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我哥帶走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快把我哥帶走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快把我哥帶走觀后感1
上個周末,跟宋先生帶著臭臭去看了一部名叫《快把我哥帶走》的電影,感觸頗深,遂提筆記錄下自己的感想。
可能是因為我也有個弟弟的緣由,所以這部電影中的很多小細節都能觸動我內心深處早已隱藏起來的情弦。
電影開篇便是哥哥對妹妹的各種搞怪,引得電影院中笑聲不斷,哥哥拿走妹妹存錢罐里所有的錢,調晚妹妹的鬧鐘,還將妹妹的頭發綁在床頭,吹風機里裝面粉,在學校又忘帶書包,被叫到老師辦公室還威脅妹妹幫他圓謊,說是給妹妹買的烤腸,但還是被他自己全部吃掉……這所有的行為讓觀眾在爆笑之余也產生很大的不解:為何這個哥哥的舉動會如此無厘頭,甚至過分。所以,在妹妹十七歲生日當天,哥哥讓她許生日愿望的時候,她的愿望是希望沒有這個哥哥。但隨著電影情節的推移,觀眾的疑慮被慢慢解開,原來,作為哥哥,他只是以一種不被理解的方式保護妹妹免受來自家庭不睦的傷害。電影放映到最后,在火車站站臺,兄妹兩人隔著軌道,妹妹流著眼淚哭喊:哥,你落東西了,你把我落下了。哥哥咧著嘴想給妹妹一個微笑,可是眼淚卻在眼眶里打轉,但還是努力不流淌下來。
我當時也鼻子一酸,眼淚也不由自主的想奪眶而出,宋先生和臭臭在旁邊坐著,我不想讓他們發現我的狼狽,所以并沒有用手擦眼淚。因為,我想起了我的弟弟,我唯一的弟弟。
當年母親頂著計劃生育的風險將我弟生了下來。那時候我已經八歲,父母一直想有個兒子,所以,弟弟的出生,讓家里每天都很歡樂。其實剛開始我也很開心,因為家里突然多了一個那么小那么小的小不點,眼睛黑溜溜的,臉蛋圓圓的,還會吃手,還會給你笑。可是后來,我慢慢的就不開心了,因為我發現父母好像變了,我不再是他們的掌中寶,也經常會因為沒看護好弟弟挨批評,我很生氣,覺得爸爸媽媽不再愛我了,而且這一切都是弟弟的出生造成的,這樣的情緒讓我每天悶悶不樂。所以,有時候只有我和弟弟在家的時候,我會趁他睡著時拿著小剪刀剪掉他的眼睫毛,也會撓他的腳心,會在他臉上畫畫,但更多的時候是不理他。但他好像從來都不在意,還是會像跟屁蟲一樣每天跟在我后面,姐姐長姐姐短的,干個什么都要找我,看電視要我給他開,吃飯要我看著他吃,跟小朋友玩也要我陪著,最讓我煩的是,我跟同學寫作業的時候他老是在我旁邊打擾我。弟弟三歲多的時候,尤其是爸爸,對弟弟真的是溺愛之至,而且我的性格和我爸之間本來就比較沖,所以因為我弟,我經常和我爸吵,到最后,我也跟電影里的女主一樣,希望從來沒有這個弟弟,呵呵,還是年齡太小,思想太不成熟呀。
現如今,早已結婚生子,想起以前和弟弟之間的點點滴滴,總讓我覺得時間真的太狠太殘酷,轉眼間,當年那個跟我搶遙控器看電視,那個趴在我背上撒懶不肯走路,那個整天哼哼唧唧說要向媽媽告我狀的小不點,什么時候已經變成了高大帥氣的小伙子,都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所以說,打弟弟要趁早,要不然,就打不過了。哈哈,開個玩笑。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八十多歲的老奶奶,攜全家看望萬里之外的七十多歲的弟弟,臨走時,坐在車上,抹著眼淚,雙手緊緊抓著弟弟的手,哭著說:怕是最后一次見面了吧。我總是容易被感動,看到這個視頻,自己哭得淅瀝嘩啦,但也暗自慶幸,自己并沒有嫁的很遠,想著多年以后,我還是可以像小時候一樣欺負我弟,就很欣慰!
電影里有一個鏡頭讓我特別感動,就是小時候哥哥給妹妹買冰激凌,回來時哥哥把冰欺凌上邊的一圈全部吃掉了,還告訴妹妹是因為上邊一圈太丑了,看到這,我流眼淚了,后來我又笑了,因為,我弟小時候,我也這么干過!
