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季觀后感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不錯,至少在弘揚和推廣中國詩詞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中國詩詞大會》是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自主研發的原創文化類電視節目。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季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季觀后感1
最近幾天,《中國詩詞大會》被我給迷上了。因為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學生、小學老師、大學老師、普通農民、還有在中國工作學習的外國留學生。
每場比賽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個人追逐賽”(規則:每組題目一共有九道題,百人團每個人前面都有一面盾牌,答錯一題前面的盾牌將破碎,破碎盾牌的數量將成為選手的分數)、“飛花令”(規則:四位選手里面分最高的一位要,和百人團里用時最短、正確率最高的一位進行“飛花令”,勝者將成為“攻擂者”)、“擂主爭霸賽”(規則:“攻擂者”將和“守擂者”進行爭擂,一共有九題,答對五題就可以成為擂主。答對一題得一分,答錯一題對方加一分)。
這里面我最佩服陳更姐姐,一個理科大學生,對詩詞是那么的熱愛,她成功連續守擂了兩場。我唯一不喜歡的就是他有點急躁了,所以有些題搞成錯誤的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詩詞,將來以后我也要像陳更姐姐文理貫通。
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季觀后感2
節目嘉賓、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說 :“這個節目火最深層次的原因,就是中國人仍有不死的‘詩心’。”詩歌是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最古老的方式,一部中國詩歌史既是中華文明在語言文字上的濃縮精華,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風貌的展示。
本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入選詩詞從中國詩歌的緣起《詩經》開始,包括楚辭、漢魏六朝詩,唐宋詩詞、明清詩詞,一直延續到當代名人詩詞,時間跨度數千年。
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純真質樸,到“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上下求索;從“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雄心壯志,到“心遠地自偏”的隱士風流;從“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盛唐氣象,到“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婉約纏綿。千百年來,中國人就是從這些意味無窮的詩詞中得到滋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傳媒研究者靳智偉表示,中華民族是詩的民族,中國人對詩詞有著獨特的文化情結,這構成《中國詩詞大會》熱播的社會基礎。“當中國人遇到天大的困難或災難時,甚至當我們一無所有時,我們還有詩。中華民族創作了世界級的華彩詩章,而這些詩章又鍛造著我們的民族性格。”
事實上,本屆選手已經展現出詩詞對他們精神的“鍛造”。冠軍選手武亦姝說,蘇軾“可以根據人生境遇調整心態”,讀東坡詩詞會讓人有好的心情,不知不覺中,蘇軾豁達的人生觀也讓她有勇氣笑對各種人生挑戰。選手陳更說,古詩詞中關于人性、歷史的內容,可以映照在自己當“這個節目火最深層次的原因,就是中國人仍有不死的.‘詩心’。”
2月1日播出的節目中,武亦姝在“飛花令”環節以“月”字吟詩,被提醒所說詩句重復了,她脫口而出《詩經七月》中的詩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蒙曼隨即點評道:“詩歌的真善美是滲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謙遜不是裝出來的,而是有詩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氣定神閑的樣子,詩意就出來了,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靜說,“詩詞大會”選手展現出的是中華民族謙謙君子、揮灑談笑的氣度與風貌。“當有選手屢敗屢戰再度出現在舞臺上說出‘只為挑戰自己、戰勝自我’的時候,當有選手得知母親住院主動選擇放棄比賽的時候,他們的知行合一踐行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品格與修養,正是他們的取舍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與妙義。
