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的觀后感
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來說,觀后感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天空之城的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天空之城的觀后感1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雖然是以小男孩小女孩作為主人公,但是他的觀眾群并不局限為孩子,他所表達的思想和意境適合不同層次,年齡的觀眾。
小女孩純潔善良,小男孩簡單勇敢,用他們的眼睛看世界,用他們的心靈感受世界,往往能折射出最真摯透徹的人性;而成人在社會這個染缸中變得復雜混濁,失去了本色。這也許是宮崎駿屢屢選擇小孩子做主人公的原因之一吧。
舒達具備小女孩的通性,她柔弱善良、禮貌可愛。舒達年紀輕輕就父母雙亡,一人獨自在雙親留下的土地上生活,還背負家族的重要機密,這又使得她具備一些小女孩沒有的優秀品質,比如勇敢執著、恭儉賢良。舒達的柔弱嬌小、眉頭緊蹙、嚶嚶啜泣,讓小男孩巴斯心生憐愛與保護之情,也滿足了男孩天生的英雄主義情節。而她寧愿為愛犧牲、忍辱負重最終也換來了巴斯的赴湯蹈火、生死相守。在影片中,舒達即使身陷險境還關心他人安危:伯伯他們好不好,海盜婆婆一行人怎么樣了;她脆弱需要保護,在熊熊烈火中,眼睜睜看著衷心的機器人一點點倒下而無能為力;她又有著女人的賢淑,在海盜婆婆的飛行船里,她做的飯菜讓眾人大快朵頤,她浣洗的衣裳讓人感到家的溫馨……
巴斯也是個沒有父母的孩子,跟著伯伯在礦山里辛苦勞作。修理機械、加晚班,他永遠都充滿活力、毫無怨言。雖然從小干的是粗重的活,但他卻懷有一顆細致和仁愛之心。準備飛奔前去干活,忽然想起天涼,轉身把馬甲脫下蓋在舒達身上;救舒達臨行前,想到可能永遠回不來,在緊急準備的40秒內還沖去將籠子里的鴿子放生,讓它們好好保重。他堅強執著,從屋頂上摔下,笑著說他的頭比拳頭還硬;因為堅信爸爸不會撒謊,所以執著地想制造飛行器,一定要找到傳說中的天空之城雷帕特。巴斯的男子漢氣概則充分表現在每次遇險,他總擋在舒達前面,像個男人那樣護著嬌小的她。可以說,他身上濃縮了小男孩的優秀特性。
舒達為救巴斯而不得不對幕斯卡妥協。她對巴斯說:“對不起,給你添了很多麻煩。多謝你,我不會忘記巴斯的。”說這番話時,她的心里一定在滴著血。為了救心愛的人,冒著不被他理解和可能永遠不再相見的風險。哭著跑開,在窗口看著巴斯孤獨傷心的背影漸行漸遠,嘴里念著他的名字,無奈而絕望。單純的巴斯,一臉迷茫、失落甚至憤慨:“不是約定好了嗎?”他不相信眼前這個女孩會出爾反爾,讓他忘記雷帕特的事情。想問――卻看著舒達欲言又止、哭著跑開,想追――卻被壞蛋幕斯卡攔住,最后只有心碎離開。這一幕,小男子漢想愛不能愛、想恨恨不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情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你是男人應該會明白!”如果說幕斯卡的話沒有對于一個小男孩來說太深奧,那么海盜婆婆的一席話卻是讓巴斯如夢初醒、信心滿懷。“舒達是為了救你啊。”“……為救心愛的男人而犧牲自己。”“你要結婚也要找這樣的女孩。”巴斯頓悟了,請求海盜婆婆帶他一同前往:“我會像個傻瓜一樣地保護他,我不要雷帕特的寶!”在愛情面前,小女孩比較隱忍、克己為人,小男孩則無所畏懼、勇往直前。這是許多東方愛情故事的經典模式。
除了上面的情節外,兩人在海盜婆婆的飛行器上面站崗時的一番談話也值得回味。舒達抱怨她傳家的寶石總惹麻煩,早點丟了就好,才不想找到雷帕特呢。巴斯則想得很清楚,沒有石頭我們就不會見面,而且丟了石頭雷帕特也不會不見;現在逃掉,他們也不會放過你。舒達和巴斯一個感性主觀,有點逃避現實,遇到困難不知所措;一個理性客觀,迎難而上,勇敢面對。巴斯表現出了小男子漢的決策力消除了舒達的彷徨不安,對事情結束后送舒達回家的承諾使其破涕為笑,重燃希望。“我會送你回去,我想看看你生長的地方。”仔細想想,別說舒達了,哪個女孩聽到這樣的話不會感動?這里還有個小細節:巴斯先是讓舒達鉆進自己用來御寒的袍子里,后來袍子就變成舒達一個人裹了,不知是什么時候巴斯偷偷把袍子讓給了她呢。
