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1000字觀后感
寫觀后感需要我們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這可以幫助我們增強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什么才算好的榜樣1000字觀后感?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榜樣1000字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榜樣1000字觀后感篇1
11月12日,水電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在支部會議室觀看了專題片《榜樣3》,這部紀錄片中一個個榜樣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無怨無悔,不忘初心,始終保持著追夢的赤子心,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是全體共產(chǎn)黨員的驕傲。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從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的那一刻,英雄的共產(chǎn)黨人在信仰的指引下,成為用鐵肩擔起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的道義,用血肉之軀筑起抵抗列強入侵的長城,用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意志和視死如歸、敢于犧牲、勇于戰(zhàn)斗、英雄氣概在中華民族最屈辱最黑暗之中摸索光明的前途的榜樣,喚醒了沉睡的中國人,將一盤散沙的國人奇跡般團結(jié)起來,激發(fā)出前所未有的斗志,為處于深重災難的中國人民點燃了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希望之燈。
“好的榜樣,是最好的引導;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說服。”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也從來不乏“榜樣”。像王淑芳、他們身上充分展現(xiàn)了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zhí)著堅守,充分彰顯了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信仰堅定、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創(chuàng)新奉獻”的精神風貌。他們用忠誠、干凈、擔當詮釋著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他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者,也是新時代新氣象新精神的引領(lǐng)者。面對這些新時代“榜樣”,我們都應滿懷恭敬地向他們深深的鞠一躬,然后在心中鄭重地對自己說: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名“信仰堅定、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創(chuàng)新奉獻”的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
享受著如今美好生活的我們,很難體會榜樣們的艱辛,但我們知道他們的奉獻精神是偉大的,甘心平凡,潛心鉆研,用一輩子的赤誠之心去做成一件事情,這對于浮躁的我們來說是一劑警醒針,放棄好的生活去幫助更多的.人,不計得失,這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用實干擔當填詞,豐富歌詞內(nèi)涵。好的歌曲,必有膾炙人口、感人至深的歌詞。譜寫新時代黨員贊歌,歌詞要靠黨員在平凡的崗位上撲下身子干出來,化作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到的點贊語。用忠誠摯愛譜曲,繪就動人旋律。好的歌曲,必有優(yōu)美動人、余音繞梁的旋律。譜寫新時代黨員贊歌,需要黨員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對入黨初心的堅守、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心無旁騖、滿懷熱忱地干事創(chuàng)業(yè),把服務真正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在榜樣的帶領(lǐng)下,重溫入黨誓詞,我為自己是一名黨員而感到光榮,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更加努力,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盡自己的能力為廣大群眾服務。
榜樣1000字觀后感篇2
__年10月24日,距《榜樣7》開播已經(jīng)是第4天了。4天前的上午,陽光明媚、微風不燥,一份以學習《榜樣4》為題的戰(zhàn)書悄然而至,由此拉開了小伙伴與我歷時四天之久,一場關(guān)于“學習榜樣”的博弈。
第一回合:當學習榜樣“簡、儉、減”遇上“吃虧書記”李連成,僥幸平局。小伙伴以“簡、儉、減”為突破口,論述了學習榜樣要“簡”,掌握精髓、化繁為簡,把簡單做到不簡單;要“儉”,儉從心起、持之以儉,把儉融入生活;要“減”,減去所有附加,達到“我將無我、注重實干”的境界。反觀我自己,在第一次觀看期間,“吃虧書記”李連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干部吃虧學”使我感觸良多,在基層工作的我,深知好干部的重要性,而干部們普遍缺乏的便是一種如李書記般的吃虧精神,還記得視頻中“李書記搬家,全村居民敲鑼打鼓給李書記送牌匾”,這就是群眾認可的好干部最真實的寫照。第一回合的比賽暫告一段落,而我們關(guān)于榜樣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第二回合:當本色英雄“張富清”遇上寫給自己的“一封信”,僥幸平局。一起參加比賽的小伙伴也是一名退役軍人,對老班長張富清的感情尤為至深,故以老英雄張富清為題眼進行了第二輪的對壘,我從他的文章中仿佛再一次聽到了“初心”英雄張富清“一生為民、為人民隨時可以犧牲一切”的鏗鏘誓言!我以自己的生日為契機,結(jié)合觀看《榜樣4》所想所悟,回顧兩年來的工作經(jīng)歷,給24歲的自己寫了一封信,時刻提醒自己作為一名選調(diào)生,要牢記自己的初心、使命,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第二回合的比賽也已結(jié)束,對榜樣的學習又向前邁進了一步,萬眾期待的第三回合也隨之到來……
第三回合:當未知遇上未知,答案即將揭曉。眼看比賽即將落下帷幕,我決定像《榜樣4》中的眾多榜樣們一樣,回歸本心,以這場別出心裁的比賽為題,寫下最后一個回合的學習榜樣心得。我要像“本色”英雄張富清一樣,初心不改、勇往直前;我要像“吃虧”書記李連成一樣,學會吃虧、造福人民;我要像“絢爛夏花”黃文秀一樣,脫貧路上,一個不能少;我要像“大湖鴻雁”唐真亞一樣,暖心郵路,傳遞大愛;我要像環(huán)衛(wèi)“天使”李萌一樣,用一人臟換得萬家凈;我要像扶貧“硬漢”隋耀達一樣,我不能走,我要帶更多的人走出貧困;我要像攬月“天團”嫦娥四號任務團隊一樣,做夜空中最亮的星,實現(xiàn)最難實現(xiàn)的夢!
