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觀后感
在寫觀后感時,要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電影的主要內容,包括主題、情節(jié)、人物關系等。那要怎么寫怦然心動觀后感呢?這里提供一些怦然心動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怦然心動觀后感篇1
早些時候,朋友給我推薦了《怦然心動》這部電影,我為人固執(zhí),總是不喜歡聽推薦,無論是歌曲還是電影電視劇,我從來不喜歡讓別人給我推薦,就算推薦了我也不會做,但是今天實在是閑得無聊,便搜來看看,不過這部電影著實沒有讓我失望。
《怦然心動》最開始的一部分很是歡樂,小女孩一眼就喜歡上了剛搬來的小男孩,她尤為主動,但是這樣的主動卻讓小男孩感到厭煩,但是小女孩一直沒有放棄過,但是小男孩對小女孩的厭惡卻始終沒有變過,他不了解小女孩的世界,小女孩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些其他女孩永遠無法比擬的特點,但是男孩卻覺得這一切都是傻,后來男孩做了很多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嚴重傷害了女孩,女孩以前永遠快樂的內心變得自卑起來,她好傷心難過,然后,他決定用自己賣雞蛋賺來的錢整理被嘲笑的院子,得到男孩外祖父的幫助,男孩外祖父很是喜歡女孩子的堅強和善良,他真正的了解了女孩的世界,在他的帶動下,男孩慢慢的了解到了女孩的世界,慢慢開始傾倒于女孩的內心,但是女孩卻不再理他,他非常沮喪,在他確定自己真的已經喜歡上女孩以后,他對女孩采取了瘋狂的追求,最后終于和女孩相愛!
首先,必須要說這部電影真的是少有能夠牽動我內心的電影,我為了少女的雞蛋被心愛的男孩一次次丟棄感到非常憤怒,為男孩的父親內心的腐爛感到很悲哀,他以他腐爛的心靈想污染其他人,總是看不起別人這里那里,其實只是自己對自己的絕望,永遠看不起自己的懦夫,而男孩的外祖父的那句話:當你真的了解一個人后,才知道哪些人是金玉其外,哪些人是敗絮其中,我們很多時候看的只是外表,外表真的那么重要嗎?男孩最后真的領悟到了這一句話,在學校“籃子男孩”拍賣中,校花以50美元的全場最高價買了和他共進晚餐的機會,但是他明白,只有女孩是他心中最獨特的,所以,與校花吃飯也變得無比乏味!
如果愛一個人只是愛她的外表,那么歲月總在流逝,容顏終將凋謝,我們愛的那個人在老去后還是我們愛的人嗎?不禁要為很多人悲哀,一輩子沒有找到自己真正愛的人,而是追求了自己認為容貌符合自己要求的人,當在一起后,真正走進了對方的內心世界,才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錯誤的,所以出現(xiàn)了幾十歲的人還不惜舍棄兒女幸福離婚的人,其實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人,但是今天看到這部電影,我悔過!
感謝《怦然心動》,讓我的世界走上了正途!
