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一集觀后感
《航拍中國》中短短一集不到50分鐘拍攝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地形、變幻莫測的自然氣候,更加強調的是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人的故事,《航拍中國》是央視拍的一部紀錄片,單是第一季出來就已經得了豆瓣9.4的高分,可見這部紀錄片的精彩。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一集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一集觀后感1
正所謂,“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在茫茫的西北邊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處的似乎只剩下蒼茫戈壁和漫天風沙,似乎只彌留了幾座高聳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觀看了《航拍中國——新疆》之后,卻明白了,何為:“萬木長毫開麗境,一池濃墨壯河山。”
隨著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鏡頭,目光在那一個個瞬間流轉,新疆這個“塞外江南”的風姿漸漸展現了出來。雖不是親身所及,可那美景,確實讓人身臨其境。
也許,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她未曾擁有浩瀚無邊的海洋,可金黃的沙漠之上卻有著比海更壯闊的綿延: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積蓄的是祖國北疆那種勇敢而不退縮的磅礴氣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絕望與希冀交錯的黃色,在腦海中深深地鐫刻。
也許,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斕而蘊藏著詭秘水怪傳說的喀納斯湖,那波光瀲滟的博斯騰湖和天池,想必蒼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駐足了吧。哦,還有那廣袤無垠的大草原,綠浪滾滾,承載著牧民們的辛勞。
也許,新疆美在她的風姿迷離。壁畫連綿的高昌古鎮,“神鷹獵隼沖霄漢的“魔鬼城,還有那蘊藏著古文明的樓蘭古國……一處處,一景景,無不展示著新疆的獨特的風姿。
難忘,她的瓜果飄香;難忘,她的蕩氣回腸,而那,卻更難忘。
記住了她的芬芳,記住了她的明朗,更記住這片遼闊土地為我們帶來的力量,記憶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邊陲那天鏡浮空的模樣。
166萬平方公里的遼闊,166萬平方公里的不羈與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蕩著的是幅員遼闊的祖國永不磨滅的歷史和輝煌。這部紀錄片中,我讀懂了來自祖國邊疆的魅力與感動,更讀懂了讓祖國的每一寸土地瀲滟于世的光榮。新疆是我們一抹充滿綺麗的顏色,激勵著我們心懷感激地面對祖國大地遼闊的江山。新疆的幀幀流影,讓我們學會繼往開來,學會為了祖國的萬古流芳而努力的決心。展翅吧,我們是雛鷹,我們定要一同努力,共繪祖國明麗的風景!
《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一集觀后感2
《航拍中國》是由余樂導演帶領著自己的團隊用無人機拍攝的方式記載祖國大江大河的一部優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綜合類地理紀錄片。第一季記錄了祖國的,海南,黑龍江,陜西,江西,上海六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和地勢地貌。
正如影片開頭旁白所說,帶你領略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國》所采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國的大好河山時加入獨具魅力的視聽語言更能突出祖國的神奇壯麗。余樂團隊使用無人機用俯拍的方式展現出每一個省份地區的地形地貌,更能給觀眾營造一種震驚的視覺效果,采用推鏡頭的拍攝手法更能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影片大部分是解說詞,時而也會有無人機轟鳴的聲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實感。拍攝每一個地區都會先展示出該區域的動態,地形圖。旁白解讀出所要經過的路線以及該地的人文歷史地理。之后按照規劃好的路線進行拍攝 多采用推拉鏡頭的手法拍攝。在的那一期中,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拍攝的特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里的大片紅色,從上空拍攝給人以強大的視覺震撼力,隨著無人機的下降逐漸看清原來紅紅火火的紅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在一定程度上,給觀眾了一種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感覺。在很多時候紀錄片中缺少的就是這種豁然開朗的神秘感。影片中不僅介紹了各種自然,地理環境,也有關于各地奇妙傳說,從而滿足觀眾的好奇感,更能激發觀眾到此處游玩的興趣。在影片中,看著能“上天入地,無歲不能”的無人機,帶我們領略之前難得一見的風景。我看到了直上云霄的崇山峻嶺,看到了坐落于白云之上的建筑。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無人機帶我們穿梭于不同氣候,不同緯度之間,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觀呈現在我們面前。
《航拍中國》帶領我們認識了解了許多之前從未見過的東西,經過工作人員數段時間的努力之后,呈現給觀眾如此優秀的文藝作品。之前看到《航拍中國》的豆瓣評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后才的的確確領略到祖國山河的壯美,如果沒有如此優秀的團隊拍出這種類型的紀錄片,許多美麗的景觀不被人熟識,欣賞,這將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一集觀后感3
近幾年,含有“中國元素”的自然紀錄片在國外電視臺里頻繁出現,宣傳中國。于是今年年初,中央電視臺終于籌劃了一檔專注于介紹中國美麗自然風光的紀錄片《航拍中國》。從上映開始,這部紀錄片就大獲好評,從文案到配樂都美到極致。成為即《舌尖上的中國》后有一檔,口碑收視雙好評的紀錄片。
《航拍中國》采用航拍技術以高空視角俯瞰整個中國。每一集片中都會有幾百個美景鏡頭。畫面之精美,氣勢之宏大。航拍最能體現,雄偉河山的廣大和人文之美。紀錄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國海南、陜西、黑龍江等地區。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冬夏風情濃厚的黑龍江。
片中,北國雪境的氣質一覽無遺。在庫爾濱,霧凇不僅美得晶瑩剔透,更擁有長達四個月的漫長“花期”。亞布力滑雪場上的人群在歡樂滑雪中體驗風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塊塊重達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塊,遠看像一顆顆甜蜜的冰糖。就是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變成冰雪派對的現場,搭建出哈爾濱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過《航拍中國》了解到了鏡泊湖是中國最大的高山熔巖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為一體,形成了冰瀑奇觀。懸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龍潭,水底的溫度卻常年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老人縱身一躍,人與自然合二為一。黑龍江這集除了片中秀美風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還有當地人與景的故事結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鐘拍攝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地形、變幻莫測的自然氣候,更加強調的是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獨特的上帝視角,呈現出了一部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相結合,幀幀是美景,秒秒為經典!
