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電影觀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超越》電影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超越》電影觀后感范文1
電影的開端就是主人公郝超越的巔峰時刻—在奧運會上獲得第一名,他自豪地發表自己的獲獎感言,并借此機會向心儀的女生求婚成功。仿佛老天爺所有的好運氣都已經讓他擁有和得到。
隨著新成員吳添翼的加入,事情開始悄無聲息地發生了變化……在超越悉心的照顧和教導后,添翼變得越發強大。另一方面,超越知道自己遇到了強大的對手,并不想把自己的第一名拱手相讓,便開始了自己的美國求學之旅,本以為自己會因此更上一層樓。誰知,過度的訓練和巨大精神的壓力反而讓自己與奧運冠軍背道而馳。在奧運會倒計時73天之時,宣布退役。
一直視他為偶像和榜樣的吳添翼,因為他的退賽對他大失所望。
奧運會那天,添翼成功獲得冠軍。明日之星變成了添翼。超越遍地的廣告不久換成了添翼,大街小巷鄰居口里討論的話題已不在是郝超越而是吳添翼。超越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開上了自己的自主品牌—超越體育。
日子日復一日,物品更新迭代,世界飛速發展。那個過去被人人稱道的世界冠軍—郝超越,在時間長河的流逝里,悄無聲息地逝去。
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所有人都只記得第一名,沒人會記得誰是第二”。“你知道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嗎?”“珠穆朗瑪峰。”“那第二呢?我不記得了。”看吧,我們都不在意誰是第二。我們永遠只為第一名喝彩。
超越開了四年的公司,賠了四年的本。卻依然為了超越體育卑躬屈膝,甚至給添翼下跪,讓他做自己的品牌代言人。生活到底可以把人摧殘成什么樣子?那些我們曾經有過的夢想,你是不是依然記得并為之努力?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我們在看每一個電影里,都會去找很像自己的那個角色,并把自己帶入到電影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感同身受吧。
最后快結尾的片段特別真實,曾經的團隊坐在一起喝酒,大哭大笑,大倒苦水。舉重的運動員如今成了陪阿姨們跳舞的教練,曾經優秀的跆拳道運動員成了專車司機,奧運世界冠軍有著快倒閉的公司、一屁股的外債和自己即將離婚的妻子,跑步運動員變成了運動員保姆。時間和經歷,讓我們離我們的夢想越來越遠,我們不禁感嘆,拼了大半輩子的命到底需要守護些什么?
超越對大家說,“但凡沒有贏的,都叫輸。你們不放棄,只是因為你們不甘心。”舉重的大牛說,“我不知道什么叫沒有贏的都會輸。我只知道,我舉起重量的每一次,都可以讓我回味一輩子,我只知道,我是真的很喜歡它。其實真正不甘心的是你吧?”
所以終點之后,真的只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跑到終點,你突然發現,風景也不過如此。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人生不是短跑,它不會在短時間內計算出平均成績。它其實是一個接力棒,一個接一個,有的人跑累了,會停下來休息,有的人跑累了,會把速度降下來。我們真正到達的那個終點,是超越了從前的自己。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開始意識到時間對我們的重要性,我們在跌跌撞撞中找到更適合自己加速的方法,我們雖然笨拙,但一直在努力啊!
誰說終點只能是這樣?只要你想超越,我們有一萬種方法可以去努力!
跑起來,別停下!
《超越》電影觀后感范文2
影片主題講述了運動競技中的魅力所在,影片以百米短跑為主題貫穿于整個影片中主創人員把競技體育精神演湊的淋淋盡致,影片主要講述了郝超越吳添翼師徒情與飽含兄弟義的情節彰顯的純粹又溫情!
故事題材:
運動競技百米賽跑把人性刻畫的非常細膩,呈現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共同的認知。
演員表現:
每個演員把影片把人物進行了很細致的表達和處理,最突出的是郝超越把一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獲得的金牌送給了融資的老板,把自己一生所努力的追求埋葬了塵埃里,呈現出運動員在光環幕后的微妙的落筆。
總體評價:
最后的一幕在于影片中的河道中的奔跑,這條河道猶如人生中的挫折、失落和低谷,而郝超越在河道中的奔跑仿佛在于自己的人生中的坎坷做出反駁與抗爭,競技中有輸贏,但人生還有比輸贏定律更多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去讓我們完成!感謝觀影團帶來的超越。
《超越》電影觀后感范文3
每個人的人生起跑線都是從零開始,但在滿是荊棘溝壑的拼搏之路上,我們總是在跟別人較勁,總想著如何超越別人,戰勝別人,卻很少想過要超越自己,戰勝自己。殊不知,在人生頹廢,盲目之際,最應該做的就是戰勝自己的內心,超越自己,唯有如此,才會成就更好的自己。
最近觀看了由“小獵豹”鄭凱投拍并主演的以運動為題材的電影《超越》,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想要超越自己,絕非易事,是需要很大的勇氣敢于面對自己,才會實現的。
該電影主要講述了曾獲獎無數的“百米飛人”郝超越在經歷人生轉型之后陷入低谷,因為與昔日摯友的再聚被喚醒熱血回憶,并重新振作,實現自我超越的故事。
電影中鄭凱飾演的“老飛人”郝超越曾經是一名著名的短跑運動員,退役后卻逐漸沉淪,一直逃避曾經最愛的跑步事業,而他的師弟關天翼也遇到了職業生涯上的一大瓶頸。最終,師兄二人克服內心,攜手并肩,創下了驕人的成績。
在退役生涯中因為生意失敗的郝超越一直頹廢不振,不愿觸碰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傷疤,最主要的是他自己不敢相信自己還可以再跑起來。就在利用師弟的名氣追求利益的時候,就在與昔日摯友重聚首的時候,他的內心風起云涌,波瀾不驚,過去的種種,歷歷在目,重新點亮了埋藏已久的那顆追逐夢想的心星,讓他在絢麗的煙花下,瘋狂地奔跑著,奔跑著!