影片接近尾聲時,兩人又演出了蕩氣回腸的一幕。果然,如巴斯所料,幕斯卡要控制天空之城,并進行了瘋狂的屠殺。巴斯要求與處在幕斯卡槍口下的舒達單獨談談。巴斯在舒達耳邊悄悄告訴她,海盜婆婆他們得救了,不用擔心,把手放在我手上,念動毀滅禁語吧,我也要一起念!兩人緩緩轉身,手貼著頭,抱著與天空之城共同毀滅的決心,念動了魔咒……死亡本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但此刻,兩人因愛而勇敢,無所畏懼。
這部動畫影片刻畫得十分細膩,音樂也不錯。特別謝謝推薦我看《天空之城》的人,一直沒有機會好好和你談談我的感想,就寫在博客里吧。
天空之城的觀后感2
一:音樂
《天空之城》這部電影本人看得很晚,在還沒有看電影之前,首先知道的是片中的主題曲。主題曲有很多版本,最先聽到的是八音盒版的,記得那時大一,同學用QQ發給我一個網址,打開一看是一個有背景音樂的文章,寫著很多人生的感悟,實話說,即使到現在,我對那篇有點矯情的文章仍然沒有多大的興趣。
也許有了這樣的主題曲,電影即使拍得不好,也能成為一部成功的電影了,但這只能是久石讓的勝利,而不是宮崎駿的,作為導演,被世人接受的還是作品本身,或者也可以這么說,宮崎駿要把故事講好,這樣才對得起如此美妙的歌曲~~~~
在所有我能找到的版本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就是作為片頭曲的版本,因為每當聽到這段音樂時,聯想到的更多的還是這部電影里的片斷。在我看來,宮崎駿沒有把電影拍成一部mv,他講了一個很好的故事,讓音樂始終只是電影的點綴。
二:夢
1:laputa
一個好故事,必須是真實的嗎?我想這也未必。故事也可以是不真實的,原因在于,真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很多在現實中不真實的故事卻真實地存在于夢里。天空之城也許真的不存在,但我一直相信天空中會有一棵參天大樹,因為我小時候在夢里曾經夢見過這棵樹,而且不止一次。這棵樹就那么靜靜的掛在空中,和電影里不同的是,樹上沒有什么生命,更不會有什么先進的文明,所以當很多人說laputa最后土崩瓦解,只剩下樹的軀干代表的是一種悲觀的結局時,我卻不以為然。也許這樣才是對的,laputa里的先進文明毀滅了,其實是一個再好不過的結果。laputa只能在天上,最好永遠不要有人再去打攪她。
2:工業文明史的歐洲
也許在宮崎駿的心里,工業文明時期的歐洲是最讓他向往的地方,電影里有相當一部分描寫了陸地上的場景,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夢里才有的景象?巴斯在屋頂吹小號那一段可以算是這部電影里最經典的一段,小鎮的安寧不由得讓人心馳神往。接著就是只有在工業文明時期才會有的穿行在礦山之中高架鐵路,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樸素美,更有一種無法復制的壯觀~~~
另外,住在小鎮上的人們也是那么的純真,他們為兩個孩子拔刀相助,與兇悍的海盜搏斗,在搏斗中又透出他們的可愛和搞笑。
我寧愿相信宮崎駿更想住在這樣的地方,而laputa只是他住在這樣的世界后做的一個夢。
有人把宮崎駿和蒂姆-伯頓相比,他們的確有一個相似的`地方;兩個人都喜歡描寫一個夢想中的故事。
我們需要反映現實問題的電影,同時也要有描寫夢想的電影,“電影不是濟世靈藥,它只是一粒阿斯匹林”,電影終究只是一種娛樂而已。非要上升到洗滌靈魂的高度,描寫夢想的電影也是不能缺少的。
看宮崎的電影就像做一場夢,只有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夢醒了,一切也就結束了,不過如此,那又如何?