怦然心動觀后感篇2
是很早看的了。
感覺整個電影的氛圍都很美好,很純粹
故事是圍繞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展開的,主要劇情無非就是男孩不喜歡女孩然后慢慢被女孩的熱情所感染喜歡上女孩,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故事,但是它有許多細節(jié)卻很感人。
首先是陪伴女孩長大的梧桐樹,那棵帶給女孩無限美好的梧桐樹要被砍掉了,卻沒有人幫它和她。女孩感到很委屈,然而她的父親的行為卻讓她釋懷——他畫了一棵梧桐樹以及那只有在梧桐樹上才看得到的小鎮(zhèn)的驚艷云霞,讓她明白了美是可以永恒的——因為它永駐人們的心中。同時只有在梧桐樹上看到的美好也暗示著人們:站得高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即使爬樹的過程流過汗或受過傷,但樹頂?shù)娘L景卻讓人感動。鼓勵著人們不畏艱辛努力前行。
也正是這樣一棵梧桐樹,吸引了男孩的爺爺,人人都說女孩荒.唐可笑,只有爺爺很欣賞女孩,欣賞女孩的無畏勇敢,欣賞女孩的單純善良,就像與他相伴大半生的女人一樣可愛。于是爺爺去了解女孩,與女孩一起整理花園,聊天,一對老少朋友就這么產生了。
這時候,男孩就吃醋了,而這時爺爺?shù)哪蔷湓挕行┤藴\薄,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是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絢麗的人,她讓你覺得你以前遇到過的所有人都只是浮云——讓他若有所思。最后終于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以一棵梧桐樹打動了女孩。
而爺爺說的這句話——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是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絢麗的人,她讓你覺得你以前遇到過的所有人都只是浮云——并不只只是對男孩說的,也是對所有觀眾,對每個人說的,引起人們的思考:究竟怎樣的人才能稱之為絢麗的人?而女孩就將答案揭示了。她是一個熱情的人,對男孩的愛意并沒有藏藏掖掖,而是大膽追求,這給許多一句話便擦肩而過的人一個鼓勵:勇敢說出來吧!她也是一個上進的女孩,科技節(jié)上的雛雞破殼奪去了所有人的目光,在這繁忙的都市里,也要能夠做到沉淀自己,每天都往更好的路上前進。她還是一個善良的人,對待自己智商低下的叔叔沒有嫌棄,沒有害怕,而是選擇勇敢面對他,但一個人的善良要有鋒芒,將善心給予值得的人。
最后以一句很喜歡的話作結:這一生,風雨兼程,就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怦然心動觀后感篇3
《怦然心動》(是最近看過的少有使我感動的電影,全片唯美而柔和,似乎在講述一個眾所周知,但又忍不住想看到結局的故事,這兩個主人公無疑是幸運的,命運讓他們相遇,他們的相愛,簡單而完美,從兒時見到他的第一眼起,她便怦然心動,一份感情,傾注了十年。而他,一開始見到她,是厭惡,是躲閃。他在她阻止一個鎮(zhèn)的人砍樹的時候,沒有挺身而出,他竟然因為害怕有沙門氏菌而一次又一次扔掉了她送給他的雞蛋,還在哥們取笑她的時候,非但沒有制止,反倒隨聲附和。在我看來,片中的男主角簡直是遜斃了。
但畢竟編劇是善良的,這個仿佛童話故事的電影里,永遠都有著出乎意料的驚喜和轉折,當你一開始忽略甚至厭惡某一個人的時候,在時間的推移中突然發(fā)現(xiàn),漸漸,這個女孩,是那么的與眾不同,那么的獨一無二,她能夠為了從一棵樹上能夠看到奇絕的風景而挑戰(zhàn)一個鎮(zhèn)的交通管制,她能夠獨立的做小雞孵化的實驗,再把雞養(yǎng)大,賣雞蛋賺外快。最重要的是,她一向默默地愛著你,她會為了你的一次傷害而苦惱很長時間,她心中牽掛的總是你,她從來不怕表露出對你的喜愛,她喜歡你深邃的眼眸,永遠泛著藍色的憂郁。
當你也開始關注這個女孩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她雖不是學校里最性感迷人的校花,但卻總是有那么多猜不透的`故事,而且,你已經在關注她,無法自拔了,這是最美麗的發(fā)現(xiàn)。
