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里最富有小市民的性格情趣的是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張北京,幽默、張揚、不拘小節但又善良溫暖的人格讓角色生動飽滿,《我和我的祖國》目前票房已達到30.01億,實時票房排名第一,躋身中國電影票房前十。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大學生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大學生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1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尤其是海外的游子、華僑更有感同深處,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只要一聽到《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我就會精神振奮、熱血沸騰,被這種愛國的情感所感染。當我得知獻禮建國七十周年的一部電影也叫《我和我的祖國》時,便以“饑望炊煙眼欲穿”的心境在等待著這部電影上映。
這部電影分為了《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七個篇章,按照時間順序演繹了1949年9月30日建國前夜籌備、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回到艙成功著陸、2015年9月3日天安門閱兵及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閱兵的故事。這部電影卻讓我了解了在建國七十年來一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前夜》是以天安門前國旗的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爺爺為原型的故事。在開國大典的前一晚,大家為了確保電動升旗裝置不出現任何紕漏而反復測試,46秒的國歌、22.5米的旗桿高度,還要研究國旗重量、天氣因素,他們是那么的精益求精。當鑄造旗桿固定球的原材料缺少時,北京城的老百姓紛紛送上自家的收音機、眼鏡、洗臉盆等物品去提煉稀有金屬。所有人對于新中國的成立,已不僅僅是歡慶,而是將自我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
《相遇》講述了一名普通的科技人員高遠寧愿自我被輻射,也要保護原子彈裝置的故事。當看到高遠得知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后,他那發自心底的滿足和此生無悔的表情,讓我淚流滿面,為祖國奉獻自我是一件多么驕傲的事情。正是有了無數的像“高遠”一樣的小人物為國防事業奉獻終身,才會有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才會有了我們祖國今日的強大。
《奪冠》、《北京你好》和《白晝流星》讓我看到了平凡人那種最動情的抉擇,最真誠的善良;《回歸》和《護航》讓我看到了我們祖國強盛的國力讓我們國民在世界上有了自我的尊嚴。
七十年來,我們祖國面臨過各種困難和危機,可是一股核心的力量把我們人民的心聚集在了一齊,頑強不屈地去消滅困難、堅定不移地去解決危機!
“中國”,多么偉大的詞;“和平”,極其美麗的詞;“團結”,飽含力度的詞!三個詞,三種情,體現的不就是咱炎黃子孫的心聲嗎?
我國這五千年的歷史并不是那么風平浪靜、平平坦坦,而是經過了無數坎坷才走到了今日。我們的祖國,一個令我們自豪而又敬佩的祖國!在自豪的同時,我們還應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讓“和平”,讓“團結”從中國走向全球!
這是一部主旋律的愛國電影,讓我們回憶見證那些歷史時刻,激發油然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更想從電影本身出發,電影拍攝的角度,本身也彰顯著時代的提高和國人的自信。
我們不再需要那種吶喊式的表達,我溫柔地看待世界,那是一種內心的強大。
大學生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2
國慶期間,觀《我和我的祖國》后有感而發。有一種感動叫做“感同身受”,這一次的歌頌不是為廟堂上的偉大;有一種感動叫“中國”,這一次歌頌的是許許多多在__年中奮斗拼搏的人們。這個國家仍會生生不息,耀若星辰。感慨于時光厚重如奔騰不息之江河,感動之于國家至于每個我們的意義。
