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示例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還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真實感受。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示例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示例,供大家參考。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示例篇1
上次媽媽去井岡山 的時候,給我帶回來一本書,書名叫《閃閃的紅星》。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紅軍長征北上抗日,在 井岡山 革命根據地 ,留在當地的一個紅軍戰士的孩子——潘冬子的故事。在冬子七歲那年,爸爸隨紅軍轉移,而媽媽卻在掩護抗日同志時壯烈犧牲。媽媽臨走前留下了一顆八角帽上的紅星。 從此冬子在父母均不在身邊的環境下, 胸懷大志,歷經千辛萬苦,加入到紅軍的行列,成為一名最年輕的紅軍戰士 。
看完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首先,我對冬子生出了一份敬佩和尊重之情。我敬佩他的勇敢;我敬佩他的機智;我敬佩他的正義;我也敬佩他的頑強。 他雖然小小年紀,卻善于思考,他一邊跟著爺爺做雜工,一邊打聽消息,最后打聽到了殺害媽媽的兇手,然后巧妙地放了把火燒掉了胡漢三的屋子;他還非常有愛心和正義感,他看不慣胡漢三往米里塞沙子,抬高米價的奸商行為,協助農民奪得了白米,使大眾能得到溫飽……
同時,書中吳大叔的那句:要想勝利不能靠等,要去奮斗!也使我感觸頗深。吳大叔說得太好了,是啊,干革命不能靠等!同樣,我們的國家要想強大起來也不能靠等。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們誰都懂。我們學習也不能靠等,哪天我們長大了,回過頭來發現自己竟是一無所知,那豈不晚矣?要想實現任何愿望,都要靠我們自己去努力奮斗!所以,我們必須珍惜美好時光,不辜負老一代革命家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的幸福。我們要加倍努力學習,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報答他們。
《閃閃的紅星》真是一本好書,它讓我堅定了努力學習的信念,增強了不畏困苦的意志。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示例篇2
今天早晨,老師帶領我們在教室看了一部電影——《閃閃的紅星》。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愛國電影,電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勇敢、堅強、不怕吃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像他爸爸那樣的紅軍戰士,親手殺死壞蛋們。
我痛恨貪財的地主和殘忍的日本軍,他們不分晝夜地搜刮無辜的老百姓們,只要老百姓有一點兒違抗,不管老人孩子,一律嚴刑拷打。
當潘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鄉親們而被日本軍用大火燒死時,鄉親們哭了,我也哭了,日本軍全是豬狗不如的人!不,他們不是人!潘冬子的媽媽在臨死前唱的那首《映山紅》和那熊熊燃燒的大火,我一生都不會忘記!
最讓我難忘的,是紅軍們再次來到潘冬子家的情景。當戰士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映山紅的花海時,鄉親們都從花海里竄了上來,手捧映山紅,涌到紅軍面前,那熟悉的歌兒再次回響在我的耳邊……
潘冬子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把那閃閃的紅星戴在了自己的帽子上,并親手砍死了地主,我在心里歡呼!鄉親們終于消滅土匪,討還血債了!
看完電影,我深有感觸,也深深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戰士用血肉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努力學習,共同建設偉大的祖國!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示例篇3
暑假里,我看了一場讓我回味無窮的電影《閃閃的紅星》。
故事情節特別精彩,講解并描述了一個和我們年齡一樣大小、一般的孩子潘冬子,從小他的家里很窮,沒錢讀書,每天和小伙伴一起打土仗、捉土豪潘冬子的爸爸是一名紅軍戰士,幾個月前,隨著紅軍轉移了,媽媽又為了掩護同志而壯烈犧牲,他就跟著游擊隊里的叔叔一起生活,潘冬子正義感強,和善又分明善惡、機靈英勇。當時的壞蛋胡漢三,把山下百姓的田地都占為己有,又封山,讓山下人不給山上人送吃的,想餓死山上人。機靈的潘冬子以郭振山的身份,在白狗子的米店里工作,靜靜地告知買米的百姓們米的藏處;還把外套用鹽水蘸濕,然后擠出來,使它蒸發掉,白晶晶的米一下子就出來了;英勇的.潘冬子,趁胡漢三睡覺時,輕手輕腳的走到胡漢三的旁邊,躡手躡腳地把煤油澆到他被子上,然后,拿出打火機一點,胡漢三的被子上便燃起了熊熊大火,把他從睡夢中燒醒了:誰呀?誰?胡漢三急得大喊。就是我,潘冬子!潘冬子也洪亮的回答,胡漢三還沒來得及喊救命就被潘冬子拿磨利的斧頭砍死了,最終,潘冬子和爸爸一樣,也成了光榮的紅軍戰士!