你愛著她,卻在不經意間傷害了她,你感到無比后悔,你內疚萬分,你一個勁的敲打著她家的窗戶,你不明白她此刻只想獨自安靜一會兒,你終究還是聰明的,你請求她爸爸,讓你在她家院子里種上一棵樹。
這棵奇妙的樹將這個女孩帶到了男孩的身邊,她明白,這棵樹與被砍掉的那棵都是梧桐,她懂這個男孩的心思,于是,他們一齊栽了這棵樹,這個結局是如此美妙,美不勝收,妙不可言。
電影用了雙線敘述的手法,以男孩女孩的口吻,互換著敘述這一個動人的故事,顯得親切而真實。我喜歡其中演員毫無做作的表演,又向往小鎮(zhèn)烏托邦式的理想生活。美麗甜蜜,平靜安詳。
怦然心動觀后感篇4
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當你遇見這個人以后,會覺得其他人也就只是浮云而已。
——題記
佛說:“與你無緣的人你說再多都沒用,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在看完《怦然心動》后,我對這句話又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朱莉·貝克小女孩在二年級時對鄰居家一個叫布萊斯·羅斯基的小男孩一見鐘情,女孩一廂情愿的認為男孩也是喜歡她的,并一直試圖靠近男孩。但事實并非如此,布萊斯想方設法的遠離朱莉,因為他對這個喜歡爬樹看風景,而且住在有著亂糟糟院子房子的女孩并不感興趣,朱莉在布萊斯一次又一次的拒絕和無視中漸漸動搖了對他的喜歡,后來布萊斯知道朱莉一家沒有時間收拾院子是因為他們要照顧朱莉有著智障的叔叔,布萊斯想和朱莉搭話但是朱莉已經不理他了,布萊斯很失望,因為他覺得他已經愛上了這個女孩。但布萊斯是是朱莉喜歡了那么多年的人,朱莉后來也選擇了原諒,兩人終于在一起。
年少的我們也都曾對一個人怦然心動過,那種因為一個眼神,一件白襯衫就喜歡一個人的歲月是我們人生中最為單純的,最純粹的愛情也不過如此。朱莉對愛情的堅持也讓我們?yōu)橹潎@,現(xiàn)實中的我們也許不能都和心動的人在一起,但那種動心的感覺,為了一個人付出而幸福卻依舊被深深懷念。
書中有一段男主爺爺對男主說的話:“中有的人黯淡無光,有的色澤艷麗,有的光彩照人但是偶爾也會遇到色彩斑斕的人,當你真的遇到時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這段話可能會勾起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一小塊回憶,生活就是這樣吧,明天永遠是明天,我們也不會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但是,當命中注定悄然而至的時候,我們都會有所感知。
這就像是一段美好的小確幸,載著青云緩緩而到,然后對你的世界說一句“我來了!”愿每個人都有一段美好的回憶。
怦然心動觀后感篇5
歲月如刀,刀刀催人老,何時朱顏落寞,何時眉眼蕭瑟?最后,那以前熟悉的臉龐在記憶深處血肉模糊,最后,那以前熟悉的聲音在腦海盡頭粉身碎骨,最后只是我的段落,最后只是他的過客,最后的最后,終結不了怦然心動的那一刻,那一刻你鼻尖上的雀斑,那一刻他嘴角上的微笑,定格!
電影《怦然心動》根據(jù)美國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情竇初開的小女孩JuliBaker與小男孩BryceLoski的初戀故事。影片在明快輕喜的節(jié)奏中緩慢推進,舒緩的鏡頭,如扁舟拂過流水一樣,自然順暢,平敘之中穿插著小主人公各自的獨白講述,同樣的時間場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詮釋著或酸或甜,或得意或失落,或厭惡或歡喜的復雜與矛盾,這種重復不僅僅不累贅反而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更是將初戀情結立體化,少女少男悸動不安的'企盼仿佛就在昨日,單純潔凈纖塵不染仿佛觸手可及的云朵,導演用溫和的鏡頭語言把觀眾推上云端,重溫初戀舊夢感動的一塌糊涂。