前夜,是新生的開始。“一直向上就不會害怕啦”這一次,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高臺之上的偉人,而是保證升起第一面旗幟萬無一兵的小角色。從一塊紅布到一根旗繩,談不上珠峰之危,但登高望遠那刻,看到的是新中國的未來。
相遇,伴隨更逢的喜悅。“起爆”,在那個年代的愛情,不是分分合合,是在國家之前的渺小。那個年代充滿信仰,似水年華的卑微愛情是多遙遠。那一聲爆炸是平地驚雷,在如今張狂的年代是多隱忍而偉大。
奪冠,是中國人的狂歡。“歡呼”,那次扣球揮舞的是艱難中奮起的決心。當冬冬淚水灑落,當不諳世事小孩都忍不住投以注視時,耀眼的不只是勝利,而是信心,是女排精神。
回歸,是祖國強大的見證。“這一秒對你們來說是結束,但對我們來說是開始。”為了2秒鐘,多番談判,底線問題一步也不能退讓。洛勇兄的眼圈沒有疲憊,英紅姐的換徽,干脆利落,達叔的淚中帶笑,觸動人心。
北京你好,是跨越的時空的問候。“歪瑞嗨皮啊。”一張奧運門票,一個失敗中年男人,一段關于2008的回憶。2008的中國,不會忘記汶川,也不會忘記北京奧運。
白晝流星,是他們改變一生的信仰。“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不羈的造型,一個追逐的故事,神舟十一號的成功起降,承載的的卻遠不只是一次科研突破。站起來,這是一場找尋的我的過程。
護航,守護這偉大而強盛的祖國。“憑什么讓我當備飛”飽含傲氣,哪個飛行員不想馳騁馳藍天。呂瀟然明白了,護航才是最好的飛翔。飄揚在天空的顏色是歡呼雀躍。
七個篇章,書寫中國的七個十年。有創造,前行,猶豫彷徨;有愛情、親情,熱血揮灑。不一定平凡,但一定感同身受。我和我的祖國,是一種信仰,是一篇還在延續的史詩。
大學生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3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贊歌。”2019年這首家喻戶曉的《我和我的祖國》響遍了街頭巷尾。大家都在用歌聲詮釋著對祖國的深情,這種愛國情懷,不禁讓人熱淚盈眶。
世上最美麗的畫卷描繪的是祖國的大好河山,世上最動人的詩篇歌頌的是祖國永恒的春天,世上最神圣的情感表達的是對祖國的真摯愛戀。
時光記載著久遠,歷史印證了變遷。建國__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__年以來,中國正日新月異地改變著面貌,突飛猛進是“厲害了我的國”的真實體現。今日,我們偉大的祖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提高,民族團結,各項事業興旺發達,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跨越。“嫦娥”奔月、巨艦揚波;北斗組網,高鐵奔馳;雄安新區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破題;京津冀協同發展方興未艾,長江經濟帶建設開創新篇;脫貧攻堅創造我國減貧成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點燃人生出彩夢想……中華大地欣欣向榮,春潮涌動,一派生機。
愛國從來都是具體的,需要用奮進書寫。__年篳路藍縷的艱辛與輝煌告訴我們,“艱難困苦,玉汝于成”。40年改革開放的探索與開拓告訴我們,“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當前,我國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正處在社會偉大變革的重要時期,更是我們廣大國人建功立業、大展身手的黃金時期。弘揚并踐行愛國奮斗精神,落腳點在立足本職作貢獻。
我們僅有把個人夢想追求融入到波瀾壯闊的國家和民族事業中,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向著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進發,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以更加堅定的家國情懷、更加高遠的夢想追求、更加執著的報國信念投身祖國各項事業,在勇于圓夢的民族自信中實現報國之志。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在這片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片姹紫嫣紅,氣象萬千。“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讓我們把自我的夢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我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勇于擔當、敢于創新,以奮進匯聚蓬勃春潮,用奉獻譜寫時代華章!
