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與激情8電影觀后感
《速度與激情》所創造的一種能導致觀眾近似魔怔式的吸引力,需要穿過復雜的社會心理與人性弱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作速度與激情8電視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速度與激情8電視觀后感1
我觀看這部電影時感覺場面弘大,劇情驚心動魄。電影全程跨地界廣:全劇情從熱情四溢的古巴之旅開始,男主角多姆與妻子萊蒂在古巴一個小鎮旅行,幫侄子還債與當地賽車手賽車,贏得了比賽又贏得了賽車手的友誼(為后面的劇情埋下了伏筆),此時多姆路遇神密女子塞弗(世界有名的黑客大佬),被其脅迫與她為謀,黑化了。
飛車家族隊友霍布斯接到任務搶奪能致使電網癱瘓的武器,聯系隊友一起前往紐約,搶奪回程,多姆襲擊隊友離開,隊友產生質疑,幾人認為多姆背叛了家族,只有多姆的妻子萊蒂不相信所見之事,依然選擇相信著多姆。劇情到中間才知道塞弗劫持了多姆的前女友及自己還不知道的兒子,為了責任,多姆不能不妥協,幫助塞弗做事。在古巴賽車友人的幫助下,多姆躲開監控,親自面見瑪格達萊尼,一位有著兩位被陷害兒子的母親。兩人達成共識共同對抗塞弗,她的兒子戴克為麻痹塞弗與多姆演對手戲,假死。在自己母親與兄弟的協助下救出了多姆的兒子。當多姆知道了進展順利,幫助飛車家族躲過襲擊,連成戰線,共同對抗塞弗,最終贏得了勝利。 古巴飆車,紐約無人自動駕駛,柏林槍戰,冰島飆豪車,坦克射擊 , 潛艇大戰等。劇情前邊緊湊讓人有一種壓迫感,但中間也有許多幽默風趣的情節。霍布斯和戴克之間不打不相識,語言激烈,相互排斥,儼然死對頭,后來合作過程中一笑泯恩仇。
瑪格達萊尼要求兒子戴克帶自己兄弟去,戴克的無奈,瑪格達萊尼的搞怪笑臉。戴克在解救多姆的兒子過程中更是爆笑不斷,給小娃娃戴耳機聽音樂,小娃娃可愛的表情,為劇情增添了許多幽默風趣。還有劇中的泰吉自說自話,冰島飆車,是個自帶搞笑體質的人。
信任危機,險惡的力量最終沒有戰勝飛車家族。我很喜歡多姆這個角色,很男人,有擔當。尤其是最后面他說的話,他不會背叛飛車家族的霸氣。 總體來說該劇值得一看。友誼往往來源于一次寬容;信任往往來源于了解與愛;責任往往來源于目標的觸動;團結往往來源于最終的事實導向;正義往往來源于內心的評判。飛車家族的總總還在繼續……
速度與激情8電視觀后感2
看著被中國粉絲昵稱為《速8》的《速度與激情8》,我滿腦子響起“少林,少林”的BGM(背景音樂)。
“素雞”(速激)系列電影里的光頭真的是越來越多,范·迪塞爾自不多言,《速2》開始跑龍套的泰瑞斯·吉布森,《速5》強勢插入的“巨石”強森,《速7》又來了杰森·斯坦森,就連說唱歌手出身的盧達在影片里,腦殼也敞亮了起來。
今年2月,國內影評人圈子里都在傳一個段子,說中國票房號召力最強的三個好萊塢明星都是光頭——沒錯,正是《速8》里的范·迪塞爾、“巨石”強森和杰森·斯坦森,只要是他們主演的電影,就算在美國本土臭了街,照樣能在中國電影市場賺個盆滿缽滿,范·迪塞爾主演的《極限特工3》便是最新一例。
不過,筆者可沒敢說《速8》會在美國撲街,盡管本片很長一段時間會令觀眾昏昏欲睡,但它好就好在一頭一尾放了幾個大招,標志著自己仍然頭頂著金牌系列電影的光環。