3:飛行
宮崎駿的電影永遠離不開飛行,在這部電影里,有兩種飛行方式,一種是借助飛行石,另一個就是坐著飛行器。個人比較喜歡前者,即使不能像《千與千尋》里白龍和千尋那樣飛來飛去,但做不了會飛的鳥,能成為一片翩翩而落的葉子也不錯,飛翔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4:The Girl Who Fell from the Sky
我這個人對偶像劇是有抵觸情緒的,每當看到幾個游手好閑的公子哥或者自命不凡把自己當成公主的小姐在那里一句一個哇噻,張牙舞爪的跳著街舞,把頭發染成令人作嘔的顏色時,都會對著電視不住的冷笑,然后換臺~~~~~里面虛假的愛情故事更是讓我感覺像是吃到了蒼蠅一般~~~~
隨者年齡的增長,愛情越來越成為無法回避的話題,因為性格上的原因,自己的愛情觀一直都藏在心里。也許有兩個電影中的鏡頭能比較直觀的說明一下吧,一個就是這部電影里巴斯與希達第一次相遇時,另一個就是《大魚》里父親和母親的第一次相遇時。
也許巴斯見到翩然落下的希達時,時間同樣的停止了,也許“父親”見到“母親”時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懷疑是不是真的見到了這樣美麗的生命。
我一不小心把巴斯和希達的感情定義為愛情,不知道這是拔高了還是貶低了~~~
三:傳統的模式:
這是一個很傳統的故事,運用的是很傳統的敘述方法,就連唯一有點科幻色彩的機器人,也有點木制的質地,有人會覺得這部電影太老套了,但就是因為故事的這些傳統的因素,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美麗的故事,你必須要承認,傳統的表現技巧能使故事更加緊湊耐看,人物更加飽滿。電影表現技巧需要不斷創新,但同樣也需要傳承。我們需要反映時代特色的故事,但同樣也要講一些好聽的老故事。
好了,說得已經不少了,時間不早了,好像還有很多話要說,留在以后吧。
我要睡覺去了,美麗的歐洲小鎮,咱們到夢里再見。laputa,我到夢里再夢你。
天空之城的觀后感3
反反復復,來來回回。
已經忘了曾多少次觀看回味《天空之城》這部日本動漫電影;
這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開山之作,宮崎駿一人兼任了原作、監督、腳本和角色設定四項重任,使得這部作品從頭到尾注入了純粹的宮崎理念。
天空之城,一個非常唯美的名字;在電影中,更是一個更甚仙境的存在。
這部片子,1986年上映,之所以,一直能火到現在,其實寄托著我們多少現代人的精神希冀。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那樣一片“天空之城”。
它安靜祥和,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它是我們內心奔波之余,希望可以停靠的港灣和治愈的角落;它也很科幻甚至魔幻,擁有一切無窮的能量和力量,去駕馭一切,統治一切世俗和丑惡。
小姑娘希達(SHEETA)是傳說中“天空之城拉普達(Laputa)”王族的后裔,那曾是超越地上文明不知幾千年的空中文明,但不知為何,希達的祖先離開“天空之城”,拋棄發達的科技,在地面上過起隱居的生活。
然而一天,幾個不明身份的男子出現在她家門口。
故事由希達所坐的軍隊飛行船遭到空中海盜的襲擊而開始。爭斗中希達從萬米高空的飛行船上跌落下來……
故事另外一個主人公少年巴魯(PASU)是礦工機師的學徒,這一天收工時,發現天上有個亮晶晶的東西正在慢慢地下落。他飛也似的跑過去,發現是一個好可愛的女孩子,在一團藍光的包圍下從天上飄下來了……
第二天,希達在巴魯的房間里醒來,發現房里有一張“天空之城拉普達”的照片。這是巴魯的父親冒著生命的危險歷盡艱險才拍到的真正的天空之城,但除了巴魯之外,沒有人相信他。于是父親在郁郁寡歡中去世了。
巴魯發誓,一定要向他人證實,世上真的有天空之城存在!
