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觀影觀后感
我們總是會觀看很多好的影視作品,觀看不同國家的電影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文化的多元化,那么寫觀后感有哪些竅門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影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流浪地球觀影觀后感1
新年期間,我和姑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流浪地球》。這是一部國產科幻電影,非常精彩,讓我至今難忘。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人們帶著地球搬家的故事。因為太陽出現問題,人們決定把地球從太陽系推到別的星系中去,卻在途經木星時出了問題,最后,勇敢的人類解決了問題,地球繼續它兩千多年的航行。
電影的主人公叫劉啟。他的父親是“領航員”空間站里的一名宇航員。在地球被木星引力吸引,將要撞向木星的時刻,劉啟提出了用助推器火焰點燃木星的想法。然而由于火焰高度不夠,這個嘗試失敗了。他的爸爸用推進器點燃了空間站,并引爆了木星,救了地球。
看電影的過程中,我有好幾次都忍不住熱淚盈眶。為了工作,劉啟的爸爸十幾年沒有見到劉啟。為了地球和人類的未來,好多人犧牲自己,獻出了生命。他們這種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讓我深感傾佩。
不過,主人公劉啟讓我覺得有點小爭議。劉啟的記憶力非常好,十幾年前的事情,他依然能記得清清楚楚。但是我感覺,他有時候是一個自作聰明的人。他總是說:“我可是個天才?!?/p>
在他和妹妹偷偷開走運載車時,他自吹自擂說:“這車老難開了,我能讓它動起來已經不錯了?!笨墒撬_起車來卻橫沖直撞,像個螃蟹一樣橫行霸道。而像他姥爺那樣的,才能平平穩穩地開車??墒撬褷攨s從來沒吹噓自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瓶水不響,半瓶水咣當”。
流浪地球觀影觀后感2
今天,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帶給我很大觸動。
《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人類面對太陽老化和木星撞擊時所展現出的團結與努力。在那個時代,地面溫度可達到零下80℃。人類只能居住在地下城。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人類在地球一側安裝了幾萬個大型推進器。在宇宙中,人類還建設了太空監察站,隨時觀察地球的動向。
電影開頭就說,“在此之前,人類不在乎火山的爆發,不在乎一種動物的滅絕,不在乎一場海嘯,也不在乎一所城市的消失。只在乎一個東西——錢。為了錢,人們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生命。直到木星即將碰撞地球,人類才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蔽倚睦锵耄簽槭裁粗挥性跒碾y降臨才會團結呢?錢真的那么重要嗎,真的值得把生命都拋在腦后嗎?俗話說,錢沒了可以再賺,但命只有一條呀!這也讓我想起電影《美人魚》中的一句話:“如果地球沒有了氧氣,你有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
世界真的是這樣嗎?只有失去,才會知道珍惜嗎?人類真的全是貪婪、欲望和自私的嗎?不,不是的。
螞蟻就算無比渺小,但所有螞蟻聚集起來,也能啃食掉一頭巨獅?;▋壕退阍偃跣?,但所有花兒同時綻放,也可以組成一幅美麗的春景。世界就算再寒冷,但只要所有人抱成一團,總會有那么一絲暖流!我們每個人都如同宇宙中的一粒星辰,所有星辰匯聚在一起,就可以組成無比璀璨的星河海洋!只有所有人團結在一起,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合作,明天的中國更需要團結合作,讓我們攜手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