大學生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4
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突破16億元大關,創下國產影片最快破11億、13億、14億、15億和16億新紀錄。這樣的電影注定是要帶著紙巾去看的,從片頭主題曲開始就被渲染,當故事從一個個小人物的切口開始講述后,2個半小時不嫌長。從小人物的角度見證大中國的變遷,每一個故事都催人熱淚,愛國的情懷真的是根植在每個華夏兒女的血脈深處。
影片經過《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7個單元故事,聚焦包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回到艙成功著陸、2015年9月3日天安門閱兵在內的多個歷史瞬間,回溯新中國成立__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故事。
爬上房頂的求助張羅、陳舊的《青春之歌》、屋頂上的天線超人、一秒也不能等的東方之珠、薩馬蘭奇送的奧運門票、回鄉的人和沒能實現的飛行…每一個無名的“我”都是歷史書里看不到的,又可愛又鮮活。有笑有淚,原先我們就是這樣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生活。
影片中有太多印象至深的時刻,旗桿上升起的不是一塊紅布,報紙上登載的不是一個名字,電視外錯過了情竇,鳥巢里交換了運氣。秒針精確了百年的等待,流星劃破了回鄉的急迫。女排奪冠終結了我最短的暗戀,核彈爆破公開了你最長的沉默。奧運開幕兌換了我最大的運氣,香港回歸校準了你最久的思念。每個歷史瞬間,都值得我們回憶。
《我和我的祖國》不僅僅是呈現過往,更在于展望未來。一代代的中國人,用華夏兒女的頑強和堅守,把中國夢一個一個實現!
《我和我的祖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回歸篇,“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當國旗從升旗手的手中升起,他們挺拔的軍禮,微紅的雙眼深深刻入了我的腦海,那種情感共鳴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97年的時候,絕大部分香港人真心覺得自我是“回家了”,愛家愛國是基本的自尊。
我們或多或少經歷過這些意義非凡的時刻,祖國今日的繁榮昌盛,我們都是見證者,看完就覺得異常感動和激動。過去的成就需要慶賀和回憶,未來的輝煌更值得期待并為之努力,我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讓一個個新的中國夢成為現實!
大學生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5
《我和我的祖國》全片分為七個單元——《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
《前夜》由管虎執導。講述了在開國大典前夜,為了確保電動升旗裝置能萬無一失,軍方、工程師、各方民眾眾志成城共同努力的故事。管虎導演異常擅長于掌控故事的節奏。所以即使這樣一個大家都明白結局的故事,導演仍然牽動了觀眾的心。
《相遇》由張一白執導。張一白導演對于細節的刻畫十分到位。高遠的女友跟他在公交車上緩緩訴說過往時,背景中有八十年代常見的紅白公交車駛過,騎著二八自行車追逐的年輕人……這些細節使這個悲傷的相遇故事愈加的生動。
《奪冠》由徐崢指導。《奪冠》讓觀眾褪去了前兩個單元中的嚴肅與傷感,一下子帶來了簡便的氣氛。徐崢導演十分擅長于把握觀眾的情緒。這個故事讓觀眾都笑中帶淚。
《回歸》由薛曉璐指導。在簡便歡快的《奪冠》后,《回歸》讓節奏慢了一點,讓氣氛變得莊嚴了一些。在兩個歡快又感人的兩個故事中間,《回歸》舒緩了氣氛,調整了全片的節奏。飾演護旗手的朱一龍一句調笑的山西方言的臺詞“報告,我倆也單著呢”,說完后他爽朗的一笑,仿佛把觀眾都帶到了當時香港即將回歸的喜悅的氛圍中。《東方之珠》響起的那一刻,導演從旗手、外交官、香港警察、普通民眾幾個不一樣的視角還原了香港回歸的偉大時刻。
《北京你好》由寧浩執導。這個單元延續了寧浩導演高超的喜劇風格。同時又有國寶級的喜劇演員葛優演繹。所以這個單元幽默簡便,之后又綴入了汶川地震故事的轉折點,整個故事都得到了升華。
《白晝流星》由陳凱歌執導。陳凱歌無疑是中國最會用鏡頭講故事的導演之一。《白晝流星》的故事并不復雜。可是陳導用高級的畫面、樸實的臺詞、具有藝術感的鏡頭講好了這個簡單的故事。
《護航》由文牧野執導。講述了2015年勝利日大閱兵,駕駛殲十戰機女飛行員呂瀟然的故事。這個故事反映出了,每一個歷史大事件的大潮背后,都有無數個小人物組成的小浪花支撐!
這七個風格各異的故事,由各自開篇時的手寫串聯在一齊。這些故事各不相同,風格迥異,卻如同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明珠,被這些優秀的電影人再度呈現到我們的祖國和人民的面前
我和我的祖國觀看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