豆瓣上第一次寫影評。為什么要在這部寫的原因也在于看電影前看了豆瓣,導致遲遲沒有進影院觀看,真怕豆瓣上說的那么尬煽,但看完我卻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作為一個包郵地區人員,對天津港事件的信息掌握僅僅只在各大媒體報道的數據、片段上,對消防員的敬畏也只在那幾天微博上轉發的“最美的逆行”上。電影展示了當時事件的一角,盡管被贊畫面精良,鋪天蓋地的大火席卷而來的場景大多數人都沒經歷過,那種人類面對災難的無力感,是再精致的畫面也還原不了十分之一的場景,也是你我坐在大屏幕前體會不到的。而對于尬煽,我想說電影犧牲了幾位英雄,有被說浮夸了,也有被說個人英雄主義了。現實生活中,傷亡人數遠超于此,電視里播了幾遍犧牲消防員的名單,你可能連名字都記不住,而現在單演幾個典型出來,讓你去搜搜他們的名字,看看他們樣子,把他們從記憶中翻出來再當一次英雄,我想這煽情未嘗不可。
許多人都在說手法、講技術,比風格,你們說的是電影這沒有錯,但我想說的更在于讓你我能沉浸在當時、也能回味在當下的意義。
至少,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在看完電影回家的時候,能認真找找小區的消防通道在哪,把堆在消防通道門口的東西拿回家,我想這電影的意義也就夠了。
《烈火英雄》觀后感影評篇7
這個暑假電影大片真是多,這不周末我又去看了一部大片《烈火英雄》。這部影片可謂是把中國消防員的所有奉獻精神都完美的體現了出來。
據了解,在這部災難片拍攝的過程中,為了還原事件的真實效果,還特別搭建了一個真正的油罐,演員走進火場滅火的情景都是真的,這也讓我非常敬佩演員的敬業精神。
在電影中,消防員江志偉為了不讓更多的人受傷害,自己一個讓人穿著防火服去火區擰閥門,但事實不是那么簡單,管理部門的人告訴他,必須轉8000圈才能合緊一個閥門。面對丟命的危險,江志偉絲毫沒有退縮,他毫不猶豫地開始擰了起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最終,兩個閥門被江志偉用自己的“血肉”給堵上了。
面對相同危險的還有遠程供水的徐小斌,為了讓供水系統保持暢通,他不顧生命的安危直接沖下水去,把濾網的垃圾清理得一干二凈,但最后自己卻犧牲了。
這部電影的很多故事情節是根據現實油爆火災事件為原型改編的,這讓我很難過,我們今天安逸生活的同時,還有一群日夜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消防戰士,正是因為他們,我們生活中的災難才會減少,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英勇犧牲,祖國的今天才這么美好。
今天,我再一次為中國消防員致敬,向他們道一聲“感謝您”!也感謝演員的良心付出,你們也是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