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窗邊的小豆豆的觀后感
寫觀后感需要總結和表達個人的觀點和感受,這可以幫助你提高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讀窗邊的小豆豆的觀后感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讀窗邊的小豆豆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窗邊的小豆豆的觀后感篇1
今年寒假,我讀了由日本作家黑劉徹子寫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了巴學園。在校長小林先生的愛護下,一般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本書告訴了我們:學習,不能只靠老師。要有主動性,自覺性。因為學習,不是給老師學的,也不是給父母學的,而是給自己學的。不能只靠老師和家長。而小豆豆的校長小林先生就是抓住了這一點。上課老師都不講課,而是把當天要學的所有課程寫到黑板上,讓孩子從自己喜歡的課程學起。而且巴學園還會組織很多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學到課本中學不到的東西。
還有家長不能逼著孩子學,要讓孩子學自己想學的東西。不能把孩子的喜好、理想扼殺在搖籃里。我就見過一個家長,把孩子天天關在家里,讓孩子沒完沒了的寫作業,有時候寫不完還不讓吃飯。這種情況在中國太多了。比如孩子喜歡畫畫,可家長非要孩子學鋼琴。這就是把孩子的喜好扼殺在了搖籃里。
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想學什么就學什么,不能強求。要培養孩子的自覺和主動。
讀窗邊的小豆豆的觀后感篇2
周末,我又認真地閱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仿佛看到了性格獨特又活潑可愛主人公小豆豆,她的舉止、行為、一言一行似乎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的眼前。
起初的她,聰明、可愛、熱情、活潑。但是,她又很頑皮、愛說愛動,不守規矩。因為她心里沒有“規距”的約束,太隨心所欲了,不能被老師和同學們接受,所以被學校勸退了。
在小豆豆的成長過程中,雖然遭受了挫折,但是有很多愛她的人精心呵護她,攙扶她、陪伴她、鼓勵她健康的成長。
小豆豆有一位倍愛她的好媽媽,在小豆豆被學校老師拋棄的時候,她的媽媽沒有放棄她。這位好媽媽一邊竭盡全力地給孩子找適合她的學校,一邊用炙熱的母愛,呵護、關心、鼓勵著逆境中小豆豆,生怕孩子那顆稚嫩的心遭到傷害。母愛是無私的,母愛的純粹的,母愛更是溫暖的。在媽媽經過精心尋找后,決定把她送到“巴學園”。
富有愛心的“巴學園”小林校長接納了她。在小林校長的啟蒙和正確引導下,性格怪癖的小豆豆,逐漸變得聽話、隨和。慢慢的也知道用“規矩”來束縛自己。改變了小豆豆的行為,讓爸爸媽媽更愛她,大人們能接受她,老師、同學們也都很喜歡她。
小豆豆很善良,又很有愛心。在和自己的愛寵“洛基”玩耍時,被玩瘋了的狗狗咬傷了耳朵,鮮血直流。但是,善良的她怕爸爸媽媽責備懲罰“洛基”,首先顧忌的不是自己的傷痛,而是一邊用手捂著流血的耳朵,一邊嘴里不停地說著:“不怪洛基!不怪洛基!一點也不疼,不要對洛基發火,不要發火!”小豆豆愛小狗“洛基”勝過愛自己。生活中,她用自己滿腔的愛,愛爸爸媽媽,愛老師和同學們,愛她身邊的一草一木和每一個人。
一路走來,小豆豆在老師的引導、教育下,在媽媽的攙扶和鼓勵下,有著許多美好夢想的小豆豆,雖然經歷了很多挫折和失敗,但有著堅毅個性她,在一次次的失敗面前沒有言敗,依然堅持著走下去。
我再次認真閱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后,從文中諸多故事中我受到可很深刻的啟發。我懂得了一個人有缺點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錯在哪里,就更談不上怎么樣去改正了。同時,我也感悟到,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靠自己盲目的、隨心所欲的行走,很可能會走彎路或者誤入歧途。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人在逆境中,最怕的是被人冷落和拋棄,最需要的是溫暖和愛的關懷,因為愛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人與人之間的包容和愛,才是最可貴的。
假如,像她上的第一所學校那樣,被老師和學校拋棄她;假如,媽媽也放棄了她,沒有把她送到巴學園;假如,小豆豆沒有遇到小林校長那么懂她,那么有愛心的老師。那么,天真無邪的小豆豆,就沒有機會得到小林老師正確的引導,她的學習生活也不可能會過得那么快樂。如果,沒有愛的包圍,沒有眾愛力量的推動,小豆豆性格怪癖的“獨特”,也不會很快地得到正確的轉變,更不會有她以后的輝煌。