快把我哥帶走觀后感2
《快把我哥帶走》講述的是一對兄妹的故事,看片的過程可以用兩個狀態來形容,前半場是沒心沒肺地笑,后半場是撕心裂肺地哭。
哥哥時分表面上看是一個自私冷漠、沒心沒肺、總拿妹妹開涮的大壞蛋。他和妹妹爭東西吃,他把鬧鐘調晚讓妹妹差點遲到,他對父母長期分居的事不聞不問,卻對收集卡片情有獨鐘,他甚至把妹妹一心想要得到的全家游門票,用來買摩托車。
這樣的哥哥實在是壞透了,對時分失望透頂的時秒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在生日當天許愿,請把我哥帶走。
沒想到,時分真的從時秒的世界消失了,更沒想到的是,他居然成了時秒閨蜜妙妙的哥哥。時光倒轉,往事重演,站在旁觀者角度的時秒這次卻發現了奇葩哥哥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她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分。
原來哥哥之前的奇葩之舉都是為了保護她,讓她晚些知道父母要離婚的事,少受一些傷害。甚至在離開之前,還再三叮囑繼父妹妹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他的細致入微,讓母親都大吃一驚。
得知真相的時秒一臉愧疚,她下定決心要把哥哥變回來。然而魔法終歸是魔法,現實遲早都要面對。時分為了妹妹、為了爸爸,辦理了轉學手續。當時秒在火車站找到時分時,她說他落了一樣東西,時分習慣性地摸摸后面說,“我沒忘記帶書包啊!”她說,“你把我落下了!”
生命中能有個保護你的哥哥真好,他比你先來到這個世界,他替你提前了解了這個世界,他如同變魔術般,讓生活中的假惡丑統統從你的世界消失,只留下了真善美。
原來,他的壞都是因為愛。
很多時候,哥哥姐姐充當的角色其實不止于此。他們還可以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為你分擔著生活的不易,傾聽著你的喜怒哀樂,盡可能多的為你去做一切事情。我們應善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當你看完電影后,你會懷念起學校的美好時光,一起打鬧、一起歡笑的場景仿佛還記憶猶新。最親近的人你往往會看不到他的好,說什么都想著去否定,可能很久以后,你才會意識到他們對你有多好,并且依然深愛著你。
兄妹其實就是,陪伴你成長在陽光下,在黑暗時也愿意給你打一盞燈。
快把我哥帶走觀后感3
閉上眼睛,十二點的鐘聲仿佛仍在耳畔回響,手機屏幕上的蠟燭還微弱的亮著光。我似乎又看到了時秒,那個站在火車軌旁的女孩,正望著對面的哥哥,淚水漣漣地喊著:“哥!哥!”
時分和時秒是對親兄妹,也是一對歡喜冤家。時秒每天都因時分的捉弄、父母感情的破裂而苦惱,她常為了哥哥的滿不在乎而氣憤,直到時秒生日那天,她所有的不滿情緒全部爆發,打翻了哥哥亮著蠟燭的手機,并許愿希望哥哥馬上消失。沒想到愿望實現,哥哥時分消失,變成了閨蜜苗妙妙的哥哥。
時秒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獨生女生活,并且十分同情閨蜜苗妙妙。可是,當時秒作為一個“外來者”接近時分時,她卻發現,時分表面每天捉弄她,是想她每天都活得高高興興的;隱瞞離婚消息,是不希望她活在悲傷之中。時秒后悔了,想要許愿讓哥哥回來,當她回到家時,一切都回到了她許愿的那個生日夜晚。
時秒這才知道,父母離婚,哥哥選擇跟父親回老家生活。時秒汽車前往火車站尋找哥哥,看到哥哥正拎著大包小包站在車軌旁。時秒哭著喊道:“哥,你把我落下了!”十二點的鐘聲緩緩敲響,時秒許愿:“快把我哥帶回來吧!”一輛列車駛過,隔開了兄妹倆的視線……
看這部影片,我淚流不斷。有的時候,愛總是悄悄地藏在你的身邊。也許不是那樣驚天動地,而是總在角落中默默守護著你。時分也是個小小的少年,當他得知父母要離婚的消息,他也悲傷過。可是,他還有一個妹妹,他不能讓妹妹也一天天的活在悲傷中。于是,少年單薄的肩膀,便扛起了所有的責任,他承受了所有傷害。這種背后的愛,慢慢的滲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為了一種習慣。而正是因為這種愛,時分讓它總是藏在背后,讓妹妹難以發現。
幸運的是,時秒最終讀懂了哥哥的愛。她勇敢地騎上了電動車,想要彌補自己的過錯。
人們對于愛的理解有千萬種,每個人的詮釋都不同。看完這部電影,我對幸福有了一個新定義:有人默默的愛著你,而你能夠感受并回報他的愛,勇敢、大聲地說出:“我愛你!”這,也許就是最簡單的幸福。
其實,我也是那個不懂得愛的小女孩。我總認為爸爸媽媽有了妹妹之后,不再那么愛我,覺得妹妹出生奪走了我應得到的所有愛。可是,我卻從來沒有看到過爸爸媽媽為我付出過多少,桌邊的一杯熱牛奶,日常中的一句叮囑,每天花樣不斷的美食,都是他們愛的點點滴滴。對他們的愛,我卻早已成為了習慣。
但是,從現在開始,我要睜大自己的眼睛,去尋找,去感受那隱藏的愛,哪怕只是只是一件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要努力的去回報,不再冷漠麻木,不再吝嗇自己愛的付出,讓愛,可以尋到回家的路。
時秒舉起手機,哆嗦著吹熄了蠟燭,耳畔回響著哥哥的歌聲,火車從她眼前呼嘯而過,淚眼朦朧中,她仿佛看到,哥哥正向她走來。時秒笑了,說:“哥,我們回家!”