看完了這場電影,我想:胡漢三確定死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會死在不知比自己弱小多少倍的平民小孩的手里!潘冬子是一個機靈英勇的孩子,我們肯定要向他學習!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示例篇4
國慶節前,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閃閃的紅星》。故事講的是:在柳溪的這個小村莊里,有一個惡霸地主叫胡漢三,他總是欺壓百姓,大家對他又恨又怕。
村子里有個勇敢的小男孩叫潘冬子,一次,胡漢三抓了反抗他的潘冬子的爸爸,多虧紅軍及時趕來,救出了潘冬子的爸爸,并活捉了胡漢三。
可是狡猾的胡漢三在同伙的幫助下逃脫了,他又召集了大批人馬來5報仇,他得意地對村民們說:“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在一次大戰中,潘冬子的媽媽不幸犧牲了,胡漢三捉住了潘冬子,但潘冬子在朋友的幫助下逃了出來。胡漢三在追趕潘冬子時,聰明的潘冬子把糧倉的門給砸破了,糧倉里堆得滿滿的糧食像潮水一樣涌了出來,把胡漢三給淹死了。后來,潘冬子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
我認為潘冬子非常勇敢,雖然只是一個小孩子,但他在面對兇惡的敵人時一點也不害怕。我最感動的地方是潘冬子的媽媽犧牲時的景象,我覺得獲得勝利真是付出了很多人的生命,太不容易了!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示例篇5
今天,我看了一場極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這部影片主要描述兒童團員潘冬子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閃閃的紅星的照耀下,由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的故事。看了這部電影以后,我的感想很多,受的教育也很大。潘冬子的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潘冬子的父親參加了紅軍,跟著隊伍走了。冬子時常想念父親,盼望紅軍打回來。有一天,母親對他說:“等山上的映山紅開了的時候,紅軍就回來了。”于是,冬子就來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樹下,從地上折下一枝干枯的映山紅,坐在石頭上閉上眼睛想:滿山的映山紅開了,紅軍就來了。他成了其中的一員,神氣地走在隊伍中……當他陶醉在美好的憧憬中的時候,吳大叔來了,吳大叔告訴他:“要想勝利不能靠等,要去斗!”
是的,吳大叔說得太好了,革命勝利不能靠等;同樣,實現四個現代化也不能靠等;我們這一代是跨世紀的一代,要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就要自己去思考、去奮斗!現在雖然生活好了,可這都是老一輩革命家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如果你我他都在等,那么何年何月才能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國家何時才能強大起來?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做個對社會主義、對人民有貢獻的接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辜負老一輩對我們的期望。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示例篇6
今天,我們看了電影《閃閃的紅星》,里面的主人公——12歲的小男孩潘東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潘東子住的這個小鎮本來很安寧,打自潘東子出生后,跑來個“白狗子”(日本兵)的同黨——吳汗三。當時在延安的主席把這個小鎮定為紅軍根據地。聽說紅軍要來了,小鎮的人們都盼望著能過上好日子,東子也參加了兒童團。在一次站崗中,潘東子發現吳汗三想溜走,就上去和他搏斗。瞧!東子是多么的勇敢啊!要是我肯定躲起來,不出聲。小孩始終是小孩,東子沒能斗得過吳汗三,還是讓吳汗三這個壞蛋溜走了。不久,日本兵轟了過來,紅軍是越打越少,于是大部分紅軍北遷了,有一部分還留在山下,偏偏這時侯吳汗三回來了。為了送米、鹽到山下給紅軍,東子用水把鹽吸在衣服上……
小小的東子是那么的聰明,相比之下,我雖然聰明,但我全用在歪腦筋上了。東子站崗、放哨,給紅軍送糧食,為紅軍送情報,最后把吳汗三給殺了,他的這種為祖國事業而奮斗的精神是多么的值得我們學習!他想的不是個人利益,而是時刻想著他能為祖國做些什么。面對兇狠的日本兵和那刺刀,他沒有退縮,勇敢地和敵人搏斗,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精神!東子的這種精神很是值得我們學習。如今在和平的年代,雖不需要我們沖鋒陷陣,但我們能做的還有許多,我們在學習上更不能退縮,在生活中也要勇敢地面對每一件事情。
東子真是位“小紅軍”。東子,你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生活中的偶像!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示例篇7
《閃閃的紅星》是部1974年拍攝成電影,風靡全國,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主角潘冬子的形象更是在代又代人的記憶里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這部電影我在很久以前看過次,那時還小,看完了也并沒有多大的感覺,現在重新看遍,被深深地感動了。
故事以九三七年紅軍長征作故事背景。江西柳溪村內,名天真活潑的小孩潘冬子,本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但成長到十歲后,便經歷了人生的悲歡離合。1931年,紅軍解放了柳溪,建立了紅色政權,7歲的潘冬子也參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爭。父親潘行義在手術中主動將麻藥讓給階級兄弟的行為,使潘冬子深受教育。3年后,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柳溪,潘行義隨部隊轉移。臨行前,他給潘冬子留下了顆閃閃的紅星。不久,紅軍干部吳修竹向潘冬子和母親傳達了遵義會議的精神,增強了他們堅持斗爭的勇氣和力量。潘冬子母親的壯烈犧牲,使潘冬子變得更加堅強。在閃閃的紅星照耀下,他積極參加對敵斗爭,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冒險為游擊隊送鹽,送信,并在殘酷的斗爭中不斷磨練自己。終于,冬子帶著那顆紅星參加了紅軍。
我敬佩紅軍,更敬佩影片中的潘冬子,我佩服他的機智,勇敢,更讓我感動的是,他在父母均不在身邊的環境下,在失敗及挫折中成長,自強不息,逐漸變得堅強,成為個真正勇敢的熱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