嗅覺靈敏的海盜很快就找上門來了。接下來就是一段令人眼花繚亂的追捕與逃跑鏡頭,最后二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掉入萬丈深的礦井,希達戴的飛行石又一次發光,令他二人安全飄落。
礦井中,飛行石和井下的礦石發生共鳴,原來這里曾是開采飛行石原料的地方,但提煉飛行石的技術,傳說只有拉普達人才掌握著。
二人剛出礦井,就被軍隊的人抓住了。希達被帶往要塞,在那里,一個叫穆斯卡的人給希達看一個巨大的機器人,說是從天空之城掉下來的,憑當時的科技無法令它再啟動。
當天晚上,希達念起祖輩所流傳的尋求幫助的咒語,飛行石發出光茫,令機器人再次活起來,整個要塞變成火的海洋。巴魯趁亂和海盜達成聯盟飛入要塞救出了希達。
匆忙中希達丟失了飛行石,而穆斯卡得到了寶石,命軍隊按照寶石上圣光的指引,飛向天空之城。
另一方,海盜媽媽朵拉從希達的記述中算出了天空之城的方位,帶著希達二人乘海盜飛艇全速前進!
即將到達之時,忽然前方出現龍卷風,和穆斯卡的艦艇又狹路相逢,交戰中巴魯和希達的滑翔機被卷入龍卷風里。這里是被上帝拋棄的領域,自然的恐怖與眾神的憤怒在這里集結,飛越濃重的黑暗,在縱橫飛嘯的電光中,穿過閃電的回廊,突破生與死的界限,命運之門再次敞開在少年的面前。
龍卷風的中心,正是傳說中的飛島“天空之城拉普達”!
這兒是寂靜的天堂,只有機器人值守的空中都市,植物和遠古生物的家園。
穆斯卡抓住了海盜們,也來到了拉普達,他迫使希達和他一起進入中央控制室,啟動黑石碑上的文字,即將開始他稱霸世界的野心。
希達搶回飛行石,為了阻止穆斯卡,她和巴魯一起念起毀滅一切的咒語:巴魯斯。
拉普達解體,邪惡和助紂為虐的武器系統一同化為大氣層的火球墜入海中,而使拉普達漂在空中的巨大飛行石結晶載著拉普達的生命之樹,上升到天空的盡頭。
最終,所有的為了貪婪財富的軍隊和政治野心的穆斯卡,全部葬送在了空中。
這個片子,在我看來,最有味道的是,最終的幸存者的隊伍里,除了單純的希達和巴魯,還有那群單純的只為了點點私利的海島盜們。
同樣的尋找天空之城的探索,
巴魯為了為相信天空之城存在的父親,去證實;
希達為了純潔而博大的愛和家園,去尋找;
軍隊為了貪婪的黃金珠寶等財富的欲望,去冒險;
穆斯卡,這個聰明的人物,為了統治地球和人類的野心,去追逐。
人性是貪婪的,從生存的需要,到生活的富足,到功名之心的膨脹,每一步的發酵,都伴隨著新的享受,同時也伴隨著新的災難和未知。
每每想起這個片子,都會深刻的被這種單純的力量而震撼和向往。
真正的天空之城,實則是存在每一個人夢幻之中的城,永遠也無法到達,無法企及。到了就錯了,到了就預示著毀滅。
如同我們每一個人追逐的遠方一樣,那個存在于天空之城的拉普達,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永遠達到不了的遠方。但是,存在就有力量,存在就有價值。因為,它是你我活著的方向。
只是,在這個追逐的方向的路上;
在這個嘈雜的路上,愿我們始終不忘單純的初心,相信單純的力量。
天空之城,相信即存在;相信即美好。
天空之城的觀后感4
又看了一遍,最喜歡巴魯和希達之間的愛情了
巴魯第一次看見希達,是希達從天上掉下來,他接住她,把她放在自己床上,自己睡在地上。早上醒來,看見希達安穩的睡著,巴魯開心的微笑,爬到樓頂放出鴿子,迎著清晨的陽光,吹起了小號。