快把我哥帶走觀后感4
看斗轉星移
你飛馳著單車的身影
卻不知我看得小心翼翼
或許每次欺負你
都藏著每一分每一秒甜蜜
疼著你卻假裝不在意
彭昱暢——電影原聲帶《快把我帶走》
《快把我哥帶走》是一部由二零一八年播出的一部漫改電影。原著作者漫畫家幽靈,漫畫中講述著兄妹時分時秒的搞笑日常,沒有多少的真情流露,但電影與漫畫大相徑庭。電影中的故事情節以同樣的背景講述的是一個關于愛,情親,和成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時分的妹妹時秒,前半段主要是兄妹倆在學校和生活中的搞笑日常,顯盡了一個不稱職、吊兒郎當的哥哥不亦樂乎地戲耍著他妹妹的溫馨日常。而后來,直到家境發生了改變,妹妹開始責備時分,認為這一切都是他的錯:漫不經心,對自己的家庭是否美滿完全不在意,一如往常地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終于,在時秒生日時,她許愿再也不想見到她的哥哥時分,也就是電影題目的字面意思。而后因為這是一部奇幻劇,她許下的愿望成了現實。她煩人的哥哥時分變成了她閨密的哥哥,隨之她也獲得了完整溫馨的家庭。在她完全沉浸在淬不及防的美好之中的時候,她的生活悄然發生了改變。
最終,時秒以第三人稱的視角看著現在的兄妹兩人——時分和妙妙。開始,時秒努力地保護她的'閨蜜不受時分的欺負。而后來,當他們走的越來越近的時候,想法慢慢發生了改變。
電影中有一次身為他同學的時秒和時分與混混打群架,被叫到警察局時,他們兩個互相使眼色,時分說出了一段話:“其實你以為爸媽他們出差了嗎,其實他們早就分居了……”雖然這是時分編的,但這也使原本沉溺在幸福中的時秒恍然驚醒。而后,時分與時秒越走越近,從中她也終于看明白了許多:他哥哥每次騙他出去捉迷藏是因為爸媽在家里吵架而不像讓妹妹聽到,每天故意把妹妹鬧鐘調晚不是為了故意讓她遲到而是為了處理醉酒后的爸爸,他每天去吃膨化食品集卡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記得小時候他妹妹曾說過她想要一輛摩托車……然而這些細節都被時秒一帶而過。
最后,妹妹和哥哥終于因為家庭而分開了。走前,時分問時秒:“你為什么對我那么好?”
“因為我以前有個哥哥,但我把他弄丟了……謝謝你讓我發現,我哥有多好,而我曾今是多幸福的人……”
故事的最后的最后,當一切恢復原樣之后,哥哥和妹妹在火車站上相遇,此刻時分正準備好離開,但妹妹說:“哥,你落東西了。你把我落下了。”
情親至上,原來他的壞,都是因為愛。
快把我哥帶走觀后感5
原作是國產條漫,主打輕松搞笑的風格,這樣的作品改編成泡面番或者小短劇都比較容易,但是改編成電影,有難度。
電影的時長要求內容必須圍繞一個基本核心來展開,在此基礎上塑造人物,表達觀點,可以說連一個鏡頭都容不得浪費,或者說,沒有一個鏡頭沒有其用意。
從條漫到電影,既要講好完整的故事,塑造立得住的人物,又要保留原作特有的搞笑風格,怎么看都是一件不討喜的事,但是出人意料,電影完成度非常好。
作為原作的讀者,很清楚原作里夸張的部分,比如妹妹時秒對哥哥時分拳打腳踢,放在漫畫里毫不違和,但是在電影中要如何表現才不至于讓觀眾覺得脫離現實?
