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觀后感300字
寫觀后感需要對作品或場所進行客觀評價和分析,這可以培養我們的審美和批判能力,提高我們的鑒賞水平。什么樣的荊棘鳥觀后感300字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荊棘鳥觀后感300字,方便大家學習。
荊棘鳥觀后感300字篇1
這一群荊棘鳥一直在歌唱,荊棘刺入胸膛,鮮血澆灌最美的花朵,歌聲成為最美的生命絕唱。荊棘鳥用歌聲告訴我們,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都需要以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的。
用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真正的愛和美好,這本身不就是一件美好的事嗎?可是生活中,更多的也許是妥協、迎合和背叛,于是有了庸常的人生和乏味的塵俗。喜歡今年春晚中的《當你老了》和《從前慢》,喜歡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慢,喜歡愛上皺紋和白發的溫情——這些不需要荊棘刺進胸膛的慘烈,但一樣需要有顆對愛和美好執著的心。我相信在喧囂庸常的世俗生活中,也一定有荊棘鳥在用生命歌唱著,只是我們被蒙蔽的心傾聽不到她的聲音。
荊棘鳥觀后感300字篇2
最近又把《荊棘鳥》看了一遍。這本書讓我不止一次對人這種動物的本性產生了很大的困惑,同時也牽引我從現實生活中移身出來,從旁觀者的身份重新度視周圍的環境,在心理上不斷給予調解,修正,而《荊棘鳥》是我看過所有愛情故事里最讓我心痛至極的了。
一次錯誤的相識,一場無望的苦戀,一個缺憾的結局。處處縈繞著讓人想哭的氣息。它打碎了我的一個夢:我一直以為愛就是一切可能,只要友愛,什么都可以逾越與放棄。
而書中的男女主人公之間卻橫亙著一條無形的鴻溝,一個是皈依上帝的教父,一個是小他20歲的姑娘,放棄信仰,獲得愛情,可是失去了信仰的一個人,又是多么的孤立無助,最終可憐的愛情失望的走了。而我的心也隨之冷卻下來。愛情于現實生活而言,原來也只是一個選擇項,而不是題目本身,對所有的人,都有落選的可能。
荊棘鳥觀后感300字篇3
讀完整本書,這是一個頑強女性一生的生命歷程,在面對選擇有過天真迷茫,在一連串命運的打擊時仍然默默堅持,不放棄活的希望,小說與現實生活不會完全雷同,只是向我們剖析了一段“殘酷”的人生,向我們講述著女主人公對愛情的追求與命運的抗爭,梅吉勇敢的宣布了她非同一般的愛情宣言,是她對宗教,對上帝的斗爭宣言,她表現出一個女人對愛情的大膽追求的決心與對宗教不合理制度的抗議,她不怕遭受寂寞,痛苦和精神摧殘,愿意用深痛巨創來換取世上最美好的東西。
這個故事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個家族史,一段愛情故事,更是對我們自身的一種鞭撻,追逐理想是一段艱辛而坎坷的旅程,為我們自身所作出的選擇而努力奮斗,即使痛苦孤獨是注定的,然而僅有執著而勇敢的人才能沖破自我獲得勝利。
荊棘鳥觀后感300字篇4
是的,愛的能力。三位女性,三代人,都在愛的選擇上勇敢地做自己,但是在愛的能力上卻表現地那么癡傻和笨拙。菲奧娜將對情人的摯情化作對弗蘭克的偏愛,梅吉將對拉爾夫的摯愛化作對戴恩的偏愛,朱絲婷對雷納的愛一直騰挪閃躲著不愿承認。
是生活的悲劇塑造了菲奧娜愛的能力,將她從回憶中驚醒,讓回憶變成了慰藉。是雷納的造訪讓梅吉意識到她對朱絲婷內心世界的疏忽,并努力去勸慰女兒,讓女兒做回她自己。是母親的信讓朱絲婷打消了內心的自責,大膽地表達愛接受愛,真正走出德羅海達牧場,成為豐富世界中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整個德羅海達,包括菲奧娜和梅吉,將成為歷史發黃的畫卷,被卷起來,被束之高閣或被焚之一炬。
荊棘鳥觀后感300字篇5
很久沒有通宵達旦的看書了。
第一次似乎是高中時代看《青春之歌》,為林在盧離世后看到生前的信而心懷激蕩,但沒有淚水;后來讀續集的《芳菲之歌》和《英華之歌》,覺得大剎風景。讀研前曾經通宵讀過《骨指》,恐怖得難以入睡。
今晚,是不惑之年的第一次,為一本書難以入眠。
《荊棘鳥》,大學時唯一接到丘比特之劍的人推薦的書,可惜,愚鍎的我,既忽視了曾經的丘比特之劍,也忽略了《荊棘鳥》一書。在獨身的不惑,補讀《荊棘鳥》,卻不知曾經的劍在何方?
于是,閱讀便多了些人生的蒼涼。
而真正的結局,卻是如此的撕心裂肺。只是,年齡已不再有曾經的心潮激蕩。
我老了,然而,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