流浪地球觀影觀后感3
小說作者劉慈欣在小說《流浪地球》里的一段話:聽著親愛的,我們必須堅持期望,這不是因為期望必須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日只需要擁有期望,期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與寶石,不論我們能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碌碌又一天是為記。下頭就是我看《流浪地球》的幾點感悟:
1:太陽不再照耀大地,所有高樓大廈傾塌,人類在地球上建立的世界,幾代人的努力就這樣毀于旦夕。人或逃到天上,或逃到地下,人類追求財富的方向和成功的目標就這樣無可奈何地改變。回頭看,過去曾有過進工廠,繼承父母的工作,吃大鍋端鐵飯碗的時代,然而在幾十年中,以往異常榮耀的選擇和身份變得沒有意義,下崗、內退,好多工人重新謀取生路。二者之間可有共同之處?沒有一成不變的成功,也沒有什么會具有永恒的價值和持續耀眼的輝煌。由此看,太陽不能照耀大地,只是人類生存中經歷的一次損失慘重的巨大變革而已。
2:進入地下城,是需要搖號的,是喜悅還是悲哀?但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卻能擁有一把不用搖號的鑰匙,它能夠救自我的兒子,也順便救了自我的岳父,這說明什么?在地球存亡的最終殘酷時刻,能擁有選擇權,是不幸中的萬幸。到最終,他還能夠選擇犧牲自我拯救兒子,也順便拯救了地球。也許很多人,只能看著泥石俱下,自我和家人無可奈何,唯有哀嚎。強者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本事讓你能夠決定自我做什么。
3:人類在什么時候,除了珍惜家人,還需要有共患難的朋友,朋友是懂你的那個人,是俄羅斯人老馬以他的犧牲成全了劉培強的選擇。是隊友的犧牲和共同的努力,實現了隊長一路為挽救杭州發動機站做出的努力,所以我們必須要將戰斗力超強的隊友聚集在一齊,才能打敗比神還厲害的對手。
4: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因為爺爺會開稀奇古怪的車,所以孫兒也懂一些。因為爸爸是航天工作者,兒子也懂得許多航天理論。環境的熏陶很重要。為人父母者,總要堅持往前走。
5:技術的改革就像大海因為潮汐產生的巨浪,一浪之后一浪劈頭蓋臉殺過來,站在浪上操控浪的人,才不會被浪打死,稀里糊涂的人,會被浪莫名其妙卷走。亦如建國初期的百廢俱興,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到技術時代的來臨,進而通信時代的高速發展,每一次變革成就了許多人,也卷走了許多人。人啊!什么時候都不能閉門造車,要有學習的本事,要有改變自身理解新事物的本事。
6:再冷酷的人,沒有了愛和期望,都活不下去。電影里每個人的堅持和努力,皆因心有所系心有所愛,家是他們心里的燈火。給予他們飛蛾撲火的力量,愛是擁抱他們的溫暖懷抱,讓他們竭盡全力地付出。
7:地球最終被拯救,皆因所有人都想活著,僅有目標一致利益一致,才會有絕對的團結。任何時候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最終一搏。
8:每個活著的人,只要活著,皆任重而道遠。
流浪地球觀影觀后感4
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春節檔中,票房穩居第一,帶著對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信任與欣賞,我對流浪地球的期望值異常高。
結果,它給我帶來的震撼遠遠超過了我的期望,它充分展現了人類智慧的力量,感情的偉大。在龐大的宇宙系中,渺小的人類用他們渺小的力量創造期望,守護地球。
機器人那么強大,那么理智,為什么統治不了世界?他們能夠在最快的時間給你最佳的解決方案,就像柯潔和阿爾法狗的對決一樣,接近圍棋上帝的阿爾法狗太出色啦。人類最頂尖的圍棋選手應對人工智能,也一樣不堪一擊。
可是人類擁有機器永遠無法代替的東西——愛?!皭邸卑颂啵祟惸軌驗榱藧?,拋下一切,而機器不會,他們沒有感情,他們終究不是人類。
