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好經典觀后感
在寫觀后感時,應該盡可能地使用簡單易懂、清晰明了的語言,以便讓更多的人能夠理解和欣賞你的作品。怎么寫出優秀的老師好經典觀后感?這里給大家分享老師好經典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老師好經典觀后感篇1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老師好》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八十年代的師生情,但是把許多人都帶入了自己的學生時代。每個人都從苗宛秋老師的身上,看到了原來曾經管教自己的老師。
這部影片講述了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師推著自行車昂首走在校園,接受著人們艷羨的目光和紛至踏來的恭維。桀驁不馴的洛小乙,溫婉可人的安靜,新潮前衛的關婷婷,大智若愚的腦袋,舞癡兄弟文明、建設,八婆海燕,奸商耗子……同學們沒有想到這個老師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了很多。確實如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當你站在講臺上的那一刻,肩上背的是一整個班孩子背后無數個家庭的希望。每個老師都有“教書育人”的使命。老師在教書的同時,更要懂得的怎樣育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給予孩子們真正的理解和關懷。當個好老師,不追求完美,只求教好孩子們的品質。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每個老師都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每個老師都想要學生上進,那個為學生好的心,一定是真的。
之前我聽過這樣一句話:老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與你的孩子沒有血緣關系確愿意因你的孩子進步而高興,退步而著急的一個“外人”。
老師好經典觀后感篇2
看完了《老師好》,被電影中的細節一次又一次的觸動,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置身到高中時代,那一刻的青蔥歲月。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已經離開那個熟悉的地方十年有余,而往日的校園時光歷歷在目。昔日的歡笑,志同道合的玩伴,讓自己珍重一生的老師。
于謙老師飾演的苗宛秋,對學生嚴厲、苛刻而又處處關懷和愛護,這在我們80后、90后老師們的身上都能找到影子。在高考體制改革之前,高考意味著人生的第二次命運,指導高考的老師肩負著著學生命運重生的使命,苗婉秋是應試教育體制下教師的代表。苗婉秋不允許女生燙頭發、涂指甲油,不允許男生抽煙、打架。學生辛辛苦苦尋回他丟失的自行車,苗婉秋卻怒斥學生浪費晚自習復習的時間。但是,為了家庭貧困身患腦瘤的劉昊,他組織全班同學募捐,并且偷偷給劉昊寄去自己一個月的工資;為了不放棄洛小乙,他深夜全縣城尋找洛小乙的身影,并帶洛小乙回歸到課堂。為了那些需要課后補習的學生,他深夜免費幫他們在家補習功課。這樣孤且直的老師讓人們不禁黯然落淚。高考是命運的轉折點,一旦有一絲一毫的誤差便是滔天大罪。
在那個一考定終生的年代,苗婉秋將一切的時間和精力聚焦在“高考”二字上,一切為了高考服務。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苗宛秋老師拿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卻無法去讀書,這個遺憾也造就了他對同學們的嚴格要求,希望同學們一心一意專注于高考,不被其他的事物所困擾。這也是當時千千萬萬個高中老師的訴求。原來對教育體制的不理解,甚至有些憤怒,直到身處大學時我才明白,自一出生起就注定了每個人之間是不平等的,而高考是公平的,是為所有寒門學子打開的一扇窗。高考是改變命運的捷徑。
老師對學生那份永不放棄的執念,才是師生情誼之中最深沉的愛。責之深,愛之切。原來無法理解,當自己踏足社會時,才能真正懂得那份恨鐵不成鋼的愛意。
老師好經典觀后感篇3
《老師好》故事發生在1985年的南宿一中,男主角苗宛秋苗老師是三班新接任的班主任,他一早就推著自行車順著人流走進了校園,面對桀驁不馴的小乙,膽小單純的安靜,時尚富有的婷婷,深度近視的王海,愛好跳舞的建設和文明,愛聊八卦的海燕,奸商耗子等等這幾位同學,苗老師每天與他們軟硬兼施,斗智斗勇地周旋起來,開始的時候,苗老師那輛無辜的自行車首當其沖,被他們多次折磨,讓苗老師越發生氣……
就在這個時候,大家突然發現,原來耗子每天那么努力的向同學兜售貨物,為的是希望能賺多些錢,到城里醫治自己腦袋里的腫瘤!苗老師聽到后猶如晴天霹靂,隨即回家,把自己一個月的工資拿了出來,全數捐給了他,還在班里呼吁大家力所能及地讓耗子盡快治愈,大家聽后都紛紛踴躍捐款……
看到這里,我不由得一陣感動,就因為這件事,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了一起,老師知道了學生們對同學的關心,對生活的熱愛,學生們也感受到了老師對自己班學生的關懷與愛護,不經不覺間,師生之間萌生了一陣安全感,像陽光般暖暖地直透心中……
隨著故事劇情的逐漸深入,之后苗老師所在的三班,雖然也出了接二連三的亂子,但就是因為這些事情,鑄造了苗老師一個不一樣的回憶,一個足以讓他和他的學生們刻在心里一輩子的最好最珍貴的回憶!