Juli對Bryce一見鐘情,Bryce卻總是一臉嫌棄,在她眼里他的眼神最閃亮,他的微笑最粲然,盡管那眼神是鄙視,那微笑是嘲諷,天真的年齡里本沒有什么邏輯可言,咬著指甲的花癡哪里來的傷害。只是無聲的成長劈頭蓋臉的蛻變開始懂得發(fā)現(xiàn),當Juli爬上那個神奇?zhèn)グ兜奈嗤渌氖澜缬^發(fā)生變化,那個在她最需要幫忙的時候離開的Bryce,那個撒謊偷扔雞蛋的Bryce,只但是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而已,他閃亮的眼神空洞乏力,找不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理想狀態(tài)。那棵壯麗的梧桐樹支撐著Juli眼中的世界,當樹被樹樁代替留給Juli的只剩哭泣和無奈,直到收到父親畫下來的大樹朱莉才開始慢慢釋懷。
Juli在放手中慢慢成長,而后知后覺的Bryce則在愛上Juli的過程中慢慢看清自己。正如Juli所說他爸爸光鮮的外表下藏著些腐朽的東西,當他開始嘗試了解Juli的時候也找到了他自己,好的感情是透過TA認清世界,大抵是這樣的。只是年少輕狂說不出的倔強,圖書館的“談心”加劇了Juli對他的厭惡,餐桌上的沉默使他愈發(fā)不安,而那個笨拙的未完成的吻更是讓Juli落荒而逃,直到Bryce真正了解到那棵梧桐樹對Juli的好處時,并要為她種下一棵樹的時候,他才再次走進她的心里。
圍繞著Juli和Bryce的是兩個相差甚遠的家庭,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晚餐之后Losik家爆發(fā)了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爭吵,而Baker一家則手拉著手其樂融融共享天倫,這個意味深長的比較似乎能讓人重新思考一下對于幸福的定義,老Chet對“grandma”的思念被反復強調,這又狠狠的懷舊了一次。影片看似簡單的故事卻絲毫不顯得單薄做作,導演細膩的鏡頭語言極富韌性,柔軟的絮語才能撫慰心底最柔軟的一方天地,不只是懷舊,不只是回憶,更像是在祭奠早已失掉的純真和早已不再的憧憬。
歲月帶走青春,帶走活力,留下的痕跡叫做回憶。即使鶴發(fā)雞皮,即使一病不起,還會記得,怦然心動的初戀,有過的那么多的以前。
怦然心動觀后感篇6
根據(jù)兒童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小說《怦然心動》(Flipped)改編的同名電影中的女主人公朱莉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小女生。這家伙7歲就開始準備戀愛了,纏著新搬來的鄰家男孩布萊斯不放,舉止大膽熱烈,直嚇得布萊斯躲她如躲瘟神。
布萊斯的老爸也不喜歡朱莉,更看不慣朱莉當業(yè)余畫家的爸爸,還總嘲笑他家雜草叢生的丑陋院子。總之,朱莉一家是街區(qū)里的異類,朱莉是個小怪人,小小年紀就因妨礙鄰居砍樹上了當?shù)貓蠹埖念^版頭條。
但這么個小討厭倒是長得極美,長長的栗色頭發(fā),大大的湖綠眼睛,笑容像在夏天里融化的冰淇凌,還真難以想象甜美小公主般的朱莉竟然會追在一個臭小子屁股后面亂跑!當然,電影一開始就解釋了為什么朱莉會喜歡布萊斯,雖然那個理由在我看來并不怎么具有說服力。
而電影的主題盡管圍繞著純真年代及青澀初戀展開,但我覺得故事最有趣的倒是一種交替比對切換敘事的手法,讓人非常清晰地感受原來女孩與男孩眼里的同一個世界竟然有那么多差別、矛盾,甚至鴻溝,也難怪我們要說一個來自金星,另一個來自火星了。
也正是這種差異為故事增添了很多笑料,增加了幽默的氣氛,讓后面很多沉重而嚴肅的東西以一種親切的姿態(tài)不知不覺地潤物細無聲。
隨著年齡的增長,朱莉與布萊斯的生活都在緩慢而微妙地發(fā)生變化,他們看待彼此與整個世界的視角也隨之潛移默化地發(fā)生了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布萊斯的爺爺查特是個特別關鍵性的人物,他是第一個幫助布萊斯看到朱莉身上發(fā)出迷人虹彩之光的人。
他不辯解、也不多說,他主動幫朱莉修葺院子,建筑籬笆,他在布萊斯的爸爸嘲笑朱莉弱智叔叔的時候挺身而出——我真愛這老頭!
但我更愛朱莉的爸爸。他在世界奪走女兒的大梧桐樹之后送給了她一株永遠的梧桐,他交給她部分的加總未必等于整體,他堅守清貧卻要傾盡所有照顧自己殘疾的兄弟。最重要的,他讓自己的女兒體會到貧窮并非最可怕的事,他讓朱莉衷心以家庭為榮,他培育出了人間最美的一束春光!
