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電影《魂斷藍橋》觀后感
這是一部愛情與戰爭完美結合的電影,男、女主人公在那個戰爭年代可謂一見鐘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情電影《魂斷藍橋》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愛情電影《魂斷藍橋》觀后感1
大凡于解放前引進我國的西方電影都會被我們冠以一個具有東方神韻的譯名,而《魂斷藍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據說當年這個名字是來自一位女士的建議,既富美感又易上口,且頗合嚴復所倡“信、達、雅”之精神,比英文直譯的“滑鐵盧橋”不知強出多少倍。
事實上,之所以有“藍橋”一詞,乃出自于《莊子·盜跖》中尾生抱柱的故事。相傳周時有一叫做“尾生”的魯國書生,在赴秦國投考為官時認識了一個姑娘,兩人相約在藍橋下幽會。姑娘有事未來赴約,適逢天降豪雨,河水暴漲,而尾生卻不愿離去,死死抱住橋下石柱直至被河水淹沒。之后姑娘趕來,悲慟欲絕,遂抱著尾生的尸體投河自盡。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殉情故事,亦留下了“藍橋”這個著名的愛情符碼。
除了片名之外,在《魂斷藍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許多其他蘊含著東方韻味的地方。在我國古代經典愛情故事中,往往存在著這么一些關鍵詞:才子佳人、一見鐘情、私定終身、殉情而亡等等,而這些詞語恰恰能與《魂斷藍橋》的故事一一對應。
陸軍上尉羅伊英挺俊朗、前途無量,芭蕾舞女瑪拉嬌美可愛、溫柔善良,是為“才子佳人”;兩人相逢在滑鐵盧橋,甫一邂逅便有情投意合之感,是為“一見鐘情”;第三次見面時,羅伊提出訂婚,瑪拉欣然接受,是為“私定終身”;而最后瑪拉投車自殺、香消玉殞,是為“殉情而亡”。
同時,影片中所重視的貞操觀、門第觀、以及君子一諾千金、女子至死相隨也頗合東方傳統文化的元素。瑪拉誤信羅伊戰死沙場,并因窮困潦倒而淪為風塵女子。沒想到之后又與羅伊重逢,羅伊信守諾言,執意要和瑪拉結婚。然而面對羅伊的深情、羅伊家人的關懷,瑪拉對自己已遭玷污的貞潔深感愧疚,不僅與羅伊家的望族身份難以匹配,更對不起來自羅伊的濃濃愛意。于是,她毅然離開了羅伊,用死亡來證明自己靈魂上的清白和高貴。
愛情電影《魂斷藍橋》觀后感2
《魂斷藍橋》在世界電影史上被評為“三大凄美不朽的愛情悲劇”之一,其經久不衰不僅僅在于悲劇本身的魅力,更是因為悲劇的無奈。影片的片名本身就具有悲劇意味,“藍橋“暗喻人間天上一相逢的美事,雖纏綿一時卻最終飄渺無奈,歸于虛無;”魂斷“男女主人公如曇花一現,彼此深愛卻最終黃泉相隔,魂斷夢縈。
在文學藝術賞析課上終于有幸看了這部電影,盡管在此之前我已經看過了《魂斷藍橋》的劇本,但不得不承認,看電影和看劇本的劇本感覺著實不同。導演以其獨特的視角,純熟的技藝向世人展現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歷史畫面,沒有氣勢磅礴的場面,沒有撲朔迷離的懸念。有的只是近乎回憶的朦朧的視覺享受和心靈感觸,有的只是劇情中一點一滴流露出的對愛的執著與堅貞信念……
在此,我簡單的描述一下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三個人物,也許文筆有些拙劣,但此刻的心情是誠摯的!