讀窗邊的小豆豆的觀后感篇3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在20世紀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它是由日本一位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寫的。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小學一年級學生小豆豆從因淘氣而被勸退學,到來到巴學園上學后變成了一個懂事的好學生的故事,這期間,是巴學園的校長一直在引導著她。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里,有兩個故事給我印象最深。一個是“大冒險”,一個是“只是鬧著玩”。在“大冒險”這個故事中,小豆豆幫助患有小兒麻痹癥的泰明爬樹,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們的努力,泰明終于爬到了樹上。當時是夏天,他們都大汗淋漓,但很開心。“只是鬧著玩”講的是小豆豆正在和牧羊犬洛基玩狼游戲時,洛基不小心把小豆豆的耳朵咬傷了,血流得到處都是。可小豆豆怕爸爸媽媽知道后不要洛基,于是要求爸爸媽媽不對洛基發火,才讓爸爸媽媽看自己的耳朵。這兩個故事展現出小豆豆不但聰明善良、樂于助人,而且還非常勇敢堅強,做事情有股堅持不懈的精神。
讀了這本書,我也非常想去巴學園上學。因為在巴學園,每個學生在校長的引導下,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特長,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學習的科目順序,使學生們能快樂地學習。建議你也讀一讀這本書,里邊的小故事說不定你也經歷過哦!
讀窗邊的小豆豆的觀后感篇4
金老師送給我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心里就很好奇:小豆豆在窗邊干什么?小豆豆是個什么樣的孩子?書中講了什么?……這些疑問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我的媽媽對這本書也很感興趣,所以我和媽媽一起讀完了這本書。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書中的小豆豆很幸運!她有一個理解她的好媽媽;有一個熱愛學校、熱愛孩子的小林校長;她還擁有那么有趣、有耐心的老師……書中的小豆豆有一個自由自主的成長環境,她在巴學園學會了如何思考人生、思考自然。“冰雪已消融,爛漫兒童嬉戲忙,奔跑小村中”是巴學園的真實寫照,我非常羨慕小豆豆,要是我能有這樣的學校該多好!
說完書中的小豆豆,想想我自己:我有一個愛我們的金老師,有一個時刻關注我成長的好媽媽,雖然我沒有像巴學園這樣的學校,但是在老師和媽媽的關愛下,我一樣可以像小豆豆一樣快樂成長!
我喜歡《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巴學園雖然始終沒有校歌,但是小林校長曾經創編的校歌“巴學園,巴學園,巴——學——園!”卻成了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我希望以后也能擁有這樣的學校……
讀窗邊的小豆豆的觀后感篇5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深深地被感動了。
小豆豆,是一個因為淘氣而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小女 孩,她的媽媽帶她來到了新的學校——巴學園。這個學校十分奇怪,全校只有五十多名同學,校門是大樹做成的,教室是用廢舊的電車改造的。每當中午吃飯時,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就會問:“大家帶來了‘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了嗎?”(海的味道是海鮮,山的味道是地上的肉、蔬菜)大家等校長先生看過自己的盒飯后,唱一首“好好嚼啊”的歌才可以吃了。對于身體不好的同學,校長先生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他們,如花樣百出地設計出運動會,為的是讓有殘疾的高橋君拿第一,為的是不讓他們有自卑心里!
在【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我很喜歡小豆豆,她是一個“純樸、天真、可愛、活潑、淘氣、善良”的女孩,從不和同學發生矛盾,還很善解人意;但我更喜歡小林先生,因為他是一位可親、可愛、又可敬的人,他有很高的創新能力,他創造的巴學園,是每個孩子都向往的圣地!