雖然這幾年各類真人秀綜藝在熒屏上異常火爆,所有節目無一例外的都會在風景秀美的地方取景。但沒有一個節目,會從純粹的自然風光著手,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國的美。
孩童時從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學時從課本里了解中國、工作時又從手機中了解社會。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卻忘記了這一切都不如“行萬里路”。悠悠古國,萬里河山。幾千年的崢嶸歲月已無法復刻,祖國的山河便成了那段歷史留給后輩最終的遺物。
《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一集觀后感4
毫不夸張地說,《航拍中國》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中國旅游大片,集自然景觀之壯麗宏偉,集人文歷史之淵遠流長,分分秒秒讓你悅目、賞心、激情、震撼……看后余味無窮、浮想聯翩……美麗祖國,為你自豪!偉大中華,更看今朝!
近期央視一套重播《航拍中國》,開場——新疆篇( 10月13日中午),畫面之精美,氣勢之宏大,讓人嘆為觀止! 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國土六分之一的新疆,原本在一般人心中,除了面積最大,其它都是“差”了 :邊遠、沙漠、寒冷、荒涼、落后……而《航拍中國》徹底顛覆了人們的新疆“三觀”(景觀、人文觀、價值觀):新疆大美,美到你難以想象…… 大漠戈壁,浩瀚深遠;高山雪原,云海蒼茫;峽谷盆地,悠悠沉淀;綠草清湖,塞外江南……
看那:天池之水天上來,清純滋潤著萬物生長; 喀納斯湖傳水怪,千年萬年說不完的神奇;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深埋著無數的古代文明;而500多公里的開都河,更是拐了萬條彎,看見九個太陽已不是神話……
看那:這片幅員遼闊的西北邊陲,是新中國給了她無限生機,開辟了嶄新的百萬疆域。廣袤田園,白的棉,綠的果,棉田萬里,瓜果飄香;更有那紅色的洋,出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番茄醬,還有那最醒目的世界最大的紅椒五星紅旗,“辣”的世界都“眼紅”; 而曾經最讓人們“討厭”的荒漠戈壁,荒涼廣闊的無邊無際,但你萬萬也想不到,他深埋著無數無盡的寶藏,蘊藏著中國陸地三分之一的石油及天然氣……
大美新疆:浩瀚無邊,氣勢磅礴,繪斑斕世界,藏萬古精華。鬼斧神工天地造,神仙抽象江山來,看不盡的嬌美,嘆不完的壯麗,一生一世的向往…………。
還有:海南、黑龍江、上海、陜西、江西……航拍中國的千山萬水…………江山如此多嬌,還看今朝!
向本片導演余樂、林婕等致敬! 向解說李龍濱及撰稿黃康源、楊夢娟致敬!向航拍、作曲等所有工作人員致敬! 良心之作,旅游大片,收藏精品!
《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一集觀后感5
要說中國今年比較火的紀錄片,其中一部必然是《航拍中國》。
《航拍中國》的每一幀都能截圖做桌面,從文案到配樂到畫面都是驚艷到沒朋友。除了這幾樣外,其拍攝思路更是讓人折服。
以航拍為主題的紀錄片,首先得有顏值,這點《航拍中國》做到了,精致的畫面,每一幀都是視覺的極致體驗,再加上文案和配樂,看得你內心激昂澎湃。
有種中國的大好河山就是為航拍而生的感覺。
這不是人物紀錄片,也不是動物紀錄片,“航拍”主題大而難捕捉,第一次看到《航拍中國》這個名字時,我大腦靜止了好幾秒,如果這個主題扔到我手上,我還真的無從下手。
用航拍的形式,將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的國家展現在人們面前。如果只是僅僅將航拍的景物展現出來,那未免顯得單調,也枉費了人力物力,也稱不上是一部走心的紀錄片。
所以《航拍中國》的走心,不僅體現在畫面、音樂與文案上,還有貫穿整部紀錄片的拍攝思路。
《航拍中國》的拍攝路線囊括34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主要以省份展開,再從省份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再從地區繼續深入到代表性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觀,再從自然景觀順其自然地過渡到人文歷史文化,這便是《航拍中國》整體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