戲外為了呈現郝超越在役和退役的不同狀態,鄭凱先減肥后增肥,正如戲中他戰勝了自己,超越了自己,也如他所說,“不是每個人都愿意把風險押在一個你沒飾演過的角色上,既然市場很難讓你出圈,不如自己給自己找機會。”這段話也讓我想到了紅遍大江南北的娛樂節目《跨界歌王》,眾多影視明星紛紛挑戰自己,用最美的歌喉展現不一樣的自己,這便是最好的超越。
“超越”不僅僅是指男主角郝超越,也不僅僅是競技場上的你追我趕,這個“超越”,更是一種永不服輸的生活態度,即便離開賽場,即便跌倒,即便老去,即便已經來到了人生的終點,但只要你起跑的姿勢依然強勁,就不怕人生路上任何的大起大落。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超越自己,才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值得回味!
《超越》電影觀后感范文4
近日,由省紀委和廣東電視臺聯合攝制的反映全省勤廉兼優共產黨員事跡的電視系列片《超越平凡》在廣東衛視每晚的黃金時間播出后,產生強烈反響。該電視系列片共九集,每集報道一個先進人物,采用了紀實、創新的藝術手法,展現了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愛崗敬業、干凈干事的良好形象。我們要以片中的共產黨員典型為榜樣,做一名信念堅定、一心為民、勤政廉政的共產黨員。
我認為省紀委今年拍攝的紀律教育宣傳片是一個精品。時代呼喚平凡而偉大的共產黨員。今天看的兩個共產黨員的事跡,一個是深圳市福田區派出所所長劉樹華,一個是臺山市大衾山醫院院長吳桂芳,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崗位,是忠誠黨的事業、做好本職工作的榜樣。考驗一名共產黨員,要看他在平凡的崗位上能不能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是否把黨和人民的事業記在心中,時刻把大局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恪盡職守,不畏艱險,無私奉獻。兩個黨員用自己的生動事例對共產黨員作了最好的詮釋,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查找差距,在平凡的崗位把自己鍛煉成忠誠黨和人民的事業、勤政廉政的表率。
片子講的是兩個普通共產黨員的事跡,非常感人。我想他們身上有幾個共同點,就是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視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對工作高度負責,清正廉潔,嚴于律己。我想正是因為這些共同點,升華了他們作為普通共產黨員的形象,使他們超越了平凡,變得高大、豐滿、感人。省紀委利用電視系列片這種形式在紀律教育學習月中開展示范教育,有針對性、有效性和時效性,讓廣大黨員干部喜歡看,看了之后深受教育,有利于幫助黨員在工作中堅守拒腐防變的防線,在生活中把握拒腐防變的關口。
《超越平凡》電視專題片講述的先進典型是戰斗在我省各行各業第一線的共產黨員,他們為我們廣大黨員干部樹立了好榜樣。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他們這樣的黨員干部,我們的黨才能發展,才能進步。
我覺得片中的共產黨員體現出的平凡、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我們時代需要的精神,是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品質。通過這樣看似平凡、其實很不平凡的身邊典型事跡教育廣大共產黨員,真實感人,效果也會更好。
看了片子后我不僅深受感動,還有更多的
感悟。他們身上體現了共產黨員無限忠誠、無私奉獻、無欲則剛的本質。可以說,他們是和平年代的英雄,特別值得我們基層黨員干部學習。
《超越》電影觀后感范文5
影片自然是根據我到影院的時間挑選的,以不等待為原則。巧的是,《星際迷航》我肯定看過哪一部:或者一或者二,或者前兩部都看過也說不定。雖說早就記不得劇情了,但起碼看著眼熟。
以為“超越星辰”會展示寧靜迷人的美麗星空,但宇宙空間中上演的卻是星球大戰。宇宙飛船巨大而堅固,設備精良、儀器先進,卻在轉瞬間被鋪天蓋地的黑色飛蟲咬噬得殘缺不全。那種驚駭,就像看到了無邊的稻田、大片的樹林被成群的蝗蟲掃蕩一空的情形。后來才知道,這些可怕的小黑蟲形狀生化武器是——蜜蜂。
走出影院的時候,我聽到別的觀眾說,這樣的電影在電腦上看效果可就差多了,語氣中含著滿足。我也覺得巨型銀幕、3D效果更好些。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傳送裝置。有點兒類似武俠小說中的“瞬間轉移大法”。光線閃動,籠罩全身,然后這個人就消失了。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一眨眼的工夫,就能傳送到宇宙飛船內。真是神奇啊!
有許多細節可評可點,比如宇航員中“醫生”和“哲學家”個性化的臺詞;女上尉的人格魅力;艦長的英雄行為和充滿智慧的決策等等。不過,留在我腦海里最鮮明的印象,是艦長對“醫生”的稱呼:“老骨頭!”“老骨頭?”多么有趣的昵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