說回本片令我聯想到《少林寺》的緣由,可不只是因為片中如同來了一幫光頭,他們簡直就是一群少林武僧。我差點以為這片子是林詣彬、溫子仁執導的呢。瞧瞧片中強森和斯坦森柏林越獄的那段戲吧,雖說人家德國獄警用的是非致命性的橡皮子彈,但打到他倆身上,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刀槍不入”四個字,莫非他們都學過少林絕學金鐘罩鐵布衫。
紐約街頭,范·迪塞爾更是演了一出現代版五馬分尸,商鞅要是在天有靈,肯定會羨慕不已。好家伙,迪塞爾開得那哪是一輛復古版道奇挑戰者,活脫脫北京天橋、上海大世界、天津勸業場的打把勢,胡迪尼的逃身術也沒有這一段來得玄幻。
2015年《速7》在中國內地破20億元的票房刺激了許多人,當時有很多人認為那一集的成功多半要歸功于保羅·沃克,粉絲們希望能在大銀幕上看到他最后的音容笑貌。
但這種一招鮮只能吃一次,招招重復就不可能鮮了。《速8》好的地方就在于,影片里對于保羅·沃克牌顯得極為克制。
而對于觀看“素雞”系列的觀眾而言,走進電影院前都會想一個問題,“上一集都那樣了,這一集還有辦法再超越嗎”的疑問。但每一次導演和動作組還總能玩出花樣來。《速8》同樣也是這種感覺,不光豪車多,而且各種驚險,各種目瞪口呆。
《速7》上了天,《速8》就輪到下海了。《速6》里飆過一次坦克了,這回《速8》里對抗俄制裝甲車,那可不是簡單的對抗(這里又讓我想到中國功夫片,中國大俠們接鏢打鏢,咱們強森是接導彈打導彈)。
速度與激情8電視觀后感3
昨晚看完速8回來已是到了今天,睡醒分享下本次觀影體會。
1、男主范迪賽爾真迷人。身上有種氣質,不是英雄氣質,不是硬漢氣質,而是一種領袖氣質。這種氣質能給人一種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以影片中范迪賽爾在turn back他的團隊時,他的團隊成員雖然搞不明白為什么,但在心底仍然是選擇信任他的。在其回到隊伍時,盡管大家都不明白原因,但大家情緒都非常興奮與高興。還有在最后攔截核潛艇大家都覺得幾乎不可能完成時,女友說:別當心,有唐老大在,一切都能搞定。這就是一個人具有領袖氣質的表現,具有領袖氣質的人真有魅力。加上范迪賽爾對家庭的責任感和對團隊的責任感,更增加其美麗光環。
2、有個不知情況的小蝦米在道恩強森入獄前用其女兒做威脅,被強森直接橫舉扣在墻上掐住脖子。道恩強森在監獄里將睡覺用的石板給掀起來做屈臂伸。越獄的時候道恩強森被預警的橡皮彈打在身上居然一點事都沒有,說了句:你們最大的錯誤就是使用橡皮彈。道恩強森得知杰森斯坦森死亡后,很憤怒的居然一拳將鋼筋墻面給揍出了一道拳印。還有在雪地上強森讓團隊逗逼幫忙打死方向盤,徒手改變導彈航向,觀后感《速度與激情8觀后感》。這幾幕已經過了讓我從目瞪口呆的階段過渡到了笑而不語,心底默念:嗯,很強勢。
3、范迪賽爾在引熱學導彈炸毀潛艇時有個細節,座駕道奇charger左后輪在潛艇的上鰭撇了下,讓車旋轉到潛艇的后方躲避了炸彈爆炸的傷害。操作妙到毫巔,這就是普通高手與絕世高手的區別,對細節的掌控讓我長長的嘆了口氣。
4、直升機、坦克、裝甲車和超跑已經滿足不了觀眾老爺們的胃口,道具組直接搞了艘核潛艇出來。核潛艇在水下跟男主團隊彪速度,直接從水底往上一拱破冰而出,像個史前巨獸。這個我服了,再下一部是不是會來者宇宙飛船呢,好期待。