通過觀看《中國詩詞大會》喚起了我的學習欲望,認識到自己還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知識儲備還遠遠不夠,如果讓我去參加節目,我可能在第一道題目上就卡住了。感觸頗深,真真的是學無止盡,我們要養成活到老學到老的好習慣,不斷地充實自己,通過各種途徑的學習,豐富自己的文化涵養,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季觀后感3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隨著董卿老師的開場白,一年一度的《中國詩詞大會》開播了!我和爸爸都以激動的`心情看著期盼已久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感覺全身都被這個節目所震撼。
在這個節目中,我最喜歡陳瀅,而爸爸最喜愛陳更。我認為陳瀅有把握,所以一直支持陳瀅。但陳瑩面對這么厲害的選手,還是遺憾離場。最終還是被陳更這位老將過五關斬六將,奪得了最后的總冠軍。
在這期節目中,我認識了很多選手。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堅持不懈,有的奮發圖強,還有的能書善畫。我認為不光是選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的時光。時光給了我們學習的機會,我們就應該珍惜。向每一位選手和百人團的所有選手一樣勤奮努力。
“這個春節《中國詩詞大會》讓我們度過了一段難忘的、美好的詩詞時光……”隨著董卿老師的結束語,我和家人都喜愛的這個節目結束了。雖然節目停止了,但詩詞永遠刻在我心中。
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季觀后感4
中央電視臺2016年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已經落下帷幕,是央視科教推出的一檔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的大型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檔好節目,最近一月,由于我女兒喜歡該節目緣故,所以從每天晚上八點鐘開始,我們全家會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在比賽開始后,我們努力與臺上的選手同步答題,只能偶爾答對幾題,我連續看了幾場,深深地被選手所吸引。
我常被選手們的精彩答題和二位老師的點評所陶醉,隨著老師的點評,腦子里常常浮想聯翩,《詩詞大會》用輕松的、愉悅的、有看點的電視節目形式,特別是有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擔任主持,著名學者康震老師、酈波老師、蒙曼老師、王立群老師擔任點評嘉賓。評委老師的點評,畫龍點睛,幽默文采飛揚的語氣,由簡入難地帶我們進入詩詞的世界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們陶醉。在比賽中,節目很容易喚起我們學生時代曾經背誦過的詩詞,成長中的記憶,讓我們有更多的人生思考與感悟,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古代經典詩詞,深深印在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通過演播室比賽的形式,重溫經典詩詞,央視此舉,對弘揚傳統文化、普及詩詞知識無疑是一件大好事,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次舞臺嘗試,繼承和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詩詞題目幾乎全部出自中小學課本,“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等等,這些熟悉又膾炙人口的詩句在我的腦海中翻騰,意境顯露,帶來無窮的遐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帶領觀眾在“熟悉的陌生題”中領會中華詩詞文化精髓,透過詩詞之美傳承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正如節目開場白所講,詩詞是傳頌古今的歌唱,是感動天地的情懷,是創造末來的力量,中國詩詞大會喚醒了每一個中國人血脈里的文化基因,喚醒了我們每一個家庭最溫暖的記憶,中國詩詞大會是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讓我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引發了強烈的反響,詩詞會塑造一個獨特的你,會影響你變成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人,傳播中國最美的詩詞文化。
中國詩詞大會舉辦的很精彩,它深深的吸引了我,感染了我,帶我體會最經典的中華詩詞風范。愿我們在工作后,利用閑暇之余時間,去看看類似節目,她能陶冶我們心靈,生活會更充滿詩意,豈不妙哉?
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季觀后感5
詩詞大會又開始了,讓你看看我的觀后感吧!
第一個是王天博,他的女朋友也來了,他的女友用古詩詞給他加油,是“往事知多少,”百人團中有30人出了錯,所以他是我最有印象的一個人。
里面的大衛開玩笑說他自己是“老人家”,所以大衛變成了“老衛”了,他也是難忘的人。
王天博的女友旁邊的人觀察了他們好一會,他們兩個眉目傳情,好生羨慕,王天博的成績一直向上,124分,第7題答錯了。
第二個是薛玉,一開始就一個簡單的題得了35分,兩個題得了66分,但答了10題,得了192分,收場了,后被李子琳200多分超過了。
最后李子琳以217的成績得到了與上屆擂主的PK權利,最終打敗了上屆擂主,成為新擂主。
他們都很有能力,我要向他們學習。
中國詩詞大會觀看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