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閱兵觀后感
閱兵是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儀式,它展現了部隊的建設成就,并可壯觀瞻,振軍威,鼓士氣等等。那么就讓我們圍繞閱兵,來寫一篇自己的個人觀后感吧!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九月三日閱兵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九月三日閱兵觀后感1
國慶長假第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家里看電視直播的國慶大閱兵,這是從我記事兒以來第一次看到這么宏偉壯觀的閱兵儀式,聽爸爸媽媽講我們國家是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
首先,我們看到今天的天安門廣場被布置得非常美麗,廣場上有來自祖國各地的觀禮代表,還有威嚴的升旗儀仗隊,和一支擁有500人之多的'管樂隊。
十點整,我們看到了中央主要領導人來到了天安門城樓上。
接下來,我們看到了參加閱兵儀式的各種梯隊、方隊和方陣。當各種方隊走著整齊的步子來到天安門城樓前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當每個方隊來到城樓前的白線時,只聽一聲口號之后,所有的軍人都由齊步走改成了非常整齊的正步走,當鏡頭照到側面時我發現一排軍人的動作整齊的就好像是一個人在走。聽記者介紹這些軍人們為了這次閱兵典禮,他們整整練習了兩個多月,我很佩服他們的毅力。
在之后的軍隊裝備進行演示的時候,我看到了很多我喜歡的軍事武器,例如:96A式坦克方隊、空降兵戰車方隊、火箭炮方隊、紅12地空導彈方隊、機動雷達方隊和殲轟7A梯隊等等。
看完閱兵儀式之后,我覺得我們的祖國能發展得如此強大,離不開國家領袖的正確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協作。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少年兒童,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快速發展的棟梁之材。
九月三日閱兵觀后感2
“同志們幸苦了”,“為人民服務”。
三軍將士的回答響徹云天。
檢查完畢后,領導人胡錦濤發表講話,隨后閱兵式分列式開始進行,本次閱兵式共有14個徒步方隊,車輛方隊30個,戰機編隊12個,受閱人員總計4732人,受閱槍械總計3305支;海、路、空三軍依次在天安門前展示了各自的武器、方隊,走的那么整齊,不愧是中國得核心力量!中國研制得核武器也初次與大家見面,這次閱兵式有許多兵隊和武器是與大家初次見面,這是一次盛大的閱兵儀式。
六十年里中國變得強大了,中國人站起來了!我們僅僅用了60年的時間,遠遠甩掉了“東亞病夫”這個恥辱的稱號,并且我們用實力證明了我們不是東亞病夫!,到了今天的東亞強國!我為我的.祖國驕傲、自豪!新的《中華交響曲》將在我們的手里演奏的跟加精彩,更加輝煌。就像李大釗期望的那樣:“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正氣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現!讓華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國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九月三日閱兵觀后感3
祖國,是一曲永不落幕的樂章,每個音符,都那么令我為之心動,為之向往。
拾起一片地上枯黃的落葉,我說:“這是我的祖國”;捧起一把芬芳的泥土,我說:“這是我的祖國”;攏聚一朵奔騰的浪花,我說:“這是我的祖國”;翻開一頁發黃的《上下五千年》,我說:“這是我的祖國!”
祖國啊,你是我心中永不西下的紅日,你撕開黑夜,照亮我無盡的向前;你是我日夜魂牽夢縈的思索,帶著你的理想,帶著你的偉岸,將我與世界融在了一起。我要贊美你,贊美你啊,就讓我贊美粗劣的筆尖來贊美你的偉大!你的博愛!你的雄壯!
啊,祖國,偉大的祖國,我的生命凝結在五千年前的他們身上。這偉大民族誕生的那一刻,便注定了我血液里流淌著的那奔涌的思潮。
觸摸著兵馬俑冰冷的軀殼,拂去塵埃,重現在我面前的,是活著的,活著的他們啊,當繁華落盡,葉落秋寒,他們,便又從這里到了那里;站在茶馬古道上,我感受到,感受到那悠悠的歷史長河慢慢地,慢慢地滲入我的骨血之中,給我的生命,帶來的是永不止息的,躍動的活力啊;屹立在八達嶺長城之上,讓雄偉的長城飛騰起來,化作那九天的巨龍啊,帶著我們的自豪,帶著我們的無畏,直上九天云霄去吧!
你,又是無限悲壯的美麗。腳下踩著的是圓明園的瓦礫,那空氣之中彌漫著你的憂傷,彎腰撫摸滿目傷痕的大地,每一寸土壤都有悲傷在擴散。那是你的屈辱,你的屈辱啊!思緒化作以太的翅膀,逆著風,飄揚向那已淡卻了時間,淡卻了地點的地方。在過去的風雨飄搖的百年里,你用你柔弱的雙肩挺起千千萬萬中國人的脊梁,用你高傲的胸膛為中華兒女遮蔽風雨,用你原本慈祥的面容化作無數把利劍,直刺侵略者的心臟。那是你的抗爭,你的抗爭啊!母親啊,你的鮮血噴涌向天空,染紅了這世界,化作那天邊飛翔的白鳥啊,發出不滿于蒼天的悲鳴,振翅向天;母親啊,你的淚水劃落在大地,洗刷了她的蒼白,綻開出無數怒放的紅蓮,散發著生命的不息,落葉歸根!我的母親,你挺直了脊梁,擴張了雙肩,爆發啊,爆發吧,把你的仇恨,變成仰天的怒吼吧!你是不屈,你是無畏,你是奮爭啊!