電影中我最欣賞的部分是兩位男女主人公所經歷的性格成長。
大部分愛情題材的電影都是事件驅動,而非性格驅動,人物的心理轉變及行為選擇往往由一次性或幾次的突發(fā)事件所主導;但《怦然心動》所要描繪的恰好是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成長與成熟過程。
朱莉并非從小便熱愛思考,她是在對美的天性追求中一步步意識到美的表象與內在之差;布萊斯也是從一個懦弱的小子開始一點一滴才學會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學會了勇敢。至于兩個人關系的部分,盡管我始終都沒看到朱莉與布萊斯之間有任何火花存在,但不得不承認,結尾那一幕極其動人。
我當然知道天使般的朱莉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大可能存在的,自然更明白一個清貧家庭的父母教育孩子走自己的路,追求虛幻的理想與精神之美是多么得艱難(如果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話),但能看到這樣美好的人物與家庭終究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哪怕是在電影與小說中,哪怕心動之后依舊是深深的嘆息。
怦然心動觀后感篇7
我們看不懂電影,讀不懂書,是我們不懂生活,前幾天偶然讀到這句話,深感貼切。
美國小清新電影《怦然心動》簡單,平實,質樸,如同身邊的日常,娓娓道來。
那一年,她七歲,微風,青草,他舉起她的手相視一笑,她怦然心動。
他退,她進,默默關注六年。
有些愛,無關早晚,遇見了,便是電光火石。
她表達,她追隨,熱情一覽無遺。
令人驚嘆的是,15歲的朱莉,便已學會了愛的勇敢,獨立,自信,以及原諒。
在我們固有的教育中,也許只鼓勵女孩子要像朱莉一樣善良,勤勞,卻忽略了鼓勵女孩子在遇到愛時主動表達、勇敢說出自己的愛,并且在愛里保持著自尊,自信,自愛,自醒。
真正的女性獨立,是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包括愛情,朱莉便最好的詮釋。
她喜歡他迷人的眼睛,明朗的笑容,以及身上獨特的氣息……她的目光如影隨形。
張愛玲說: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后開出花來。
而15歲的朱莉,在自己的尊嚴被傷害后選擇的不是低到塵埃里,而是選擇尊嚴,做自己,展現(xiàn)更自信美麗的她。她會把自己養(yǎng)的雞蛋給鄰居太太;她會善良地買下無人競買的“午餐男孩”;她會和爸爸一同探望弱智的叔叔;她會修葺自家的后院……
在選擇止步自己的愛后,沒有止步自己的生活,而是自尊自愛地過好自己的每一天。這樣的態(tài)度特別適合每個人學習。只有我們在愛里學會了自愛,才會不過于依賴、控制、付出。才會在愛里保持一份自醒,自知。
只有足夠自愛,才能在愛里溫柔以待。
愛情的美好畫面應該是像舒婷《致橡樹》里那樣: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
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云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如此相互平等,互相獨立,互相仰望,向著天空的方向,共同成長。
于是兩個獨立的靈魂相互引領,互相崇拜,然后我們才能從這份愛里,坦然穩(wěn)妥地自信溫和地蛻變成長。
分開時各自閃耀,在一起光芒萬丈。
過份的依賴,控制,卑微,都會讓愛走向消亡。
影片的最后,布萊斯在朱莉的院子里植了一棵茱莉最喜歡梧桐樹,朱莉被觸動了,原諒了布萊斯曾經的懦弱……小小年紀,15歲的朱莉,在愛里居然已經學會了原諒,如此愛能力,令每一個成年人嘆為觀止。
怦然心動觀后感篇8
很純很簡單的美國片,感覺很微妙,也很搞笑,對同一件事,每個人的想法、感受會有不同吧,這個很不同,怦然心動觀后感。甚至相反。唯一耐心而又懷著期待看著的平凡片子。沒有魔法,沒有王子,沒有什么生呀死呀地強調愛情,卻感覺那是最美的。