何其幸運,在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寫作,一起進步,不論比賽結(jié)果如何,這場關(guān)于“學習榜樣”的博弈,注定我們都是最大的贏家。
榜樣1000字觀后感篇3
剛剛師范專業(yè)畢業(yè)的張玉滾,跟著老校長來到學校,走進自己當年上課的教室,映入眼簾的是“破桌子,破水泥臺子,里面坐著十來個土孩子”。而當下最困難的是,沒有老師教這些“土孩子”。看著孩子們清澈無邪、渴望知識的眼神,張玉滾鼻子陡地一酸。從那以后,21歲的張玉滾與教育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他堅守著一份淳樸與清貧,用無私的愛澆灌山村的教育之花。盡管嘗盡了山村教學的酸甜苦辣,但學生的成績和進步讓他覺得一切都值得。家長們常說:“有了玉滾,我們的孩子有希望了。”聽聞此言,張玉滾立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堅守放飛孩子們的夢想。
年到的5年間,靠著一根從老校長手中接過的扁擔,張玉滾從大山外為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希望。這根扁擔挑書本教材、學具教具,也挑油鹽醬醋、蔬菜大米,從2001年到20,張玉滾踩著老校長的腳窩窩,風里來雨里去,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有一年正月初十凌晨5點鐘,張玉滾和學校里的教師陸喜安扛著扁擔,拿了幾個涼饃往鎮(zhèn)里書店趕,一直走到正午才到達。沒顧上休息,挑選好幾十公斤重的課本、練習本、粉筆后,用扁擔挑著走路往學校趕。一路緊趕慢趕,晚上10點多鐘,兩人才走到尖頂山山頂。汗水在眉間結(jié)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腫,腳底板也磨出了一片水泡,每走一步都鉆心地疼。
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倆實在走不動了,就找了個山洞,把書本用油氈包起來,小心翼翼放好。他們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沒等天亮就往回走,崎嶇的山路上,他挑著一副沉甸甸的擔子冒雨前行,一步一滑,幾次摔倒。他的擔子裹得嚴嚴實實,生怕被雨淋濕了。因為,那里面裝的是學生的課本……
到了學校,兩人幾乎成了“泥人”。書本卻被裹得嚴嚴實實,打開一看,干干凈凈,連一點褶皺都沒有。
一年新學期,眼看就要開學了,書本還沒到齊,情急之下,張玉滾讓愛人抱著幾個月大的女兒,坐個機動三輪車到高丘鎮(zhèn)拉書本。回來途中,因山高路險,迎面過來一車輛,三輪車躲閃不及,不幸翻倒,張玉滾的女兒瞬間從妻子懷抱中狂“飛”出去,當場殞命。一個鮮活的小生命犧牲在為學生運書本的路途中,張玉滾至今不敢在妻子面前提起這個傷心的往事。
年,通往黑虎廟的公路修好了,因為山高路險通不了客車,張玉滾省吃儉用置辦了一輛摩托車。至今,張玉滾騎壞了4輛摩托車,輪胎更換的次數(shù)更是數(shù)不清。
榜樣1000字觀后感篇4
這是一個榜樣輩出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榜樣,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坐標。曾經(jīng),我們以學習雷鋒為榜樣。如今許多榜樣,也正在我們身邊不斷涌現(xiàn)。徐本禹是一個榜樣,他用自己的青春書寫一卷美麗的教育圖畫;劉翔是一個榜樣,他用一面奔跑的旗幟,將崛起的中國形象深深烙刻在世界的視野。
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兒童以任何東西。”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位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里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信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地追著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
榜樣的力量是
無窮的。有人曾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播撒一種榜樣,我們能夠時時看到奮斗的目標和參照物。榜樣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
沒有什么比師德的陽光更有無窮的魅力了,沒有什么比師德的榜樣更有無比強大的.力量了。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shè)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zhuǎn)接者。
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學生用自己熟悉的口氣在說某一個學生時,我們內(nèi)心的感受會是怎樣?教師,是一個神圣的稱呼;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xiàn),是一種深厚的知識內(nèi)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師德,需要培養(yǎng),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yǎng)!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最后我用劉俊萍老師書中的一段話結(jié)束今天的演講:我樂意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讓學生生活幸福、成長快樂。同時我也在發(fā)展著、成長著、快樂著。我愿意用坦誠的愛心培育坦誠的愛心,用智慧啟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以自己的生命之光與被點燃的火種交相輝映,從而獲得生命的意義和輝煌,師生如伴同成長。