5、紐約的繁華,超級跑車家常便飯,橙色大牛,破冰車,坦克,日產GTR,邁凱輪P1,萊斯萊斯魅影,賓利歐陸GT,看得旁邊一位大叔嘴里不住的嘖,嘖,嘖。當自由女神像與成片的高樓大廈出現在鏡頭里,中國的城市何時能拍出這種場面這就是我們這一代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6、雖然拳頭很厲害,但是高科技更厲害。一種震動彈,中彈者在一個小時內不能行動,你功夫再厲害被扔一顆這種炸彈到屋內也得GG.天眼可以隨時知道任何人任何地點的位置,誰有了這個就先天立于不敗之地。還有那種可以使一部分地區的電力系統直接崩潰的武器。能黑入汽車智能駕駛系統,把車變成"僵尸車隊"死亡沖撞。在肉體還停留在個人野蠻的拼搶下,黑客技術可以直接控制潛艇和導彈核彈的發射。科學技術不僅是第一生產力還是第一武力啊。
7、給他人的好處,遲早會回到自己身上。片頭范迪賽爾贏了比賽卻沒有要對方的車,后面被天眼監視時,那人開了輛貨車幫他擋住了監控視線,他才有機會去布置計劃。
8、強的團隊其實每個人都很強,即使是團隊里面最差的."逗逼",也比外界的要強上N個檔次。俄羅斯的寒冷,團隊里的逗逼黑人小哥說:這地賊冷,剛剛上廁所我都不認識自己了。隊友回了句:你這句話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哈哈哈,內涵了。就是這個被排在全國通緝名單第十一名的團隊逗逼,雪地里隨便露一手就搞定了一排騎著雪地摩托的追兵。這時我們才明白,"逗"其實只是他的"副業"罷了,哪有主業是逗逼的人能進入這個團隊啊。
9、一個人的力量很強,他甚至可以勝過團隊里的其他所有人加起來,就像范迪賽爾能在其所有隊友的圍捕下抗衡逃脫;他可以在關鍵時刻獨自取得成功,就像他以一己之力誘導熱學跟蹤導彈摧毀核潛艇,拯救了世界。但是沒有團隊他也很虛弱,若不是杰森斯坦森救了他孩子,他還在賽弗的控制之下;當范迪賽爾從車里逃出來核潛艇即將爆炸一個人赤身肉體的蹲在空曠的雪地上時,隊友們的車輛團團圍住他,使他留的性命。一個人可以做到一個團隊做不到的事,但是一個團隊可以使之具有韌性,像一個強力的大網后盾,穩穩的托住能力強的人,使之不容易被摧毀,繼而才能施展手腳。
速度與激情8電視觀后感4
不算速激系列的鐵粉,但也是從速激1一部部看過來的忠實觀眾。
速激系列第一二部在好萊塢電影市場上并不算打眼,對于國內觀眾來說更是知之甚少,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個系列居然能拍到8并且具有如今這般巨大的全球影響力。
速激系列能拍到8有多么難得?
大家要知道有著龐大人物體系、完整世界觀的魔戒才是三部曲(僅論主線,不含霍比特人等旁支);已然架構起魔法世界雛形并且擁有全球巨量原著粉絲的哈利波特系列才是7部,并且還一部比一部痿;阿湯哥苦苦支撐的碟中諜系列至今五部,就算堅挺的007系列,對于現如今的觀眾來說也早已陷入了審美疲勞。
續集,不是那么好拍的,而要越拍越好、越拍越有影響力就更難了。
速激5幾乎是所有人公認的系列最佳,速6水準保持并加入了更為勁爆的坦克飛機等元素,而保羅沃克的意外事件則讓全世界的觀眾不僅更加關注這部電影也更加寬容這部電影,各種元素作用之下,使得速激7無論是在商業性(票房)還是影響力、話題性上都達到了該系列的頂峰!
24億多的票房,首日票房3.4億!在速激7之前,這樣的票房成績簡直是中國影人無法想象的!
速激系列既無強大的原著支持,又無龐大奇幻的世界體系,情節線路單一,特效場面相比其他好萊塢大片也算不上太優秀獨特,能走到今天這步,自己成長為一個影響全球的超級大IP,真的已是相當勵志和難能可貴!