想起一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人生如果懷著初見那樣美好的心情來迎接明天,會感覺世界更美好吧。每個人都有傷心的時候,都有傷心的事,但這世界,最傷的人,并不是自己,最慘的,也不會是自己。
片尾,英文唱著:
“我感激遇上你的那一天,我想陪在你身邊,從現(xiàn)在直到永遠,但愿陪在你身邊的是我,不要奪去我的快樂,如果你要找個人陪伴……”
每一個相遇都是那么美,而毀了它們的是我們,抹殺它的美,抹殺全世界的美好。用貪念,用自私,越喜歡一樣東西,越想得到,越喜歡一個人,越想別人給予回應,給予同等回報,直到失去。忽然想起,是誰說的,愛,就是手中的沙,我們用雙手捧起時,感覺到了它的美,它的存在,我們用力緊握時,緩緩流走了,還疼了我們。最大的原因是我們,所以,我們不該去記恨,沙子的無情。如果,我們能一直用當初那種,不求回報的心情,不據(jù)為已有的執(zhí)念,故事的結局,應該會很美吧。但請記住,就算握得再緊,放開時,混著血和肉,仍有沙子的存在,我們沒有必要去否定它的存在,那些,我們的真心。心平氣和地去傳達給對方,接受所謂結局,再用美好的心情去迎接明天,迎接下一個相遇。
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交流,肯定會有碰撞,有磨擦,因為,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上的唯一,就像倆個不同的東西融合在一起,液體會比較簡單,但也要經過漫長的攪拌。而我們人類,還會有各自的感情,每時每刻,能一同長大,能擁有共同的方向,是多么幸運。在如今人口64.647億中的相遇。
要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起碼,現(xiàn)在,自己是美好的心情,與其等著,別人用快樂來渲染自己的天空色,不如,自己用快樂去營造更美的世界。
怦然心動觀后感篇9
今天,我和林上鈺的爸爸一起看了看了《怦然心動》這部電影。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女孩朱莉和一個男孩布萊斯的故事。女孩從看到男孩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了上了他,而男孩討厭她,想躲著她。電影分別從兩個人的心理對話來進行情節(jié)梳理,反映了青少年時期孩子的情感變化,也給了我很大的感觸。
電影一開始,就將兩個孩子的情感直接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其實這在青春期的孩子中間是非常常見的,是一種純真而美妙的情感,而后兩個孩子不斷地進行著針對對方的心理變化和斗爭。
朱莉是一個喜歡觀察自然,親近自然的孩子,她總是一個人爬上梧桐樹去欣賞大自然的美好,可有一天這課梧桐樹被主人砍掉了,朱莉苦苦哀求布萊斯也沒有得到他的支持,這件事后,朱莉很傷心,后來還是爸爸的一幅畫安慰了她。朱莉后來又養(yǎng)了很多雞,把雞蛋送給布萊斯,結果布萊斯把朱莉送來的雞蛋全部倒掉了,理由是怕感染沙門氏菌,這更讓朱莉心里更加難受,后來在布萊斯外公的幫助下,朱莉修建了草坪,把院子整理的干干凈凈,朱莉所做的這一切都是一個孩子對另一個孩子純真的情感驅動,讓人深為感動。但是布萊斯又一次犯錯了,他竟然言不由衷地去嘲笑朱莉的叔叔,這徹底讓朱莉對布萊斯“絕望”了。在學校組織的義賣會上,朱莉沒有選擇布萊斯,到此,布萊斯真正懂得了朱莉對自己的情感,所以他不停地去“騷擾”朱莉,在他的堅持下,朱莉的爸爸同意他在朱莉家的院子里種下了一顆梧桐樹,朱莉看到這一切,也與布萊斯和好如初。電影以梧桐樹為聯(lián)系二人的紐帶,首尾呼應,也關注了二人的情感斗爭與變化。
看了這部電影,我們家長也更加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情感豐富,我們家長應該積極地去引導,去解決問題,而不能一味蠻干,更不能蠻橫地去處理孩子的情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