老師好經典觀后感篇4
《老師?好》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八十年代某高中班上老師和同學間發生的故事。嚴肅認真卻顯古板的老師,一群渴望長大卻又稚氣未脫的學生:有熱衷燙發抹口紅的,有隨時隨地兜售商品的,有吸煙的,有迷戀武俠小說的,更有帶著斧頭來上課的黑幫小弟。師生之間的較量,在開學第一天就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影片用一輛自行車作為引線貫穿其中,有笑有淚。整部影片充滿著積極溫暖的正能量。
苗老師因成份不好壯志未酬,將自己的夢想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學生身上。鼓勵清貧敏學的安靜,同情贊助身患腦瘤的學生,深入黑幫挽回小乙的心,情愿犯錯也要給學生補習,后來滿心愧疚地回到鄉下小學教書。無一不展示了苗老師的無私,責任心和愛心。
正是有苗老師的大愛,影片中很多地方延續了這份能量,小乙在老師的錯怪和斥責下,依然交上了入團申請書,喜歡舞蹈的兩位同學為了幫助別人,竟然賣掉了靠苦力掙來的錄音機。甚至很多可能發生的錯誤在愛的指引下鋒回路轉:婷婷污陷安靜和小乙后來悔過,婷婷爸爸在小乙來鬧事后同意和解,同學們支持婷婷的文藝表演等,無不體現了包容,理解和愛。
助人者自助,正如苗老師離開時寫下的詩: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因為遇見了你們才有了我最好的時光。曾經相愛相殺的師生,互相支持,彼此成全,也給了我們很多的溫暖和力量。
老師好經典觀后感篇5
今天,是我們生日,妹妹說請我去看電影,我想起現在熱映的《老師!好》,就提出一起去看這部電影。
因為之前一直很喜歡郭德綱、于謙的相聲,所以,對這部于謙老師主演的電影也充滿了期待。
電影中,于謙扮演的是一位高中班主任苗宛秋,他一身正氣,對學生很嚴厲,但卻發自內心地愛學生,最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愛。
作為一名老師,對于這部電影中的苗老師,我深深地敬重。他本來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卻因自己的出身進了師范院校。他生于大城市,卻在小縣城安心教書。他身上有很多普通老師的影子,但面對鄰居家教補課,他可以甘于清貧,免費給學生補習功課。他平生膽小,但面對學生打架,他敢于直面掄過來的啤酒瓶。
在劇中,我感受不到一個相聲演員在表演,而是完全被劇情所吸引,被苗老師所感動。感覺于謙老師表演得真是太好了!
看完電影,我想,也許,老師真是像父母一樣,為學生煞費苦心,苦口婆心。但當時總不被理解,還會有調皮的學生想方設法來和老師對著干。但當成人以后,回想起這段往事,會突然明白老師的苦心。我們小學老師更是如此,從學生進校開始,一根弦開始緊繃,學生在校的分分秒秒都牽動著老師的心。也許多年以后,成長成人的學生們早已忘記了他的小學老師,而我們還在一年一年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無怨無悔!