我喜歡這本書,喜歡小豆豆!
讀窗邊的小豆豆的觀后感篇6
電車教室、游泳池……這些東西是我們學校都沒有的東西。在黑柳徹子的筆下,巴學園是多么有趣。
這本《窗邊的小豆豆》給我帶來了快樂,是我忘記了煩惱,忘記了憂愁。
書中的小豆豆就是黑柳徹子,這本書寫的是小豆豆在巴學園所經歷的既有趣又不可思議的事。
小豆豆在原來的學校上課時,覺得桌子很有趣,便總是開開合合,當她不再把桌子弄出聲音來,卻站在窗子旁邊,和來來往往的宣傳藝人打招呼。小豆豆就這樣因為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了。
后來,小豆豆去了巴學園。在那里,電車就是教室,老師每天會把一天的課寫在黑板上,上午同學們如果完成了所有的課程,下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小豆豆他們總是和老師一起去散步。
小豆豆在巴學園認識了許多朋友,老師和校長對他們都很和藹。
巴學園就像一個神奇的樂園,我也很憧憬那里。
每個人都能在《窗邊的小豆豆》中找到自己美好快樂的童年。
讀窗邊的小豆豆的觀后感篇7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好書,它讓我明白了學校不再只是學知識的地方,校長不都是有著嚴肅面孔,讓人害怕和敬而遠之的人,上學不再是忙著上課,做作業的場所!它就是《窗邊的小豆豆》。這是一本讓我覺得整個暑假已不再寂寞的書。
這里面寫了主人公小豆豆一些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7歲的小豆豆在大人的眼里肯定是算不上個好孩子,她剛上小學一年級便被學校強制退了學。好在“玩劣”的她被一個在外人看來非常“怪”的學校收留了。這個怪怪的校長,極其注重對孩子自身個性的培養,并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空間。于是小豆豆們獲得了真正的來自于心靈的感動。小林校長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這是多么難得啊!我十分喜歡小林校長的教育方法,他時刻在為孩子著想。讓學習變得快樂而不呆板。
在巴學園,吃飯時也跟別的學校不一樣,你瞧,校長說:“把海里的東西和山里的東西拿過來”這讓我產生了無限的想象。原來山里的東西是指蔬菜呀,肉呀什么的。“海”呢?就是指魚啦,以及用魚、貝類、紫菜等海鮮制作的菜肴等等。這就是說,要求中午帶的飯盒的菜里,必須有這兩大類食品。那種形象的叫法更能讓孩子感到吃飯的快樂,讓孩子更加積極的響應校長的說法。
還有一次小豆豆把自己最珍貴的錢包掉到學校的廁所里了。小豆豆不顧上課,不顧危險在廁所里把糞池子幾乎掏見底了,“校長看到豆豆的行為不但沒生氣,反而對豆豆充滿了信任,完全是把豆豆當作一個有正常人格的人來對待的。”平時,一般的成年人若是看到小豆豆在掏糞,肯定都會說:“你在干什么呀?”“太危險了,快住手吧!”或者反過來也有人會說:“給你幫幫忙吧?”然而,校長卻只說了一句:“干完了要把這些東西送回原處去喲!”小豆豆認為這是校長對她的信任, 于是小豆豆遵照校長的要求,把小山鏟平,把糞便全部送回了原處。往外掏的時候那么費勁,而往下送的時候卻快多了。接下來又把滲進水的地面用勺子刮了刮,把那點土也倒進糞坑里去了。把地面弄平,把水泥蓋照原樣蓋好,勺子也送回了原來的庫房。自從發生了這件事以后,小豆豆“上廁所時也改掉了往下看的壞習慣”。而且從內心里深處認為校長是“最可信任的人”,也“比以前更加喜歡校長”了。
看來鼓勵能給人力量,它使得再反叛的孩子也能找到自己不再叛逆的理由,能把再“另類”的孩子逐漸引導到我們平常所說的正常軌道上來,正因為校長對豆豆的信任,才有了豆豆對別人的信任,才使得豆豆顯現出更多地優點:心地善良、勇敢、樂于助人……
這個暑假有了《窗邊的小豆豆》的陪伴,我不在感到孤單寂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