殘敗的的梅凋零在殘垣斷壁的墻角下,枯萎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中,遠處飄渺的空間傳來一聲巨人的宣告,為悠悠中華的五千年歷史,添上了厚重的一筆!誰知道,這是夢境還是思索呢?
古老的文明,鐫刻在斷戈殘戟之上。勇敢與忠貞,無畏與怒放,早已融解在我的每一個細胞之中;逝去的硝煙,飄蕩在異國的天空。 堅忍與深沉,內斂與和諧,幻化做空氣中的每一個微粒,伴隨在我左右。
祖國啊,你的涅盤為我的生命注入新生的活力;你的變革給我的靈魂帶來滄桑巨變。
從來,趴在地上向前方蔓延的鄉間小道上的泥濘腳印,總也看不到盡頭,直到有一天,灰白的水泥傾瀉在小路上,覆蓋了泥濘的腳,覆蓋了鄉間的小路,也覆蓋了看不到的盡頭。
原本,蒼天是我的歡娛,月亮是我的路燈,她把昏暗的光線極力對著我的影子,直到把那影子從地上抹平,可是呢,她怎么知道影子到了我的腳下了呢,后來,路邊站起的光,他們把影子召喚到哪去了呢,我恐怕也不知道了。
祖國啊,你若是那河邊常青的垂柳,我愿化作你枝條上的一片綠葉,為你的青春增加一份新綠;祖國啊,你若是那浩蕩的洋流,我愿化作你支流上的小河,讓我用自己為你的浩蕩平添一份行色吧!
我的祖國,我親愛的祖國啊!
九月三日閱兵觀后感4
今天,我國經過一步步的艱苦奮斗,已經慢慢成為國際各方面的領頭羊。當然,國家的繁榮昌盛,是離不開軍隊的護航。在這個倡導和平的年代,我國在國慶這一天通過閱兵的形式向世界展示我們軍隊的實力,既能讓世界看到中國的軍事力量,又能鼓舞我軍的士氣。
如今的社會雖然安定和諧,但時代一直在進步,每個國家都在努力研制先進的武器力求捍衛自己國家的地位,我國的70周年閱兵正是宣告世界,中國的力量不容小覷,更加不容侵犯。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少年,作為這個時代的寵兒,更是代表著祖國的未來,努力奮發,為祖國的強大發展獻上一份自己的力量,驕傲地向世界表示,我們是一個強大的主人。
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強則國泰民安。我們一起砥礪前行,讓祖國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九月三日閱兵觀后感5
閱兵,檢閱部隊,宣揚國力。今天這一場閱兵更是意義非凡,中國人民用鮮血奠定了這個天下,才有我們今天的生活。
強盛的君威,壯麗的軍容無不告訴我們今天的中國強盛如斯。看著這一幕幕,當我們在心潮澎湃的同時,是否應該珍惜這一切的來之不易。
看著三軍部隊的英姿,我不禁陷入了深思,眼前仿佛出現了數十年前,中國的英雄和偉人們為了這個國家浴血混戰,悍不畏死,才有了今天中國的強盛和地位。再細想中國如今年輕一代的種.種思潮。些許無奈涌上心頭。
中國人總是善忘,就這幾十年的時間已經將曾經的一切都當成了遙遠的歷史,甚至娛樂故事。
行走在各個城市之間,時常可以聽到青年人,少年人。這中國新一代的支柱,毫無顧忌張口間便是評論那些英雄,偉人的功績。更有甚者直接言語間抨擊,謾罵,為這個民族國家奉獻了一生的英雄和偉人們。他們完全忘了是誰讓他們過上了如今的生活,在閑暇之余還有時間批判那些死去的英靈。不得不說人的劣根性是多么的.可怕,尤其中華民族這個創造了偉大文明的民族所存在的問題,更是觸目驚心。
漸漸的我似乎有點明白了,當初魯迅在面對無數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時是何種心情。
還記得,當初看一部極具中華文化的臺灣戲劇時,那里面有一個曾經拯救了萬民的英雄人物,因為拯救天下而犧牲了一部分自愿犧牲之人,天下太平數十年后,這些人的后代卻給這個英雄人物冠與暴君的名義,最后英雄死了。無數年后,英雄再度復活,問了一句話,“人民在什么時候需要英雄”這句話讓我陷入沉思,獲益良多。
這句話或許也是這個悲劇的英雄人物,從生到死,從死到生都在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值得無數人思考。就如翟鴻燊老師所說的,我們這些后輩人物又有何資格去評判那些偉人的功績,甚至連他們的思想都不曾細究過。他們身上所具有的人格,創造的歷史,都是足夠我們這一輩子學習,甚至是足夠中華民族傳承下去的東西。
我們也許不能體會那些偉人的胸懷,我們也許已經不足以想象那個時代的殘酷,我們甚至淡忘了曾經用鮮血換來今天和平的先烈。但是請大家在吃飽穿暖,享受生活之余,能夠念一聲那些偉人的好,而不是心安理得的批判著那些逝去的靈魂,用來抬高自己那所謂的尊嚴。
我相信中華民族的未來會是輝煌燦爛的。我相信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崇敬英雄的,也時時刻刻需要英雄,亂世的英雄能夠開天辟地,帶來和平。他們雖然離開了塵世,但他們留下的東西會告訴你,盛世一樣可以有英雄,盛世的英雄是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他需要你去締造,需要你去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