榜樣1000字觀后感篇5
《榜樣3》900字觀后感
《榜樣3》專題講述了一批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務實擔當、勤勉履職奉獻的精神風采。
通過觀看他們的先進事跡,聆聽他們講述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到最后取得豐碩的成果,感受他們那種對黨的忠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不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做的么?學習榜樣的誰都會喊,如果僅僅是心中想著要向榜樣學習而不付諸實踐,那就違背了節(jié)目創(chuàng)作者的初衷,要在實際行動中去踐行。
王淑芳通知大學畢業(yè)后毅然報名參軍,加入北斗的研發(fā)。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在北斗研制最關(guān)鍵的時期,她的父母相繼去世,而她卻必須堅守在工作崗位,不能守在身邊盡孝。她的人生與北斗一同綻放,參與了兩代北斗的設(shè)計,見證了北斗的問世,多項技術(shù)填補了國內(nèi)的空白。20__年她放棄了當老總拿高薪的機會,從功成名就的部隊科研崗位轉(zhuǎn)到交通部從事北斗產(chǎn)業(yè)化推廣工作,功成不必在我,她默默奉獻,不追求功名利祿。
零下40°的東北野外,80斤的瘦小身軀,十幾斤的儀器設(shè)備,為給“北斗系統(tǒng)”采集準確的數(shù)據(jù),王淑芬不懼惡略的環(huán)境,堅守在那里。從航天學校畢業(yè)的她,到從軍入伍后工作于交通部,她知道“北斗系統(tǒng)”對于國家的意義,她明白她必須要加快研究,在地球外的軌道中為國家占據(jù)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衛(wèi)星航道。王淑芬向我們展現(xiàn)了那一股熾熱的愛國情感,用科技的力量讓國家向國際接軌,直到走向科技前沿,那一抹屬于中國的紅色在太空飄揚。
通過觀看《榜樣》,內(nèi)心對黨的信仰更加堅定,《榜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深深觸動著每一位共產(chǎn)黨員的心。這次介紹的10位榜樣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卻用那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將最平凡的事堅持一生,恪守初心,不負使命,是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正是這種最初的信仰,讓我們這些熒幕外的共產(chǎn)黨員由衷的折服。
通過觀看《榜樣》給我提供了可以直接學習的標桿,既讓我們受榜樣的激勵而努力像他們看齊,同時只要我們借鑒他們的做法,傳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精神品質(zhì)和高尚情操。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同樣也可以成為優(yōu)先共產(chǎn)黨員。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榜樣的精神永綻光芒
榜樣1000字觀后感篇6
3月25日晚上8點,《榜樣7》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向廣大群眾宣傳了黨的代表表彰對象典型事跡,通過表彰對象的事跡、現(xiàn)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的形式,展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的高尚品質(zhì)和崇高精神,彰顯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內(nèi)容豐富、思想深刻,令人倍感振奮又回味悠長。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汲取榜樣的力量、領(lǐng)悟黨的初心和使命是自己長久的標桿。
為民服務的心毫無保留。
因為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目中最高位置,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做“有作為”的榜樣,為民初心不移、一以貫之,在為民造福的道路上傾注了心血和汗水。在平凡的工作中無私奉獻,在這片土地上堅守自己的信仰,干事創(chuàng)業(yè),心系群眾,服務人民,以身作則,用擔當?shù)木駦湫庐嬀恚麄冊诠ぷ鲘徫簧辖?jīng)歷風雨,在實踐中長才干,用擔當兌現(xiàn)承諾,用最質(zhì)樸堅韌的語言說: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把自己的青春年華毫無保留地奉獻給這片土地。
為民奉獻的心忠誠不渝。