速激系列每一部都一直在強調的“family”(家庭)的核心價值觀,雖然被許多人詬病毫無創意、使用過于頻繁,但確實很能戳中我這類觀眾的心。
沒錯,我知道很多人就是沖著振聾發聵的發動機轟鳴去的,就是想看主角們開著豪車在車水馬龍間肆無忌憚地奔馳,就是想體驗一把飛車相撞、機車爆裂的視聽盛宴。
但是于我而言,令我激動的'永遠都是飛車小隊們攜手邁過一道道難關、千方百計化解一個個危險時所展現的團隊凝聚力;令我所熱血沸騰的,也永遠只能是速激成員間感情的碰撞以及人格魅力上的成長。
從1看到7,眼看著布萊恩奧康納從莽撞的毛頭小探員變成米婭的丈夫、孩子的父親,多米尼克從街頭小老大漸漸成熟穩重成為整個速激家庭的精神支柱,這種陪伴著成長的感覺才是速激系列所帶給我的最美妙體驗。
而速激8,也真是成也family,敗也family。
在6和7中,家族的最大死敵、幾乎將整個家族摧毀的Shaw兄弟,卻華麗轉身成為家族成員。對于已對家族這一概念形成根深蒂固觀念的觀眾來說就有點難以接受了。這已經不是被Shaw兄弟害死的韓和蓋爾加朵的棺材板按不按得住的問題了,而是速激系列從1到7所苦心孤詣的核心價值觀就這么被無情地摧毀崩壞了。
或許是為了補充保羅沃克離世導致飛車家族的減員,或許是為了調和正反派的失衡(畢竟大反派是塞隆,并且還要用多米尼克黑化做噱頭,速8的反派力量空前強大),總之強行加入飛車家族賣萌刷臉的Shaw兄弟簡直給了本系列忠粉巨大沖擊。
倒不是我對郭斯坦森有啥意見,而是我認為8的導演如此不顧前作基礎胡亂設置劇情簡直腦子有屎。
正派老大黑化與團隊成員互撕內訌的梗又不是多新鮮,值得導演這么做?
預告片還一副“大家注意了,多米尼克黑化了,不看是你們的損失啊!”的姿態,但是一部部跟過來的觀眾表示根本他媽的不相信多米尼克會黑化,用膝蓋想也知道是“忠裝反”啊!憑速8導演的腦子,我敢說如果他真敢讓多米尼克徹底黑化,也決計沒那本事把故事圓回來!
速激系列的確一直以來都非以劇情取勝,觀眾也沒有無聊到在一部主打特效、動作場面的電影里非要強行要求劇情飽滿、邏輯滿分。但速激系列的前幾部好歹能做到價值觀世界觀統一,人物行為符合邏輯,人物性格及情感塑造有打動人心的地方,并且在動作場面上還是富有想象力的。
速激系列一步步走到今天并不容易,拋開保羅沃克離世所帶來的巨大遺憾,我確實仍舊愿意走進影院,跟著飛車小分隊們翻山越嶺、上天入地,看著他們成長,跟著他們世界各地飛車冒險,體會現實世界中所體會不到的刺激快感。
為此,我還想看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并且想一直看下去。因此懇求制作方能多些真誠少些套路,多在想象力上費心思,更別為了一時的噱頭崩壞整個系列好不容易構筑起來的價值體系。
多米尼克曾經說過:賽車,或者死亡。
他就是這樣堅定、一條道走到黑的人。
導演你有什么理由要扭曲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以及態度呢?(我相信他是決計不會輕易原諒和接納害死家人的兇手的)
如果導演做不到在劇情及想象力上苦下功夫,無法為飛車分隊們挖掘更深層次的性格特征和冒險歷程,單想憑借幾個毫無創意的噱頭以及越來越拉轟越來越大的交通工具吸引人,那么還是就此罷手,在本系列一瀉千里之前完結算了。
速度與激情8電視觀后感5
《速度與激情7》是一部眼下票房大賣,兼具視聽沖擊和追憶情懷的作品。中國內地市場更是以堪比北美的成績讓人為之驚嘆。從某種角度來看,保羅沃克的離去成就了這部作品。