老師好經典觀后感篇6
前天和小孫一起翹課去電影院看了《老師好》。之所以翹課是因為那天是她脫單的第一天,她興奮著,我也興奮著,于是前一夜雙雙失眠。她興奮是因為結束了母胎solo,我興奮是為什么我也不知道。
電影院沒什么人,我們捧著嫩牛五方笑的顛三倒四,雖然故事發生在遙遠的1985,但是并沒有太大的陌生感。小孫一邊說這個事兒她干過,我一邊笑這個人跟我高二一模一樣,代入感極強。但是笑著笑著我們漸漸安靜了,抽出了紙巾,連烤翅也不想吃了,抹起了眼淚。劇情本身并沒有太大的起伏,但是難得的代入感讓我們各自想到了高中時代。我們也一樣經歷過不達目的不罷休,經歷了與老師斗智斗勇,經歷了對某個人的眼神念念不忘,經歷了眼淚與絕望,最重要的是,經歷了那段晦澀艱苦卻熠熠生輝的日子。于是在那樣一個放松的時刻,對于猛然回憶起的壓迫與緊張,我只好用眼淚表達自己的情緒。
于謙老師的京腔擲地有聲。“而是因為遇見了你們,我才擁有了這最好的時光。”我在高中遇到了許多人,有的人讓我永遠懷念,讓我對生活燃起了希望,但我同時挺小心眼的,所以也有的人讓我永遠記仇。我最好的時光可能不在高中,但我在高中遇到了最彌足珍貴的呵護。
高中的我過于沉浸自己的世界觀,偏執的認為自己的準則才是正確的,忽略了多變性和復雜性,“一刀切式”幼稚的處事態度讓我對生活望而卻步。幸好世界上有那么多好電影和好書,它們在溫柔的幫我成長,幸虧我身邊有最好的朋友,永遠包容,永遠有愛,也幸虧生活對我的敲打從不止步,讓我從憂慮煩惱到接納煩惱,讓我從難以接受失去到坦然面對失去,讓我明白宇宙的守恒規律,向每一個過客再見。
生活不會因為我的念念不忘給予我特殊獎勵,所以無論是在炎炎夏日里懷念寒冬,還是在冰天雪地里回憶大汗淋漓,都是沒有必要的,對季節應該如此,對人也應該如此。歲月蹁躚,我一路擁有,一路失去,我還是常常后悔,卻再也不固執,因為人生的每一刻都有遺憾。
每個人,都只是經過。
老師好經典觀后感篇7
于謙主演的《老師好》這部電影,體現了三代教師的故事,苗宛秋在他教師的點撥下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多年后他又以自我的方式不知不覺影響著調皮學生王海。年代不一樣,但其中師生之間的情感內核卻沒有改變。
片中苗教師一出場就展示了一個嚴師的形象。痛斥化妝、燙發的學生,與問題學生正面剛,一言不合就沒收……這怕是每個學生都似曾相識的場景。影片以這樣一個說一不二的形象為矛盾的起點,講述了一個畢業班的學生三年來與這位班主任間發生的往事。
這個故事最厲害的地方就在于能讓所有的觀者于歲月的不一樣時點產生共情,于別人的故事中完整自我的過往。正如故事的最終回憶了苗教師身為學生時的場景,師生情是一代傳于一代的.,時代會變、故事會變,但那份無以為報的情分卻生生世世不曾有變。
老師好經典觀后感篇8
這是一部以1985年為故事背景,以苗宛秋老師為核心人物,以苗老師與學生們的“斗智斗勇”的學校日常為線索,再現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的懷舊學校的電影。
電影講述了苗宛球老師與三班學生高中三年內發生的事情。學生高一剛接觸苗老師時對他是怕,之后受不了他的專制管理,開啟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師生大戰,大戰以苗老師的自行車為線索展開,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學生開始的漸漸理解了老師。明白他是當年的高考狀元,卻因家庭的原因與北大失之交臂。在自我語文老師的鼓勵下,他報考師范大學,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并被分配到縣城去教書。這些經歷,也成了學生們努力的動力,三班的班長安靜就發誓非北大不考。但命運常常不如人愿,安靜為了幫因給學生補課被停職的苗老師說情,歸途中出車禍,沒法參加當年的高考,之后連續兩年去考,也沒考好。
身為老師,影片中的許多鏡頭在我的育人歷程中也真實出現過,我與學生間也發生過“自行車”故事,我也有過如苗霸天般的強勢、專制,也憑借一己之力努力為貧困生拉資助,也與學生上演過聚聚散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