瑪拉:美麗智慧與脫俗的她讓我感動的同時,也不得不讓我為之深深嘆息,盡管她有一段不平的人生經歷,但是自始至終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絲毫沒有貶值,沒有動搖。無論是當初的清純脫俗,還是后來因為命運的逼迫淪落風塵,無不給我一種堅強,堅貞與震撼。
洛伊:堅持不懈,他的堅決、勇敢、忠貞成為了評判好男人的標準,尤其是他向瑪拉求婚時說的那些話,更是讓我感動。盡管這對戀人相識僅僅只有兩天而已,但是他們的真情卻使愛情發展的自然而然,毫不做作。
凱蒂:瑪拉的好友,甘愿為了自己的朋友而付出一切。用她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中國有句古話: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看到凱蒂之后我對這句話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友誼的偉大,人性的光輝。愛情,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古往今來有無數的男男女女在追逐、演繹。愛情,這個閃光的字眼,她射進多少青年人的心扉,撥動了多少人的心弦?然而,什么是愛情的真諦?莎士比亞說:真正的愛情是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行動才是中心最好的說明。《魂斷藍橋》中的男女主人公也真是在用他們的行動,用事實向我們演繹了愛情的忠貞,詮釋了情感的真諦。我們為之感傷,為之動容。
也許藝術有一絲共性,那就是殘缺。如斷臂的維納斯一樣,《魂斷藍橋》的結尾,瑪拉在滑鐵盧上平靜的走向死亡,然而面容上所閃現出的凄美讓我心痛、讓我感動的同時也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的震撼與不解。我在想如果我是瑪拉,我會為心愛的洛伊而放棄自己的生命嗎?我想不會。因為那樣多少有些不負責任,洛伊是愛瑪拉的,而且是深深的愛、發自內心的愛。愛一個人就希望他(她)快樂的生活著。所以就算瑪拉不能和洛伊結婚,洛伊也渴望他能勇敢的活下去,快樂的生活。愛情的珍貴在于愛情本身,而并不在于是否能真正的走進婚姻的殿堂。也許瑪拉會說“洛伊,愛你,沒變,但我已不是昨日之我,無法承擔起那榮譽的'徽章!”但我想說:“女人可以天真但不可以無知”,洛伊說過:一切都過去了,也就是說他可以接受你的過去,你在他心目中永遠如圣母瑪利亞一樣圣潔,因為他愛你。你走了,釋然了,然而多少次,洛伊手握你送給他的護身符獨自一人站在滑鐵盧的大橋上想你、念你?又有多少個暗夜里,他瘋狂的跳回那記憶的深淵妄圖尋找你的痕跡,哪怕是一絲絲、一點點,可結果卻只能如以往一樣一無所獲,只留下自己縮在黑暗的角落里抽著一支支寂寞的煙,孤獨的流著傷心的淚?……
最后我想代表洛伊向天堂的瑪拉說句話:“瑪拉,我愛你!這份愛從不曾因為歲月的流逝或周遭變化而有一絲改變,難得是,你已不知道我愛你,我卻仍舊孤自在世間為你苦苦守候,一生保持緘默,只為你———這樣一個讓我深愛的女子!”
愛情電影《魂斷藍橋》觀后感3
周末看了電影《魂斷藍橋》,故事發生在一戰期間的英國,具體梗概就不贅述了,網絡上都有,我就寫一下自己對這部影片的幾點感想。
首先,覺得女主人公從頭到尾都帶著悲觀主義色彩,有些懦弱。每次重要關頭,不想解決問題,總是逆來順受。這種性格也害了自己的好姐妹。羅伊的部隊臨時改了時間,他要早離開,想見他“最后一面”是情有可原的。但因此也害得自己和好姐妹沒了芭蕾舞團的工作,從此走向悲慘之路。從某種程度上說,瑪拉害了自己也害了基蒂。當羅伊的母親來看她的時候,她竟然選擇不去訴說自己的困境。畢竟這種困境的形成是和羅伊的離開有關。即使她不愿為自己著想,也應該為自己的姐妹著想啊。這是我不能理解的。感覺女主角可能天生悲觀主義色彩,導致自尊心很強,最后也是因為自尊心太強,當然也是因為愛,沒能和男主角走入婚姻殿堂。
其次,我覺得如果她選擇開口,羅伊可能會不去計較過去的事情。可能這件事會對羅伊造成名譽的影響,但真愛是可以排除萬難的。相信羅伊的家庭也可以包容她,包括羅伊的母親都說這件事是否可以再考慮,但瑪拉固執的拒絕了。可能那個時代還是太過保守,也可能是出于對羅伊的愛,瑪拉覺得對不起羅伊,也可能只有這樣,愛情悲劇才能給人們震撼。
最后,想說驚奇地發現《友誼地久天長》這首老歌竟然是這部老電影的主題曲。這首歌應該是蘇格蘭風格的歌曲,悠揚的長笛聲會久久回響在耳邊。一直以為這首老歌是講蘇聯的,講述老朋友之間的友誼應該地久天長。
愛情電影《魂斷藍橋》觀后感4