系列作品一般拍到五部開外,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很難站得住腳。畢竟商業片市場洗牌太快,而且純動作片隨著施瓦辛格和史泰龍等人垂垂老矣已成夕陽紅。因此《速度與激情》一貫“飆車加動作”雙管齊下的做法值得稱道,這也是“速激”系列的殺手锏。深諳其道的導演林詣彬是這個系列火遍全球的功臣,他從第三部開始指導該片,并確立了自己的風格。此后速激系列就口碑漸起,第五部更是一舉風靡全球,成為A級別的大制作。片尾亡命里約熱內盧街頭的狂飆更是讓無數影迷百看不厭。此番第七次狂飆演員陣容不變,范迪塞爾,巨石強森和米歇爾羅德里格斯仍是我們的心頭好,但導演卻換成了指導過《電鋸驚魂》等片的溫子仁。他接過林詣彬的槍后,開始與原班人馬一起“以牙還牙”。值得注意的是,被國內影迷戲稱為“郭達老師”的動作紅星杰森斯坦森的加入是大殺器,至少讓影片從動作場面上不輸任何好萊塢一線大片。
那么問題來了:《速激7》為何能如此火爆呢?這第七次的銀幕狂飆無外乎依靠兩招取勝:瘋狂飆車和催淚追憶。首先,作為一部好萊塢大制作,也是工業模式的范本,必須從場面上超越想象。因此本片的三板斧式視聽沖擊,是真正配得上“瘋狂”二字的。前所未見的飆車,源于更高更快更強的大段視聽轟炸!中段的山路追擊是全片高潮,阿布扎比的高樓騰躍是強力興奮劑,片尾的城市追蹤是故態復萌。除此之外,如若僅僅是過癮,并不能引發觀眾熱議成為社會現象,并帶來票房狂潮的。于是乎片尾保羅借助CGI技術合成的“告別”,讓這三分鐘的挽歌今年最傷感的銀幕記憶。這樣一來,最易被親情打動的國內觀眾們瞬間被戳中淚點,保羅的“家人”,讓每座城市的影院無眠。這種大片走溫情路線獲得成功的例子近年來還有一例,就是去年諾蘭的神作《星際穿越》。其也是在內地口碑和市場反響都要勝于北美。看似無心插柳的溫情主題,卻被國內觀眾所喜愛的,也值得華語電影人反思。
作為續集,好萊塢一半做法就是加大加大再加大,最好成為巨無霸。這部影片的場面也是如此,最典型就是片中“汽車跳傘”段落。豐富想象力配合大膽的實拍,讓這個片段從空中速降——車隊追擊——懸崖騰躍步步驚心,高潮迭起。期間劇組摧毀了奔馳的G Class 系列等各類車型,揮金如土。更值得一提的是,托尼賈作為反派上陣與保羅對戰。車外槍火對射,車內拳腳相加。這種齊頭并進的打法類似格里菲斯營救升級版,在《速激6》片尾飛機起飛時也用過。上一部是讓范迪塞爾和米歇爾羅德里格斯各自對戰敵人。此番則是保羅對戰拳霸。打得精彩不說,最終保羅的縱身一躍更是令人窒息般精彩。
但是導演風格永遠是雙刃劍,舉個例子說明: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定然不會忘記那輛“紅色小車”——萊肯超跑!這款全世界只有七輛阿聯酋本土“超跑”上演了阿布扎比高樓飛躍后,卻使得影片整體風格偏向漫畫和超級英雄片。不僅僅人物打不死和摔不死那么簡單,那個夕陽下萊肯超跑伴著爆炸飛躍兩棟高樓間的唯美畫面將“不真實感”放大到了極致。因為林詣彬指導該系列時,“速激”除去飆車,很多場景追殺與被追殺者之間的緊張感做得很足,這也是動作片的法寶之一(最好的例子是《終結者2》)。并且車輛的應用非常多元。但縱觀這部打不死的“速激7”,影片中的緊張感被炫酷的視聽所代替,很多場面一上來就是漫畫對決般正面兩車對撞,直接、粗暴但稍顯莽撞。溫子仁某種程度上只抓住了這個系列的“形”,沒有抓住該系列的“神”,比起林詣彬顯然棋差一招,就連最終的洛杉磯夜間追擊也不算特別抓人,至少緊張感和節奏上比之前作都有欠缺。當然兩個人的文戲都無法免俗,只能靠黑哥們的冷笑話生硬串聯起動作場面。
但縱然如此,影片依舊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值得回味的片段。比如那個讓人不忍心與之告別的結尾。斯人已去,傷感彌漫,無法言說。對于一部商業片而言,其能夠被觀眾記住往往是因某些不能復制的元素。保羅的車子淡出畫面,你我的思緒仍剪不斷。當系列電影不斷的拍攝,不斷的積累觀眾群后,仍然能用精良的制作讓一部續集達到及格的水準線且有看點,還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所以哪怕《速度與激情7》有再多俗套的文戲,再多夸張與炫技,但是片中每個角色已如家人:他和她和他們都很熟悉,被銘記,藏心底,成追憶。