希達醒來,隨著號聲爬到頂樓,被巴魯的鴿子逗的哈哈大笑,巴魯笑著說,原來你是人類啊,我還以為你是天使。
下樓希達說起自己的身世,巴魯說起自己的父親,才發現兩個都是失去父母,靠自己堅強的活著。
海盜尋來,巴魯拉著希達逃命,卻被政府的人抓住,巴魯被關了起來,希達為了巴魯的安全,去見了巴魯,冷漠的對他說讓他走吧。巴魯被塞了幾個金幣,趕了出去,一路哭著跑回家,路上摔了一跤,金幣跑出來,巴魯抓起金幣想狠狠摔在地上,然而舉起的手遲遲沒有放下,最后安靜的把金幣放在口袋回了家。親愛的巴魯,比成年人還成熟。
回到家,被海盜奶奶講明希達的用心良苦,巴魯下定決心加入海盜要去營救希達。最終一番艱難救回希達,兩人抱在一起。
希達也上了海盜船,被海盜奶奶安排做飯,小姑娘擼起袖子干活,勤勞又善良。晚上巴魯被叫去飛船上面放哨,希達也爬起來跟上去,兩個人裹在一件披風里,在云端之上聊天,巴魯說等結束了要去希達的故鄉,看看希達長大的地方。
天空之城終于出現了,巴魯和希達的小飛機降落在城堡上,兩個人躺在草地上開心的大笑。
海盜一家被抓了,巴魯前去營救,希達卻被抓走。希達勇敢的搶回飛行石,巴魯獨自前去營救,兩個人手握在一起,說了那句毀滅咒語。
一切結束了,天空之城飛走了,巴魯和希達坐著小飛機飛向遠方,一定是去希達的故鄉,他們約好了。
天空之城的觀后感5
因為網購、喝水、吃飯暫停了好幾次,斷斷續續看完,真是該打!
這是《千與千尋》、《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之后,我看的第四部宮崎駿。
情節抓人、畫面美好沒得說。比某些制作成本高情節垃圾的真人電影好看多了。
談幾句感觸~
1.那些讓人留意或不留意的細節對于一部動畫片來說,可貴又可愛,好佩服畫師、制作師。比如巴魯把希達抱起后,木板彈跳一下;巴魯用婆婆給的槍射墻,不是一下子墻轟然倒一大塊,而是開一個不算大的洞,巴魯還需要費力地爬過去。比起攝影,畫畫就是一筆一筆勾勒、染色,做到什么程度、實現何種表現力,全在于心,想不一樣和打動人,細節填充好重要啊。當然,簡筆畫也可以傳遞很多信息。
2.和“壞人們”成為朋友后,同仇敵愾、并肩作戰、大搞一通的感覺真好。一開始的反派老婆婆成為可愛的人總讓人有溫暖的感覺。記得《哈爾的移動城堡》里的老婆婆也是這樣的。改變“先入為主”的“偏見”,莫名感到隨著情節的發展有種被教育的感覺。
3.宮崎駿很讓人尊敬,在動畫片里呈現出軍方與政方的暗斗、士兵作為貪婪侵略者燒殺劫掠的丑態等等,他只管傳遞出“永恒不變的人性”(我在魯豫一次演講里聽來的詞),不管什么“本民族人”看了之后會有什么不適。勇敢、真實,也浪漫。
4.很多人和我一樣吧,也許一開始沒看過動畫片,但聽過《天空之城》這首曲子。之前還心里是有過好奇,為什么這首歌或旋律有種大義凜英勇就義的哀傷感,看完電影對這旋律和歌詞所傳達的感情又有了新的體會。美好的東西可以去追求,但不能妄圖操控或占有,否則只會親手使其崩壞。追求需要勇氣和祝福。“天空之城”是美好的,越美好越不能被觸碰。要有念出毀滅咒語的果敢,讓它飄走,遠遠地,這樣我們就能有更大的勇氣去更遠,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