《流浪地球》中,在災難前,或者說是事關人類存亡的大災難前,機器人莫斯(,MOSS)選擇了生存;人類,選擇了期望。
王磊上校身上背負著的期望,是他死去親人的期望,他的任務就是讓火種安全到達杭州,不惜一切代價,包括隊友的生命,自我的生命,所以他做了隊友周倩、劉啟、韓朵朵眼中的惡人,也正是這不一般的惡和堅持,成就了最終翻倍的期望。
劉啟的期望一向都很簡單,他想讓妹妹韓朵朵有更好的生活,想讓他的姥爺安心離開這個世界,想帶他的家人回家。他期望達成的最終一個臺階就是讓地球不被毀滅,他身體里那份飽滿的愛,能夠為了期望,全部犧牲。
韓朵朵從一個不理解“期望是什么”的不良少女,到最終的用期望呼吁起人類期望的英雄少女,她經歷了爺爺的犧牲,哥哥的堅強,同伴的努力。她看著,卻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用自我的親身經歷,把對期望的理解,經過電波信號傳輸到每個人腦海中。
劉培強中校選擇將伏特加扔向火花,拒絕所謂的理性,拒絕像機器一樣思考,帶著30萬噸燃料奔向木星。他明白自我這樣做意味著什么。他的耳邊,是17年未見面的兒子的呼喚;他的前方,是有去無回的木星。
“你就數,一、二、三,抬頭,就能看到爸爸了,這次,你必須能看到我?!眲⑴鄰娭行е麑ζ拮拥睦⒕危瑢⒌乃紤?,對老馬與他的友誼,點燃木星,點燃35億人類的期望,換來了地球脫離木星引力的成功。
整部影片中,你看不到超級英雄,孤身一人去闖蟲洞,也不是復仇者聯盟里,寥寥幾人就能夠拯救世界。人類的全部救贖,期望,分給了每個人,僅有全部人類一齊才能夠拯救世界,拯救這個被聯合國拋棄的35億人類。與其說是人類共同體散發出的團結一致的強大魅力感動了觀影人,不如說是觀影人因為這部電影,喚起了內心的那一刻英雄心。
無論最終,命運將我們或者地球變得怎樣,我們都選擇相信期望!
流浪地球觀影觀后感5
寒假進入倒計時模式,我的作業還沒完成,媽媽已經開啟了“河東獅吼”模式,而爸爸卻竟然決定要帶我去看一場電影。什么?我簡直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破天荒了。
走進影院,映入眼簾的到處是風靡一時的電影《流浪地球》的宣傳海報,連售票處都排起了長龍,這是火到要沖吉尼斯記錄嗎?
電影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脫離軌道將要被木星俘獲撞擊的危難時刻,人類利用高科技手段帶著地球一起逃離木星,尋找太空新家園的故事。
整部電影氣勢宏大,場面壯觀,情節緊張,意義深遠,看完以后讓人蕩氣回腸,感慨萬分。我為人類發展強大的科技感到震驚,未來高科技的運用讓我瞠目結舌。人類建造的地下城市竟然有15千米那么深,相當于地球向下1.5倍的飛機飛行高度;一萬多座行星發動機,每個有十幾個火山那么大,簡直可以秒殺珠穆朗瑪峰;坦克狀的救援車,方向盤是一個又大又圓的指南球體……人類的科技進步可謂斗轉星移,真不愧是“敢叫日月換新天”啊!
但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最讓我感動的,是人類在巨大災難面前那種團結奮進、永不放棄的精神。面對地球家園的空前危機,人們沒有選擇逃離地球,而是團結起來帶著地球風雨同舟一起跑。救援車即將掉下萬丈深淵,為了保存寶貴的燃料“火石”,人們保住了貨車犧牲了自己。在瀕臨絕望之際,多國救援部隊都選擇了放棄,做好了與地球同歸于盡的打算,但以劉啟為代表的團隊,堅持不放棄最后的希望,他們在最快時間內設計出了運用行星發動機的火焰點燃木星、再利用木星燃燒反推力推動地球逃離的方案,并由中學生多多通過宇宙廣播向全體救援隊發出呼吁,人們的希望被再次點燃并空前團結起來,克服千險萬難奮力做最后的拼搏,卻因為5000千米的差距而功虧一簣。在地球生死存亡的最危機關頭,我們的英雄——中國航天員劉培強中校孤擲一注,大義凜然地駕駛宇宙空間站攜帶30萬噸燃料沖向木星,壯烈地犧牲了自己,成功地保住了地球……
絕望之際,我們選擇希望!影片在警示人類要善待地球的同時,也向我們傳遞了一種偉大的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相信在遙遠的將來,太陽一定會毀滅,那時人們也一定會設計出更好的逃生方案,讓人類文明在宇宙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