除了最開始在學校時秒氣急敗壞“擒拿”時分以外,事實上大部分鏡頭里都只有“小打小鬧”,出現比較多的是哥哥用各種小動作搶走妹妹的烤腸,回憶中閃現的一些鏡頭里有推著妹妹額頭等動作,或者是妹妹假意揮舞拳頭。
在和小混混們一戰時,電影用漫畫分格一樣的鏡頭來表現妹妹時秒的超強戰斗力,背景則全部網點狀虛化,俏皮又可愛,如果是寫實拍攝必然會有強烈的不真實感。
整體來說,因為故事本身不算非常復雜,人物的感情脈絡很清晰也容易理解,基本屬于可以想象到的那類,雖然有一點奇幻的設定,但演繹的難度不算特別大。不過張子楓對于妹妹時秒的把握還是讓人小小驚喜了一把,畢竟要還原一個漫畫人物,她要演得足夠真實可信,也要有一定的夸張成分。
對于整部電影的敘事,有許多用心的小細節。
在時分消失以前,媽媽和爸爸吵架離家,臨走前和時秒說話有一個看向爸爸的鏡頭,從滿臉溫柔到冷若冰霜,眼神完全不同,非常真實,很多對丈夫恨鐵不成鋼的女性就是這個嫌棄的眼神,這比讓她直接說完話轉身就走或者大吵大鬧離開更貼近生活。而寥寥數語的指責“你就不能把酒戒了”也點出了這個家庭里的主要矛盾,許愿成真后時秒本以為父母就不會再分開,但是在她滑輪滑的片段里,有個爸爸悄悄拿出小酒瓶喝酒以及媽媽滿臉嚴肅看手機的鏡頭,暗示了這一對夫妻最終必將分道揚鑣。
最讓人意外的是時秒再次許愿后一切復位,并沒有和改變發生時相同,用看起來就很不真實的霧氣來提示接下來的劇情脫離常理,一切仿佛都沒有變化,這讓最后一次火車站的戲份格外有張力,因為觀眾隨著時秒經歷了“由于自己的許愿而失去了哥哥時分”這一不斷加深的痛苦到“哥哥時分還在但是要離開我”的過程,好一番大起大落的情緒變化,悲喜交加,比起單純的悲傷和喜悅都更為復雜。
本片中時分和時秒可謂“不變”與“變”,互相成就。從始至終沒有變化的時分,愛護妹妹,想盡辦法呵護妹妹的感受。變化的時秒是主視角,她的變化由角色視角的變動而來,從被保護的妹妹到被保護的“妹妹”的友人,間接完成了時分這一角色的塑造,提升了人物的豐滿程度。只是這一變化并不是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動力,時秒的努力或不努力對于注定要發生的事情沒有實質影響。
認真說來,本片的故事情節多少有種宿命的味道。即使時秒明白了哥哥時分惹人厭行為背后的深意,即使她因此而感動,即使她看清了父母之間的關系,故事的發展卻不可抗拒,父母的感情破裂,和哥哥的分離,都是注定的。
她在許愿成功后一度十分開心,不僅僅是因為終于沒有了惹人厭的哥哥來捉弄自己,也是因為她以為這一回父母的感情不會再有問題,特別是去飯店過生日一段,暗示十分明顯。她以為父母的壞關系隨著時分到了妙妙家里,卻不想自己家里依然會重蹈覆轍。
不變的時分,不變的生活走向,唯一改變的,是妹妹時秒對這一切的理解,對時分的理解。
很難說這是悲劇還是喜劇,或許本不該這樣粗暴的劃分,至少時秒成長了,也認識到了哥哥時分對她的關愛,以及無法強求父母不要分離的事實。
原作許多單獨的笑點在本片中一閃而過,比如時分大大咧咧表示父母離婚沒什么,還可以拿雙份零花錢。很慶幸電影沒有選一個點或者梗強行擴充,而是在把握角色性格的基礎上保持了完整的故事性,或者說,電影中的故事,即父母逐漸感情破裂至最終離婚,很好地融合了原作中多話內容而來。對于電影來說,好好講一個故事有時甚至比塑造人物還要重要,盡管二者往往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整部電影笑中帶淚,淚點自不必說,笑點也不少,彭昱暢飾演的哥哥時分貢獻了大部分,開頭競拍卷子一段就格外有趣,和妹妹在老師辦公室悄悄打手勢、各種層出不窮的“惡作劇”小表情小動作都讓人忍俊不禁。這不是一個深情無比、肩擔壓力的傳統型“好哥哥”,他有格外為時秒著想、不忍心父親無人照顧的一面,也有酷愛打游戲、偷妹妹零花錢的一面。少年人即使對于努力生活力有不逮,那份執著和熱情依然令人感慨動容。
看之前以為是搞笑片,實際上能讓觀眾哭著出來,最后一幕火車呼嘯而過,遮住許愿哥哥回來的時秒,留下一個未竟的結局,簡直就像是在說,生活還在繼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