“我愛你,別人我誰也沒有愛過,以后也不會!這是真話,羅依!我永遠也不…”
為了愛,他不顧一切地和她在一起,為了愛,她義無反顧地迎向駛向她的汽車。
盧卡契曾說過,每一種偉大藝術,它的目標都是要提供一幅現實的畫面。的確如此。曾風迷全球半個世紀的愛情經典劇《魂斷藍橋》圍繞著男女主角的悲劇愛情這一軸心,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戰爭的、經濟的、世俗的多方面生活的畫卷。
影片從始至終緊扣愛情主題,羅依和瑪拉相愛,愛得熾烈奔放,愛得無我忘我。瑪拉可以不顧自己的舞蹈事業,為了見羅依而誤場;羅依對瑪拉一見鐘情,在沒有同家人商量的情況下,馬上決定同她結婚。然而事與愿違,戰爭把他們分開,戰爭使得瑪拉改變命運,雖有婆婆的原諒和叔叔的信任,可瑪拉總是自覺形穢,抹不去的等級陰影使得她不能原諒自己,最后為了維護羅依和他的家族的榮譽,她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影片通過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愛、相分、相聚和永別,把熾烈的愛情、惱人的離情、難以啟齒的隱情和無限惋惜的傷情共冶一爐,因為戰爭原因而墮入紅塵的瑪拉經過了費雯麗的演繹,其善良、美麗、柔弱、無辜表露無疑。可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沒有理由不去憐愛的女孩子,最終被戰爭逼上了絕路,用死亡結束屈辱,她在滑鐵盧橋上平靜地走向死亡時面容上所閃現出的凄美讓人心痛無比。
影片沒有氣勢磅礴的場景,沒有撲朔迷離的懸念,有的只是近似回憶般朦朧的視覺享受,有的只是小橋流水般優美的意境,有的只是從劇中人發絲間、明眸間、手指間一點一滴流露出的對愛情的執著和堅貞的信念。本來是一段纏綿動人的愛情故事,卻如鏡花水月一般以悲劇結尾…此情可待成追憶…
《魂斷藍橋》做為電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愛情悲劇之一,一部蕩氣回腸的愛情經典之作,它之所以讓人屏息凝神,不只是因為硝煙中的愛情使人沉醉,美麗中的缺憾使人扼腕,更重要的是生命中愛的永恒使人心馳神往……
在不相信愛情的今天,有誰還可以為愛而舍棄自己的生命?渴望永恒愛情的現代人可以為《魂斷藍橋》感受那天長地久的愛意。我們應當從這一段美麗而憂傷的愛情故事,一首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中感受愛的春天,對愛的矢志不渝。
愛情電影《魂斷藍橋》觀后感5
感情,是一種美妙的感覺,他能夠讓人興奮,讓人忘我,讓人憂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感情有了更深的了解,感情還包括生命和信念。
魂斷藍橋是風靡全球半個世紀的美國故事,一部蕩氣回腸的經典之作。他是1940年出品的由茂文·勒羅伊導演,費雯麗·羅伯特·泰勒主演的好萊塢戰爭題材的感情故事片,我對,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國上校洛依在滑鐵盧橋上獨自凝視,回想著他那場刻骨銘心的感情。在一次躲避空襲的行動中,羅伊和馬拉相遇了,他們一見鐘情,在其后的約會中確定了對彼此的感情,戰爭是殘酷的,他們和還沒來得及結婚,洛依就被遣去了戰場。最后的離別也只是遠遠的望上了一眼,不幸的是,這還導致了瑪拉失去了工作。生活的窘迫逼得她不得不背叛自己,為了生存而迫不得已。他回來了,他們回家了,她受不了內心的愧疚和自責,自殺了。
這是一場杯具的感情,他們愛得轟轟烈烈,卻又分的急急忙忙。戰爭讓他們陰陽相隔,活人在流淚,逝人在流血。
印象比較深的一個情節是在鄉下的洛依家,瑪拉已經向羅依的母親說明狀況并決定離開羅依,出門后,她能夠遠離羅伊,她可能是怕無法承受洛依那愛慕的目光吧,那目光對她來說就像是一把利劍,對視無疑是一種嚴刑拷打,相擁時,她不舍的眼神深深地刺痛著我,為什么老天這么不公平?他心中有她,把那個幸運符又送給了瑪依,這是多么溫馨而完美的畫面。不幸的是,她自殺了,她逃避了,但他仍然愛著她。
全劇以幸運符為線索展開了杯具的感情,這感情讓觀眾看了不時地心痛,對他們的感情懷有一顆悲憫之心,這是多么完美而又憂傷的感情,漫入心頭,浸入心底。究其悲的原因,還是因為戰爭,所以,為了不再有如此“憂美”的感情再現,請捍衛和平,為人類的感情創造一片祥和的凈土!
愛情電影《魂斷藍橋》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