因為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做“有擔當”的榜樣,用志堅的理想信念趕考新征程,在奮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新征程上,激勵斗志,不斷筑牢思想之基,不斷推動工作落實,為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在這片土地上牢記自己的使命,他們在實踐歷練中“千磨萬擊”,在重大考驗中“千錘百煉”,用最堅定無悔的語言說: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人生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不在于享樂而在于奮斗,用信心、耐心、決心,書寫忠心。
為民堅守的心百折不撓。
因為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堅定科技強國,堅持發(fā)揚中國技術(shù),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chǎn)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他們做“有力量”的榜樣,勇于斗爭、善于斗爭,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了卓越力量,要繼續(xù)開拓進取才能繪就更壯闊的“新畫卷”。他們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把斗爭長期堅持下去、不斷推進下去,凝聚起“百折不撓”的沖鋒力量,用最真誠奉獻的語言說: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堅守信仰,保持革命熱情,堅守自己熱愛的事業(yè),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作為基層共產(chǎn)黨員,要從榜樣中提醒我們自己在前進的道路上,堅定信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高自身信息工作素質(zhì),提升收集與撰寫能力,以新思維、新方式和新任務,解決新情況和新問題。
榜樣1000字觀后感篇7
年12月8日晚,觀看了《榜樣6——廷·巴特爾同志》的事跡后,讓我有了深深的感悟。
廷·巴特爾,這位來自呼和浩特的知青、牧區(qū)的普通黨員,堅守改變這片草原的生態(tài)、改善牧民生活的初心45年,一心一意地鉆研牧業(yè)生產(chǎn),探索出了一條生態(tài)保護與群眾增收雙贏的路子,也把自己變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
在到任初期,他拜牧民為師,學蒙語、學放牧、馴烈馬、打草、接羔,很快,他就學會了牧區(qū)生產(chǎn)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牧民們對這個城里來的小伙子,既敬佩又服氣,把他推選為嘎查生產(chǎn)隊長。同年,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廷·巴特爾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他先行先試,用自己的成功經(jīng)驗領(lǐng)著牧民走上了一條既保護生態(tài)又能增收的路
看到牧民在蒙古包里生火,眼睛被熏得通紅,他跟鎮(zhèn)上的鐵匠學會打煙筒、籠屜后免費給牧民做;為改變嘎查封閉、落后的狀況,他買回全嘎查第一臺收音機、電視機……扎根草原的廷·巴特爾幫起牧民來渾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但也遇到了不少難題。
千百年來,牧民靠天養(yǎng)畜思想根深蒂固,缺乏保護草場、建設(shè)草場的意識。20世紀80年代實行草畜雙承包后,尤其是1996年草場分到牧戶后,牧民為了快速致富,開始盲目追求養(yǎng)羊的數(shù)量,薩如拉圖雅嘎查本就脆弱的草場,沙化、退化日益加重。
1986年,他賣掉自家60只羊,圈起300多畝草場進行封育。第二年就打下了9馬車草,相當于其他牧民1000畝草場的打草量。牧民們看到了劃區(qū)輪牧的好處,紛紛向他學習。1998年,廷·巴特爾把自家的200只羊全部處理掉,專心養(yǎng)起了牛。果然,他家的草場得到了恢復,牛的膘情好,下牛犢的數(shù)量也多,收入每年增長。不幾年,廷·巴特爾家就由分產(chǎn)到戶時全嘎查最窮的變成了最富的。
這是一位勤勞的牧民,也是有著“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勞動模范”“改革先鋒”“最美奮斗者”等諸多先進稱號的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廷·巴特爾。這位來自呼和浩特的知青、牧區(qū)的普通黨員,堅守改變這片草原的生態(tài)、改善牧民生活的初心45年,一心一意地鉆研牧業(yè)生產(chǎn),不僅探索出了一條生態(tài)保護與群眾增收雙贏的路子,也把自己變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是當之無愧的草原之子!
廷·巴特爾同志的先進事跡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真學習的,從“開國將軍之子”到“草原之子”是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艱苦付出,作為一名黨員,廷·巴特爾同志身上閃耀著服務人民的光輝,他的精神、他的熱血、他的汗水是他作為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的驕傲!讓我們用廷·巴特爾同志的光照亮我們前進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